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1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23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8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49篇
内科学   24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44篇
综合类   109篇
预防医学   45篇
眼科学   8篇
药学   51篇
中国医学   40篇
肿瘤学   20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当前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机构面临的体系不健全、政府投入不充分、事业发展不平衡、人才缺失和能力不足、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体系的碎片化严重、与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衔接不力、机构内部内生动力和活力不足以及体系治理能力不足等问题做了讨论分析,以期进一步分析在健康中国战略和事业单位机构改革等宏观环境变化所带来的机遇以及疾控体系的发展策略和具体措施,促进疾病预防控制事业在改革中谋发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机器人辅助前列腺癌根治术后控尿恢复时间及影响控尿恢复的危险因素。方法: 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前瞻性收集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泌尿外科单一术者行机器人辅助下前列腺癌根治及尿道周围全重建术的患者资料,纳入临床分期为cT1~T3、cN0、cM0的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对于高危患者,常规行双侧盆腔淋巴结清扫。记录患者拔除尿管之后48 h、1周、4周、12周、24周后的控尿情况及相应时间节点的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nternational prostatic symptoms score,IPSS)和膀胱过度活动症状评分(overactive bladder symptom score,OABSS)。将24 h使用尿垫≤1片或24 h漏尿量≤20 g定义为完全自主控尿,记录患者拔除尿管之后至达到完全自主控尿的时间,并分析影响控尿恢复时间的危险因素。结果: 共有166例患者纳入本研究,入组患者平均年龄(66.2±6.7)岁,中位前列腺特异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 PSA) 8.51 μg/L(4.69~13.20 μg/L)。共59例(35.5%)行双侧淋巴清扫,28例(16.9%)行保留性神经的手术。术后病理情况:pT1期1例(0.6%),pT2期77例(46.4%),pT3期86例(51.8%),28例患者切缘阳性(16.9%)。在所有行淋巴结清扫的患者中,有7例(11.9%)发现淋巴结转移。控尿情况:患者恢复控尿的中位时间为1周,65例(39.2%)患者在拔除尿管48 h之内即实现控尿,32例(19.3%)于术后1周内恢复控尿,34例(20.5%)于术后4周内恢复控尿,24例(14.5%)于术后12周内恢复控尿,9例(5.4%)术后24周内恢复控尿,有2例(1.2%)在术后24周时仍未恢复控尿。在拔除尿管后48 h、1周、4周、12周及24周时控尿率分别为39.2%、58.4%、78.9%、93.4%和98.8%。单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患者是否合并糖尿病是影响控尿恢复时间的危险因素(OR=1.589,95%CI:1.025~2.462,P=0.038)。在拔除尿管后48 h、4周、12周和24周时能够控尿组患者的平均OABSS均显著低于不能控尿组。结论: 机器人前列腺癌根治术后患者能够获得满意的早期控尿,糖尿病是影响术后控尿恢复时间的危险因素,拔除尿管后膀胱过度活动症状与能否控尿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针药结合康复训练综合疗法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中风后肩手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针药结合康复训练组和康复训练组,针药结合康复训练组45例采用电针、中药结合康复训练的综合方案治疗,对照组45例给予单纯康复训练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及治疗4周、治疗8周、随访6个月时手肿胀程度、上肢疼痛VAS评分、简化FMA上肢运动功能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结果 2组治疗4周、治疗8周、随访6个月时手肿胀程度、上肢疼痛VAS评分均明显降低(P均<0.05),简化FMA上肢运动功能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均明显升高(P均<0.05),且治疗组各指标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针药结合康复训练综合疗法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疗效更好,可明显改善上肢运动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4.
患者男, 18岁。因煤气爆炸,钢板拍击中前胸,当即出现胸闷、呼吸困难、轻度活动后心慌、前胸肿胀。当地医院诊为空间隔缺损、西部烧伤,并于面部烧伤治愈1个月转入我院。查体:胸部皮肤无伤痕,心界扩大,胸骨主缘第4肋间可触及收缩期震颤,并闻及Ⅴ级粗糙收缩期吹风样杂音。X线片示双室大,肺多血。心电图显示前壁心肌损害。超声心动图显示肌部室间隔缺损(直径0.8cm)。入院后,予以洋地黄制剂、极化液及营养心肌药物治疗,2个月后心电图逐渐改善。即在全麻低温体外循环下行室缺修补术。术中发现前胸皮下及胸骨后组织淤血,右室前壁近心尖部部分心肌呈暗灰色,右室面可扪及收缩期震颤。切开右室,  相似文献   
5.
