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目的 基于CiteSpace分析30余年冠心病舌诊客观化研究,探索其研究现状和热点趋势。方法 收集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检索时间范围为1976年1月- 2021年10月冠心病舌诊客观化相关文献,应用CiteSpace软件对文献数量、作者、机构、关键词等信息归纳总结。结果 共纳入文献131篇。发表有关冠心病舌诊客观化期刊论文数量呈现上升态势。作者和机构分析发现以上海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王忆勤、许朝霞、宋雪阳等构成研究冠心病舌诊客观化的核心团队。关键词分析提示研究方向主要在冠心病舌象信息与临床指标相关性研究、冠心病不同证候舌诊信息特征诊断性研究等方面。结论 本研究利用CiteSpace客观反映了30余年冠心病舌诊客观化的研究进展,为今后本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利用多维图像分析技术对腺病毒感染患者的舌象特征进行处理分析,将舌诊图像转换为客观化数据,为中医诊断及进一步辨证论治提供科学支撑。方法 收集85例腺病毒感染患者以及30例正常人的临床资料,采用舌诊图像数字分析诊断系统对患者的舌象进行采集,并利用多维图像分析技术从齿痕有无、舌苔颜色、舌苔裂纹占比、舌苔湿度、舌苔纹理(纹理粗糙度,纹理方向度,纹理对比度)5个方面提取舌象特征,使用描述性统计和统计检验方法比较正常人群、腺病毒感染发热患者、密切接触患者、无发热患者的舌象特征差异,并采用随机森林算法对舌象特征做重要性排序,筛选重要特征纳入模糊K-Means聚类分析对腺病毒感染者的舌象特征进行归纳。结果 舌象特征分布显示,正常人群、腺病毒感染发热患者、密切接触患者、无发热患者4类人群中舌苔颜色R/G/B、齿痕的有无、舌苔湿度、纹理粗糙度、纹理方向、纹理对比度的分布具有统计学差异,舌苔颜色R/G均值、纹理粗糙度、纹理对比度可能对4类人群具有较好的区分度。结论 基于观察到的腺病毒感染患者舌象,根据多维图像分析技术提取的舌象特征与临床辨证具有较强的一致性,可为中医舌象辨证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舌象与2型糖尿病足的关系,为中医药防治2型糖尿病足提供新思路。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共纳入2糖尿病患者180例,其中2型糖尿病患者60例,2型糖尿病足患者120例。对舌象资料进行客观化判定,对比2型糖尿病与2型糖尿病足的舌象特征,建立预报糖尿病足发生舌象的回归模型。结果 2型糖尿病足患者红舌、青紫舌的出现率比糖尿病患者组高,但红舌、白苔和滑苔的出现率比糖尿病组低(P < 0.05)。Logistic回归模型提示青紫舌、黄苔、腻苔、裂痕舌、齿痕舌均是2型糖尿病足发生的正相关影响因素,紫舌出现时2型糖尿病足的概率是红舌的12.53倍;黄苔和腻苔时糖尿病足的概率分别是正常舌苔时的4.069和4.617倍;裂纹舌和齿痕舌时2型糖尿病足发生的概率是正常舌的5.723和3.776倍。结论 舌诊客观化在判断2型糖尿病足及预测2型糖尿病足方面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和规律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分析当前舌象仪相关文献的发布情况,总结舌象仪的研究现况。方法 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中国知网、维普以及万方三大数据库进行题名或关键词检索,检索式为“舌象仪or舌象分析仪or舌诊仪or舌象采集or数字舌图or舌象分割or舌体分割or舌象分析or舌诊客观化”,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18年10月。对文献的发表时间、文献作者、第一作者所在地区、第一作者所在机构、期刊情况、资助基金来源、主要研究内容、舌象仪型号及舌象仪研发单位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 纳入舌象仪相关研究的文献366篇,前期年发文量逐年增长,但近年来年发文量增长缓慢。