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目的:探讨左金丸的主要成分吴茱萸碱和小檗碱对结肠癌HT29细胞凋亡及端粒酶催化亚基(hTERT)表达的影响,为临床应用左金丸治疗大肠癌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体外培养人结肠癌HT29细胞,加入不同浓度的吴茱萸碱及盐酸小檗碱进行培养,采用活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检测细胞增殖,Annexin Ⅴ-FITC/PI双染色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变化,RT-PCR法检测hTERT的表达。结果:吴茱萸碱和盐酸小檗碱作用HT29细胞后,增殖明显受到抑制,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流式细胞仪检测表明吴茱萸碱和盐酸小檗碱能够诱导细胞凋亡,呈剂量依赖性;并且端粒酶hTERT表达降低,具有剂量依赖关系。结论:吴茱萸碱和盐酸小檗碱对结肠癌HT29细胞具有显著生长抑制作用,该抑制作用可能通过下调端粒酶hTERT基因表达,降低端粒酶的活性,从而诱导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左金丸的主要成分吴茱萸碱和盐酸小檗碱对大肠癌HT29细胞的生长抑制及其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为临床应用左金丸治疗大肠癌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活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AnnexinV—FITC/PI双染色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浓度的盐酸小檗碱和吴茱萸碱作用后HT29细胞增殖活性和细胞凋亡的变化。结果吴茱萸碱和盐酸小檗碱作用HT29细胞后,增殖明显受到抑制,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流式细胞仪检测表明吴茱萸碱和盐酸小檗碱能够诱导细胞凋亡,呈剂量依赖性。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呈现缩小、变圆、皱缩、脱壁等增殖变慢的形态学特征。结论吴茱萸碱和盐酸小檗碱对大肠癌HT29细胞具有显著生长抑制作用。该抑制作用与诱导细胞凋亡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盐酸小檗碱和吴茱萸碱通过调控miR-17-92基因簇对大肠癌HT29细胞周期的作用机制,为中医药防治大肠癌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体外培养人结肠癌HT29细胞,盐酸小檗碱(2.5,5.0,10.0μM)和吴茱萸碱(1.8,3.75,7.5μM)作用于稳定转染miR-17-5p和miR-20a的HT29细胞后,采用MTT法、流式细胞术、实时荧光定量PCR及Western印记法检测药物对HT29细胞增殖、细胞周期分布情况、mRNA表达水平及E2F1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盐酸小檗碱和吴茱萸碱可以抑制转染的HT29细胞增殖,具有时间依赖性;并且盐酸小檗碱和吴茱萸碱分别以浓度5.0、3.75μM作用转染HT29细胞72h后抑制率超过50%,因此盐酸小檗碱取2.5、10.0μM,吴茱萸碱取1.8、7.5μM用于后续实验,二者能够将细胞阻滞在S期,抑制miR-17-5p和miR-20a的表达水平及E2F1的蛋白表达。结论:盐酸小檗碱和吴茱萸碱通过靶向miR-17-92抑制E2F1蛋白的表达,将细胞阻滞在S期,进而抑制大肠癌HT29细胞的增殖,为中医药防治大肠癌提供新的靶点及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盐酸小檗碱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转移侵袭的影响,探讨其抗癌机制。方法:将不同浓度的盐酸小檗碱作用于人宫颈癌Hela细胞,采用MTT比色法检测细胞体外增殖的抑制作用;应用Transwell小室进行人工重组基底膜侵袭和运动实验,观察盐酸小檗碱对Hela细胞侵袭和转移的影响;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Hela细胞中MMP-9、NF-κBp65的表达。结果:MTT比色法表明,盐酸小檗碱能抑制宫颈癌Hela细胞的体外增殖(P0.05),并具有剂量、时间依赖性(P0.05),同时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明显降低;免疫组化SABC法结果显示,盐酸小檗碱能引起细胞内MMP-9、NF-κBp65表达下调,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盐酸小檗碱对宫颈癌Hela细胞体外增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盐酸小檗碱能够减弱人宫颈癌细胞Hela的侵袭和转移,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MMP-9、NF-κBp65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连黛片对实验性HT29大肠癌裸鼠移植瘤端粒酶活性及其相关基因hTERT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皮下注射HT29大肠癌细胞株制作结肠癌裸鼠模型,每组均在初次接种后7天进行灌胃治疗,连续灌胃1个月。中药治疗组用连黛片灌胃治疗(每只灌胃2g/kg),西药治疗组用端粒酶抑制剂3’-叠氮3’-脱氧胸腺核苷(叠氮胸苷,AZT,150mg/kg)灌胃治疗,空白对照组予以生理盐水灌胃。动态观察各组裸鼠肿瘤体积变化,用游标卡尺测量每组裸鼠移植瘤的大小。采用TRAP—ELISA方法检测端粒酶活性变化,荧光定量PCR检测端粒酶hTERT mRNA的表达,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初次接种后7天各组裸鼠皮下肿瘤大小比较无显著性差异;②1个月后治疗组裸鼠皮下肿瘤体积比较无明显差异,治疗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有差异;③空白对照组端粒酶相对活性较两组治疗组明显增强;空白对照组端粒酶hTERT mRNA的表达增多。中药组与AZT组端粒酶活性及端粒酶hTERT mRNA的表达改变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连黛片能抑制人大肠癌HT29裸小鼠移植瘤的增值,其作用机制可能是减少肿瘤细胞hTERT mRNA的表达,从而降低肿瘤组织端粒酶活性。  相似文献   

6.
