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观察超声微泡造影剂携单纯疱疹病毒Ⅰ型胸昔激酶(HSV1-TK)基因体外转染及联合前药更昔洛韦(GCV)对前列腺癌细胞株PC-3的抑制效应.方法 超声辐照PC-3细胞,MTT筛选出最适辐照时间;将含有HSV1 -TK基因的质粒通过静电吸附在脂质微泡表面,采用最适超声辐照转染,并用荧光显微镜及Western blot观察TK基因的转入及表达;MTT法观察使用不同浓度的前药更昔洛韦(GCV)后细胞增殖抑制率;流式细胞仪检测最适浓度的前药GCV对转染后的前列腺癌细胞PC-3的周期的影响;MTT法观察HSV1-TK/GCV自杀基因系统对前列腺癌PC-3细胞杀伤效应.结果 MTT检测显示超声强度为1.0 W/cm2,频率为1 MHz,辐照时间30 s时超声辐照对细胞无明显的抑制作用;通过超声辐照后HSV1-TK基因可以顺利转入PC-3细胞中并有稳定的表达.与对照组相比,当前药GCV浓度在100μg/ml时,超声+微泡+TK组细胞杀伤率明显高于其他各组,细胞存活率约32%,低于其他各组(P<0.05);流式细胞术检测显示大多数细胞被阻断在S期,细胞生长受到明显抑制.结论 以超声辐照微泡造影剂为载体转染自杀基因联合前约GCV,对人前列腺癌细胞有明显杀伤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 (HSV1 TK)基因转染并联合抗病毒药更昔洛韦 (Ganciclovir ,GCV)对人胶质母细胞瘤细胞的杀伤效应。方法 采用基因工程技术构建带HSV1-TK基因的逆转录病毒重组体pLX SN TK ,采用脂质体介导入PA317包装细胞 ,建立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分泌细胞株PA317 TK ;用该细胞上清液转导人胶质母细胞瘤细胞 ,用不同浓度GCV作用人胶质母细胞瘤细胞SW0 38 C2 TK和野生型SW0 38 C2 ,采用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 72h后细胞存活率 ,并求出半杀伤浓度。结果 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pLXSN TK能有效地将TK基因导入SW0 38-C2细胞内 ,并使其获得对GCV的敏感性 ;体外细胞毒实验 :在 2 0 μmol LGCV存在的情况下 ,野生型细胞无明显改变 ,而实验组细胞明显死亡 ,半杀伤浓度IC50 为 0 8μmol L ,与SW0 38 C2相比 ,对GCV的敏感性提高了 6 0 0倍 ,旁杀效果也较明显。结论 SW0 38 C2转染TK基因后 ,能有效地被GCV杀灭。显示了其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对放射敏感的早期生长反应基因-1(early growth response-1,Egr-l)启动子调控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herpes simplex virus thymidine kinase,TK)基因是否对胰腺癌细胞的杀伤作用有增敏效应.方法:以细菌内同源重组法构建含TK基因的腺病毒载体pAdEgr-1-TK,转染人胰腺癌细胞株PC-3,60Co-γ射线照射后,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半定量分析各不同照射剂量组TK基因的mRNA的表达.加入前药丙氧鸟苷(ganciclovir,GCV),MTT法检测其对胰腺癌细胞的杀伤作用.结果:经60Co-γ射线照射后,与对照组胰腺癌细胞(0.86±0.11)相比,前药GCV可明显提高对转染pAdEgr-1-TK胰腺癌细胞的杀伤效率(0.08±0.03)(P<0.001).结论:由Egr-l启动子调控的TK自杀基因在γ射线作用下可以显著提高杀伤胰腺癌细胞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人AFP增强子驱动的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丙氧鸟苷(HSV-TK/GCV)自杀基因系统体外靶向杀伤肝癌细胞效应.方法 构建人AFP增强子驱动的pAFP-CDNA3.1-TK自杀基因真核表达质粒,脂质体转染肝癌细胞,检测TK mRNA和蛋白表达.MTT法检测GCV对肝癌细胞的杀伤作用.结果 成功构建pAFP-CDNA3.1-TK自杀基因真核表达质粒,在AFP阳性HepG2细胞中检测到TK mRNA和蛋白表达,添加GCV 可特异性地杀伤HepG2细胞,而AFP阴性的SMMC7721细胞生长不受影响.结论 AFP增强子驱动的TK/GCV自杀基因系统可以靶向杀伤AFP阳性肝癌细胞.  相似文献   

5.
