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脊髓型颈椎病的MRI表现与临床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脊髓型颈椎病的MRI表现与临床价值。【方法】总结1999年7月至2003年6月收治的脊髓型颈椎病42例,采用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依术前症状和MRI颈髓受压程度分为轻、中、重度三组分析。【结果】所有病例术后临床症状均获得不同程度的改善,恢复率与术前颈髓受压程度呈显著相关性,即术前颈髓压迫程度越重,术后颈髓形态恢复越不明显,恢复差;术前颈髓压迫程度越轻,术后颈髓形态恢复越明显,恢复好。【结论】MRI对脊髓型颈椎病术前诊断及术后疗效预测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
MRI在脊髓型颈椎病论断中的表现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MRI在脊髓型颈椎病中的表现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资料齐全并行经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依术前症状及MRI颈脊髓受压程度分为轻、中、重度三组进行分析。结果按JOA评分所有病例术后临床症状均获得不同程度的改善,症状改善率与术前MRI显示颈脊髓受压程度的相关性采用Spearman秩相关进行分析构成正相关关系(P〈0.05),即术前颈脊髓压迫程度越重,术后颈脊髓形态恢复越不明显,症状改善差;术前颈脊髓压迫程度越轻,术后颈脊髓形态恢复越明显,症状改善好。手术前后JOA评分经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I对脊髓型颈椎病术前诊断及术后疗效预测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颈椎间盘退变程度的评估方法及其与脊髓受压、脊髓型颈椎病临床症状间的关系。方法对接受手术的68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术前MRI检查确定椎间盘退变程度及脊髓受压程度,临床症状JOA评分,术后椎间盘病理检查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MRI对颈椎间盘退变程度的评估与病理学评估一致,脊髓受压程度、脊髓型颈椎病临床症状与椎间盘退变程度无直接一致关系。结论MRI对颈椎间盘退变的诊断准确、可靠,颈椎间盘退变是脊髓型颈椎病的本质病理变化,不能依靠颈椎间盘退变程度判断脊髓型颈椎病病情的轻重。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颈髓MRI局限性高信号改变对脊髓型颈椎病诊治及其预后影响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分析118例手术治疗的脊髓型颈椎病(CSM)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JOA评分标准对其术前术后疗效进行评价,并与其MRI进行比较,观察颈髓内高信号与临床预后的关系.结果 颈椎管越狭窄,MRI颈髓高信号改变出现率越高;术前有T2W1像高信号患者的JOA评分较低,术后恢复也较差;多节段T2W1像高信号组术后JOA评分较低,术后恢复也较单节段组差.结论 颈髓髓内高信号与脊髓受压程度有相关性,对临床神经定位有参考意义,单节段组神经症状较多节段组轻,术后恢复较好,T2W1像髓内高信号可作为判断脊髓功能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5.
脊髓型颈椎病的MRI改变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脊髓型颈椎病的MRI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观察脊髓型颈椎病46例的MRI改变。结果:在MRI上重要改变为:椎间隙变窄,椎间盘信号减弱,受累节段椎体后缘存在信号减弱的致压物,受压颈髓弯曲、变形、向后移位,出现异常信号,这些改变直接反映受累颈椎间盘退行性病变和骨赘形成、颈髓受压和受损程度。结论:MRI对脊髓型颈椎病的诊断、治疗方法选择和预后判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李庆  赵加松 《海南医学》2012,23(1):67-68
目的 探讨颈椎过伸位MRI在脊髓型颈椎病诊断中的重要意义.方法 对41例有明确脊髓型颈椎病症状和体征,而中立位MRI提示颈椎椎管无明显狭窄、颈脊髓无明显受压的心者行颈椎过伸位MRI检查,结果示颈脊髓出现压迫,并对这类患者行手术治疗,统计分析中立位和过伸位平均椎管直径及手术前后VAS评分情况.结果 颈椎过伸位MRI诊断示,颈脊髓明显受压患者36例,占本组病例的87 8%术前、术后第3、7天和术后第3个月VAS评分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3例患者术后的症状和体征明显缓解,手术治疗有效率达91.7%.结论 颈椎过伸位MRI在脊髓型颈椎病诊断和治疗中,对防止误诊、漏诊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高龄脊髓型颈椎病(CSM)病人在围手术期应用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MP)的疗效.方法 收集我院2000年9月-2004年10月颈椎后路单开门椎板成形术治疗65岁以上脊髓型颈椎病80例,分为两组:A组35例采用围手术期常规治疗,依据JOA评分标准分轻中重度分别为9例、11例和15例;B组45例围手术期给予大剂量(30mg/kg)MP治疗,轻中重度分别为13例、17例和15例,术后疗效评价依据日本骨科学会的评定标准.结果 两组术前颈脊髓压迫程度轻,术后其功能和形态恢复明显,且B组患者术后颈脊髓形态和功能较A组明显改善(P<0.05).