舌象仪相关研究尚未形成核心作者及核心期刊。其主要的资助来源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高科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以及各类厅局级项目。舌象仪相关研究主要包括图像采集技术、成像技术、图像处理技术、图像分析技术、舌象仪的临床应用及舌象仪的实验室应用等内容的研究。目前应用较多的舌象仪有上海道生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ZBOX型舌象仪和DS01舌象仪,DS01舌象仪包括DS01-A和DS01-B两种型号;上海中医药大学研发的TDA-1小型舌象仪和DKF-Ⅱ舌象仪;上海中医药和上海亚太计算机信息系统有限公司研发的ZBOX-Ⅰ舌象仪;上海中医药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研发的TP-Ⅰ舌象仪;天津市天中依脉科技开发股份有限公司研发的YM-Ⅲ中医舌象采集仪;上海亚太计算机信息系统有限公司研发的Smart TCM-I舌象仪;哈尔滨工业大学和香港理工大学研发的TIAG 舌象仪;天津中医药大学研发的3D舌象仪。结论 舌象仪的相关研究虽然前期呈上升趋势,但近年来进入平台期,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 对有关糖尿病患者舌象研究的相关文章进行总结分析,望探究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及发展前沿和趋势,为日后糖尿病舌象的相关研究提供思路。方法 以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为数据来源,“糖尿病”“消渴”“舌”“舌诊”“舌象”为主题词进行检索,检索建库至2020年9月的与糖尿病患者舌象相关的文献,并应用Citespace5.7.R1和 NoteExperss 3.2.0软件对相关文献的作者,关键词,发文机构等进行可视化分析,对关键词进行聚类分析,对文献期刊来源、基金情况进行计量学分析,以更直观的形式展现该领域当前研究热点、发展趋势及前沿。结果 经检索共获得文献229篇,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筛查最终纳入文献104篇;结合发文量和基金资助情况来看,发展趋势较平稳,总体呈上升趋势;各机构间同地区合作较多,跨区域交流较少;根据普赖斯定律分析,已形成核心团队;聚类分析结果显示,有8个贡献比较突出的团队,主要以陆灏、仝小林、王忆勤、魏守宽等人带领的团队为代表;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2型糖尿病患者舌象特征,研究趋势已向舌诊客观化转变。结论 研究热点为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舌象特征及舌诊客观化研究;舌象参数研究是目前舌诊客观化研究的重点内容;建议构建糖尿病患者舌象诊断规范模型,使得舌诊客观化技术能服务于临床。  相似文献   

6.
舌诊是中医辨证论治的重要手段之一,为历代医家所重视。运用计算机视觉技术、数字图象处理技术,结合中医专家的临床经验,实现舌诊的客观化、定量化,是发展中医舌诊的创新之路。自动舌诊中最重要的内容就是舌体的自动分割,舌体的自动分割为后续舌诊奠定了基础。笔者现就舌图像分割常用的两大类方法即基于边缘的分割方法和基于区域的分割方法,及其各自存在的问题作一阐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利用可视化分析软件CiteSpace5.5.2分析近10年舌诊客观化领域相关文献,以了解中国目前舌诊客观化发展现状、研究热点及趋势,为日后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以“舌诊”和“客观化”为主题词,检索了2010-2019年间中国知网数据库中有关舌诊客观化的相关文献。利用CiteSpace5.5.2软件对相关文献的作者、研究机构、关键词等进行可视化分析,并绘制可视化图谱,以更直观的方式展现其发展趋势、热点及前沿。