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左侧颈总动脉近侧闭塞的传统手术方法是将颈动脉再植入锁骨下动脉,或常作的锁骨下—颈动脉架桥术,亦有采取颈部与经胸联合入路施行动脉内膜切除术或将颈总动脉再植于头臂干或行主动脉一颈动脉搭桥术,但这些方法均需经胸入路手术死亡率与致残率较大。作者报告一例左颈总动脉起始端  相似文献   

2.
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是最有效的方法 ,尤其是经颈动脉溶栓 ,可达到很好的临床效果。我们在 2 0 0 3年对 2 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颈动脉溶栓治疗 ,取得满意效果。现就经颈动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方法作一介绍。1 颈动脉的解剖及体表标志左、右颈总动脉起始不同 ,右颈总动脉在右胸锁关节后方 ,起自无名动脉 ;左颈总动脉起自主动脉弓。左、右颈总动脉自胸锁关节后方 ,斜向上升 ,至甲状软骨上缘分为颈内动脉和颈外动脉两终支。在颈部 ,颈总动脉、颈内静脉和迷走神经包在一个共同的筋膜鞘内 ,三者之间又被筋膜分隔开。颈内静脉位于颈总动脉的…  相似文献   

3.
作者报告一种选用自体大隐静脉移植行锁骨下动脉与大脑中动脉搭桥的颅外—颅内动脉搭桥术的新方法。此法适用于颞浅动脉,枕动脉等颈外动脉不能作为供血动脉以及必须立即提供高血流搭桥的病人。手术方法:采取直接切取大隐静脉的方法,并以选用膝下至踝上的一段为好,因管径较小便于与颅内血管吻合。静脉处理应轻柔,以免其内部受伤,  相似文献   

