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6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6篇
耳鼻咽喉   2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6篇
临床医学   51篇
内科学   38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15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96篇
预防医学   52篇
药学   47篇
中国医学   9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探讨孕产妇弓形虫感染的影响因素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20年1月在山西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山西省妇幼保健院)建卡及部分产时、产后原尚未建卡的980例孕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采集孕产妇静脉血液标本,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孕产妇血清弓形虫IgG及IgM抗体,同时对其开展问卷调查,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孕产妇感染弓形虫的危险因素,并分析弓形虫感染对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纳入的980例孕产妇中,共检出弓形虫抗体阳性112例,阳性率为11.43%;其中IgM阳性27例,IgG阳性37例,IgM、IgG两者均阳性48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与动物密切接触、有输血史及喜食生/半生肉是影响孕产妇弓形虫感染的危险因素;活动性感染组、急性感染组、既往感染组孕产妇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分别为(14.58%)、(11.11%)、(13.51%),均高于无感染组(1.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190,P<0.05)。结论孕产妇是弓形虫感染的高危人群,与动物密切接触、有输血史及喜食生/半生肉是孕产妇弓形虫感染的危险因素。孕前、孕期开展血清学检查诊断弓形虫感染,对提高优生优育水平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硬膜外麻醉复合全身麻醉方法对气管拔管应激反应的预防作用。方法:22例气管插管全麻下手术患,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硬膜外组,每组各11例。两组麻醉前用药、麻醉诱导和维持方法相同,硬膜外组气管拔管期间复合应用硬膜外麻醉。分别在麻醉前、拔管前、拔管后1min、2min、5min、10min各采集动脉血标本.测定血浆儿茶酚胺等浓度.并做血气分析,计录各时点的血流动力学参数。结果:两组气管拔管期间血浆儿茶酚胺等浓度均明显增高,两组比较对照组高于硬膜外组。结论:气管拔管期间复合硬膜外麻醉能减轻气管拔管引起的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生活饮用水和水源水中草甘膦的污染现状,以便对河南省生活饮用水和水源水中草甘膦的污染情况进行初步了解。方法用Fisher精确检验和非参数Wilcoxon秩和检验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利用Fisher精确检验(P=0.7540、P=0.7079)和非参数Wilcoxon秩和检验(Z=1.2143,P=0.2246)对水源水中检出草甘膦的样品进行统计分析,其检出率和含量结果无统计学意义,利用Fisher精确检验对三地区被检查的样品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不同地区间检出样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结论尽管生活饮用水均未检出草甘膦,考虑到草甘膦是一种高效低毒和广泛使用的除草剂,仍需加强对生活饮用水中草甘膦的检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与骨质疏松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该院2011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220例,根据骨密度检测值,将120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患者作为观察组,将100例糖尿病无骨质疏松患者作为对照组。计算糖尿病患者骨质疏松的检出率。比较2组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IGF-1水平。结果 220例糖尿病患者骨质疏松的检出率为54.55%(120/220)。2组FBG及FINS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IGF-1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GF-1在骨的形成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糖尿病患者血清IGF-1水平的降低与骨质疏松的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老年急腹症患者的就诊特点及如何进行急诊护理干预。方法选取本院自2012年8月~2013年8月就诊的确诊为急腹症的老年患者48例,对其进行老年急腹症相关治疗,分析患者的就诊特点及急诊护理需注意的干预措施。