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刘振中  王亚东  张苹苹  赵彩彦 《临床荟萃》2009,24(14):1284-1286
慢性乙型肝炎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目前认为慢性乙型肝炎的发生主要与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及原发或继发免疫功能低下、免疫调节功能紊乱有关。主要表现为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T细胞以及库普弗细胞(Kupffer cell,KC)的功能低下。目前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主要是抑制病毒复制,而通过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打破机体免疫耐受状态则更利于抑制甚至清除病毒。干扰素可通过增强免疫功能抗HBV,研究表明DC疫苗及治疗性乙型肝炎疫苗可通过调节机体免疫抑制甚至清除病毒。现将慢性乙型肝炎的免疫发病机制和治疗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王健  苏安英  柴锡庆  许岩丽  门金娥  田珂 《临床荟萃》2004,19(21):1250-1251
乙型肝炎(乙肝)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是一种非细胞病变病毒,但可诱发慢性肝炎、肝硬化和肝癌。病毒和宿主的免疫反应在慢性HBV感染和肝癌发生的过程中起关键作用。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是最有效的专职性抗原提呈细胞,能激活静止T淋巴细胞,诱导一系列免疫反应,清除病原体。用HBV转基因小鼠研究发现,虽然淋巴细胞的功能相似,但DC的功能却明显低于正常。提示慢性  相似文献   

3.
HBV和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的最终清除依赖于机体有效的免疫系统的参与。对慢性HBV、HCV抗原及宿主免疫应答监测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最近在慢性HBV及HCV感染及抗病毒治疗过程中,关于病毒抗原及宿主免疫应答监测研究的最新进展,也有效推动着临床免疫监测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外周血树突状细胞免疫治疗体外培养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树突状细胞(DC)是人体内最重要的抗原递呈细胞。DC在抗病毒、抗肿瘤免疫治疗中具独特作用,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研究已证实,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及HBV慢性发病机制与DC成熟状态,有着密切关系。本研究通过优化培养条件,为开展DC抗病毒治疗进行理论探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乙型肝炎病毒(HBV)转基因小鼠(Tg鼠)树突状细胞(DC)抗原提呈功能,T淋巴细胞(TC)免疫活化状态和肝细胞(HC)的应答能力,探讨慢性HBV感染免疫耐受形成的机理。方法:用流式细胞术,氚-胸腺嘧啶苷核(^H-TdR)掺入法,ELISA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别测Tg鼠脾DC,TC和HC表面分子,HBsAg刺激淋巴细胞增殖反应以及TC产生的细胞因子含量。结果:Tg鼠DC表面HBC-Ⅱ类分子和CD80表达低下,DC诱导脾淋巴细胞对HBsAg刺激的增殖反应减弱,TC分泌的mIFN-γ,mIL-2,mIL-6,mIL-10均显减小,HC膜HBC-1类分子表达量也降低。结论:Tg鼠DC的HBV抗原提呈功能低下,TC免疫活化受到抑制,HC的应答能力减弱,其中DC功能低下起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6.
