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9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9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TEN与基质金属蛋白酶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目的:探讨PTEN与基质金属蛋白酶(MMP)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相互关系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技术检测80例胃癌组织中PTEN、MMP2和MMP9表达,同时检测20例正常对照组胃粘膜中PTEN表达。结果:胃癌组织中PTEN高表达率35/80(43.8%)显著低于对照组20/20(100. 0%)(P<0.01);PTEN表达与胃癌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肿瘤分期显著相关;胃癌组织中 MMP2、MMP9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1/80(51.3%)、29/80(36.3%),与胃癌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肿瘤分期显著相关;PTEN与MMP2、MMP9表达显著负相关,与病人预后相关,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显示PTEN高表达者术后累计生存率显著高于低表达者,PTEN高表达者术后3年、5年生存率显著高于低表达者;MMP2、MMP9阳性表达者术后累计生存率显著低于阴性表达者,MMP2、MMP9阳性表达者术后3年、5年生存率显著低于阴性表达者。结论:胃癌组织中PTEN表达显著减少,PTEN 与MMP2、MMP9表达显著负相关,PTEN可能通过调控胃癌组织MMP2、MMP9表达,抑制胃癌的浸润和转移,影响病人的预后。  相似文献   
2.
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治——附18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回顾分析1998—2003年外科收治并经病理证实的18例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患者平均年龄51.2岁,男女比为2:1。部位以胃及小肠最多见。免疫组化表型CD117阳性率77%,CD34阳性率76%,SMA阳性率44%,S—100蛋白阳性率24%,Desrnin阳性率22%。病理诊断GIST良性9例,交界性1例,恶性8例。18例均行根治手术或局部切除。结论 GIST的诊断有赖于纤维光镜及钡剂肠道造影与免疫组化的结合,手术切除是最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中低位直肠癌根治性切除术后局部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分析2001年1月至2005年12月我院收治的行直肠系膜全切除(TME)的中低位直肠癌49例临床资料,分析局部复发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中低位直肠癌根治性切除术后局部复发率为12.2%(6/49).局部复发与肿瘤直径(P=0.011)、浸润深度(P=0.040)、分化程度(P=0.018)、淋巴结转移(P=0.041)、脉管侵袭(P=0.010)、环周切缘情况(P=0.017)和Dukes分期(P=0.021)显著相关,但与病人性别、年龄、系膜转移和手术方式不相关(P>0.05).结论:肿瘤直径、浸润深度、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脉管侵袭、环周切缘情况和Dukes分期是直肠癌根治性切除术后局部复发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PTEN和E-钙粘蛋白表达与胃癌浸润转移和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PTEN和E-钙粘蛋白的表达、相互关系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技术检测80例胃癌组织中PTEN和E-钙粘蛋白的表达。结果胃癌组织中PTEN高表达率和E-钙粘蛋白正常表达率分别为43.8%(35/80)和41.3%(33/80),与肿瘤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肿瘤分期显著相关;PTEN与E-钙粘蛋白表达显著正相关,与病人预后相关,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显示PTEN高表达和E-钙粘蛋白正常表达者术后累计生存率显著高于PTEN低表达和E-钙粘蛋白异常表达者,PTEN高表达和E-钙粘蛋白正常表达者术后3年、5年生存率高,Log-rank检验差异有显著性。结论胃癌组织中PTEN表达减少,E-钙粘蛋白表达异常,PTEN可能通过调控胃癌组织钙粘蛋白表达,抑制胃癌的浸润和转移,影响病人的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人AFP增强子驱动的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丙氧鸟苷(HSV-TK/GCV)自杀基因系统体外靶向杀伤肝癌细胞效应.方法 构建人AFP增强子驱动的pAFP-CDNA3.1-TK自杀基因真核表达质粒,脂质体转染肝癌细胞,检测TK mRNA和蛋白表达.MTT法检测GCV对肝癌细胞的杀伤作用.结果 成功构建pAFP-CDNA3.1-TK自杀基因真核表达质粒,在AFP阳性HepG2细胞中检测到TK mRNA和蛋白表达,添加GCV 可特异性地杀伤HepG2细胞,而AFP阴性的SMMC7721细胞生长不受影响.结论 AFP增强子驱动的TK/GCV自杀基因系统可以靶向杀伤AFP阳性肝癌细胞.  相似文献   
6.
