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流感病毒分为甲型(国外称为A型)、乙型(国外称为B型)和丙型(国外称为C型)。其中甲型流感病毒于1933年由Smith等[1]人通过雪貂培养分离,因其变异及进化速度快、抗原多变、感染性和致病性强、传播速度快而成为造成人类季节性流感和历史上大流感的主要病毒,也是病毒研究者的主要研究对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首次热性惊厥患儿与流感病毒A型感染的关系及其临床特征。方法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法对60例首次热性惊厥的住院患儿进行流感病毒A型检测,并比较感染流感病毒A型(流感组)与未感染流感病毒A型(非流感组)的热性惊厥患儿的临床特征。结果流感组患儿的平均年龄显著高于非流感组(P〈0.01);流感组中,年龄〉3岁的患儿显著多于非流感组(P〈0.01)。热性惊厥发作时,流感组比非流感组的体温更高(P〈0.01)。结论流感病毒A型感染与大龄儿童尤其是学龄前儿童的热性惊厥发作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咽拭子采集与甲型H1N1流感病毒检测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甲型H1N1流感是甲型(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猪或人的一种急性、人畜共患呼吸道传染性疾病。传染源主要为病猪和携带病毒的猪,感染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人也可以传播病毒,其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临床表现为流感样症状。  相似文献   

4.
刘珊珊  吴斐琳  邓进 《当代医学》2014,(14):154-155
目的:了解吉安市2009~2012年流行性感冒(流感)流行概况,为更好地预防和控制流感流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09~2012年吉安市流感和流感样病例(ILI)资料。MDCK(Madin-Daby canine kidney)细胞病毒分析送检流感样病例咽拭子标本,微量血凝集抑制试验(HIA)行病毒型别鉴定。结果2009~2012年流感样病例依次占门急诊病例总数1.7%(969/56877)、0.2%(191/110895)、0.3%(277/99030)、3.9%(3933/100110),2009~2011年间流感样病例中0~岁最多,为429例;其次为5~岁组,为390例;15岁以下平均占总病例的57%(819/1437)。2012年流感样病例主要集中5~(1515例)和25~岁组(2245例),占该年总病例数的96%(3760/3933)。吉安市流感优势毒株2009年8~12月为甲型H1 N 1流感病毒;2010年为季节性H3 N 2;2011年为B型流感病毒;2012年为B型流感病毒、季节性流感H3 N 2。结论2009~2012年吉安市先后出现甲型H1 N 1流感病毒、B型、H3 N 2亚型流感,流感病毒流行株交替变换。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对2012—2013年葫芦岛市流感病原学检测分析,了解当地流感毒株变异情况以及流感病原学的特征,为流感疫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流感样病例(ILI)的咽拭子标本用狗肾细胞(MDCK)进行流感病毒检测,病毒分离后采用血凝试验方法(HA)判断是否有病毒存在,血凝抑制方法(HI)进行流感病毒型别鉴定。结果2012年4月-2013年3月共检测流感病例(ILI)咽拭子样本335份,分离到流感病毒107株,阳性率31.94%,其中新甲型H1N1共11株、H3N2型96株。结论葫芦岛市流感病毒在2012—2013年以H3N2型为主,与全国亚型吻合,未发现变异毒株。  相似文献   

6.
黄丽华  唐保晖 《中国热带医学》2011,11(2):213-213,224
目的对河池市568份疑似甲型H1N1流感病例标本进行核酸检测,为甲型H1N1流感疫情的防控提供依据。方法对疑似甲型H1N1流感病例标本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Real-time RT-PCR)检测,检测项目为A型流感病毒核酸、B型流感病毒核酸和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对A型流感病毒核酸阳性而B型流感病毒核酸和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均阴性标本再进行季节性流感病毒H1N1、H3N2亚型流感病毒核酸检测。结果检测疑似病例标本568份,其中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阳性334份,季节性流感病毒H1N1亚型核酸阳性14份,季节性流感病毒H3N2亚型核酸阳性25份,A未分型流感病毒核酸阳性40份。结论实验室检测为甲型H1N1流感疫情的确认、防控以及病人的处理提供了依据,对提高实验室检测技术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实效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石嘴山市2005—2006年度流行性感冒(流感)流行情况和病毒流行株及其构成。方法每周统计监测点流感样病例(ILI),采集ILI咽拭子标本,用鸡胚和狗肾传代细胞进行流感病毒分离,采用血凝抑制试验(HI)进行流感病毒型别鉴定。结果1所监测医院共统计上报流感样病例283例,采集ILI标本123份,分离出流感病毒11株,其中H1N1、H3N2和B型流感病毒分别为6株、1株和4株。结论2005—2006年度石嘴山市流感监测地区的流行情况较为平静,流行优势株为H1NI亚型流感病毒。  相似文献   

