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姜晓燕  赵玉德 《实用预防医学》2010,17(10):2012-2013
目的探讨计算机系统在社区高危儿规范管理与早期干预中的应用。方法采用计算机网络建立家庭、社区与转诊单位互动平台,设置高危儿管理流程,对1 694例建档高危儿随访、定期评价、营养及发育指导、实施早期干预。结果①规范管理后2年与前2年比较,管理后高危儿建档数以及半年、一年、两年随访率均有明显提高(P0.001)。②一岁时早产随访组Gesell各能区发育商DQ均高于早产失访组(P0.05、0.01)。早产随访组中胎龄大于36周的早产儿各评定值低于足月儿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产失访组5个能区DQ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建立高危儿监测网,设立家庭、社区与转诊单位互动平台统一管理,配合家庭式干预模式,是提高高危儿管理率及生存质量的有效、可行的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2.
社区高血压患者及高危人群综合干预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北京市社区高血压患者及其高危人群规范化管理及其效果。方法以干预社区中自愿参与规范化管理的高血压患者及其高危人群作为干预对象,通过问卷调查、体格测量及血生化检查进行危险分层后,按照《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5》进行随访和规范化管理。结果高血压患者干预后的收缩压均值明显下降(Z=-7.624,P0.001),舒张压均值也明显下降(Z=-6.717,P0.001),均低于干预前;高血压患者干预后按医嘱规律服药率为68.9%,明显高于干预前的62.7%(2χ=7.538,P=0.006);高血压患者干预后每日吸烟率明显低于干预前(2χ=7.021,P=0.008)、饮酒率明显低于干预前(2χ=-7.280,P=0.007),而体力活动率明显高于干预前(2χ=8.959,P=0.003);干预后高血压患者对高血压危险因素等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明显提高;高血压高危人群的血压均值和相关知识知晓率经过干预均无明显改善。结论干预后,社区高血压人群各项指标均有改善,规范化管理是降低高血压患者心脑血管病发病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高危儿0~3岁早期干预模式,评估其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 用新生儿行为神经评分法(简称NBNA 20项评分法)筛查高危儿;设置转诊流程;实施医院智能干预和家庭训练相结合的干预方案;定期用Gesell婴幼儿发育诊断量表检测其发育商.结果 ①高危儿系统管理率为90.36%;②高危儿6个月前出现早期异常神经征象的发生率干预组为6.63%,未干预组15.38%,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6,P<0.05);高危儿2岁时神经系统后遗症发生率干预组为1.53%,未干预组为14.42%,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02,P<0.001);③在婴儿12、24、36月龄时用Gesell诊断量表检测结果显示各能区发育商干预组明显高于未干预组,对照组明显高于未干预组,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结论 高危儿0~3岁早期干预模式为有效的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高危儿分类转诊模式对社区儿保工作的影响。方法 2014年4月在交通社区实行高危儿分类转诊,观察分类转诊后社区高危儿的分布情况,并对分类转诊前后社区高危儿转诊情况及高危儿家长转诊态度调查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分类转诊前共建档395人,高危儿110例,分类转诊后共建档478人,高危儿143例,Ⅰ类高危儿108例,Ⅱ类高危儿35例。分类转诊后转诊率明显低于分类前(P0.01);分类后转诊依从率明显高于分类前(P0.01);分类转诊前后高危儿筛查率、阳性率、专案管理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Ⅱ类高危儿家长对高危儿转诊必要性、依从性、了解程度明显高于I类高危儿家长(P0.01)。结论高危儿分类转诊是高危儿系统管理的重要环节,能提高高危儿随访依从性,促进高危儿社区管理模式完善,可在社区儿童保健中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手机短信管理模式对提高肺结核患者治疗依从性与成功率的意义。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抽取安徽省6个县(区),2014年12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发现并登记的符合条件的肺结核患者350例纳入本研究。随机分为干预组(160例)与对照组(190例)。干预组采用手机短信管理模式对患者进行管理,定期进行结核病相关核心知识宣教,对照组采用传统督导模式进行管理。