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目的 本研究为探究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联合用药优效方案。通过全国19家三甲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数据库中优效人群联合用药规律探讨冠心病治疗中丹参川芎嗪联合用药方案。方法 全国19家三甲医院4952例患者纳入分析,采用真实世界研究方法及Tabu搜索算法。结果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 + 单硝酸异山梨酯 + 速效救心丸 + 阿卡波糖 + 蛋白水解物,为冠心病中西医联合用药频次最高组合,适宜冠心病心绞痛合并糖尿病及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丹参川芎嗪注射液 + 维生素复方 + 蛋白水解物 + 硝酸甘油 + 头孢类 + 阿卡波糖为最常见西药搭配,用于冠心病合并消化性溃疡、失眠、炎症及糖尿病;活血化瘀制剂(化瘀通脉剂) + 益气养阴剂 + 清热类中药为使用频率最高组合用于冠心病血瘀证合并气阴两虚或阴虚火旺证。结论 目前临床治疗冠心病越来越关注全身治疗,符合中医整体观念及治未病原则。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冠心病联合用药符合最新的冠心病诊疗指南。  相似文献   

2.
常艳鹏  霍剑  谢雁鸣  张辉  庄严 《中国中药杂志》2013,38(18):3092-3098
目的: 了解临床使用不同剂量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对肝功能是否有影响。 方法: 以全国18家三级甲等医院的HIS为数据来源14 191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2次理化指标测定期间内的最大单次给药剂量大于200 mg的为超出说明书推荐剂量组,其余为未超出说明书推荐剂量组。采用倾向性评分法对2组间影响因素进行平衡后,采用Logstic回归方法对2组患者的肝功能进行评价。 结果: 超出说明书推荐剂量使用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患者的AST, ALT发生异常的可能性大于未超出说明书推荐剂量的患者,但统计学无显著性差异。 结论: 根据目前数据未发现超出说明书推荐剂量使用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对肝功能产生影响,提示临床要按照说明书推荐剂量使用,注意监测肝功能。  相似文献   

3.
现代中西药联合用药中,中医药一直有着其不可或缺的作用,对疾病有着不可替代的疗效,为了证明中药的精准定位,研究者应当采用多维度的设计,解决不同阶段不同需求的问题。本文以上市后药品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疗效评价精准定位为例,对四维度疗效评价及机制研究设计思路予以介绍,探索中医药在重大疾病治疗中不可或缺的治疗价值。首先,从HIS真实世界数据分析中发现了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常与阿司匹林联合使用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然后使用系统评价对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常与阿司匹林联合使用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进行了验证,进一步采用网络药理学探索其疗效机制,发现二者联合用药对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有着共同的信号通路,有疗效增强和相加作用。最后,在前期3个维度的研究基础上,采用PRCT优效性试验设计,以血栓弹力图的检测作为客观评价指标,以验证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与阿司匹林联合用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以期本范例为中药药品上市后疗效评价精准定位提供范例,供临床科研工作者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4.
参附注射液治疗冠心病临床用药方案实效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杨靖  李霖  谢雁鸣  申浩  庄严 《中国中药杂志》2013,38(18):3099-3103
目的: 了解参附注射液治疗冠心病的临床应用情况,为参附注射液治疗冠心病的规范用药方案和最佳用药组合提供参考。 方法: 采集全国20家大型三甲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中使用过参附注射液的冠心病患者信息,运用基本统计方法对参附注射液的用法用量、用药疗程进行分析,运用关联规则对合并用药等信息进行统计分析,并对常用组合与其他组合进行对比。 结果: 参附注射液治疗冠心病为静脉给药,单次给药剂量多为60 mL;疗程一般3~7 d;最常用组合为参附注射液+氢氯吡格雷+阿司匹林+硝酸异山梨酯。 结论: 参附注射液在临床应用中绝大多数符合药品说明书,治疗冠心病的用药方案有一定规律。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真实世界中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的临床应用情况,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基于全国12家三甲医院的HIS数据,对14191例使用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的患者,应用频数法进行描述分析。结果年龄集中在46岁以上,占73.06%;疾病诊断排在前三位的为高血压病、动脉粥样硬化、缺血性脑病;临床使用单次用药以151~200 mg为多见,有少数超过200 mg。结论临床使用与说明书基本相符,但也有超说明书使用情况,希望临床医生予以重视和关注,保证临床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对慢性心力衰竭(CHF)住院患者心功能及对炎性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及白介素-6(IL-6)的影响。 方法: 80例CHF住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200 mg,溶于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1次/d,疗程14 d。采用Lee氏心衰计分法评价心功能,记录地高辛停减情况,检测hs-CRP,TNF-α及IL-6水平。 结果: 观察组心衰疗效为95.0%,优于对照组的77.5%(P<0.05);治疗后观察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为(51.3±4.18)%优于对照组的(47.2±4.27)%(P<0.01);观察组地高辛停减率为82.5%优于对照组的57.5%(P<0.05);治疗后观察组hs-CRP,TNF-α及IL-6均低于对照组(P<0.01)。 结论: 丹参多酚酸盐能改善CHF住院患者心功能,能减少西药的用量,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并能抑制hs-CRP,TNF-α及IL-6炎症因子,减轻心肌损伤。  相似文献   

7.
