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江为民 《当代医学》2013,(17):63-64
目的分析COPD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6月-2007年12月云南省蒙自市红河州第一人民医院治疗的60例单纯COPD患者和56例COPD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病症的不同,随机将之分成两组,即单纯组和合并组,跟踪观察两组患者6年。结果两组患者2年、4年、6年时的并发症发生率均存在显著差异([2=6.1189,P<0.05),(2=14.0936,P<0.05),(2=33.5782,P<0.05)],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与单纯COPD患者相比,COPD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患者更易出现慢性肺动脉高压并心衰,因此,一旦发现该种疾病应高度重视,及时治疗,避免病情进一步发展恶化。  相似文献   

2.
目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阻塞睡眠呼吸暂停重叠综合征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观察探讨。方法:选择11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有无合并阻塞睡眠呼吸暂停重叠综合征分成两组,对照组(n=52)未合并阻塞睡眠呼吸暂停重叠综合征,研究组(n=64)合并阻塞睡眠呼吸暂停重叠综合征,对比研究两组患者的临床各项指标。结果:比较两组患者6 min步行距离、FEV_1、呼吸暂停指数及睡眠时SaO_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单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阻塞睡眠呼吸暂停重叠综合征伴有多方面的指标变化,临床建议尽早预防干预,减轻患者痛苦,改善预后,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3.
为了对比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与COPD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即重叠综合征患者睡眠结构的差别,将稳定期单纯COPD患者,COPD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及健康者三组对照,用多导睡眠监测仪进行正规监测。睡眠分期应用Rechtschaffen标准。结果重叠综合征患者和COPD患者的(Ⅲ Ⅳ)期睡眠和快速动眼睡眠期减少,但两组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效果。方法以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间收治的COPD合并OSAHS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和B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A组患者使用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B组使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血气分析、多导睡眠图、心肺功能、内皮细胞指标及随访情况之间的差异。结果治疗后A组患者血气分析指标(PaO2、PaCO2)、多导睡眠图(AHI、最长呼吸暂停时间)、心肺功能(脑钠肽、右心室Tei指数、FEV1/FVC和PEF%)及内皮细胞功能指标(内皮素-1、一氧化氮和凝血酶-Ⅲ)皆优于B组,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24个月的随访中,A组患者生存率显著高于B组(P<0.05)。结论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可以有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其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保护患者心肺功能和血管内皮功能,提高患者预后水平。  相似文献   

5.
老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与睡眠呼吸障碍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了解老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睡眠呼吸障碍的发生情况,并探讨不同程度睡眠呼吸障碍与左心功能的关系。方法 入选56例老年慢性心衰患者,行多导睡眠图(PSG)检测,根据PSG检测结果,将老年慢性心衰患者分为正常、轻度、中度、重度睡眠呼吸障碍4组,用平衡法放射核素心室造影测定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 老年慢性心衰患者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AS)的发生率为67.9%,其中心衰合并轻度、中度、重度SAS的发生率分别为21.4%、25.0%和21.4%,SAS发生的类型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多见,发生率为53.6%,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占7.1%.混和性睡眠呼吸暂停占39.3%。心衰合并中度、重度睡眠呼吸障碍组与单纯心衰组相比。LVEF较低,夜间平均血氧饱和度较低。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与LVEF呈负相关(γ=-0.74,P〈0.01)。结论 老年慢性充血性心衰患者睡眠呼吸障碍的发生率高,严重睡眠呼吸障碍可能影响左心功能,应重视老年慢性心衰患者睡眠呼吸障碍的诊治。  相似文献   