人参皂苷单体Rh_2促使人脑胶质瘤U251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人参皂苷单体Rh2(GS-Rh2)诱导人脑胶质瘤U251细胞的凋亡作用,进而探讨其对端粒酶活性的影响和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表达的机制。方法:人脑胶质瘤U251细胞经GS-Rh2处理后,采用MTT法检测细胞抑制率,免疫荧光技术观察凋亡小体,流式细胞仪经Annexin V-FITC/PI双染法观察细胞凋亡,TRAP-ELISA法检测端粒酶活性改变,通过RT-PCR技术检测hTERT基因的表达。结果:GS-Rh2对U251细胞具有抑制作用,呈明显的剂量依赖关系,免疫荧光技术观察到凋亡小体的出现,流式细胞仪检测GS-Rh2引起U251细胞凋亡并与药物浓度存在依赖关系,TRAP-ELISA法发现GS-Rh2可以降低端粒酶活性且呈剂量和时间依赖关系,RT-PCR证实GS-Rh2可降低hTERT基因的表达。结论:人参皂苷单体Rh2能够诱导人脑胶质瘤U25l细胞发生凋亡,并抑制和降低细胞端粒酶活性,经过RT-PCR证实GS-Rh2作用于胶质瘤的分子生物学机制可能与抑制胶质瘤细胞hTERT基因有关,进而诱导细胞发生凋亡。  相似文献   

7.
HPLC测定左金丸中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含量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张捷  张锋  姜莉  姜韧  谭生建 《中国中药杂志》2003,28(12):1193-1194
左金丸是黄连和吴茱萸细粉经水泛丸制成,收载于《中国药典》2 0 0 0年版一部,功能泄火,疏肝,和胃,止痛,用于肝火犯胃,腕胁疼痛等。《中国药典》中左金丸含量测定是用酸性甲醇索氏提取,经乙醇洗脱氧化铝柱分离后,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盐酸小檗碱的含量。除盐酸小檗碱外,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也是左金丸中重要有效成分,《中国药典》没有其含量测定方法。吴茱萸及其制剂中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含量测定方法报道有高效液相色谱法[1 3]....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小檗碱与吴茱萸碱联用对结直肠癌HCT116、RKO细胞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并探究其可能机制。方法 细胞增殖与活性检测-8(CCK-8)法检测小檗碱(30 μmol·L-1)、吴茱萸碱(0.8 μmol·L-1)及两药联用(30+0.8 μmol·L-1)对HCT116及RKO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划痕实验、转移小室(Transwell)实验检测小檗碱、吴茱萸碱及两药联用对HCT116及RKO细胞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小檗碱、吴茱萸碱及两药联用对HCT116及RKO细胞中上皮型钙黏蛋白(E-cadherin)、神经型钙黏蛋白(N-cadherin)、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小檗碱组和吴茱萸碱组对HCT116及RKO细胞增殖、迁移、侵袭能力无明显抑制作用,两药联用组能显著抑制HCT116及RKO细胞增殖、迁移、侵袭能力(P<0.01);与空白组比较,小檗碱组和吴茱萸碱组对HCT116及RKO细胞中PI3K、N-cadherin、E-cadherin蛋白表达无明显作用,而两药联用组能显著降低HCT116及RKO细胞中PI3K、N-cadherin蛋白表达(P<0.01),升高E-cadherin蛋白表达(P<0.01)。其中,吴茱萸碱组也能显著抑制HCT116及RKO细胞中Akt蛋白表达(P<0.05),但这种抑制作用弱于两药联用组。结论 小檗碱与吴茱萸碱联用能够显著抑制结肠癌HCT116、RKO细胞迁移、侵袭能力,发挥协同增效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PI3K、Akt蛋白表达水平相关。  相似文献   

9.