[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文献157篇,从年发文量分析,近年来舌诊客观化相关研究热度虽有所下降,但总体发展趋势比较平稳;各机构间跨区域交流合作较少;主要研究机构集中在各高校,例如:上海中医药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大学等高校;研究热点及研究趋势已从单纯理论研究上升到技术层面及临床实践应用上。[结论] 通过运行CiteSpace得到的可视化图谱分析,舌象采集及后期图像处理是现在的研究热点,各研究机构间应加强合作交流,以期今后能实现临床的普及应用,并带动舌诊客观化研究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胃肿瘤患者舌象特征参数特点,以期为消化道肿瘤的中医诊察提供舌象客观化参数依据。方法 运用上海中医药大学自行研制中医舌诊数字化检测仪,采集46例胃肿瘤患者舌象图像,计算客观化参数并运用统计方法分析。比较胃肿瘤患者与健康人群舌色、胖瘦、齿痕点刺、裂纹、瘀斑苔色、厚薄、腐腻等参数差异。结果 胃肿瘤组的厚薄指数、胖瘦指数、齿痕指数、裂纹指数、瘀斑指数、舌色R值、G值、B值、H值、V值(RGB_R、RGB_G、RGB_B、HSV_H、HSV_V)、苔色R值、G值、B值、H值、V值(RGB_RT、RGB_GT、RGB_BT、HSV_HT、HSV_VT)高于正常组(P < 0.05),胃肿瘤组的腐腻指数、剥苔指数、点刺指数、舌色S值(HSV_S)、苔色H值(HSV_HT)低于正常组(P < 0.05)。结论 胃肿瘤患者舌象特征参数与自然人群舌象特征参数存在差异,舌象特征参数可为中医临床诊察肿瘤病情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9.
目的 为实现中医面像部分区域的精准分割,提出一种融合Seg-UNet的中医面像分割网络模型。方法 采用Seg-Net网络中的最大池化索引将U-Net网络中的上采样改为上池化来改进U-Net网络。在U-Net网络原编码阶段的池化过程通过池化索引保留权重信息,上采样过程即可利用该索引实现特征图矩阵的扩充。在此基础上增加一层卷积扩增通道数,改进原网络中将特征图矩阵直接复制的上采样方式,从而降低池化过程中权重信息的损失。将Seg-UNet网络模型分别对脸颊、额头和嘴唇3个部位进行分割训练和测试。结果 对中医面像部分区域分割精度高,分割效果优于传统U-Net和Seg-Net网络模型,采用准确率(Acc)、Dice系数、平均交并比(MIoU)作为评价指标。结论 本研究结合深度学习方法实现了较好的中医面像部分区域分割效果。  相似文献   

10.
中医舌诊的客观化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千百年来,中医舌诊只能凭医生肉眼观察,靠经验辨证,这不仅影响中医的继承,而且影响中医的提高和发展,因此迫切需要实现中医舌诊的标准化、客观化。随着中医现代化研究的进一步开展,以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研究舌诊,使其定量化、客观化、标准化,已成为舌诊研究的主要方向。本研究以舌诊的计算机自动识别过程为主线,对舌诊客观化中涉及的舌象采集、舌象分割及舌象特征分析等技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中医舌诊可以通过舌面裂纹的测量了解身体的健康状况。考虑到采集图片分辨率不同、质量差异较大、背景复杂且不同患者舌头颜色纹理不同等因素,传统分割算法难以得到较好的结果。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面向小样本数据集的舌裂分割算法。分割时先分割舌面,再进行舌面裂纹分割,以规避较为复杂的背景影响。使用迁移学习的方法将路面裂纹训练模型迁移至舌面裂纹;改进U-Net网络结构,在传递拼接路径增加SE模块以提高分割的准确性和鲁棒性;训练时使用Focal Loss(焦点损失)函数作为损失函数,使网络更加关注小目标的分割,从而提升整体分割效果。实验表明,本文方法具有更强的鲁棒性,能够应对背景、光照、纹理等图片质量问题,其MPA(平均像素精度)能够达到71.06%,MIoU(均交并比)能够达到67.35%,在视觉效果上有更好的表现。实验和对比结果也表明,该分割方法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2.