结果干预组接受医务人员访视频次(t=3.93,P=0.000);访视率(χ~2=7.55,P=0.006);接受宣传率(χ~2=22.60,P=0.000)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干预组治疗完成率、继续服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9.52、13.86,P=0.002、0.000)。治疗中断率、漏服药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0.41、28.54,P=0.001、0.000)。干预组患者2月末查痰率、6月末查痰率及6月末X线检查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52、17.61、10.65,P=0.002、0.000、0.001)。结论手机短信管理模式可有效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治疗完成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分析妊娠期间不同心功能分级对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于2014年10月-2016年1月于郑州市多家中心医院分娩的280例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分析不同心功能分级患者的妊娠结局。结果280例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中妊娠合并心律失常患者116例(41.43%),妊娠合并先天性心脏病患者85例(30.36%),妊娠合并风湿性心脏病患者50例(17.86%),其他类型29例(10.36%)。其中心功能分级1~2级162例,3~4级118例。1~2级心功能分级患者分娩孕周明显长于3~4级患者(t=4.681,P0.001)。医源性流产3~4级心功能患者发生率为8.47%,而1~2级心功能分级患者无一例发生(χ~2=23.29,P0.001)。3~4级患者并发早产、新生儿窒息、围生儿死亡的发生率明显升高(χ~2=37.284、15.997、32.093,均P0.001)。3~4级患者新生儿并发先天性心脏病的概率明显升高(χ~2=5.184,P=0.023)。3~4级患者新生儿体质量明显低于1~2级患者(t=8.709,P0.001)。3~4级患者新生儿5min阿氏评分明显低于1~2级患者(χ~2=123.106,P0.001)。结论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心功能与母婴结局有关,心功能越低,早产率越高,并发症越多,新生儿预后越差。临床应加大产检的频率,增强母婴监护,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深圳福田区流动人口高危儿卫生保健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流动人口高危儿发生情况、高危儿生长发育监测及早期干预等卫生保健服务现状,为受流动因素影响的高危儿提供可行的卫生保健服务管理方案.方法 分层随机整群抽取深圳市福田区3家辖区医院,从2008年出生的活产新生儿中筛查出高危儿,并随机抽取260例高危儿调查体格发育、神经发育监测及早期干预情况.结果 流动人口高危儿发生数为584例,常住人口发生数为56例,最主要的高危因素是早产103(17.64)、宫内窘迫101(17.29);流动人口高危儿系统体格检查人数与常住人口高危儿系统体检人数相比,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815,P<0.05),发育评价差异有显著性(χ2=6.200,P<0.05);接受神经发育监测人数相比,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056,P<0.05).结论 深圳市福田区流动人口高危儿系统体检、神经发育监测率低.应提高流动人口卫生保健意识,以社区医疗服务为中心,建立以"社区-医院"相结合的管理模式,减少高危儿伤残,提高人口素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索适用于社区高危儿筛查、监测和干预的管理模式。 【方法】 建立高危儿社区监测网络,由高危儿筛查、登记、监测、转诊、康复治疗等环节构成高危儿管理程序,对辖区高危儿自生后进行定期监测随访。随即抽取340例高危儿分为系统干预组和非系统干预组,定期评估其神经运动发育及智能发育情况,采用t检验、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济南市高危儿社区管理覆盖率达94.44%。系统干预组智能发育评估各能区发育商明显高于非系统干预组,而神经运动发育异常率明显低于非系统干预组。 【结论】 建立社区高危儿监测网络,制定适合社区的高危儿监测与干预模式,对高危儿系统干预至少到2岁是提高群体儿童心理发育,降低儿童脑瘫和智力残疾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四川省城镇居民脑卒中高危人群分布现状,为城镇居民脑卒中防控措施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17年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四川省10个街道作为本次调查的现场,对40岁及以上常住居民采用问卷调查脑卒中高危风险、身体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颈动脉超声检查,并对数据资料和诊断结果采用χ~2检验、χ_(趋势)~2检验和H检验等方法分析。