薄层色谱扫描法测定黄连吴茱萸药对中黄连生物碱的含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比较黄连中主要生物碱成分在黄连-吴茱萸药对配伍前后的差异.方法:采用TLCS法对黄连单煎液、黄连吴茱萸合煎液、黄连吴茱萸单煎混合液中盐酸小檗碱、盐酸巴马汀、盐酸药根碱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黄连与吴茱萸配伍后,盐酸小檗碱、盐酸巴马汀、盐酸药根碱的含量均显著降低,以盐酸小檗碱的减少较为明显.结论:两药合用,黄连生物碱含量均有不同程度降低,说明吴茱萸可制约黄连苦寒之性,为临床两药配伍使用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小檗碱和吴茱萸碱配伍对高脂血症模型大鼠肝脏HMG-CoA还原酶和L-FABP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黄连吴茱萸配伍发挥降脂作用的机制。方法:将4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辛伐他汀组,小檗碱与吴茱萸碱配伍高、低剂量组,每组8只;使用高脂乳剂建立大鼠高脂血症模型,以18sRNA作为内参基因,RT-PCR技术检测各组大鼠肝组织中HMG-CoA还原酶和L-FABP mRNA相对表达水平。结果:小檗碱和吴茱萸碱配伍能显著降低高脂血症模型大鼠肝脏HMG-CoA还原酶和L-FABP mRNA表达,且高剂量组效果更优。结论:黄连吴茱萸降血脂有效成分小檗碱、吴茱萸碱配伍可降低高脂血症模型大鼠的血脂水平,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肝脏HMG-CoA还原酶和L-FABP基因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1.
不同微乳配方对药物经皮渗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考察不同微乳配方对左金微乳凝胶中有效成分经皮渗透的影响。方法:采用改良Franz扩散池,以凝胶中盐酸巴马汀、盐酸小檗碱、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4种生物碱为评价指标,用HPLC方法测定接收液中上述4个成分含量。结果:不同微乳配方的左金凝胶中盐酸巴马汀、盐酸小檗碱、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4种生物碱的经皮渗透速率和24h累积透过率有明显差异。结论:微乳处方的组成对药物的经皮渗透能力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左金丸中盐酸小檗碱、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含量的液相色谱方法。方法:采用Agilent ODS C18柱(250mm×4.6mm,5μm);以乙腈-0.3%磷酸-0.3%三乙胺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1.0mL.min-1;柱温为40℃;检测波长为225nm。结果:盐酸小檗碱、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分别在5.00~500.00(R2=0.9992)、1.13~30.00(R2=0.9999)、1.25~50.00(R2=1)μg.mL-1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5.04%(RSD=3.04%)、92.98%(RSD=1.23%)、97.90%(RSD=1.44%)。结论:本方法准确、可靠、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可用于左金丸制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钩吻总生物碱提取物(钩吻总碱)促进人结肠癌HT-29细胞凋亡的机制。方法:钩吻总碱体外干预HT-29细胞24 h后,用噻唑蓝(MTT)比色法评估其对细胞增殖的影响,4,6-二脒基-2-苯基吲哚(DAPI)染色法及流式细胞术(Annexin V-FITC/PI)观察HT-29细胞的凋亡情况,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观察HT-29细胞B型淋巴细胞瘤-2(Bcl-2)相关X蛋白(Bax),Bcl-2 mRNA表达情况,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水解酶-3(Caspase-3)表达量的变化。结果:钩吻总碱可抑制HT-29细胞增殖,200 mg·L~(-1)钩吻总碱干预24 h后,对HT-29细胞增殖的平均抑制率达54.17%。DAPI染色及流式细胞术(Annexin V-FITC/PI)观察到钩吻总碱可促进HT-29细胞凋亡。RT-PCR观察到钩吻总碱能降低HT-29细胞Bcl-2 mRNA表达(P0.05),对Bax mRNA表达无明显影响,提高了Bax/Bcl-2 mRNA表达(P0.05)。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到随着钩吻总碱浓度的升高,HT-29细胞的Caspase-3表达呈上升趋势(P0.05)。结论:钩吻总碱能有效地抑制HT-29细胞的增殖,促进HT-29细胞的凋亡,其机制可能与通过Bax/Bcl-2途径诱导细胞凋亡相关。  相似文献   

14.
