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检索近10年国内外针刺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随机对照试验,从以下6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1治疗类型,2随机和盲法,3结局指标,4对照干预措施,5治疗方案,6结果。研究显示国内研究存在治疗类型较单一、不重视随机隐藏及盲法的应用、结局指标非国际公认、缺乏生活质量及心理状态评价等问题;国外研究整体质量较高,但假针刺对照设置合理性不足。今后的研究应充分考虑上述问题,严格按照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方法对针刺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有效性进行进一步探讨,更好地为临床决策提供证据。  相似文献   

2.
查阅了近年来关于针刺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的期刊文献,分别从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针法研究、临床病例研究、作用机制的动物实验研究三个方面进行了综述。参考文献26篇。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解毒活血调肠饮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IBS诊断的30例患者予解毒活血调肠饮治疗,1个月为一个疗程。结论:解毒活血调肠饮治疗肠易激综合征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4.
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种常见功能性肠病。笔者总结近10a来艾灸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发展状况,对此进行分类整理,从单纯艾灸、艾灸结合针刺治疗、艾灸结合药物、艾灸结合推拿,其他艾灸疗法和综合疗法几个方面总结比较。并就目前艾灸治疗肠易激综合征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为进一步有效地治疗IBS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正>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以腹痛或腹部不适伴排便习惯改变为特征的功能性肠病,腹泻型为其最常见亚型。笔者2009-06~2012-12采用痛泻药方合用针刺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52例,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诊断标准西医诊断标准:参照2006年在罗马国际会议提出的肠易激综合征罗马III标准。中医诊断标准:按《肠易激综合征中西医结合诊治方案(草案)》制定的标准[1]。1.2一般资料102例患者均为2009-06~2012-12在  相似文献   

6.
宁肠止痛合剂治疗肠易激综合征49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健 《光明中医》2008,23(6):788-789
用中医理论阐释肠易激综合征(IBS)寒热错杂证的病因、病机转化和发病特点,并运用宁肠止痛合剂对49例肠易激综合征(IBS)寒热错杂证患者进行临床调查研究,并在一定程度上探讨宁肠止痛合剂治疗肠易激综合征(IBS)寒热错杂证的机理,提示宁肠止痛合剂可能通过调整紊乱的胃肠功能,达到治疗肠易激综合征(IBS)寒热错杂证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针灸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研究现状,为今后针灸在该领域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以计算机检索为主,检索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相关文献,检索时间从建库-2020年3月15日。利用CiteSpace软件和文献计量学方法对文献基本信息、研究类型及对象、试验设计、干预措施和研究主题5个方面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从1996年-2020年共有相关文献175篇,其中临床研究170篇,影像研究5篇,发文量总体呈波折上升趋势。多数论文由国家级基金资助,研究对象以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居多,对照组以药物对照为主,干预措施以针灸居多,观察指标以临床症状居多,"肠易激综合征"、"针刺"、"腹泻型"等词为高频关键词。结论结合神经影像学技术探索其在针灸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研究领域中有巨大潜力,研究者在今后可在此领域加大力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辨证治疗肠易激综合征(IBS)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符合IBS诊断标准的48例患者辨证分为肝郁脾虚、气机郁滞和脾虚湿困三型,并分别给予中药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达95.8%。结论:辨证分型治疗是IBS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针刺治疗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Pub Med、EMBASE、CBM、CNKI、万方、VIP等数据库,配合手工检索以提高查全率;使用"偏倚风险评估工具"评价文献的方法学质量,Review Manager 5.3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合格研究12篇,总计715病例数,Meta分析示随访3个月复发率:95%CI为[0.35~0.68],P0.00001,提示试验组(针刺)随访3个月复发率小于对照组;针刺或针刺+西药vs西药临床症状改善总体有效率:95%CI为[1.08~1.26],P0.0001,并且漏斗图结果显示基本对称,提示试验组改善IBS临床症状优于对照组。