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颈椎过伸致颈髓损伤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颈椎过伸致颈髓损伤的手术指征、方案、时机及疗效.方法 手术治疗44例,38例行颈前路减压、植骨、钛板内固定术,6例行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侧块钢板固定、植骨术,22例为早期手术.结果 随访6~36个月,42例脊髓神经功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ASIA分级较术前平均提高约1.4级,早期手术者提高约1.8级.结论 合理选择手术方案和时机可以改善颈椎过伸致颈髓损伤者脊髓神经功能,早期手术疗效好.  相似文献   

2.
颈椎过伸性损伤的手术方式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Tian JW  Yuan W 《中华医学杂志》2006,86(27):1885-1887
目的 探讨过伸性颈椎颈髓损伤后合理的手术方式。方法 对67例过伸性颈椎颈髓损伤接受手术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成3组:前路、后路、前后联合入路,比较其疗效差异。结果 经过6~12个月的随访,比较3组间手术前后的Frankel的分级变化和ASIA评分改变。结果显示,组术后神经功能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和前后联合入路减压、植骨内固定均较后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后神经功能恢复好,两组间差异明显;前后联合入路减压最彻底,但其预后与单纯前路减压内固定相似。结论 前路减压内固定是过伸性颈椎颈髓损伤首选的手术方式,后路作为次选的手术入路选择,联合入路应根据具体的病情,严格掌握手术指征。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老年颈椎过伸性损伤的治疗。方法:回顾1999年2月~2009年3月我院收治的28例老年颈椎过伸性损伤患者,随访观察近期及远期效果。结果:随访1~9年,19例手术治疗患者中,有3例行后路开门减压手术,3例行前路椎体次全切除髂骨块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7例行前路椎体次全切除钛网植骨融合钛板内固定+后路全椎板减压内固定,6例行后路全椎板切除减压内固定术。脊髓功能恢复程度按Frankel分级,其中,3例由A级恢复至C级,2例由A级恢复至D级,5例由B级恢复至D级,2例由C级恢复至D级,7例由C级恢复至E级。9例保守治疗的患者脊髓功能按Frankel分级,其中,1例仍为A级未恢复,3例由A级恢复至C级,1例由A级恢复至D级,2例由B级恢复至D级,2例由C级恢复至E级。结论:老年颈椎过伸性损伤患者的治疗过程复杂,需要考虑的问题很多,脊髓功能的恢复与脊髓损伤程度有关。除此以外,积极预防及治疗并发症、康复锻炼以提高生活质量是治疗过程中很重要的方面。  相似文献   

4.
目的:阐述颈椎管狭窄合并颈椎过伸性损伤临床特点、损伤机制和评价一次性前后路手术治疗颈椎管狭窄合并颈椎过伸性损伤的疗效。方法:将35例诊断为颈椎管狭窄并发颈椎过伸性损伤的患者分为手术组(12例)和非手术组(23例),手术组行一次性前后路手术,一期前路复位、间盘摘除、植骨、内固定术+后路双开门椎管成形术,手术均为一人完成。术后随访1年,计算JOA评分,对术前术后颈椎管矢状径及术后手术组和非手术组脊髓功能改善率进行比较。结果:术后颈椎管矢状径明显扩大,CT示由术前的(10.9±1.8)mm扩大到术后的(18.5±2.3)mm。根据JOA评分评定手术组和非手术组脊髓功能改善率,非手术组1、3、6和12个月脊髓功能改善率为45.5%、48.3%、50.4%和53.2%,手术组术后 1、3、6和12个月脊髓功能改善率为53.4%、55.1%、57.5%和59.7%,明显高于非手术组脊髓功能改善率(P<0.05)。结论:颈椎管狭窄并发颈椎过伸性损伤的患者及早行一次性前后路手术恢复颈椎稳定性,同时给予脊髓充分减压,最大限度地恢复脊髓神经功能,明显优于非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颈椎前路减压对颈椎过伸性损伤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56例颈椎过伸性损伤患者,根据影像学、临床表现诊断为不稳定颈椎骨折。