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是指绝经后女性的骨密度值低于骨峰值2.5标准差(SD),这是最常见的原发性骨质疏松症。雌激素水平下降导致显著地刺激骨吸收和骨丢失是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发病的重要原因之一,其关键在于雌激素缺乏引起相应的免疫功能增强,促进T细胞的激活和增殖,进而调节破骨细胞和成骨细胞的形成和活性,导致骨重建失衡。现将有关免疫系统的作用和治疗策略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关系的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一种以骨量减少,骨微结构退化及骨脆性增加为主要特征的全身性骨代谢障碍疾病,易发生骨折[1]。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是最为常见的一种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是妇女绝经后最常见的一种骨  相似文献   

3.
7.8骨质疏松症骨质疏松症是以骨强度下降、骨折风险性增加为特征的骨骼系统疾病,骨强度反映了骨骼的两个主要方面,即骨矿密度和骨质量。骨质疏松症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又分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I型)、老年性骨质疏松症(Ⅱ型)和特发性骨质疏松(包括青少年型)三种。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一般发生在妇女绝经后5~10年内;老年性骨质疏松症一般指70岁以后发生的骨质疏松;特发性  相似文献   

4.
<正>由绝经引起的骨质疏松症称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PMOP),是绝经后妇女发生的以低骨的微观结构退化为特征,致使骨的脆性增加以及易于发生骨折的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1],主要表现为骨密度下降,骨微结构破坏和骨折危险性增加[2]。1,25(OH)2D3又名骨化三醇,是维生素D3的主要代谢产物,有研究证明,补  相似文献   

5.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夏九云  宋淑秀 《河北医药》1995,17(4):227-228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050051河北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夏九云,夏佩茹,张国庆河北省计划生育科研所宋淑秀骨质疏松症是绝经后妇女常见的慢性疾病。绝经早,骨质疏松症发生的也早,特别是性腺发育不全或因病40岁前切除双侧卵巢者更易发生。由于骨质疏松引起骨骼变形及骨...  相似文献   

6.
<正>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低下,骨微结构破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疾病。其严重后果是骨折。而骨折后的并发症常常导致疾病和死亡,严重威胁老年人的健康和生活质量,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骨质疏松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原发性骨质疏松又分为绝经后骨质疏松、老年性骨质疏松。绝经后骨质疏松一般发生在妇女绝经后5~10年内;老年性骨质疏松症一般指老人70岁以后发生的骨质疏松;继发性骨质疏松指由于一些疾病或  相似文献   

7.
治疗骨质疏松症药物研究进展(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分为两类:(1)原发性骨质疏松痛包括Ⅰ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和Ⅱ型老年性骨质疏松症:(2)继发性骨质疏松症由其他疾病或由药物等一些因素诱发。治疗骨质疏松症的药物主要有两大类:抑制骨吸收药物和促进骨形成药物。现对治疗骨质疏松症的药物作用机制及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鲑鱼降钙素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密度(BMD)降低、骨微结构破坏和脆性骨折发生风险增加为主的慢性复杂性疾病。骨质疏松症的病理特征是骨量减少、骨组织微结构破坏,引起骨强度降低,骨折危险性增加。骨质疏松症多发生于老年人和绝经后妇女,绝经后由于卵巢功能衰退,体内雌激素水平下降,导致骨吸收多于骨形成,造成骨质疏松,出现全身骨痛及脊椎、股骨胫等处骨折,发病率为30%~50%。  相似文献   

9.
朱兰  潘晓鸥  宋毅 《中国药业》2005,14(5):18-20
许多因素都可以影响骨代谢,雌激素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关系更为重要.目前性激素替代疗法 (HRT)仍是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主要治疗方法,但应全面、深刻地认识 HRT的受益与风险.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骨代谢生化指标的变化情况及观察淫羊藿的防治效果。方法60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均采用淫羊藿水煎服,日3次,通过6个月的治疗,比较治疗前后的症状体征,骨代谢生化指标变化。结果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在淫羊藿作用下,骨痛症状明显缓解,服药前后骨代谢生化指标有显著差异。结论淫羊藿可改善或纠正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骨代谢生化指标而达到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目的,所以,采用淫羊藿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是较理想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1.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减少和骨组织微细结构破坏为特征,导致骨脆性增加,在无明显外力作用下亦易发生骨折的全身性疾病.骨质疏松症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多见于绝经后妇女(Ⅰ型,多在绝经后5~10年内发病)和70岁以上老年人(Ⅱ型).原发性骨质疏松发病机理尚未完全阐明,据认为与妇女绝经后雌激素缺乏和衰老退行性变有关. 骨质疏松症已成为一种常见的代谢性骨病,全国现有骨质疏松症患者8400万,老年人中发生骨质疏松的比率女性约为90%,男性约为60%.  相似文献   