PTEN基因与肿瘤浸润转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PTEN是最近克隆的肿瘤抑制基因,能多途径调控肿瘤浸润转移过程,抑制肿瘤浸润和转移.PTEN能稳定和增强肿瘤细胞间粘附,抑制肿瘤细胞迁移扩散和非锚定依赖性生长,以及诱导失巢凋亡,并可抑制细胞外基质降解和肿瘤血管生成等,从而抑制肿瘤浸润和转移.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抑制IL-6诱导胃癌血管生成的作用及机制。
方法:以50 ng/mL IL-6或不同浓度EGCG培养AGS胃癌细胞株,Western blot免疫印迹法检测胃癌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Elisa法检测肿瘤细胞培养液中VEGF的蛋白水平;RT-PCR检测胃癌细胞VEGF mRNA表达;制备胃癌细胞条件培养液培养血管内皮细胞,采用MTT法检测血管内皮细胞的体外增殖;小管形成实验检测血管内皮细胞体外小管形成;基质胶(matrigel)塞实验检测体内血管形成。
结果:IL-6诱导胃癌细胞VEGF蛋白表达增加2.4倍,VEGF蛋白分泌增加2.8倍,而VEGF mRNA表达增加3.1倍;EGCG呈剂量依赖性地抑制IL-6诱导的胃癌细胞VEGF蛋白的表达、分泌和VEGF mRNA表达。VEGF中和抗体及EGCG在体外可以显著抑制IL-6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增殖(t=3.02,P<0.01;t=2.56,P<0.05)和小管形成(t=3.38,P<0.01;t=3.61,P<0.01)以及在体内的血管生成(t=2.66,P<0.05;t=3.77,P<0.01)。
结论:EGCG通过下调胃癌细胞VEGF的表达,而抑制IL-6诱导的肿瘤血管生成。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姜黄素抑制肝纤维化的效应及其分子机制。方法:培养大鼠肝星状细胞(HSC)并以刀豆蛋白(ConA)激活,再用不同剂量姜黄素处理;建立大鼠四氯化碳(CCl4)肝纤维化模型,以不同剂量姜黄素处理各模型动物,检测其血清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和Ⅵ型胶原(Ⅵ.C)水平,检测肝组织纤维化程度和肝组织及HSC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的表达。结果:CCl4成功诱导肝纤维化大鼠模型。与模型组比较,姜黄素治疗后能降低血清肝纤维化各项指标(HA,LN,PCⅢ及Ⅵ.C)的表达(P<0.05),肝组织纤维化评分明显降低(P<0.05)。姜黄素处理后,纤维化大鼠肝组织MMP-2呈剂量依赖性减少(P<0.05),活化肝星状细胞MMP-2的表达呈剂量依赖性减少(P<0.05)。结论:姜黄素可通过减少MMP-2表达抑制大鼠肝纤维化。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选肝癌细胞系HepG2中侧群细胞并观察其生物学特性。方法:利用流式细胞荧光激活分选技术分选肝癌细胞系HepG2中的侧群细胞(SP)。实验细胞分为SP细胞、非侧群细胞(NSP)以及未分选细胞(Total组)3群,分别采用细胞生长曲线法比较3群细胞的增殖能力,平板克隆形成实验和裸鼠成瘤实验观察其体内外成瘤能力。结果:HepG2细胞中分选出的SP细胞比例为(3.1±0.2)%,细胞生长曲线表明SP细胞的增殖速度快于NSP细胞和未分选细胞(P0.05),SP、NSP和未分选细胞软琼脂平板克隆形成率分别为66%、16%和32%;裸鼠体内成瘤率分别为100%(10/10)、30%(3/10)和70%(7/10),同时3组肿瘤平均质量分别为0.728g、0.185g及0.452g(P0.05)。结论:肝癌细胞系HepG2中SP细胞的成瘤性和增殖能力强于非SP细胞和未分选细胞,表明SP细胞在肝癌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EGCG对胃癌血管生成抑制作用及其信号通路。方法:建立裸鼠异位胃癌模型,经腹腔注射EGCG,检测肿瘤生长及肿瘤组织微血管密度;不同浓度EGCG处理胃癌细胞24 h,检测胃癌VEGF蛋白和mRNA表达及VEGF分泌;同时不同浓度EGCG处理脐静脉内皮细胞,检测内皮细胞生长、迁移和体外小管形成。结果:EGCG显著抑制胃癌生长和肿瘤血管生成,平均肿瘤抑制率60.4%;EGCG显著抑制胃癌VEGF蛋白、mRNA表达和VEGF分泌;EGCG时间和剂量依赖性地抑制VEGF诱导的内皮细胞增殖,同时也剂量依赖性地抑制VEGF诱导的内皮细胞的迁移和小管生成。结论:EGCG多靶点作用于VEGF信号通路,抑制胃癌生长和血管生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