择期实施颈椎前路单间隙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29例,颈椎病椎次全切除、融合、内固定手术27例。术后观察影像学表现、临床表现,定期门诊评价神经功能。结果随访3~48个月(平均18.6个月),所有患者术后3个月、6个月颈椎X线摄片,6个月后X线片提示均骨性融合、无假关节形成,无钢板、螺钉松动,无内固定断裂;术后1个月ASIA评分评价术后神经功能并与术前比较,脊髓运动功能、脊髓感觉功能明显恢复(P〈0.01)。结论颈椎过伸性损伤早期前路减压能较好恢复可逆性损伤脊髓神经功能,该治疗方法是一种简单、安全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颈椎过伸性损伤致急性颈间盘突出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收入此类手术治疗患者21例,17例行颈椎前路减压、植自体髂骨、钢板内固定术,4例行颈椎后路椎管扩大成形术,早期手术患者12例。结果:随访4~26个月,除2例患者术前Frankel分型A型无恢复外,其余患者脊髓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恢复,脊髓功能平均提高1.3级,随访中未见内固定物松动、脱落或断裂等并发症发生,固定节段均获得骨性融合。结论:对于颈椎过伸性损伤致急性颈间盘突出的患者,根据影像学表现,合理选择手术方案和手术时机,脊髓功能可获得较理想的恢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治疗无骨折脱位的急性颈椎颈髓损伤的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对26例无骨折脱位的急性颈椎颈髓损伤患者术前按2000年修订的ASIA神经功能分类标准评定,其中A级12例,B级8例,C级6例。所有患者均采用前路减压、取髂骨植骨、钛板内固定术治疗。术后随访时间8~12个月,平均10个月。结果所的患者均很好地耐受手术。术中显露清楚,减压彻底。无血管、神经损伤等严重手术并发症发生。经随访未见钛板、螺钉断裂及松动。植骨3~6个月后全部融合。术后脊髓ASIA神经功能评分:B级6例,C级3例,D级14例,E级3例;JOA评分提高到7~13.5分(平均11分),恢复率为60%~82%,平均74%。优良率为100%。结论颈椎颈髓损伤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治疗效果是肯定的,伤后应尽早手术治疗。病理变化程度及手术技巧对治疗效果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早期前路髓核摘除钛网植骨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急性颈椎间盘突出并颈脊髓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从2006年7月至2009年1月,早期前路髓核摘除钛网或Cage植骨钢板内固定治疗的28例患者脊髓功能及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 28个病例随访平均13个月(6~24个月),术前ASIA评分平均为166.79±12.16分,术后1周,术后6月时ASIA评分平均分别为287.25±4.33、291.89±4.17分,术前和术后两者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两者无统计学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能从ASIA进一级的作为有效率,手术有效率100%.结论 早期前路髓核摘除钛网或Cage植骨钢板内固定治疗急性颈椎间盘突出并颈脊髓损伤能得到迅速的改善,可达到早期及时减压、即刻可靠的稳定、方便术后护理和功能锻炼,为脊髓功能恢复创造早期有利的条件.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钛钢板内固定治疗颈椎骨折、脱位伴脊髓损伤的疗效。方法对42例颈椎骨折、脱位并颈髓损伤患者行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钛钢板内固定治疗,并分析评价其疗效。结果患者均获随访,植骨术后3个月均获骨性融合,骨折、脱位全部减压彻底,复位满意。