在真实世界中应用银杏叶滴丸治疗冠心病、脑梗死的基础上,对其合并用药信息采用社区发现算法(Louvain算法)进行复杂网络分析,挖掘其合并用药规律。在冠心病的临床用药方面,银杏叶滴丸常合并应用的西药主要有阿司匹林、氯吡格雷、阿托伐他汀、氨氯地平、单硝酸异山梨酯等,合并应用的中药以注射用灯盏花素、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为主;其合并用药组合主要有阿司匹林 + 单硝酸异山梨酯/阿托伐他汀/氨氯地平/曲美他嗪、氯吡格雷 + 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匹伐他汀/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阿托伐他汀 + 氨氯地平。在脑梗死的联合用药方面,银杏叶滴丸常合并应用的西药主要有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氨氯地平、氯吡格雷、硝苯地平等,合并应用的中药以注射用灯盏花素、疏血通注射液为主;其联合用药组合主要有阿司匹林 + 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疏血通注射液/硝苯地平、阿托伐他汀 + 氯吡格雷/氨氯地平、注射用灯盏花素 + 阿司匹林/奥拉西坦。本研究中的数据来源于真实世界,对临床医生的诊疗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以下简称"我院")住院患者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使用情况,对其临床应用合理性进行初步评价。方法采用Excel表,收集我院2013年12月-2014年3月使用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的住院病历600份,对患者性别与年龄、涉及科室、疾病诊断、用法用量、所用溶媒、疗程、合并用药、不良反应等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600例患者中,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的适应证相符率为69.33%,单次用药剂量合格率为67.00%,疗程合格率为52.50%。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在适应证、单次用药剂量、用药疗程及联合用药等方面均存在不规范现象。结论我院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存在不合理用药现象,建议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和《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基本原则》规定使用,以保证临床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9.
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湘玲 《中国中医急症》2009,18(8):1213-1213,1215
目的 观察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0例,均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86.00%和68.00%,有显著差异.结论 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可明显改善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症状、心电图,减少速效扩冠药物的用量,是治疗心绞痛安全而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治疗老年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情况。方法:选择在我院接受治疗的211例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给予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将入选患者分为年龄75岁组和≤75岁组,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绞痛分级情况,疗效及安全性。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效果明显均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能够较好地改善患者心绞痛症状,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针对真实世界中苦碟子注射液(KDZ)治疗冠心病和脑梗死的联合用药进行分析,获得关联关系,为临床用药和下一步的深入分析提供借鉴和参考。运用数据挖掘方法中的关联规则对来自18家医院电子病历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针对使用KDZ的6 032例冠心病患者和3 468例脑梗死患者,获得其联合使用扩血管西药和抗血小板西药人群的相关性信息,如获得不同人群在年龄、用药疗程;年龄、单次用药剂量;年龄、死亡率;年龄、好转率之间的联合关系和对比直观图。本研究分析虽然获得了一些比较积极且符合临床相关性的结果,但还不具有强关联性以及因果推断关系,因此有必要进行下一步的探索和分析。  相似文献   

12.
基于真实世界数据的舒血宁注射液临床用药分析   总被引:6,自引:6,他引:0  
杨薇  尤丽  谢雁鸣  杨虎  庄严 《中国中药杂志》2013,38(18):3150-3154
目的: 通过对舒血宁注射液真实世界用药情况进行分析,了解其临床用药特征及可能存在的风险,为舒血宁注射液风险管理及开展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方法: 选取全国20家三甲综合医院使用舒血宁注射液的共48 445例住院患者信息,采用基本数据描述方法及关联分析方法对患者住院一般信息、诊断信息、临床用药信息及合并用药信息进行分析。 结果: 用药患者多为45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占79.24%;临床多用于冠心病(中医为胸痹)、脑梗死(中医诊断为中风)、糖尿病、高血压病的治疗,但西医诊断符合药品说明书者占29.49%,中医诊断符合药品说明书者占48.75%;用法以静脉注射为主,单次用药剂量多集中在15~20 mL,占71.96%;用药疗程多为3~7 d,占31.85%;溶媒使用符合说明书者为34.00%,临床使用多与阿司匹林合并使用。 结论: 舒血宁注射液用药患者以老年人居多,临床中存在未按照说明书推荐剂量及适应证使用等情况,可能存在用药风险,应对以上用药人群用药安全情况加以重视及深入研究,做好舒血宁注射液的风险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3.