树突状细胞(DCs)是一类专职抗原递呈细胞(APC),在机体免疫应答中起重要作用。而慢性HBV感染者体内免疫功能紊乱与病毒长期携带状态密切相关。现对树突状细胞在慢性HBV感染发病机制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乙型肝炎病毒慢性感染的临床免疫学检测和研究的重要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免疫系统在HBV慢性感染的病程和转归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体内免疫功能异常,主要表现为抗HBV的特异性细胞免疫功能低下,同时伴有不同程度的树突状细胞(DC)、CD4辅助性T细胞(Th)、CD4细胞毒性T细胞(CTL)功能损伤,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数量增加以及PD-L1/PD-1抑制途径异常活跃等方面。同时,临床免疫学检测和研究对于CHB病程各阶段的免疫状态的判断,指导抗病毒治疗和评价疗效以及建立新的免疫治疗策略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周斌  胡志东 《临床荟萃》2006,21(16):1216-1216,F0003
乙型肝炎病毒(HBV)是嗜肝DNA病毒,HBV感染可引起严重肝脏疾病,HBV感染后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反应导致受感染的肝细胞破坏,由于宿主免疫应答不同,因而临床上表现为不同的疾病谱。我国是HBV感染的高发区,慢性乙型肝炎是我国肝硬化、肝功能衰竭和原发性肝癌的主要危险因素。近来,人们逐渐认识到慢性乙型肝炎与病毒本身核酸序列密切相关。随着HBV全基因序列克隆成功,不同HBV基因结构必然影响病毒蛋白的表达,不同HBV基因亚型有不同的流行特征及致病性。因此,对HBV进行基因分型有利于对HBV感染的流行病学、病因学和临床诊治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巨细胞病毒(CMV)感染易发生于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GVHD)患者,其特异性免疫依赖于T细胞活性。本研究探讨CMVpp65基因修饰的树突状细胞(DC)对自身T细胞的活化作用。采用具有高效转染非分裂细胞的慢病毒系统将CMV全长pp65基因导入鼠源性DC;采用CpG—DNA诱导DC细胞成熟;采用流式细胞术及免疫荧光方法测定T淋巴细胞抗原及IFNγ表达。结果表明:慢病毒感染DC的感染复数(multiplicity of infection,MOI)为50,最佳感染效率可达30%-40%;表达pp65基因的成熟DC能刺激自身naiveT细胞表达CD69;表达PP65蛋白的成熟DC能够刺激自身CD4^+或CD8^+T细胞分泌IFNγ。结论:pp65基因修饰、CpG—DNA诱导成熟的DC能体外激活CMV特异性T淋巴细胞。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研究表明,T细胞在乙型肝炎病毒(HBV)的清除及疾病转归中起重要作用。本研究选择了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40例,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其T细胞亚群、CD28功能亚群,并计算各群细胞绝对计数。通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了解CHB患者免疫应答特点,以及拉米夫定治疗的抗病毒疗效与宿主免疫功能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乙型肝炎是一种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 HBsAg)是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 HBV)感染的重要血清标志物之一。慢性HBV 感染者血清持续低水平HBsAg 表达是在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HBV 自身复制与宿主免疫清除达到一种相对稳定而复杂的动态平衡状态,其HBV DNA 呈现低复制,因此,HBV感染者血清持续低水平HBsAg状态下仍具有潜在传染风险性,已受到了传染病学、流行病学等领域专家的广泛关注。目前,有关血清持续低水平HBsAg 表达的形成机制尚不完全明确,但持续低水平HBsAg 表达形成机制中存在着宿主免疫耐受现象被广大学者所认可,然而如何打破宿主对持续低水平HBsAg 表达的免疫耐受,实现宿主对病毒的清除是现阶段面临的严峻挑战,为此该文对慢性HBV感染者血清持续低水平HBsAg 表达免疫耐受机制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打破免疫耐受、有效清除低水平HBV 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前S1(preS1)蛋白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外周血中树突状细胞(DC)的免疫功能。方法分别从正常健康人(10例,对照组1)、preS1蛋白阴性CHB患者(10例,对照组2)和preS1蛋白阳性CHB患者(10例,实验组)外周血中分离出单核细胞(Mo),然后将Mo与GM-CSF,IL-4体外培养12d,并于培养第6d加入IFN-γ共同培养,用MTT法测定DC刺激同种异体T细胞增殖的能力,用ELISA检测DC培养上清中TNF-a和IL-12 p40+p70的含量,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preS1蛋白阳性CHB患者组DC刺激同种异体T细胞增殖的能力,培养上清中TNF-—a和IL-12 p40+p70的含量,均明显低于正常健康对照组(P〈0.01);而与preS1蛋白阴性对照组相比则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CHB患者外周血DC的免疫功能低下;在CHB患者HBV持续感染时期,其外周血DC的功能状态与PreS1阳性与否无直接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树突状细胞(DC)作为体内最重要的抗原呈递细胞,其移植后重建在移植合并症,如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感染以及复发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成为移植免疫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就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DC重建规律及其与移植合并症的关系,以及影响DC重建过程的正负性因素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虫草多糖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来源的树突细胞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能否通过免疫途径清除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恶性克隆,已引起许多学者重视。树突细胞(DC)作为体内功能最强的抗原呈递细胞(APC),在体内外均能够刺激辅助性T细胞及细胞毒性T细胞显著增殖,在白血病的免疫治疗中发挥关键作用,我们已经在前期的研究中成功地诱导了CML来源的DC,但是其功能较弱,限制了其应用。我们将虫草多糖与DC结合起来,试图从DC的角度阐明虫草抗白血病的机制,探讨白血病治疗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5.