8.
目的 调查分析此次流感疫情暴发的原因和特点。方法 采用流行病学调查和流行性感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进行。结果 居住当地的村民1020人中发病89人,罹患率8.73%。病例主要分布在地理位置偏僻但相对集中的村组,病毒分离、核酸检测(RT-PCR法)证实为乙型(B型)流感病毒。结论 此次流感暴发疫情由乙型流感病毒引起,农村地区亦应加强流感的预防控制工作。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2010-2012年深圳市龙岗区流感流行特点和流感病毒优势株的情况。方法对区内监测哨点流感标本进行狗肾传代细胞(MDCK)病毒分离与血凝试验鉴定,描述性分析区内流感的流行情况。选取B型流感优势病毒株进行RT-PCR扩增HA1片段并测序。测序结果与WHO流感疫苗株进行同源性比对,绘制系统发生树。结果2010—2012年共采集流感样病例咽拭子1014份,流感病毒分离率为30.6%(310/1014),其中新甲型H1N1亚型80株(25.8%),季节性H1N1亚型I株(0.3%),季节性H3N2亚型85株(27.5%),B型流感Victoria亚型138株(44.5%),Yamagata亚型6株(1.9%)。不同年龄组病毒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1.194,P〈0.05),以25-岁年龄组阳性率(35.5%)最高。2010—2012年龙岗区流感优势流行株依次为B型流感Victoria型、新甲H1N1型、甲型H3N2型。系统进化树显示2013年WHO推荐流感疫苗与本区流感病毒同处一个分支。结论龙岗区同时存在多种流感病毒交替流行现象,但新预测流感疫苗可有效覆盖本区流感病毒。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某农村学校流行性感冒(流感)暴发疫情。方法隔离治疗病人并做个案调查。用狗肾传代(MDCK)细胞进行流感病毒分离,用红细胞血凝抑制试验(HI)进行流感病毒型别鉴定。结果全校在校师生员工257人,发病27例,罹患率10.51% 病例主要集中在三年级班,罹患率为48.89%(22/45),高于其他班级罹患率2.73%(5/183)(x^2=73.71,P〈0.01) 男女发病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病毒分离为B型流感病毒。结论该农村学校流感暴发疫情是由B型流感病毒引起,由于疫点处理及时,措施到位,未造成疫情进一步扩散。  相似文献   

11.
2009年海南省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检测结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及时了解海南省2009年流感样病例及其密切接触者中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情况。方法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对呼吸道鼻咽拭子标本中的流感病毒核酸进行定性检测。结果全年共检测哨点监测和爆发疫情标本1 148份,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结果:流感病毒A型核酸阳性为686份,B型核酸阳性为7份。流感样病例中流行型别以A型为主,占59.6%;A型中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阳性为500例,占72.9%(500/686),其中学生占84.8%(424/500)。10月-11月份达到流行高峰。随机抽取30份核酸阳性标本进行核酸序列测定,27份为甲型H1N1流感病毒。结论 2009年海南省流感样病例中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主要以学生为主,开展流感病毒核酸检测,有助于尽早了解流感样病例中流感病毒感染情况,为及时了解甲型H1N1流感疫情的动态变化以及制定科学有效的甲型H1N1流感防控策略提供可靠的实验室依据。  相似文献   