廖星  曾宪斌  谢雁鸣  杨伟  杨薇 《中国中药杂志》2013,38(18):3172-3179
该研究旨在评价真实世界苦碟子注射液(KDZ)治疗冠心病结局的疗效。从全国18家三甲医院信息管理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中提取数据,共获得5 597例诊断为"冠心病"的患者住院信息,其中4 040例为使用KDZ患者,1 557例为未使用KDZ的患者。基于generalized boosted models(GBM)倾向评分加权法,平衡大量混杂因素偏倚,同时使用3种Logistic回归分析对比分析平衡后结果。2组之间已知的72个在组间有差异的混杂因素,如性别、用药剂量、用药疗程等得以平衡。使用KDZ和不使用KDZ 2组人群治疗冠心病的疗效("治愈")通过3种Logistic方法回归方法检验,系数均为负值,且检验P小于0.05,从统计学分析上来说使用KDZ较之不使用KDZ有利于治疗冠心病。KDZ治疗冠心病有一定的疗效。倾向性评分方法是去除已知的混杂因素的有效方法。由于本研究是一种回顾性分析方法,且倾向性评分方法无法对未知混杂因素进行分析,故分析结果有一定局限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药食心葆汤联合西药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水平凝血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于郑州市中医院心内科入院治疗并确诊为心血瘀阻证的冠心病患者2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102例,观察组9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药食心葆汤治疗,药物干预治疗8周,比较两组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凝血功能[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等指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凝血功能、血清HCY水平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可明显降低CHD患者血清HCY水平(P0.05),调节患者的凝血功能(P0.05),组间比较显示两组有明显差别,特别是在改善凝血功能方面,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各项指标没有统计学差异。结论:药食心葆汤联合西药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确切,能有效降低CHD患者HCY水平、调节凝血功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真实世界大数据冠心病患者中西医联合治疗规律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及分析真实世界中冠心病患者的中西药使用情况,为冠心病中西医结合治疗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选择全国17家三甲医院中第一诊断为冠心病的住院患者,采集其药物信息,使用频数及关联方法进行分析。结果:84 697人中男性47564人,女性32 882人,患者年龄中位数为71岁。76 172人有用药记录,包括278种西药和331种中药。西药使用最多的为阿司匹林,共51 132例(67.08%),其次为硝酸异山梨酯(46 291例,占60.72%)、氯吡格雷(34 030例,占44.64%)等;中成药使用最多者为丹红注射液,共15 174例(19.92%),其次为疏血通注射液(10 166例,占13.35%)。药物归类后,西药位于前列者为抗血小板药、硝酸酯类药物、他汀类药物、β受体阻滞剂、钙离子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中药使用最多的为活血化瘀注射液,其次为活血化瘀口服药、扶正类口服药、通腑药等。进行关联规则后显示冠心病西药间联合用药最为常见,中西药联合使用中活血化瘀口服药、活血化瘀注射液与西药间的联合用药更为常见,尤其是与抗血小板药、硝酸酸类药物。结论:冠心病的西药治疗符合指南推荐,但使用率较低;中药逐渐成为冠心病治疗的重要方法,活血化瘀是冠心病中药治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6.
目的:系统评价生脉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VIP,Pub Med和Cochrane Library等数据库,全面收集生脉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的文献。采用Cochrane风险评价表进行文献质量评价,运用Rev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4项随机对照试验,共包括932例患者,其中实验组472例,对照组460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生脉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1.24,95%CI(1.17,1.32),P0.000 01];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使用生脉注射液可以有效降低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MD=-4.46,95%CI(-6.79,-2.12),P=0.000 2];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使用生脉注射液可以有效降低血浆黏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MD=-0.11,95%CI(-0.18,-0.03),P=0.006]。结论:生脉注射液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具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应用高频药对和功效配伍关系等数据挖掘技术分析治疗冠心病的维吾尔医古籍方剂配伍组方特点,揭示内在规律,探索配伍组方理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为新药研发提供方剂线索。方法:以历代医家古方为线索,借助于现代数据处理与统计的计算机技术,建立冠心病方剂的Microsoft Excel数据库,通过高级筛选功能,对高频药对和功效配伍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通过数据挖掘与分析,发现已知和未知的增效、减毒的药品组合,其中高频药对为牛舌草-香青兰,牛舌草-蚕茧-玫瑰花瓣,牛舌草-檀香;高频3味药组为牛舌草-香青兰-蚕茧,牛舌草-香青兰-檀香/玫瑰花,牛舌草-蚕茧-檀香;高频4味药组为:牛舌草-香青兰-蚕茧-檀香,牛舌草-香青兰-琥珀-麝香;高频,5味药组为蚕茧-珍珠-琥珀-麝香-大叶补血草-矢车菊,牛舌草-香青兰-蚕茧/珍珠-大叶补血草-矢车菊,探究功效配伍的最佳组合。结论:以强心药为主药,配伍补脑药、增强自然力药、强筋药、补肾药、健胃顺肠药以及致病异常体液相应成熟药是组方规律,基本方以蚕茧、檀香、珍珠、麝香、琥珀、大叶补血草、矢车菊、银箔、金箔、西红花、牛舌草、香青兰、丁香、郁金、多榔菊、天竺黄为构成,为此推论为临床遣药用药和新药研发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