目的构建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启动子调控表达的FCYl/TK双自杀基因表达载体,观察其对前列腺癌细胞LNCaP、PC-3的杀伤作用及在荷瘤裸鼠体内的抑瘤作用。方法 PCR扩增基因组DNA中PSMA启动子,利用基因重组的方法,替换真核表达载体plRES中的CMV启动子,再将自杀基因FCYl和HSV-TK分别克隆于载体plRES的两个多克隆位点,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PSMA-IRES-FCYl-TK。将该载体转染LNCaP、PC-3细胞,用RT-PCR的方法检测其转录,用MTT法检测前体药物5-氟胞嘧啶、丙氧鸟苷单一或联合使用对转染后的LNCaP、PC-3细胞的杀伤作用。将稳定转染双自杀基因表达载体的前列腺癌细胞注射入荷瘤裸鼠皮下,同时设立对照,计算肿瘤体积,观察生存状态。结果成功构建pPSMA-IRES-FCYl-TK双自杀基因表达载体,经脂质体转染LNCaP、PC-3细胞后,RT-PCR检测到FCYl和TK基因均有转录。MTT法检测表明5-FC与GCV联合使用,其细胞生长抑制率明显高于单独使用5-FC、GCV(P〈0.05)组。荷瘤裸鼠体内抑瘤试验显示:去势与双自杀基因联合治疗组治疗后瘤体体积略有下降,双自杀基因联合治疗组死亡率下降明显。结论 pPSMA-IRES-FCYl-TK的双自杀基因体系对前列腺癌细胞及荷瘤裸鼠肿瘤的杀伤作用,明显优于单自杀基因体系。  相似文献   

6.
CD-TK融合自杀基因对前列腺癌细胞的杀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CD-TK融合自杀基因体系对前列腺癌PC-3m细胞的杀伤作用。方法:应用逆转录病毒载体将CD-TK融合基因转染PC-3m细胞,经RT-PCR鉴定后,用MTT法检测丙氧鸟苷(GCV)、5-胞嘧啶(5-FC)前体药物单一或联合应用对转染PC-3m细胞的杀伤作用,以未转染PC-3m细胞为对照。同时应用流式细胞仪、电镜等检测药物作用前后的变化。结果:GCV对转染PC-3m细胞有较强的直接细胞毒作用,而5-FC治疗有显著旁观者效应;联合用药具有协同作用。结论:CD-TK融合基因治疗对前列腺癌细胞具有显著杀伤作用,明显优于单一自杀基因治疗,深入研究意义较大。  相似文献   

7.