检验水准α=0.05。结果收集到40岁及以上城镇调查对象7 813人,研究对象人员高危率为21.92%,男性和女性高危率分别为24.37%、20.21%,不同性别脑卒中高危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60~69岁组占比最高为36.77%,80岁及以上占比最低(6.00%);随着年龄增加,高危率增加(χ_(趋势)~2=185.2,P0.001);民族以汉族为主,不同民族之间脑卒中高危率无统计学意义(P=0.405);职业以其他和专业技术人员占比最高,分别为33.88%和33.02%,脑卒中高危率最高的是运输人员(39.76%),其次是农、林、牧、渔和水利(32.09%),职业不同,脑卒中高危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中专/高中文化教育程度人群,脑卒中高危率最高为24.60%,其次是小学及以下22.22%,不同文化教育程度之间脑卒中高危率无统计学意义(P=0.564)。结论四川省40岁及以上城镇居民脑卒中高危率较高,应针对城镇脑卒中高危居民采取早期防治干预措施将有效的降低脑卒中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高危儿综合管理的模式并评估其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建立高危儿随访中心,设立随访流程、转诊模式、干预模式。结果:综合管理后3年较前3年、管理后第2、3年较管理后第1年高危儿建档数及随访率均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岁时早产儿随访组中大运动、精细动作、认知能力、语言、社交能力及总发育商(developmentalquotient,DQ)均高于失访组(P<0.05),而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运动发育迟缓或姿势异常早期干预的康复率达100%,随访至2岁的儿童无脑瘫发生。结论:建立高危儿监测网络,依托三级妇幼保健网络实行医疗机构多学科及家庭相结合的早期干预模式,早期发现、早期干预、建立长期随访机制是提高高危儿管理率及减少伤残儿童发生的有效、可行的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1.
12.
文章分析了当前医院护理管理队伍存在的主要问题:知识结构不合理;专业思想不纯正;接受继续教育不足:工作效能低下。提出了建设高素质护理管理人才队伍的思路:严格标准,搞好选才;加强思想教育和引导;加大培养力度;建立科学考评和激励机制;完善人才合理流动措施;合理编制,突出效率。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17.
医学科技成果信息资源网络开放利用,为资源的开放共享创造了良好条件,它使医学科技信息得到了高效传播和最大利用。网络开放利用医学科技成果信息资源,利用的主体和核心是其信息内容。信息内容是网络用户从中提取知识和所需资料的主要来源,同时也是信息破坏者发动攻击的主要目标之一,因而,信息内容的安全是信息安全的基本问题,主要包括信息内容的规范性、完整性与真实性、知识产权保护与利用的合理性等。要做好这些工作,应该遵循相应的原则和要求。  相似文献   

18.
政府公共财政支出是社会再分配的一种形式,其目的是促进社会公平。因此,政府的公共财政支出应该具有较强的目标针对性,应该向社会贫困人群倾斜,使其从中受益。本文通过查阅国内外政府公共财政支出分配公平性的相关文献资料。阐述了相关研究的进展情况,井着重探讨了政府公共财政支出分配公平性的内涵、研究范围、测算方法和研究意义。以及实际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我国政府公共财政支出分配公平性的研究方向和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地方。  相似文献   

19.
长春新碱过量引起严重毒副反应1例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1例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因误用长春新碱(VCR)10mg一次性静脉推注后治疗护理情况。其出现间断性神志恍惚、眼睑闭合不全、言语不清、口腔黏膜糜烂、全身疼痛、麻痹性肠梗阻、尿潴留、手足麻木等症状,经积极解救,禁食,持续胃肠减压、胃管内注入麻油、开塞露、生理盐水灌肠,合理应用肠外营养,注重疼痛、心理护理,做好口腔、肛周护理,预防感染加重,患者病情得到控制好转出院。  相似文献   

20.
对上海市某医院2003年-2007年骨科出院病人的住院日描述性分析.2003年-2007年骨科的床位利用指数与平均住院日相关性分析.2003年-2007年骨科床位与医护比例分析.2007年骨科前10大病种平均住院目影响因素分别进行单因素相关性分析和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STATA软件)。通过对骨科10大病种住院日影响因素分析,术前等待天数、手术类型、是否输血分别对10个、9个和8个病种的住院目有影响。输血因素和手术类型是医院不可控、由病人的病情决定的,术前等待天数是管理因素,是最值得医院重视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