结论受纳入研究方法学质量不高及偏倚风险客观存在,本研究所提供证据尚不足以证明针刺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疗效优于对照组。亟待今后的临床试验能用高质量、多中心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验证针刺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辨证治疗肠易激综合征(IBS)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符合IBS诊断标准的48例患者辨证分为肝郁脾虚、气机郁滞和脾虚湿困3型,并分别给予中药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达95.8%。结论:辨证分型治疗是IBS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述近20年来针灸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研究的现状。方法 检索Medline、Embase、Cochrane图书馆、中国知网数据库、重庆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知识服务平台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检索时间从1997年1月1日截止至2017年12月31日。纳入以针灸疗法为主要干预手段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随机对照试验。对检索到的文献进行筛选、改良的Jadad质量评分、数据信息提取与数据库的建立,提取的数据信息主要包括文献的发表数量、诊断标准、治疗方法与结果、腧穴选择与归经、治疗时间与疗程、疗效判定标准、结局指标等。结果 针灸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随机对照试验的文章呈现逐年增多的趋势,诊断标准和疗效标准的使用缺乏统一和规范。治疗方法主要有两类,一类为针灸疗法配合药物治疗,一类为各种针灸疗法的单独或组合运用。单独作为干预措施使用的针灸疗法以针刺配合灸法最多见。取穴组方具有远近配穴、俞募配穴及循经配穴的特点,使用频率高的腧穴依次为足三里、中脘、胃俞、脾俞、内关等。选取的经脉以足阳明胃经、任脉、足太阴脾经及足太阳膀胱经居多;治疗疗程的各临床试验差异较大,结局指标以有效率为最多。临床试验的方法学质量普遍偏低。结论 目前针灸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显著,但临床方案设计的诸多环节尚有欠缺,影响临床研究的可重复性和临床结论的准确性,有待在今后的临床研究中加以改进和完善。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小儿手足口病(HFMD)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的设计要素,为本病临床试验的标准化设计提供借鉴和指导,提高不同试验结果比较的可行性.[方法]通过文献研究,系统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等数据库中近10年HMFD随机对照临床试验(RCT)中英文文献...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随机对照试验研究中的结局指标,为未来在临床分期的基础上构建COPD核心指标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中国生物医学文摘数据库(SinoMed)、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和Web of Science 8个数据库,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0年11月。由2名参与人员严格按照预先设定的纳入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并进行信息提取。[结果]纳入了536个急性加重期随机对照试验(RCT)研究,共纳入47 379例患者,涉及159种结局指标,单个研究指标数量最少为1个,最多有16个;纳入了457个稳定期RCT研究,共纳入38 879例患者,样本量大小为30~331例,平均每项RCT研究样本量为85例,涉及结局指标135种,单个研究指标数量最少为1个,最多有14个。发现结局指标存在不规范、不统一、种类繁杂等亟待解决的问题。[结论]中医药治疗COPD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评价结局指标的选择普遍存在指标差异大等问题,需要在临床分...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国内偏头痛的中医药临床治疗性文献进行科研设计质量的评价.[方法]按照临床流行病学原则,用<中医临床类文献质量评价表>,对1979-2006年间的偏头痛中医药临床治疗性文献进行评价.[结果]32.8%的文献采用了随机对照方法,但随机的质量和可信度较差;盲法很少被采用;无一篇文章提及样本含量估计及患者种族;有50.2%的文献没有明确的诊断标准;有86.7%的文献提及疗效标准,但是其中有795篇(64.6%)是自拟的疗效标准;18.9%的文献(233篇)提出明确的统计方法,但是其中有些方法的应用欠准确.其他需要注意的问题还有组间基线均衡性的比较、结局指标的选择等方面.[结论]偏头痛中医治疗性文献的质量普遍不高,试验设计和统计学方法的运用均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整理中药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的结局指标,为制定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核心指标集提供基础数据。[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WanFang)、维普(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PubMed、Cochrane Library和Embase数据库,收集中药干预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随机对照试验数据。