12.
关健强  陈春明 《海南医学》2013,24(24):3659-3661
目的分析本院儿童呼吸道感染支原体、衣原体和常见呼吸道病毒的感染特点,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儿科收治的486例呼吸道感染患儿为观察对象,检测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甲型流感病毒、乙型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1、2和3型的感染情况,分析不同年龄段患儿以上病原菌的感染特点。结果 486例呼吸道感染患儿中肺炎支原体感染125例,阳性率为25.72%;肺炎衣原体感染114例,阳性率为23.46%;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120例,阳性率为24.69%;腺病毒感染10例,阳性率为2.06%;甲型流感病毒感染7例,阳性率为1.44%;乙型流感病毒感染2例,阳性率为0.41%;1型副流感病毒感染3例,阳性率为0.62%;2型副流感病毒感染1例,阳性率为0.21%;3型副流感病毒感染33例,阳性率为6.79%。肺炎支原体感染阳性率随患儿年龄增加逐渐升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炎衣原体和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阳性率随患儿年龄增加逐渐降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别患儿腺病毒、甲型流感病毒、乙型流感病毒、1型副流感病毒和2型副流感病毒感染阳性率无明显差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年龄组别患儿3型副流感病毒感染阳性率不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院儿科呼吸道感染非细菌性病原菌主要为肺炎支原体、衣原体以及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支原体感染主要见于学龄儿童,肺炎衣原体和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主要见于婴幼儿。  相似文献   

13.
由A型流感病毒H1N1亚型、H2N2亚型、H3N2亚型以及B型和C型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流感称经典流感(classical influenza),其它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流感谓新发流感(emeringinfluenza)。本文采用对比形式,从病原学、流行病学、发病机制.病理解剖、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防治措施等方面分析经典流感与新发流感的相同和相异之处,为全面认识和科学防治新发流感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2009—2012年中山市流行性感冒(流感)监测结果进行分析,了解流感的流行趋势和病毒型别,为制定流感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中山市流感样病例(ILI)监测、病原学监测以及流感暴发疫情监测资料进行分析,将Iu就诊指数(ILI%=门、急诊Iu就诊人数/门、急诊就诊病例总数×100%)和流感病毒检出阳性率作为分析指标。结果2009年流感病毒较为活跃,出现2次ILI就诊高峰,第1次高峰由甲(A)型H3N2亚型所致,第2次高峰由新甲(A)型H1N1亚型所致;2009年甲流大流行之后,2010年流感流行的强度迅速降低,处于相对平稳状态,上半年以B型流感病毒为主,下半年以甲(A)型H3N2亚型为主;2011—2012年新甲(A)型H1N1亚型、B型流感病毒和甲(A)型H3N2亚型交替流行,ILI就诊高峰均发生在春夏季;对全市4个监测年度各周的ILI%和病原学监测阳性率进行秩相关检验(r=0.701,P〈0.01),结果呈正相关;全市报告流感暴发疫情11起,报告发病共计580例,平均罹患率为1.25%,主要发生在中小学校。结论4个监测年度的优势毒株亚型之间呈交替变化的趋势并有一定的规律,ILI流行强度与流感病毒活动趋势一致。  相似文献   

15.
禽流感是由A型流感病毒所致的禽类传染性疾病,根据禽流感病毒力特点,分为高致病性禽流感(HPAI)病毒和低致病性流感(LPAI)病毒,高致病性禽流感(HPAI)是一种严重危害畜教业的烈性传染性疾病,而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很少引发禽类严重疾病,高致病性禽流感传播迅速,症状严重,一旦发病,极易造成死亡,已引起世界高度关注。目前,所有HPAI病毒都属于A型流感病毒中的H5、H7、H9。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2006—2007年度泰安市流行性感冒的病原学监测结果进行分析,了解泰安市流感流行情况,为流感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流感样病例(ILI)的咽拭子标本,用狗肾细胞(MDCK)进行病毒分离,采用血凝抑制方法(HAI)进行流感病毒型别鉴定。结果检测的国家级流感监测医院ILI咽拭子标本243份,分离到流感病毒25株,阳性分离率为10.29%,经分型鉴定A(H3N2)亚型14株,A(H1N1)亚型1株,B型Victoria系10株;结论2006~2007年度泰安市有流感流行,流行的优势毒株为A(H3N2)亚型和B型Victoria系,同时有A(H1N1)亚型毒株的存在,B型Victoria系主要在幼儿中流行。  相似文献   