4.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全身细小动脉均存在动脉粥样硬化,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居多,有文献报道行冠脉搭桥术患者冠脉硬化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高达17%[1]。颈动脉粥样硬化严重(内径超过60%)需术中同期行颈动脉内膜剥脱[2],对于轻微病变的术中可不予处理,但术后易出现颈动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文献复习提高临床医师对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的临床特点、血生化检查、经颅多普勒及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的结果。结果10例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患者1例中因晕厥就诊,2例因卒中样发病就诊,7例因长期头晕就诊,10例患者接受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提示1例左锁骨下动脉闭塞,2例提示右锁骨下动脉狭窄,7例提示左锁骨下动脉狭窄,3例脑血管造影证实左锁骨下动脉近心端狭窄≥75%。结论目前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是诊断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6.
研究背景近年关于颈部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更多关注颈总动脉分叉部粥样硬化性病变所带来的不良影响,鲜有文献报道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筛查右锁骨下动脉起始部粥样硬化性病变,本研究旨在探讨右锁骨下动脉粥样硬化作为颈部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早期诊断标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455例符合入选条件的受试者并根据年龄分组,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逐一筛查双侧颈动脉颅外段及右锁骨下动脉起始部,统计有无危险因素、不同性别、不同年龄阶段颈动脉任意部位粥样硬化性病变的总检出率,以及右锁骨下动脉起始部和颈总动脉分叉部粥样硬化性病变检出率。结果随着年龄的增长,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总检出率呈现递增趋势(χ2=165.994,P=0.000)。右锁骨下动脉起始部及颈总动脉分叉部粥样硬化性病变检出率比较,各年龄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0),其中40-49岁和50-59岁组患者右锁骨下动脉起始部和颈总动脉分叉部检出率均低于其他年龄组(P<0.05)。除60-69岁与≥70岁组之间,其他各年龄组右锁骨下动脉起始部粥样硬化性病变检出率均高于颈总动脉分叉部,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根据性别和危险因素筛查,男性及有危险因素组颈总动脉分叉部与右锁骨下动脉起始部粥样硬化性病变检出率分别高于女性(P=0.029,0.008)和无危险因素组(P=0.000,0.001);无危险因素人群中,右锁骨下动脉起始部粥样硬化性病变检出率高于颈总动脉分叉部(P<0.05)。结论右锁骨下动脉起始部应作为颈部血管超声筛查的常规部位,以提高男性青壮年人群颈部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早期检出率,对预防脑血管病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患者××,女性,43岁。住院号:249935,外伤后发作性意识障碍伴四肢抽搐11年,加重1日于1995年4月8日入院,查体;右侧面部,上下肢及躯干痛觉减退右上支肌力Ⅳ级,右眼颞侧视野缩小。 入院后经DSA检查,提示“上矢状窦型硬脑膜动静脉瘘(DAVF)”。其供血动脉主要有两侧颈外动脉之颞浅、脑膜中动脉及两侧颈内动脉之大脑中动脉顶后支,于1995年4月10日行血管内治疗术。3—0真丝线段460cm及280cm分别栓塞两侧颈外动脉供血支。半年后患者又来院行第二次血管内治疗。造影发现左颈外动脉已闭塞,右颈外动脉之颌内动脉、枕动脉、双侧颈内动脉之大脑前动脉分支参与供血。瘘口在上矢状窦中后1/3。3—0真丝线段600cm栓塞右颈外动脉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重度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SSS)的侧支代偿及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经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证实为重度SSS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2例SSS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发作性头晕、视物旋转、跌倒等,活动同侧上肢后症状加重;DSA示左侧锁骨下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10例,双侧锁骨下动脉重度狭窄2例;侧支代偿途径椎动脉-椎动脉-锁骨下动脉10例,颈内动脉-后交通动脉-大脑后动脉/基底动脉8例,颈外动脉-枕动脉下支-椎动脉肌支动脉-椎动脉-锁骨下动脉9例。8例患者行锁骨下动脉支架成形术后临床症状完全消失;2例患者因锁骨下动脉闭塞及对侧椎动脉中度狭窄而接受对侧椎动脉支架成形术,术后症状减轻;随访3个月~2.5年,症状无复发。结论重度SSS临床表现主要为发作性头晕,侧支代偿途径主要为椎动脉-椎动脉-锁骨下动脉,支架成形术可纠正血流动脉动力学紊乱,缓解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冠脉旁路移植术前对狭窄的颈动脉行介入治疗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共收集了自2013年12月至2016年5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收治的37例颈动脉狭窄合并严重冠脉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33例,女性4例,年龄36~72岁,平均年龄(56.4±8.1)岁,所有患者均行冠状动脉造影及脑血管造影确诊为冠脉三支病变合并颈动脉重度狭窄(单侧34例,双侧3例)。所有患者均行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并在支架置入后7~13d,平均(9.4±2.2)d内行冠脉旁路移植术,对患者的围手术期并发症情况及6个月随访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行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及冠脉旁路移植术,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后出现心率、血压下降10例,对症治疗后好转,围手术期无心绞痛、心肌梗死、脑卒中发生,随访6个月无不良事件发生。结论在冠脉旁路移植术前7~13d行颈动脉支架置入术解决颈动脉重度狭窄安全有效,能提高此类患者手术的安全性及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1病例简介患者,男性,52岁,主因“发现双侧颈动脉狭窄1月余”入院。患者入院前1个月因发现左上肢无脉,行左锁骨下动脉支架植入术,术中造影发现双侧颈内动脉C1段开口处次全闭塞。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主动脉夹层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及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主动脉夹层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本例患者以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症状起病,急诊头颅MRI弥撒加权成像检查示左侧枕叶、颞叶后部早期缺血性改变;急诊胸部CT平扫及CT血管造影检查示Stanford A型胸主动脉解离伴血栓形成,同时伴左侧颈动脉和左侧锁骨下动脉血栓形成。保守治疗1月后,行血管重建手术治疗,移植人工血管置换解离的升主动脉且与双侧腋动脉搭桥。术后颈部磁共振血管造影检查示左侧颈动脉和左侧锁骨下动脉再通;放射性碘苯丙胺单光子放射计算机断层扫描检查示局部灌注改善。结论主动脉夹层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诊断需仔细鉴别,为改善脑血流动力学,血管重建治疗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患者男性,69岁。主因头晕伴全身乏力10余天,于2010年8月3日至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神经内科接受治疗。患者于入院前10 d无明显诱因出现持续性头晕,与体位改变无关,伴全身乏力、行走困难及持物不稳。16个月前因"双侧额顶叶急性梗死"经脑血管造影检查证实左侧颈总动脉、锁骨下动脉闭塞,右侧颈内动脉、锁骨下动脉起始部狭窄,行右侧颈内动脉和锁骨下动脉球囊扩张和支架植入术,手术后脑血管造影检查显示,病变血管血流通畅,无明显充盈缺损(图1)。手术后长期口服阿司匹林(100 mg/d)、阿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术(CTA)诊断迷走右锁骨下动脉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5800例接受头颈部联合CTA检查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合原始数据、最大密度投影、曲面重组及容积再现三维技术,观察迷走右锁骨下动脉及其伴发的其他主动脉弓分支变异。结果共检出迷走右锁骨下动脉伴左位主动脉弓患者52例,其中单纯性21例(40.38%),合并双侧颈总动脉共干19例(36.54%),合并一侧椎动脉起源异常9例(17.31%),迷走右锁骨下动脉、颈总动脉共干合并左侧椎动脉起自主动脉弓3例(5.77%);Kommerell憩室10例(19.23%),无一例Kommerell憩室发生动脉瘤样改变。结论多层螺旋CTA能够很好地评价迷走右锁骨下动脉及其伴发的其他主动脉弓分支变异,对临床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左锁骨下动脉起始部狭窄的方法。方法采用经股动脉入路双导丝技术行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左锁骨下动脉起始部狭窄。结果 6例患者的导引导管稳定性好,支架定位准确,支架置入均获成功。结论双导丝技术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是治疗左锁骨下动脉起始部狭窄的有效方法,能够增加导引导管的稳定性,确保支架定位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Jostent冠脉带膜支架对于难治性颅内动脉瘤和颈动脉海绵窦瘘的血管内治疗效果.方法 自2005年6~12月应用Jostent冠脉带膜支架治疗15例患者,包括9例颅内动脉瘤和6例颈动脉海绵窦瘘,年龄14~62岁.结果 在13例患者中带膜支架被成功释放于靶动脉,动脉瘤或瘘完全消除并保持载瘤(瘘)动脉畅通,临床效果满意.在另两例患者中,因血管迂曲带膜支架无法到达指定位置.无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9例患者于带膜支架放置后3个月至1年获脑血管造影随访,病变未显影.1例载瘤动脉闭塞,余者载瘤(瘘)动脉畅通.结论 对于宽颈、假性和夹层颅内动脉瘤以及球囊难以闭塞瘘口的颈动脉海绵窦瘘,带膜支架是有用的血管内治疗工具.  相似文献   