乙型肝炎病毒(HBV)是导致肝炎慢性化的主要原因,HBV感染后肝组织发生炎症及纤维化,其机制尚不明确,与病毒及机体的免疫状态有关。本研究旨在通过研究HBV携带者T细胞亚群与HBVDNA及肝组织病理程度的关系,观察细胞免疫功能对HBVDNA及对肝组织病变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hepatitisB,CHB)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bvirus,HBV)介导的以肝脏局部多种炎性细胞浸润的慢性感染性疾病。HBV发病与宿主免疫应答功能强弱密切相关,其宿主免疫功能状态影响着此病的病程及预后转归。HBV的发病与T细胞亚群有着密切的关系,近年中医药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作用机制多从对免疫调节的影响角度探索抗病毒机制,中医药对调节CHB患者免疫功能具有独特优势,论文从单味中药、中药复方等对CHB患者T细胞亚群的影响等方面取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对临床医务人员有一定的启迪。  相似文献   

17.
乙肝病毒(HBV)是世界范围内急慢性肝病的主要原因.特别是亚洲和非洲。全球超过3.5亿的慢性HBV感染者.我国HBsAg携带者约1.2亿。在HBV感染导致的慢性肝炎、肝硬化及肝细胞癌中.以肝硬化对病人及社会带来的危害最为明显。然而。HBV感染者众多。最终发展为肝硬化者却只是小部分,其具体机制尚不清楚。在HBV感染中,单卵孪生子的同病率、疾病表型一致率、血清学模式相同率显著高于双卵孪生子以及普通人群.加之人们熟知的家庭聚积现象、性别差异、种族差异.都指向遗传因素在HBV感染的临床转归中具有重要作用.尽管目前认为HBV的不同基因型与宿主的肝脏病理状态有关.但宿主的免疫应答状态决定患者不同的临床状态(从无症状携带到重型肝炎)已是公认的事实。  相似文献   

18.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细胞因子的检测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研究认为,病毒和机体免疫状态是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人体后病情发展方向的决定因素,而辅助型T细胞(Th)应答类型与机体的免疫状态有关.Th1/Th2类细胞失衡与乙型肝炎的慢性化有关[1,2].为了研究HBV特异性Th1/Th2类细胞因子与一些临床指标的关系,我们检测4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的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0(IL-10)及干扰素γ(IFN-γ)的水平,并对其意义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9.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所致的疾病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简称艾滋病。HIV感染的主要靶细胞是CD4^+T细胞,它在数量和功能上出现质和量的缺陷,即可造成宿主免疫功能的全面障碍,乃至免疫功能全面丧失。  相似文献   

20.
目的 通过观察短波辐射对HBV转基因小鼠树突状细胞(DC)分泌白介素-12(IL-12)及T淋巴细胞分泌IL-10、IFN-1的影响,从而探讨短波辐射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可能相关机制。方法 选取HBV转基因小鼠20只,将其随机分为短波组和空白对照组,另取10只健康小鼠作为正常对照组,其中短波组小鼠给予短波辐射。各组小鼠分别于实验进行10d后取其脾脏分离树突状细胞,经流式细胞仪检测DC表型,采用ELISA方法检测DC分泌IL-12以及在刺激混合淋巴细胞反应中T淋巴细胞分泌IL-10、IFN-1的含量变化情况。结果 短波组DC分泌IL-12水平较空白对照组显著增高(P〈0.0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混合淋巴细胞反应中,短波辐射能显著抑制T淋巴细胞分泌IL-10(P〈0.01),并同时提高IFN-1水平(P〈0.01)。结论 短波辐射能显著上调HBV转基因小鼠DC功能,对HBV所致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治疗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