所谓功能性疾病预防控制网络,是指包括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内的各类专业卫生机构,社区、社会组织、志愿者团体、企事业机关等相关组织,政府及行政管理部门,各类健康保险,个体、家庭等全社会共同参与疾病预防控制事业的共治体系。在此体系内,各功能载体应发挥其独有的作用并形成合力共同推进疾病预防控制事业的发展,提高广大人民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前列腺癌并阴茎转移的发病机制、临床特征及诊疗预后。 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前列腺癌并阴茎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患者68岁,因排尿困难在我院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术后病理检查报告为前列腺腺癌。术后行外放射治疗及内分泌治疗,15个月后发生阴茎转移,予以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后前列腺癌特异性抗原下降,阴茎肿块缩小,不适症状缓解。 结论前列腺癌阴茎转移发生罕见且预后差,有多种转移机制参与;手术及放化疗虽为姑息性治疗,但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可延缓疾病进展,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方斌  刘琳琳  李翔  叶国军  余晓  宋毅 《疾病监测》2016,31(7):554-560
目的 了解2010-2015年湖北省乙型流感病毒流行分布和基因进化情况。方法 通过测序和全球流感共享数据库(global initiative on sharing all influenza data,GISAID)获得2010-2015年湖北省乙型流感病毒血凝素(hemagglutinin, HA)和神经氨酸酶(neuramidinase, NA)氨基酸序列,分别对其进行系统进化树、氨基酸突变位点和三维建模分析,结合同期病毒分离株流行分布,分析重配株基因进化与病毒流行分布间的关系。结果 2010-2015年湖北省乙型流感病毒存在系内重配和系间重配,首例重配株出现后,该病毒都会形成较大流行。同期病毒在HA四个主要抗原表位上发现的突变位点有:N116K、N129S、A146T、K162R和N197S,在NA上发现了神经氨酸酶活性突变位点D197N,三维建模表明该位点并非直接与底物或抑制物接触。结论 2010-2015年湖北省乙型流感病毒的流行与该病毒的基因进化关系密切,监测该病毒抗原表位突变位点和耐药突变位点有助于深入分析其进化特性。  相似文献   
8.
何清  宋毅  李剑萍 《护士进修杂志》2007,22(14):1255-1256
目的 比较3种雾化吸入方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动脉血气分析及临床症状的影响.方法 将60例COPD病人随机分为3组,每组20例,用相同剂量的安溴索和特布他林雾化混悬液,分别采用超声雾化(A组)、空气压缩雾化(B组)、氧驱雾化(C组),雾化吸入前后分别采集动脉血做血气分析,同时观察病人临床症状的变化.结果 3组雾化吸入前后比较,pH及PaCO2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PaO2及SaO2A组降低(P<0.05),而C组升高(P<0.05).临床症状加重的病人数A组多于B组(P<0.05)、C组(P<0.01).结论 氧驱雾化和空气压缩雾化均优于超声雾化.而氧驱雾化又优于空气压缩雾化,可作为COPD病人优选的雾化吸入方法.  相似文献   
9.
健康教育对高血压治疗依从性及疗效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护理健康教育对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疗效的影响。方法对80例门诊就诊的高血压患者,在正规药物治疗基础上给予为期1年的系统的健康教育,尤其是遵医行为的干预。结果经过干预,高血压判断标准知晓率由干预前的33.75%上升至85%(P〈0.001)。其生活方式(体育锻炼、低盐低脂饮食、戒酒)和遵医行为有显著改善(P〈0.001)。高血压患者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下降显著(P〈0.01),整体血压水平SBP下降21.6mmHg,DBP下降15.3mmHg,血压控制率从41.25%上升至71.25%。结论规范定期的护理健康教育可以提高高血压患者对高血压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改变高血压患者的不良习惯,提高其治疗依从性,有助于控制高血压患者的血压。  相似文献   
10.
反义核酸技术是利用碱基互补配对原则选择性抑制特定基因的复制、转录或翻译的一种基因治疗新方法。 1978年Stephenson和Zamenick首次提出了反义寡聚脱氧核糖核苷酸 (ASODN)抑制基因表达的概念[1 ] 。 1998年 ,第 1个治疗艾滋病患者巨细胞病毒 (CMV)感染的反义药物福米韦生(fo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