结论 围手术期使用大剂量MP可以提高高龄脊髓型颈椎病病人术后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脊髓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是由于颈椎间盘或椎间关节退变、骨赘形成压迫脊髓引起的功能障碍.MRI是目前公认的对脊髓型颈椎病最有价值的诊断方法之一[1-2],可以清楚的显示脊髓受压的程度,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MRI的颈髓被压迫节段常表现为MRI T2加权像高信号,Takahashi等[3]最先报道了这些损害并推测高信号是由于脊髓受压后的脊髓软化、胶质增生、脱髓鞘或空洞形成而导致的,并认为这种高信号的出现可能与患者预后存在着某种关系.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颈椎不稳、颈椎管狭窄、颈髓受压程度、颈髓受压节段与MRI-T2WI脊髓高信号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1月—2009年11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就诊的286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颈椎正侧位、颈椎过伸过屈位X线片、颈椎MRI。结果脊髓高信号组颈椎不稳的发生率为36.2%,颈椎管狭窄的发生率为35.6%;无高信号组颈椎不稳的发生率为21.4%,颈椎管狭窄的发生率为26.8%,经过χ2检验二组间颈椎不稳和颈椎管狭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脊髓内高信号组共174例,其中单节段受压24例,双节段受压72例,三个或者以上节段受压78例;无脊髓高信号组共112例,其中单节段受压42例,双节段受压57例,三个或者以上节段受压13例;脊髓高信号组脊髓压迫程度平均为44.7%。无脊髓高信号组脊髓压迫程度平均为38.7%;经非参数比较的秩和检验二组间的颈髓受压程度、颈髓受压节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颈椎不稳、颈椎管狭窄、颈髓受压程度重、颈髓多节段受压是影响脊髓高信号形成的重要因素。结论颈椎不稳、颈椎管狭窄、颈髓受压程度重、颈髓多节段受压是脊髓高信号的形成的重要因素,观察患者的这些指标有助于预测脊髓高信号形成,进而提高脊髓型颈椎病的术后满意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陈旧性颈椎过伸性损伤脊髓功能恢复的影响因素和手术疗效.方法 16例陈旧性颈椎过伸性损伤患者术前、术后均进行X线和MRI检查,根据脊髓受压情况,11例行颈后路椎板切除减压术,5例行颈前路减压、植骨 钛板内固定术.结果 16例患者术前颈髓均受到压迫,术后颈髓减压彻底,硬膜膨胀良好.手术减压后平均随访35.6个月,6个月内植骨均获骨性融合.术前、术后随访时脊髓运动功能ASIA评分分别为(47.56±17.06)分和(90.39±24.06)分;感觉功能评分分别为(103.06±29.58)分和(197.58±30.71)分,症状改善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颈髓受压是影响陈旧性颈椎过伸性损伤脊髓功能恢复的重要因素,手术减压可促进脊髓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1.
一期前后路颈椎减压治疗钳夹型脊髓型颈椎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一期前后路颈椎减压手术治疗钳夹型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教果。方法采用一期前后路颈椎减压手术方式治疗的16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其中,男9例,女7例;年龄43~70岁,发育性颈椎管狭窄合并颈椎间盘突出12例,退变性颈椎管狭窄发育合并颈椎间盘突出4例。术前和术后通过神经功能JOA评分,颈椎动态侧位片,颈椎MRI评估临床疗效。结果全部病例获得随访,平均随访17.6个月。16例患者术后3、6、24个月,JOA评分平均改善率分别为57.2%、68.3%、76.6%。MRI示颈髓压迫解除。结论一期前后路颈椎减压形术治疗钳央型脊髓型颈椎病是一种有效可行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微型可吸收骨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6例行微型可吸收骨锚治疗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术前术后症状及影像学表现进行比较,观察其术后疗效。结果随访6~24月,平均13.6月,术前JOA评分3~12分,平均7.4分,末次随访JOA评分8~16分,平均13.1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JOA评分平均改善率为59.4%,复查x线片无颈椎反屈、不稳及再“关门”现象,复查CT提示门轴侧骨性愈合,复查MRI提示颈髓压迫解除。结论在脊髓型颈椎病后路椎管扩大成形术中应用微型可吸收骨锚固定椎板,此方法简单可靠,固定牢固,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椎体次全切联合单间隙减压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3月至2009年10月采用椎体次全切联合单间隙减压治疗22例多节段(连续3个或4个节段)病变的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术前X线片及MRI示均有不同程度椎间盘突出、骨赘形成、颈髓受压.分析术中出血量、术后6个月植骨融合率、6个月时的JOA评分改变.结果 术后切口均一期愈合.患者均获随访,术后6个月随访时JOA评分均有不同程度提高,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植骨融合率为100%,所有患者的颈椎畸形矫正后曲度明显恢复,有些恢复正常.按照Odom's临床效果分级进行评价,优18例,良3例.无植骨块延期融合、内置物下沉或移位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椎体次全切联合单间隙减压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较好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4.
