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0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30篇
内科学   4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59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80篇
中国医学   16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建立了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健康志愿者口服瑞巴派特分散片(受试制剂)和普通片(参比制剂,膜固思达(R))后的血药浓度,估算两制剂的药动学参数并评价生物等效性.采用随机、开放、双周期交叉试验设计,22名男性健康志愿者单剂量口服受试或参比制剂0.1g后,血样经乙腈直接沉淀蛋白后进行LC-MS/MS分析,利用DAS2.1.1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并进行生物等效性评价.受试和参比制剂在人血浆中瑞巴派特的cmax为(236.9±103.4)和(233.9±105.1) ng/ml,tmax为(2.7±1.1)和(2.9±1.4)h,t1/2为(2.0±0.8)和(2.3±1.5)h,AUC0→12h为(929.0±291.9)和(970.5±353.2) ng·h·ml1.受试制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2.6±29.8)%.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中国健康受试者单/多次口服盐酸头孢卡品酯片的药动学。方法将30例受试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10例,男女各半,一组进行盐酸头孢卡品酯片低剂量(100 mg)的单/多次给药人体药动学试验,受试者每天服药3次,每次100 mg,一共服药12次;一组进行盐酸头孢卡品酯片中剂量(200 mg)的单次给药人体药动学试验;一组进行盐酸头孢卡品酯片高剂量(300 mg)的单次给药人体药动学试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 串联质谱(HPLC MS/MS)法测定活性代谢产物头孢卡品的血浓度,采用DAS 2.0版软件计算其主要药动学参数,采用SPSS 17.0版软件对主要参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单次空腹口服盐酸头孢卡品酯片100,200和300 mg后主要药动学参数:tmax分别为(1.42±0.54),(1.80±0.59)和(2.10±0.81) h;t1/2分别为(1.45±0.17),(1.60±0.22)和(1.44±0.18) h;MRT0 12 h分别为(2.75±0.42),(2.99±0.33)和(3.31±0.57) h;Cmax分别为(1 419±384),(2 128±366)和(2 438±655) μg•L-1;AUC0 12 h分别为(4 369±1 078),(7 477±1 616)和(9 091±3 735) μg•h•L-1;AUC0 ∞分别为(4 389±1 080),(7 528±1 640)和(9 146±3 749) μg•h•L-1;V/F分别为(52.13±21.81),(63.60±14.78)和(76.06±23.29) L;CL/F分别为(24.27±7.06),(27.61±5.42)和(36.49±10.31) L•h-1。多次口服盐酸头孢卡品酯片100 mg后主要药动学参数:tmax为(1.90±0.70) h;t1/2为(1.63±0.16) h;MRT0 12 h为(2.87±0.52) h;Cssmax为(1 133±200) μg•L-1;AUCss为(3 607±730) μg•h•L-1;AUC0 12 h为(3 731±775) μg•h•L-1;AUC0 ∞为(3 757±785) μg•h•L-1;V/F为(66.15±20.29) L;CL/F为(27.85±6.66) L•h-1,Cssmin为(105.4±57.17) μg•L-1;Cav为(450.9±91.2) μg•L-1;DF为(2.33±0.47);观察蓄积比Ro为(0.870±0.131)。结论盐酸头孢卡品酯片在剂量为100~300 mg范围内呈线性药动学特征,口服盐酸头孢卡品酯片,每日3次,每次100 mg,未发现蓄积现象。  相似文献   
3.
王蒙  周文佳  黄明  张全英 《中国药房》2011,(30):2828-2830
目的:研究2种左甲状腺素钠片的人体生物等效性。方法:按照两制剂两周期随机交叉设计,26名男女健康受试者分别单剂量口服受试制剂(Berlthyrox)或参比制剂(雷替斯)6片(每片含左甲状腺素钠100μg)。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中T4、T3浓度,并计算药动学参数,评价2种制剂的生物等效性。结果: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的T4主要药动学参数分别为:cmax(138.54±16.22)、(147.45±16.92)ng·mL-1,tmax(2.4±1.0)、(2.3±2.2)h,t1/2(253.58±155.94)、(467.97±638.97)h,AUC0~48h(5550.27±679.50)、(5817.83±649.35)ng·h·mL-1,AUC0~∞(48065.79±28322.17)、(85248.31±113292.36)ng·h·mL-1;T3的主要药动学分别为:cmax(1.56±0.23)、(1.55±0.18)ng·mL-1,tmax(39.7±16.5)、(35.4±18.8)h,t1/2(117.55±107.94)、(105.29±65.78)h,AUC0~48h(64.09±7.52)、(65.06±7.60)ng·h·mL-1,AUC0~∞(330.15±250.21)、(307.33±126.61)ng·h·mL-1。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T4、T3的相对生物利用度分别为(95.9±11.6)%、(99.2±12.6)%。结论:2种左甲状腺素钠片生物等效。  相似文献   
4.