6.
重叠综合征2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 OSAS ) 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COPD),可称为重叠综合征(ovedap syndrome,OS),其发生率相当高,COPD患者中30%~40%合并OSAS,10%OSAS可合并COPD。比单一的COPD或OSAS有更为严重的夜间睡眠相关的低氧血症,更易引起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及呼吸衰竭。现观察20例OS患者,对其临床特征进行了分析。[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OSAHS-COPD重叠综合症、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症(OSAHS)及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颈围与体块指数测量的临床意义.方法 测定慢性阻塞性肺病组40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症组40例、OSAHS-COPD重叠综合症组40例的颈围与体块指数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OSAHS组及0SAHS-COPD重叠综合症组患者颈围与体块指数较COPD组明显升高(P<0.05).但OSAHS组及OSAHS-COPD重叠综合症组颈围与体块指数值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 颈围与体块指数在OSAHS组及OSAHS-COPD重叠综合症组患者较COPD组明显升高;0SAHS组及OSAHS-COPD重叠综合症组比较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8.
观察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否具有相关性。对40例OSAS患者依是否伴发COPD分为单纯OSAS组和重叠综合征组,分别对其肺功能和睡眠呼吸多导分析资料进性分析。40例中24例为重叠综合征,其夜间与睡眠有关的低氧血症较单纯OSAS患者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合并高血压患者血压的变化情况。方法:对35例单纯高血压病患者(A组)与25例高血压合并睡眠呼吸暂停患者(B组)高血压特点进行比较。结果:B组呼吸紊乱指数高于A组,血氧饱和度低于A组有统计学差异;在动态血压监测中B组夜间平均收缩压、自昼平均舒张压以及24h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同时A组中出现非勺型血压发生率(13/35)明显低于B组(16/25)。结论:OSAS具有潜在危险性,应引起重视。OSAS患者的低氧血症可能是合并高血压的发病原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信必可联合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诊治的COPD合并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194例进行研究,用随机分组表法分为干预组(信必可联合气道正压通气治疗,97例)和常规组(气道正压通气治疗,97例),比较两组患者疗效及治疗前后呼吸暂停时间、呼吸暂停指数。结果:干预组患者疗效(97.97%)显著优于常规组(90.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干预组和常规组呼吸暂停时间、呼吸暂停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干预组患者呼吸暂停时间、呼吸暂停指数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信必可联合气道正压通气治疗COPD合并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具有显著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用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2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在我院呼吸科进行治疗的6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将这60例患者随机分为无创呼吸机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每组各有30例患者。我院为常规治疗组患者使用异丙托溴铵气雾剂进行常规治疗,为无创呼吸机治疗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方法与常规治疗组患者相同),加用无创呼吸机进行治疗。治疗1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1个月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均得到了明显改善,但无创呼吸机治疗组患者COPD症状(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的程度)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患者COPD症状的改善程度,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用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效果显著。该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赵伟  任霖  张卫泽 《宁夏医学杂志》2004,26(11):701-702
目的 比较高血压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的短期血压变异性。方法 将155例分为对照组、高血压组、高血压合并轻度或中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组,EE较患者不同活动状态的短期血压变异性。结果 高血压合并中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组患者睡眠期间和早晨血压变异系数分别为:收缩压18.69、21.32;舒张压19.41、23.61,明显高于其他各组。结论 夜间睡眠期间和早晨短期血压变异性增加,是高血压合并中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夜间和早晨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增加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常慧宽 《中原医刊》2005,32(22):41-42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是具有潜在危险的常见病、多发病,其患病率约为3.4%,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也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进展性呼吸系统疾病,患病率约为3%。临床上二者常合并存在,且病情可因相互影响而更为严重。Flenley将OSAS合并COPD或其它呼吸系统疾病(如肺囊性纤维化、肺问质纤维化等)者称为“重叠综合征”。此类患者有更为严重的与睡眠相关的低氧血症和明显的肺动脉高压,易发展为慢性肺心病,导致呼吸衰竭。2002年1月~2004年12月,我们采用BiPAP呼吸机治疗14例重叠综合征并呼吸衰竭患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 S A H S)对脑梗死复发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6年1月1日至2008年12月31日于我院就诊的急性脑梗死患者268例,分成两组,一组为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另一组为未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比较两组在2年中脑梗死复发的情况.结果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组的脑梗死复发率较高,其中未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组的复发率为11.4%,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组的复发率为22.7%.结论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对脑梗死的复发率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26例慢性阻塞性肺病缓解期睡眠监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多导睡眠图监测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缓解期夜间低氧与肺功能轻重程度,有否合并睡眠呼吸暂停(重叠综合症)及肥胖的关系。方法26例COPD患者多导睡眠图监测7h,记录血氧饱合度(SaO2)低于90%时间;平均SaO2,夜间基础SaO2与最低值的差(△SaO2);SaO2下降大于4%的总次数。结果COPD缓解期夜间低氧和肺功能轻重程度呈正相关,合并睡眠呼吸暂停者及肥胖者均夜间低氧明显。结论COPD缓解期要针对不同病情给予夜间氧疗等措施。  相似文献   