舌诊是望诊中具有较强实用价值的组成部分。但临床上对于舌形的判断往往取决于医生的自身经验,具有较强的主观性,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尝试将传统望舌与计算机图像技术结合,通过提取、量化的方式得到更为客观的舌形参数,这一结合过程对于望舌形的发展有着重要价值。目前,舌诊的客观化研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在临床上的推广有一定局限,本文回顾了近20年来国内外有关中医舌形客观化的研究现状,总结了目前研究的不足,并对后续有关中医舌形客观化研究的方向和策略提出了可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中医舌诊、面诊客观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图像信息采集、分析技术研究及其临床应用等方面对中医舌诊、面诊客观化的研究进行综述,分析舌诊、面诊客观化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就其发展方向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索从舌象图像分析判断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可行诊断技术。方法:引入Alexnet卷积神经网络概念,通过现代技术对舌象图像分类、识别、计算,以实现对Hp舌象精准客观诊断的功能。结果:通过研究中医舌诊与消化系统的关联、舌象图像可特定性识别的原因以及深度学习Alexnet卷积神经网络结构,论证了该方法对Hp阳性舌象分类模型辨识具有可行性。结论:运用Alexnet卷积神经网络实现辨识Hp感染,将有助于补充与完善中医舌象现代诊断,是实现中医诊疗标准化与客观化的重要技术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5.
舌象客观化识别方法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舌诊的客观化识别研究分为“早期识别方法”和“计算机识别方法”两个发展阶段。早期的舌诊客观化检测和识别方法是以舌色为突破口和主要研究内容,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结合临床实际观察,已经在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舌诊客观化研究,并将成为舌诊研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以"舌诊客观化"为主题开展系统的文献计量研究与科学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总结2001年-2019年舌诊客观化研究发展方向、知识结构、热点前沿。方法应用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进行检索2001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舌诊客观化"研究领域相关文献进行文献计量学分析。应用CiteSpace软件对纳入文献进行作者、关键词、研究机构共现分析。选择对数似然比算法(Log-likelihood ratio,LLR)、浅语义索引算法(Latent Semantic Idexing,LSI)等标记聚类,通过时间线视图展示不同聚类的相互影响及时间跨度。结果纳入文献407篇,通过计量分析找到该研究领域高产机构、研究团队、研究学者。发文量最大的机构是上海中医药大学,发文量为62篇;王忆勤发文30篇是最高产作者。关键词"舌诊"出现频次最高(130次),中心性最高(0.71);关键词聚类分析形成了14个聚类标签。结论2型糖尿病、慢性乙型肝炎、原发性肝癌等疾病的舌诊图像分割、图像识别、图像处理、图像分析及证候、特征提取为该研究领域的热点内容。  相似文献   

17.
舌诊是中医望诊的重要内容,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基于图像处理的舌象客观化研究在较多开展,但从微观角度对舌象形成的机制研究较少。开展舌象尤其是舌苔的形成分子机制对于推动舌象客观化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系统总结了当前舌象形成机制在微生态、代谢组学、蛋白组学、基因表达谱等方向的研究现状,总结了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和任务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
综述近年舌象客观化及舌苔本质研究进展。随着光学技术和数码技术的发展,利用多种色彩模式及其他模式对舌质和舌苔的颜色、舌苔的润燥、裂纹的深浅等舌象指标开展舌象客观化研究;利用细胞学、免疫学、代谢组学、蛋白组学等技术探索舌苔的形成机制和本质。  相似文献   

19.
新型舌象分析仪体积小可便携,解决了卧姿病人舌象采集的问题,对中医临床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采集的原始舌图像颜色存在较大失真,必须经过颜色重现以保证舌象特征分析的准确度和可靠性。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感兴趣色域的离线颜色重现算法,实验证明色彩的还原度有所提高。为了进一步提高小型舌象采集平台的性能,获取高质量的舌图像,改善颜色重现后的效果,本文对光源色温等重要指标进行了定量分析,重新标定了照明环境的多项参数,希望为今后小型舌象采集平台的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