Ⅰ类切口手术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对比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分析I类切口手术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方法:配合卫生部2009年颁布的有关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38号文件,对围术期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进行了全院培训和监管,抽取2009年普外科和骨科Ⅰ类切口手术病历200份,对比分析监管措施实施前后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结果:加强监管后,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药在联合用药比例,术中、术后更换抗菌药物品种及出院带药率上都有所下降,预防用药种类选择上更规范,人均抗菌药物费用显著降低。结论:自加强抗菌药物培训和监管后,Ⅰ类切口手术预防应用抗菌药物更规范合理,但不合理之处仍然存在,需进一步完善和加强监管措施。  相似文献   
5.
通过具体案例分析,探讨临床药师开展药学服务的方式,为临床合理用药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临床药物咨询情况,促进合理用药,提高药物咨询的服务质量.方法 收集整理375例门诊药物咨询资料,对咨询者身份、年龄、咨询药物类别和内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咨询者年龄以30~50岁最多,占51.5%(193/375);咨询药种前4位分别为抗菌药(25.6%)、心脑血管药(20.5%)、消化系统药(13.3%)和内分泌系统用药(11.5%);咨询问题以药物基本信息为主(20.3%).结论 药物咨询增进了药师与患者、医师、护理人员等之间的交流,提高患者用药的依从性,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7.
8.
张荣贵  李蕾  徐丽  张全英 《胃肠病学》2011,16(8):490-492
背景:JAK2酪氨酸激酶特异性抑制剂AG490可抑制胃癌细胞生长,但目前对其作用机制还知之甚少。目的:探讨AG490对胃癌细胞株SGC-7901细胞周期、凋亡和STAT3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以不同浓度AG490处理胃癌细胞株SGC-7901,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和凋亡情况,RT-PCR法检测STAT3 mRNA表达。结果:胃癌细胞株SGC-7901经AG490作用48 h后,100μmol/L组的S期、G2/M期细胞比例显著增加(P〈0.01),1μmol/L组和10μmol/L组仅G2/M期细胞比例显著下降(P〈0.05)。AG490作用48h后,各浓度组的细胞凋亡率均显著增加(P〈0.01)。AG490作用24 h和48 h后,各浓度组的STAT3 mRNA表达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AG490可影响胃癌细胞株SGC-7901的细胞周期并诱导细胞凋亡,但不影响STAT3 mRNA的表达。  相似文献   
9.
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主要包括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其作用机制通过干扰细胞壁的合成,导致菌体破裂而死亡,有很强的抗菌活性和临床疗效,被临床广泛应用。在该类药物广泛应用的同时,其所致药物不良反应的报道也在相应增加。1项1994年-1998年间的调查显示,青霉素类药物是抗感染药物中不良反应(ADR)发生频率最高的药物,头孢菌素类药物位居第三。因药源性疾病(DID)死亡病例的分析显示,致病药物中抗感染药物居首位(38.3%),其中β-内酰胺类抗生素占51.7%。367例β-内酰胺类抗生素所致药物不良反应分析显示,同期ADR临床报道共1370例,其中β-内酰胺类抗生素占26.8%,涉及青霉素类241例,占65.7%,头孢菌素类126例,占34.3%。该类抗生素的不良反应主要由过敏反应引起,针对如何预防过敏反应、过敏体质者如何选择该类抗生素,对青霉素过敏或有过敏性休克史者如何选择头孢类抗生素,目前没有统一标准。本文参考国内外文献,综合分析发生过敏反应的危险性,为临床谨慎用药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0.
高血压是危害人类健康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其病因是小动脉痉挛性收缩,周围血管阻力增加,从而使血压升高.抗高血压药虽然均能通过某种途径达到降压目的,但其因作用机制、体内过程、作用时程不同,理化性质、不良反应也因药而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