17.
逯建华  程小雯  房师松  吕星  吴春利 《中国热带医学》2009,9(11):2102-2103,2111
目的 了解深圳市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特征,为科学防控流感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深圳市2005~2008年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资料。结果深圳市2005~2008年累计报告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282起,累计发病人数3963例,平均罹患率为1.9%。全市六区均有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报告,234起(83.0%)发生于3-6月;245起(86.9%)发生于中、小学生人群;207起(73.4%)的疫情发病人数规模在15例以下。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主要由甲乙型流感病毒(80.5%,227/282)引起,其中90起(31.9%)甲型流感阳性、134起(47.5%)乙型流感阳性、3起甲乙型流感混合阳性(1.1%)。所有甲乙型流感PCR检测的阳性标本均立即接种MDCK细胞或鸡胚进行病毒分离培养,共分离流感病毒188株,溯源于71起疫情(71/227,313%),其中15起为H1N1亚型、17起为H3N2亚型、39起为乙型流感病毒。3月份以乙型流感暴发为主,占72.7%,4月份甲乙型流感逐步更替,5~6月份则以甲型流感为主,占51.9%。结论深圳市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主要由甲乙型流感病毒引起,主要发生于3~6月,中、小学校是全市流感暴发疫情防控工作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江门市急性呼吸道感染人群常见病毒感染的情况。方法对2012年于江门市某医院就诊的609例急性呼吸道感染者采集鼻、咽拭子标本,采用实时荧光PCR法检测甲型(FluA)和乙型流感病毒(FluB)、腺病毒(ADV)、博卡病毒(BoV)、鼻病毒(hRV)、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副流感病毒1、2、3型(PIV1、PIV2、PIV3)、偏肺病毒(MPV),冠状病毒(HCoV) OC43、229E、HKU1和NL63等14种呼吸道病毒的核酸。结果609份检材中,14种常见呼吸道病毒核酸总阳性率54.84%(334/609),检出率依次为甲乙型流感病毒21.18%、副流感病毒1、2、3型9.03%、鼻病毒7.55%、呼吸道合胞病毒4.76%、冠状病毒3.61%、人博卡病毒3.45%、偏肺病毒3.12%、腺病毒2.13%。334例阳性检材中,合并2种以上病毒感染的有43例,合并感染率7.06%;合并3种病毒感染的有3份,感染率0.49%;合并4种病毒感染的有2份,感染率0.33%。男性呼吸道病毒阳性率58.81%,女性47.98%,提示男性比女性更容易感染呼吸道病毒。结论呼吸道病毒是急性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因,而与年龄、季节和性别有关,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鼻病毒、合胞病毒是引起江门市人群急性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毒。  相似文献   

19.
我院2004-2006年门诊病人流行性感冒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江西省儿童医院2004年2月~2006年3月流行性感冒的病原学及流行特征。方法每周采集门诊就诊的流感样病人鼻咽拭子送省疾病控制中心作病毒分离鉴定。结果本院共统计上报流感样病例(ILI)31092例,共采集流感样病人鼻咽拭子547份,分离出流感病毒97株,其中H1N1型25株(占26.04%)、H3N2型28株(占29.17%)、B型43株(占44.79%)、1株未分型。结论本院儿童流感样病例就诊无明显季节变化,0~5岁组小儿ILI就诊率高于≥5岁组,就诊的流感患儿由H1N1型、H3N2型、B型流感病毒引起。  相似文献   

20.
[摘要] 目的 制备和鉴定A型流感病毒核衣壳蛋白单克隆抗体,建立A型流感病毒核衣壳蛋白ELISA捕获法,用于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实验室早期诊断。方 法 利用杆状病毒系统表达A型流感病毒核衣壳蛋白,免疫BALB/c小鼠制备单克隆抗体,采用ELISA间接法、免疫荧光和免疫印迹进行筛选和鉴定,用双抗体夹心ELISA捕获法建立检测A型流感病毒核衣壳蛋白的方法。 结果 获得8株、共识别4个A型流感病毒核衣壳蛋白不同抗原位点的单克隆抗体,选择以单抗2B8A11作为捕获抗体,以C16A15作为检测抗体为最佳抗体对,建立双抗体夹心ELISA捕获法。检测流感患者的当日采集和冻存的呼吸道标本,与病毒分离培养方法的符合率分别为100%和42.9%;与B型流感病毒和其他呼吸道病毒无交叉反应。检测流感患者当日采集的呼吸道标本敏感性高于德国Serion试剂盒(P<0.001),与RT-PCR方法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5)。结论 成功建立了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的A型流感病毒核衣壳蛋白抗原的ELISA捕获法,为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实验室早期诊断提供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