16.
<正>1病例介绍患儿,男,6岁1个月,因"右侧颈总动脉-大隐静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术后视力下降5月余"于2015年3月14日来我院就诊。入院后结合病史、查体及辅助检查临床诊断为"右侧颈内动脉瘤颅内外血管搭桥术后;右眼失明",收入神经外科住院治疗。既往史:因"右眼胀痛伴视力减退伴2个月"在中山大学附属中山眼科中心行眼视光检查后就诊于海南省人民医院,经全脑血管造影诊断  相似文献   

17.
目的采用256i CT血管造影对颈动脉狭窄定量分析,探讨多排螺旋CT血管成像(MSCT)对颈动脉狭窄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分析于本院接受256i CT颈动脉造影检查573例,男性332例,女性241例,平均年龄57.22±13.02岁。采用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图像(MIP)及容积再现(VR)等技术分别测量及统计颈总动脉、颈内动脉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部位、性质及局部管腔的狭窄程度。结果 573例患者中,共检测颈部动脉2292支,颈动脉血管狭窄1175支,其中轻度狭窄1054支,中度狭窄57支,重度狭窄64支。颈内动脉较颈总动脉易发生狭窄(p<0.05),中度以上狭窄病灶多见于颈内动脉(p<0.05);颈总动脉较颈内动脉多见非钙化斑(p<0.05);颈内动脉较颈总动脉多见钙化斑及混合斑(p<0.05)。左、右两侧颈总、颈内动脉狭窄的发生率、斑块的性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56i CT颈动脉造影能清晰显示颈动脉狭窄的程度及斑块性质,具有快速、无创及直观等特点,可以作为颈动脉狭窄筛查的常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8.
椎-基底动脉狭窄的预后较差,随着冠状动脉支架技术运用发展,使椎-基底动脉内支架成形术成为可能。现报告1例椎-基底动脉和锁骨下动脉狭窄患者行一次性腔内支架成形术成功病例如下。1病例男,64岁。因反复发作性眩晕、猝倒2年余,加重半年,于2003年11月26日入院。患者于2年前起反复出现发作性眩晕、时伴猝倒,无意识丧失,约1~5min缓解。近半年来发作频繁,重时1周发作3次。在当地按缺血性脑血管病治疗,予以阿司匹林100mg/d,活血化瘀等治疗无明显好转。既往有高血压、糖尿病史。神经系统检查未见阳性体征。头颅MRI示左枕叶皮质、右颞叶底部内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前后循环动脉狭窄同期行血管内支架成形术的手术方法、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2006-06—2011-02我院16例症状性颈内动脉狭窄同时合并椎基底动脉系统狭窄的患者Ⅰ期行颈动脉及椎基底动脉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总结手术经验,观察围手术期并发症,分析临床效果。结果 16例患者共置入34枚支架(其中1例患者同时合并锁骨下动脉狭窄,Ⅰ期行颈动脉、锁骨下动脉、椎动脉支架植入术),术后即刻造影残余狭窄<18%,颈动脉支架置入后9例出现心率下降,11例出现心率、血压同时下降,围手术期未出现动脉夹层、支架内血栓形成以及术后过度灌注脑出血等并发症。术后9例临床症状完全消失,7例明显改善,随访5~24个月,1例术后1a复出现缺血症状,复查DSA提示椎动脉支架内再狭窄,再次给予支架内成形术,症状消失。结论前后循环动脉狭窄同期行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能够降低医疗费用,避免二次手术创伤,但远期效果尚需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20.
椎动脉通常起源于锁骨下动脉,少数人可出现各种解剖变异.常见的变异起源部位包括主动脉弓、颈总动脉、颈内动脉等.本文报道2例少见的右椎动脉起源于右颈总动脉的变异,现就其影像学特点、发育机制及临床意义进行讨论.病例1:女,78岁,突发意识不清伴呕吐1.5 h入院.入院时处昏迷状态,头颅CT示蛛网膜下腔出血.行DSA示双侧颈内动脉起始部狭窄,左侧大脑中动脉水平段狭窄,右椎动脉起自右侧颈总动脉.患者行保守治疗,意识一度好转,后因哮喘反复发作,出现呼吸功能衰竭,家人放弃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