论文发表时间限定为2018年。由两位作者严格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若有分歧,经商讨决定。[结果]经筛选最终纳入68篇慢性肺源性心脏病随机对照试验,共采用49个结局指标。根据指标功能属性,分为中医症状/证候、症状体征、理化检查、生活质量、远期预后、经济学评估和安全性事件7个指标域。排前15位的结局指标依次为临床有效率、血气分析、超声心动图、不良反应、脑钠肽、肺功能指标、中医证候积分、血液流变学、肺动脉压、生活质量、6 min步行试验、心功能分级、血清学指标、症状缓解时间、C-反应蛋白。[结论]中药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临床试验采用的结局指标存在差异性大、报告不规范等问题,需要开展核心指标集研究,提高临床研究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中医药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随机对照试验的结局指标,为构建中医药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试验核心指标集工作奠定基础。[方法]计算机检索2018年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SinoMed)、PubMed、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和Embase数据库中,收录的中药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由两名研究者严格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进行文献筛选和资料提取,如有分歧,通过讨论解决。[结果]纳入90篇随机对照试验(RCT),共计9 778例患者,共使用119个指标,单个研究使用的指标数量为1~16个,平均每个RCT使用4个指标。频次排列前15位的指标为总有效率、心绞痛发作次数、心绞痛持续时间、不良反应、心电图疗效、中医症状积分、低密度脂蛋白(LDL-C)、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血浆黏度、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纤维蛋白原、硝酸甘油用量。各研究采用的指标差异较大,对同一指标采取多个测量时点,指标组合使用随意性大,缺乏重大终点事件指标和体现中医药特色的结局指标。部分研究采用了自拟结局指标。[结论]中医药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RCT指标存在差异性大,组合使用随意性大,指标表达不规范,缺乏规范的测评标准,测量时点差异大,缺少远期指标,缺少中医药特色结局指标,采用自拟结局指标等问题。亟需开展中医药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核心指标集建立工作。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儿童变应性鼻炎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的设计要素,为病证结合类中药临床试验的标准化设计提供借鉴和指导,提高不同试验结果比较的可行性。[方法] 通过文献研究,系统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WF)、PubMed、Cochrane及Web of Science等中英文数据库中的儿童变应性鼻炎随机对照试验(RCT)文献,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进行资料提取、分析、归纳,提炼儿童变应性鼻炎临床试验设计与评价的主要技术要素。[结果] 检索出2 735篇文献,最终纳入18篇,包括中文5篇、英文13篇。全部研究,无论短期或远期治疗,临床定位均为缓解鼻部症状。试验总体设计均采用随机,全部研究以双盲为主12项(66.67%);有样本量估算8项(44.44%)。受试者选择均有明确的西医诊断标准,以及纳入标准、排除标准设计。干预措施,全部研究分别为鼻内皮质类固醇和抗组胺药各5项(27.78%),中西医联合治疗和舌下免疫疗法各3项(16.67%),口服皮质类固醇和抗组胺药联合治疗、鼻用纤维素散各1项(5.56%)。对照药物的选择以安慰剂对照10项(55.57%)为主,也有阳性药对照6项(33.33%),其余为三臂试验设计2项(11.11%)。设计导入期8项(44.44%),时长为3 d~3周;疗程为1周~1年,以2~4周为主,其中,以中西医联合治疗、鼻部局部治疗及抗组胺药为干预措施者多为2~4周,以系统治疗为干预措施者可长达1年,甚至更久。主要有效性指标,采用变应性鼻炎症状体征综合疗效5项(27.78%)和症状/疾病严重程度评估12项(66.67%),其余1项(5.56%)采用无症状天数百分比;使用的评估工具包括鼻部症状总评分(TNSS)量表4项(22.22%),鼻部综合评分(RTSS)和总症状评分(TSS)量表各2项(11.11%),4项总症状评分(T4SS)、鼻部症状评分(NSS)、总症状严重程度评分(TSSC)、每日症状评分(DSS)量表各1项(5.56%),或3项鼻部症状总评分(3TNSS)、4项鼻部症状总评分(4TNSS)、眼部症状总评分(TOSS)量表联合应用1项(5.56%)。[结论] 纳入文献质量较高,信息完善,研究结果涵盖了病证结合模式下儿童变应性鼻炎药物临床试验设计与评价的主要技术要素,具有较高的借鉴和参考价值,为中华中医药学会标准化项目-《儿童变应性鼻炎中药临床试验设计与评价技术指南》的制定,提供了文献依据。  相似文献   

18.
明彩琴  袁林  谭慧娟  吴曦  梁繁荣 《光明中医》2014,(10):2239-2241
探讨国内耳穴贴压治疗原发性失眠临床研究存在的问题。对近五年国内耳穴贴压治疗原发性失眠的研究按疾病诊断标准、试验设计、干预措施、疗效及安全性评定进行分类综述及问题探讨。目前国内耳穴贴压治疗原发性失眠的临床研究主要存在疾病诊断标准不统一导致患者筛选差异明显;试验设计随机、盲法、伦理及注册原则贯彻较差,对照选择落后临床实际,导致试验结果的内在真实性需谨慎对待;疗效评价缺乏金指标,缺乏随访等,导致疗效证据不充分,效应优势不明确。今后耳穴贴压治疗原发性失眠的临床研究需在设计、实施和质量控制方面进一步规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