孟祥彩  刘洋  武玉  刘振方  王益民 《陕西中医》2022,(12):1682-1685
目的:研究黄芩素在伊立替康抑制结肠癌细胞增殖中的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用结肠癌HT-29细胞作为研究对象。以50、100、200 μmol/L黄芩素、5 μmol/L伊立替康分别处理结肠癌HT-29细胞。MTT实验和平板克隆实验检测细胞增殖和克隆形成能力; Western blotting法实验检测Src激酶、Yes相关蛋白(YAP)及大肿瘤抑制因子激酶1(LATS1)磷酸化蛋白表达; 免疫荧光实验检测细胞YAP表达分布。结果:50 μmol/L黄芩素组、100 μmol/L黄芩素组、200 μmol/L黄芩素组均能增加伊立替康对HT-29细胞的增殖和克隆抑制作用。50 μmol/L黄芩素组、100 μmol/L黄芩素组、200 μmol/L黄芩素组均可下调结肠癌HT-29细胞p-Src蛋白表达,上调p-YAP、p-LATS1蛋白表达。200 μmol/L黄芩素组能增加结肠癌HT-29细胞的细胞质YAP分布。结论:黄芩素通过抑制Src-YAP信号通路增强伊立替康对结肠癌细胞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5.
该文旨在研究野黄芩苷对结肠肿瘤干细胞体外和体内分化的影响,揭示野黄芩苷基于hedgehog信号通路的抑制结肠肿瘤干细胞分化的作用机制。用3D细胞培养法观察野黄芩苷对结肠肿瘤干细胞HT-29CSC体外生长的影响;用软琼脂克隆形成实验研究野黄芩苷对HT-29CSC细胞转化的影响;用胎牛血清诱导干细胞分化实验,研究野黄芩苷对HT-29CSC细胞体外分化的影响;用qRT-PCR法检测野黄芩苷对HT-29CSC细胞中Lgr5,c-Myc,CK20和Nanog mRNA表达的影响;用Western blot法检测野黄芩苷对HT-29CSC细胞中c-Myc,Gli1,Lgr5蛋白表达的影响。通过裸鼠皮下接种HT-29CSC细胞建立肿瘤干细胞体内分化成瘤模型,研究野黄芩苷对裸鼠体质量和HT-29CSC细胞分化成瘤的影响;用qRT-PCR法检测肿瘤组织中CD133,Lgr5,Gli1,Ptch1,c-Myc,Ki-67,CK20,Nanog mRNA表达水平;用Western blot法及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肿瘤组织中c-Myc,Gli1,Lgr5,CD133,Ki-67蛋白表达水平。体外研究表明,野黄芩苷能够抑制HT-29CSC细胞生长、转化与分化,同时显著下调HT-29CSC细胞中Lgr5,c-Myc,CK20,Nanog mRNA水平和c-Myc,Gli1,Lgr5蛋白表达。动物实验表明,野黄芩苷显著抑制裸鼠皮下HT-29CSC细胞分化成瘤,并且下调肿瘤组织中CD133,Lgr5,Gli1,Ptch1,c-Myc,Ki-67,CK20,Nanog mRNA表达和c-Myc,Gli1,Lgr5,CD133,Ki-67蛋白表达。综上所述,野黄芩苷能够抑制结肠肿瘤干细胞的体外和体内分化,其作用机制在于下调hedgehog信号通路活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比较左金微乳凝胶、水凝胶体外释放和经皮渗透特性,探讨微乳凝胶对药物释放及透皮性能的影响。方法:采用改良Franz扩散池,以凝胶中小檗碱、巴马汀、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等4种生物碱为评价指标,采用HPLC方法测定接收液中上述4个成分含量。结果:吴茱萸次碱的体外释放速率水凝胶高于微乳凝胶,而吴茱萸碱释放速率微乳凝胶高于水凝胶,其余两个成分体外释放无明显差异。微乳凝胶中吴茱萸碱、巴马汀、小檗碱的经皮渗透速率比水凝胶分别提高了10倍、36倍、26倍,提示微乳凝胶具有明显的经皮渗透优势。两种凝胶中四个指标成分的体外释放和经皮渗透行为均符合零级方程。吴茱萸次碱较为特殊,其在水凝胶中透皮速率比微乳凝胶高1.6倍。结论:微乳凝胶能显著增强药物成分的经皮渗透能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低分子量姬松茸多糖(LMPAB)对肿瘤细胞与内皮细胞侵袭和黏附的影响和作用。方法:不同剂量的LMPAB(5,10,20 mg.L-1)分别作用于人结肠癌细胞(HT-29)和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48 h,采用MTT法检测LMPAB对HT-29和HUVECs增殖的影响、采用分光光度法检测LMPAB对HT-29细胞与HUVECs黏附的影响、采用Transwell双层小室观察LPMPAB对HT-29迁移穿过单层HUVECs的影响。结果:不同剂量LMPAB(5,10,20 mg.L-1)对HT-29和HUVECs增殖无显著性作用;使HT-29黏附于单层HUVECs的数量得到了明显的抑制,抑制率分别为26.96%,23.60%,27.66%;对HT-29迁移穿过HUVECs也具有抑制作用,抑制率分别为23.96%,23.59%,41.36%。结论:低分子量姬松茸多糖通过抑制HT-29肿瘤细胞与内皮细胞的黏附以及肿瘤细胞迁移穿过内皮细胞而发挥其抗肿瘤转移作用。  相似文献   

18.