殷缨  路凡  苏明权  郝晓柯 《医学争鸣》2005,26(12):1112-1115
目的: 构建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SMA)启动子调控表达的FCY1/TK双自杀基因表达载体,并观察单、双自杀基因对前列腺癌细胞LNCaP的杀伤作用.方法: 通过PCR方法扩增出基因组DNA中PSMA启动子,利用基因重组的方法,替换真核表达载体pIRES中的CMV启动子.测序正确后,再将自杀基因FCY1和HSV-TK分别克隆于载体pIRES的两个多克隆位点,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PSMA-IRES-FCY1-TK.将该载体转染LNCaP细胞,用RT-PCR的方法检测其转录,用MTT法检测前体药物5-氟胞嘧啶、丙氧鸟苷单一或联合使用对转染后的LNCaP细胞的杀伤作用.结果: PCR扩增出长1400 bp的PSMA启动子片段,经克隆至pIRES后酶切鉴定证实,并测序表明序列与GenBank(Accession Number AF007544)报道的一致.pPSMA-IRES-FCY1-TK经脂质体转染LNCaP细胞后,RT-PCR检测到FCY1和TK基因在该细胞中均有转录.MTT法检测表明5-FC与GCV联合使用,其细胞生长抑制率明显高于单独使用5-FC,GCV(P<0.05). 结论: pPSMA-IRES-FCY1-TK的双自杀基因体系对前列腺癌细胞LNCaP细胞的杀伤作用,明显优于单自杀基因体系.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腺病毒介导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基因,丙氧鸟苷(HSV—tk/GCV)自杀基因系统在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启动子调控下对人前列腺癌细胞的靶向性体外杀伤效应。方法:利用不同感染复数(MOI)的重组腺病毒携带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基因感染前列腺癌细胞LNCaP和人成纤维细胞MRC-5,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其感染效率:利用携带不同启动子的重组腺病毒Ad—hTERT-HSV/TK以及Ad—CMV—HSV/TK感染LNCaP和MRC-5细胞,加入不同浓度GCV,MTY法观察受转染细胞的存活率。结果:重组腺病毒Ad—hTERT—EGFP能特异地转染LNCaP,其转染效率随重组病毒的MOI增加而升高(P〈0.01),MOI为1时转染率为8.3%,MOI为1000时转染率达100%;应用GCV处理后,Ad—CMV—HSV/TK对LNCaP和MRC-5细胞均有杀伤作用,而Ad—hTERTp—HSV/TK只杀伤LNCaP(P〈0.001),随着MOI和GCV浓度的增加,LNCaP细胞存活率明显降低(P〈0.01),MOI为1和GCV浓度为1μmol/L时存活率为95.4%。MOI为100和GCV浓度为1000μmol/L时存活率仅为6.1%,并有旁观者效应。结论:重组腺病毒携带EGFP报告基因可准确、简便地确定转染效率;hTERT启动子调控的重组腺病毒介导的HSV—tk/GCV自杀基因系统对人前列腺癌细胞有靶向杀伤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herpes simplex virus-thymidine kinase,HSV-TK)自杀基因体系联合重组干扰素α-2a(rlFNα-2a)对前列腺癌PC-3m细胞的体外杀伤作用。方法:应用逆转录病毒栽体将HSV-TK基因转染PC-3m细胞,经RT-PCR鉴定后,MTT法检测应用丙氧鸟苷(ganciclovir GCV)前体药物及联合应用rlFNα-2a对转染PC-3m细胞的杀伤作用,以未转染PC-3m细胞为对照:同时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药物作用前后的变化。结果:GCV对转染后PC-3m细胞有较强的细胞毒作用,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8.34μg/m1,但其旁观者效应不明显;联合应用rIFN-α2a可明显增强旁观者效应,两药相互作用指数小于0.7。结论:HSV-TK基因与rIFNα-2a联合应用对前列腺癌细胞具有协同杀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阳离子脂质体介导的HSV-TK/ACV系统对人脑胶质瘤细胞的杀伤作用。方法 将新近克隆的含HSV-TK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CR3-5K,用阳离子脂质体Lipofectamine转染至人脑胶质瘤细胞株TJ905中,筛选出阳性克隆,给予不同浓度的ACV,观察不同时间对细胞的杀伤情况,并用MTT方法检测不同细胞对ACV的反应情况。结果 转染TK基因的胶质瘤细胞对ACV的杀伤敏感性明显提高(P<0.01),ACV对转染TK基因的胶质瘤细胞有特异性抑制和杀伤作用。结论 阳离子脂质体Lipofectamine是一种简便、安全、有效的基因转移方法。可用阳离子脂质体介导pCR3-TK转移,进行胶质瘤HSV-TK/GCV基因治疗的研究,为胶质瘤的治疗提供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