16.
脉冲振荡系统对32例打鼾患者的测定及其意义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初步探讨脉冲振荡法在测定单纯打鼾及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OSAS)呼吸阻抗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脉冲振荡法(IOS)和流量-容积曲线检测19例健康人、11例单纯打鼾而无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患者及21例打鼾而且伴有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患者。结果 在粘性阻力(R35)方面,从健康组→单纯打鼾组→OSAS组阻力逐步增高,3组之间两两比较差异均存在显著性(P〈0.05或P〈0.01);阻抗容积图分析表明单纯打鼾组存在毛刺状图形的比率为27.27%,而OSAS组的比率为61.90%,两者比较差异存在显著性(P〈0.01)。流量-容积曲线图形分析表明单纯打鼾组呼气及吸气曲线存在锯齿波的比率为18.18%,而OSAS组的比率为52.38%,两者比较差异存在显著性(P〈0.01)。结论 脉冲振荡系统可以作为单纯打鼾及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初筛的客观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心病中的价值.方法70例COPD 患者分为单纯COPD组、COPD合并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组和COPD 合并肺心病缓解期组,测定并比较血浆NT-ProBNP值.结果 A 组、B组及C 组NT-ProBNP水平分别为(31.5±19.8) pg /ml、(843.2±296.7) pg /m l、(215.6±64.5) pg /m l.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浆NT-ProBNP浓度测定对鉴别COPD患者是否合并肺心病及判断其严重程度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 (COPD)以及COPD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OSAHS) (以下称重叠综合征 )患者的肺功能与睡眠特点。方法 观察对象 4 6例 ,其中COPD组 2 9例 ,重叠综合征组 17例 ,4 6例全部行多导睡眠图(PSG)监测及肺功能测定 ,并比较 2组肺功能指标、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 (AHI)、呼吸暂停时间及夜间睡眠最低血氧饱和度(LSaO2 )。结果 重叠综合征组的 1s用力呼气容积 (FEV1)、用力肺活量 (FVC)、最大通气量 (MVV)、最大呼气中段流量 (MMEF)均显著低于COPD组 (P <0 0 1和P <0 0 5 ) ;重叠综合征组的AHI、呼吸暂停时间显著高于COPD组 ,LSaO2 显著低于COPD组。结论 COPD合并OSAHS呼吸紊乱严重 ,加重低氧血症 ,明显影响肺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初步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动态心电图的特点。方法将确诊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82例作为睡眠呼吸暂停组,另将63例经诊断无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患者设为对照组。所入选的145例患者均行24h动态心电图监测,比较二组患者24h动态心电图的特点。结果在82例0SAS患者中有23例发生心律失常,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为28%。63例非OSAS并发心律失常患者有6例,发生率为9.5%,显著少于OSAS组(P〈O.01)。分析OSAS患者动态心电图可发现许多类型的心律失常,其中房性和室性的期前收缩比较常见。结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心律失常的发病率明显高于正常组,且心律失常的类型多样化。  相似文献   

20.
李苏琴  钟锦平  杨棋 《中国热带医学》2006,6(4):632-632,623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发肺心病患者心室晚电位(VLP)测定的临床意义。方法对67例COPD并发肺心病患者进行VLP的测定,并与健康组进行比较。结果VLP的阳性率肺心痛组为20.9%,对照组2.7%,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合并冠心病的COPD并发肺心病患者VLP阳性率高于未合并冠心病患者,Holter检出室性心律失常≥IV级(Lown分级)的患者VLP阳性率亦高于其他患者。结论VLP的测定对于COPD并发肺心病的诊断及预后判断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