脊髓型颈椎病的手术治疗及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脊髓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CSM)是骨科的常见病。随着现代医学影像学技术的进步和应用,尤其自MRI问世以后,CSM的发现率和诊断的准确率明显提高。由骨赘和硬化物形成的致压物,既可压迫颈髓,也可使脊髓前动脉或沟动脉受压,引起颈髓前方和灰质前联合缺血、缺氧而受损害。同时,颈部过度活动,颈椎不稳也是造成或加重颈髓损害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脊髓型颈椎病以颈椎发育性椎管狭窄或退行件变为旗础,因颈髓受压和脊髓血供障碍导致脊髓功能障碍,有进行性加重的特点。脊髓型颈椎病的手术治疗方式通常有前路手术、后路手术及前后路联合手术。对于影像学显示颈脊髓腹侧、背侧同时受到前后方组织的压迫,或前方骨性压迫较严重(致压物的矢状径大于椎管矢状径的50%)的严重脊髓型颈椎病,单纯采用前方或后方手术,由于脊髓不能获得彻底减压,从而影响术后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兔颈脊髓慢性受压与减压后脊髓神经组织细胞学及超微结构变化、压迫程度与神经细胞损害的关系、减压后神经细胞恢复的程度.方法:建立兔颈脊髓慢性受压的动物模型,分轻度压迫组、轻度压迫减压组、重度压迫组、重度压迫减压组、手术空白对照组,分别进行颈脊髓组织的光镜、透射电镜观察.结果:颈脊髓早期受压对脊髓的损害以可逆性变化为主,后期重度受压时,则以不可逆变化为主.结论:早期减压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可减轻或消除脊髓功能的损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价人工颈椎间盘假体置换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应用Bryan颈椎间盘假体置换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患者20例(22个节段),术前和术后1个月、3个月、12个月、24个月进行JOA、ODI评分评价临床疗效,并行颈椎正侧位、动力位X线片及CT、MRI检查,观察植入假体的稳定性及颈椎置换节段的活动度。结果 术后经过24个月的随访,JOA评分增高、ODI评分降低,临床症状较术前明显改善,虽然置换节段早期的活动度较术前有所减小,但长期随访示恢复了术前的活动范围,保持了正常的颈椎运动功能。置换节段假体位置稳定无移位,未发现植入物下沉和异位骨化现象。结论 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不但可以保持颈前路减压的良好效果,还可重建颈椎的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18.
修海军 《河北医学》2012,18(4):464-466
目的:探讨一期后、前路联合手术治疗椎管狭窄合并巨大间盘突出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和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1月至2010年6月接受该术式的2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7例,女8例,年龄56-74岁,平均60,4岁.结果:本组25例患者经3、6、24月的随访,JOA评分平均改善率分别为63.5%,74.4%,76.5%,术后行X线,MRI复查,内固定无松动,颈髓压迫解除,恢复了圆柱形状.结论:一期后、前路联合手术治疗椎管狭窄合并巨大间盘突出脊髓型颈椎病是一种有效可行的手术方法,能充分解除脊髓压迫,重建颈椎稳定性.优点:缩短治疗周期,消除了二次手术的痛苦,节省了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19.
马钊  王敏茹 《吉林医学》2011,(18):3662-3664
目的:比较脊髓型颈椎病椎前路手术治疗后的MRI表现及JOA评分结果,分析脊髓型颈椎病的影像学改变与临床疗效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59例进行颈椎前路手术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在手术前后分别进行JOA评分,并计算出术后改善率。收集手术前后的MRI图像,在MRI图像上测量出如下影像学指标:①脊髓压迫程度;②T2WI信号改变。统计分析脊髓型颈椎病的MRI表现与手术治疗后的临床症状之间的关系。结果:MRI轴位上显示手术3个月后脊髓压迫:Ⅰ度2例,Ⅱ度24例,Ⅲ度25例,Ⅳ度8例。临床症状:严重1例,重度12例,中度15例,轻度29例,无症状2例。手术后3个月MRI T2WI信号强度降低,不变和增强三组的术后改善率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面积减少,不变和增加三组的术后改善率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椎前路手术治疗后的MRI表现与临床症状之间并无关系。MRI对于术后疗效诊断时要结合患者的症状、体征。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中,颈髓横切面积、有效椎管面积及其比值对脊髓型颈椎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确诊的60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MRI图像资料,利用PACS(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s,PACS)软件,测量T2WI横断图像中,颈脊髓横切面积及有效椎管面积,并计算其比值,于PACS系统中,随机选取同年龄组60例正常成人颈椎MRI图像计算比值,作为正常对照组。结果 C4/5与C5/6椎间隙层面,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颈髓横切面积与有效椎管横切面积比值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MRI测量脊髓和硬膜囊面积及其比值对颈髓型颈椎病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