结果48例老年急腹症患者的就诊原因主要表现为乏力、恶心呕吐及出现腹部疼痛感,部分患者临床表现并不典型,就诊时间较晚,并且患者在患急腹症之后易出现病情加重的现象。接受急腹症相关治疗之后,30例患者症状明显减轻,12例患者症状减轻,6例出现病情严重的现象。结论要注意识别老年急腹症患者的就诊特点,需要医护人员的全面观察和精心护理。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基层医院急诊科如何应用急救绿色通道对严重多发伤患者进行快速、高效救治.方法 回顾分析2010年1月~2011年12月急救绿色通道建立后126例多发伤患者救治效果,与2008年10 月~2009年12月未建立绿色通道前救治的75例效果作比较.结果 急救绿色通道建立后患者死亡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急救处置时间,从急诊到影像科检查完毕时间,会诊时间,患者入急诊科至达手术室交接班的时间均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执行绿色通道前后患者满意度、临床科室对急诊工作满意度,均明显提高.结论 基层医院通过加强规范急诊绿色通道内涵建设及高质量执行绿色通道制度后,明显提高多发伤急救工作效率和医疗质量,加强规范急诊绿色通道内涵建设及高质量执行绿色通道制度的做法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17-β雌二醇(E2)对宫颈癌Hela细胞环氧合酶-2(cyclooxygenase-2,COX-2)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cell nuclear antigen,PCNA)表达的影响。方法:Hela细胞分别用0.1%乙醇(对照组)、E2(E2组)、E2+依托昔布(E2+依托昔布组)作用24 h后,采用免疫细胞化学、Western blot及RT-PCR方法检测COX-2和PCNA的表达。结果:E2组COX-2和PCNA蛋白及mRNA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而E2+依托昔布组PCNA水平较E2组显著降低(P0.01),但依然高于对照组。结论:E2可促进Hela细胞COX-2表达,并进一步上调PCNA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 RNA原位杂交法观察弓形虫速殖子黏附和侵入小肠黏膜的部位及时间。 方法 3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24只)每鼠灌胃感染2×104个弓形虫速殖子(悬于0.2 ml PBS),对照组(6只)给予等量PBS。分别于感染后15 min、30 min、1 h、2 h、4 h和8 h各处死实验组小鼠4只和对照组小鼠1只,取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标本制备石蜡切片,并作RNA原位杂交。光学显微镜观察原位杂交切片,随机选取50个视野,计数所有观察视野内的虫体总数并计算平均数。 结果 侵入的弓形虫速殖子可位于小肠上皮细胞(吸收细胞、杯状细胞和内分泌细胞)的纹状缘、吸收细胞胞浆内或相邻吸收细胞间及固有层内。感染后15 min,黏附于空肠的速殖子数量(4.93±3.949)显著高于回肠(3.78±3.102) (P<0.05);侵入空肠的速殖子数量(4.92±4.164)显著高于十二指肠(4.10±3.532)和回肠(3.68±3.301) (P<0.05)。随着感染后时间的延长,黏附于各肠段的速殖子数量逐渐减少,而侵入的数量逐渐増多。与感染后15 min相比,感染后8 h,黏附于十二指肠(2.32±3.039)、空肠(3.15±3.241)和回肠黏膜(2.59±3.028)的速殖子数量均显著减少(P<0.05),而侵入十二指肠(8.92±8.955)、空肠(9.11±6.667)和回肠黏膜(9.15±10.192)的速殖子数量均显著增加(P<0.05)。 结论 弓形虫速殖子对其所黏附的小肠上皮细胞无严格的选择性,但其侵入小肠的部位具有选择性,空肠为速殖子侵入的易感部位。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评估更昔洛韦和泼尼松联合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用药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联合用药组每日静脉滴注更昔洛韦辅以口服泼尼松治疗;对照组仅每日静脉滴注更昔洛韦。10日疗程后观察评估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更昔洛韦和泼尼松联合用药有助于增强带状疱疹患者的治疗效果,且使病症好转的时间加快。结论更昔洛韦联合泼尼松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稳定确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骨质疏松症是指骨矿物和骨基质的比例减少或称骨量减少,骨组织结构发生变化,使得骨的正常负载功能减弱,骨折危险性增加的一种综合征[1]。临床根椐发生骨质疏松症的病因分为三类:(1)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包括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及绝经后骨质疏松;(2)症状性骨质疏松症,包括遗传性骨质疏松,内分泌疾病所致骨质疏松,与饮食及药物有关的骨质疏松,废用性骨质疏松及其他疾病导致的骨质疏松;(3)特发性骨质疏松。骨质疏松症是骨量降低,微结构退化,易发生骨折的一种疾病。原发性骨质疏松系指不伴随引起骨质疏松状态的其他疾病或紊乱[2]。本文就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等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