12.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是常见的骨代谢疾病,以低骨量及骨组织微结构退变为主要特征,并伴有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骨质疏松症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其中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占90%。它又可分为2种亚型,即Ⅰ型和Ⅱ型。Ⅰ型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Ⅱ型为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继发性骨质疏松症可继发于其他疾病或由药物引起。目前,临床上常用于治疗骨质疏松症的药物有骨吸收抑制药、骨形成促进药和骨矿化药物以及应用中医药进行治疗等。[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减少和骨组织微细结构破坏为特征 ,导致骨脆性增加 ,在无明显外力作用下亦易发生骨折的全身性疾病。骨质疏松症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多见于绝经后妇女 (Ⅰ型 ,多在绝经后 5~ 10年内发病 )和 70岁以上老年人 (Ⅱ型 )。原发性骨质疏松发病机理尚未完全阐明 ,据认为与妇女绝经后雌激素缺乏和衰老退行性变有关。骨质疏松症已成为一种常见的代谢性骨病 ,全国现有骨质疏松症患者 84 0 0万 ,老年人中发生骨质疏松的比率女性约为 90 % ,男性约为60 %。1 骨质疏松症的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原则 根据作用机…  相似文献   

14.
李雪靖  郭鸿 《河北医药》2010,32(20):2911-2914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primaryosteoporosis,POP)是以骨量减少,骨的微观结构退化为特征,致使骨的脆性增加及骨折危险性增加的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POP包括女性绝经后骨质疏松(1型)和老年退行性骨质疏松(2型)。一般认为绝经后骨质疏松主要原因为雌激素缺乏,骨质形成正常而吸收增多,致高转换性骨质疏松。  相似文献   

15.
<正>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是指单位体积内骨量减少,骨结构改变,导致骨脆性增加甚至骨折。临床表现为骨密度(BMD)降低,骨皮质变薄,髓腔增宽,骨小梁变少,易于折断。骨质疏松症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前者指老年性及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后者与多种因素有关,例如内分泌紊乱、营养缺乏、药物应用、肝肾疾病、酒精中毒  相似文献   

16.
施岚  贺宇红  赵洁 《家庭医药》2016,(9):151-152
正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降低、骨微机构破坏、骨强度下降、骨折风险性增大为特征的全身性、代谢性骨骼系统疾病~([1])。骨质疏松症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分为I型和II型,I型即绝经后骨质疏松症,II型即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继发性骨质疏松症常由内分泌代谢疾病或全身性疾病引起~([2])。目前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男性发病率为35.8%,女性为73%。骨质疏松性骨折是由于老年人患有骨质疏松症后,骨密度下降、骨强度降低,受到轻微暴力甚至在日常活动中即可发生的骨折。骨质疏松症所导致的骨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患病情况及其发病相关危险因素的研究,为绝经期妇女预防骨质疏松提供策略。方法:某医院接受体检的绝经妇女80例,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测定仪测定骨密度(BMD),并调查其护骨素水平(OPG)、身高、体重、年龄、绝经年龄以及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和低密度脂蛋白(LDL)等骨质疏松症的可能影响因素。对影响因素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进行分析。结果:骨质疏松症患者为44例,非骨质疏松症患者为36例,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可知,护骨素水平,体重指数、绝经时间、血清总胆固醇以及低密度脂蛋白均与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有关(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最终只有护骨素(OR=0.977,P=0.001)和绝经时间(OR=1.127,P=0.001)进入回归方程,说明护骨素和绝经时间是影响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的主要因素。结论:护骨素与骨质疏松呈负相关,增加护骨素水平可以降低骨质疏松的发生。绝经时间与骨质疏松呈正相关,绝经时间越长,越容易发生骨质疏松。  相似文献   

18.
7.8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症是以骨强度下降、骨折风险性增加为特征的骨骼系统疾病,骨强度反映了骨骼的两个主要方面,即骨矿密度和骨质量。骨质疏松症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又分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I型)、老年性骨质疏松症(Ⅱ型)和特发性骨质疏松(包括青少年型)三种。  相似文献   

19.
骨质疏松症是指骨矿物和骨基质的比例减少或称骨量减少,骨组织结构发生变化,使得骨的正常负载功能减弱,骨折危险性增加的一种综合征[1]。临床根椐发生骨质疏松症的病因分为三类:(1)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包括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及绝经后骨质疏松;(2)症状性骨质疏松症,包括遗传性骨质疏松,内分泌疾病所致骨质疏松,与饮食及药物有关的骨质疏松,废用性骨质疏松及其他疾病导致的骨质疏松;(3)特发性骨质疏松。骨质疏松症是骨量降低,微结构退化,易发生骨折的一种疾病。原发性骨质疏松系指不伴随引起骨质疏松状态的其他疾病或紊乱[2]。本文就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等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仙灵脾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理论基础与药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多表现为腰背痛、关节痛,易发生骨折。祖国医学把骨质疏松症归属于肾虚“骨痹”、“虚劳”、“骨痿”等的范畴,根据中医“肾主骨”理论,中医肾与骨的关系非常密切。肾虚症的发病是从中年以后随着年龄而升高。由于肾虚、肾精不足,精不生髓,日久骨失所养,则骨质疏松,出现“骨痹”。仙灵脾具有“补肾气”、“益精气”之功,药理研究其机理是多方面的。1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病因病机 1.1 现代医学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病因的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