The effect of Haeamtang (HAT) on the colon cancer HT-29 cells was investigated in this study. A water extract of HAT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the number of HT-29 cells in a dose-and time-dependent manner as determined by a MTT assay. Flow cytometry results revealed a dose- and time-dependent increase of dead cells in HT-29 cells treated with HAT extract. The anticancer activity of the H AT extract is attributed to apoptosis induced in HT-29 cells, which was demonstrated by increased caspase-3 activity and poly-ADP-ribose polymerase fragmentation. A selective caspase inhibitor, z-VAD-fmk, inhibited the HAT-induced cell death. Taken together, these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HAT extract induces apoptosis in HT-29 cells.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大黄素对人结肠癌细胞株HT-29体外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取对数生长期的HT-29细胞,按每孔5×103个细胞接种于96孔板,贴壁24 h后换液,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含有12.5μM、25μM、50μM、100μM大黄素),共5组。每组均设6个复孔,于37°C、5%CO2孵箱中分别培养24 h、48 h和72 h。采用MTT比色法检测细胞活力;倒置显微镜显像观察细胞数量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及周期分布;分光光度法检测Caspase-3酶蛋白活性。结果①MTT比色法显示,处理24 h时,与对照组比较,大黄素50μM、100μM组细胞抑制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大黄素12.5μM、25μM组抑制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处理48 h及72 h后大黄素12.5μM、25μM、50μM、100μM组的细胞抑制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黄素各浓度组处理48 h及72 h后的抑制率与同浓度组处理24 h比较,抑制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黄素各浓度组处理72 h后的抑制率与同浓度组处理48 h比较抑制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倒置显微镜观测显示,对照组多为类圆形成团生长,经各浓度大黄素处理后,细胞体积缩小、间隙变大,细胞数减少。③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对照组G2/M期细胞比率明显高于大黄素各浓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G0/G1期细胞比率明显高于大黄素25μM、50μM、100μM浓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12.5μM大黄素组G0/G1期细胞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S期细胞比率明显低于大黄素各浓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大黄素12.5μM、25μM、50μM、100μM组HT-29细胞凋亡率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与对照组比较,大黄素各浓度组Caspase-3酶蛋白活性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黄素抑制人结肠癌细胞株HT-29体外增殖,其作用呈浓度、时间依赖性;大黄素能够阻滞HT-29细胞周期,并激活Caspase-3诱导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20.
苦参碱抑制大肠癌HT-29细胞环氧化酶-2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从基因和蛋白水平探讨中药成分苦参碱(matrine)对大肠癌HT-29细胞环氧化酶-2(COX-2)表达的影响。方法分别采用RT-PCR、Western-blot、ELISA等方法检测不同浓度苦参碱处理HT-29细胞前后COX-2 mRNA、蛋白及其产物前列腺素E2(PGE2)水平的改变。结果苦参碱可抑制HT-29细胞COX-2 mRNA、蛋白表达及PGE2合成水平,但对COX-1无影响。当苦参碱2.0mg/ml处理时,COX-2 mRNA表达在处理后6h和9h时抑制率均为100%;细胞培养液PGE2合成水平在9h时抑制率为63.9%;COX-2蛋白表达在12h和24h时抑制率分别为48%和100%。结论苦参碱具有选择抑制HT-29细胞COX-2的基因转录、蛋白表达和功能活性等作用,在一定浓度和时间范围内,表现出时效与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