结论颈前路减压植骨和钛钢板内固定并应用大剂量的激素治疗颈椎骨折、脱位是治疗颈髓损伤的有效方法,颈髓减压彻底,内固定可靠,神经功能恢复满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椎管储备间隙减少的颈髓过伸性损伤的受伤特征和前路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大连医科大学附属二院骨外科于2004年3月~2009年3月收治的5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均经MRI提示为原有椎管储备间隙减少,其中所有病例均有颈间盘突出,27例患者存在椎管狭窄,根据对25例对于致压物主要在间盘水平的病例,将病变间隙突出间盘切除,自体髂骨植骨块植骨或带有自体骨颗粒的钛网或椎间融合器植骨融合钢板内固定术;对于27例存在明显椎管狭窄者,单纯间盘切除不能彻底减压,行椎体次全切除钛笼植骨融合钢板内固定术.术后对临床结果进行JOA评分;观察并记录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临床症状的改善及颈椎融合情况,比较手术前、术后随访时JOA评分,评价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49例患者获得随访,3例外地患者失访,时间6~24个月,平均随访时间是10个月.按JOA评分术前患者JOA评分为(8.55±1.52)分,半年随访时JOA评分为(12.87±1.68)分,采用配对t检验对术前、术后随访时JOA评分进行统计学分析,有显著性差异(P<0.001,α=0.05),其中将手术改善率为(56.37±5.58)%.术后随访平均5个月X线片示椎体间骨性融合.结论 对于椎管储备间隙减少基础上造成的颈椎过伸性损伤的患者,颈前路减压植骨加带锁钢板内固定手术是一种较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研究颈椎病前后路Ⅰ期联合手术与分期手术临床效果,评价Ⅰ期前后路联合手术的意义.方法:回顾2001年6月至2008年12月本院收治的26例颈脊髓前后方同时受压患者,根据患者意愿和耐受能力,接受Ⅰ期前后路联合手术或分次手术或单次手术,JOA评分标准评价术后疗效.结果:8例行Ⅰ期前后路联合手术减压内固定,JOA评分:术前7.9±2.1,术后15.3±2.1;10例分期行颈椎后路、前路手术,JOA评分:术前8.2±2.3,第2次手术术后最近1次随访评分:15.5±1.6;8例行单纯颈椎后路或前路手术,术后患者症状和阳性体征基本消失,JOA评分:术前7.8±2.0,术后15.0±1.3.3种不同方式治疗的患者术前和术后JO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各种原因引起颈脊髓前后方同时受压的患者,Ⅰ期前后路联合手术,可使忠者彻底解除颈髓受压迫,有利于脊髓功能恢复.但Ⅰ期前后路联合手术可能增加手术风险.  相似文献   

12.
冯军   《中国医学工程》2011,(9):57+59-57,59
目的探讨颈椎管狭窄并颈髓过伸伤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对133例颈椎管狭窄并颈髓过伸伤的患者进行术前常规护理,心理护理,术后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和脊髓神经功能的改善情况,指导功能锻炼及防治并发症。结果所有病例均获得6-30个月随访,平均随访13个月,按照日本骨科学会J O A评分法评分,术前0-14分,平均7.38分;术后1个月J O A评分为7-17分,平均12分,改善率为75.5%,优良率为81.3%。结论加强颈椎管狭窄并颈髓过伸伤的围手术期护理是保证手术效果,预防和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前路减压植骨固定术治疗早期颈椎颈髓损伤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18例早期椎颈髓损伤均在全麻下行颈前路减压复位 ,骼骨植骨融合。结果 :经过 3~ 2 8个月随访 ,全组病例无术后感染 ,无副损伤 ,无瘫痪加重及早期死亡者 ,早期神经功能改善率为 74 5 %。结论 :在无脊髓横断及全身严重的全并症情况下 ,采用前路减压术加植骨固定 ,可尽早解除颈髓的受压时间 ,并恢复椎管生理容积 ,同时重建颈椎的稳定性 ,为神经功能的恢复创造有条件  相似文献   

14.
123例急性颈椎脊髓损伤中,MRI检查46例。其中92例经颈前路于损伤节段施行减压和植骨融合术;18例行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加活页侧椎板间植骨术;13例行椎板切除减压,其中5例行“H”形植骨。术后随访4个月至3a,以临床症状、体征和影像检查评价其效果。结果:按照Frankel功能分级法,术后神经功能提高1级以上者占87.2%。提示:MRI对急性颈椎脊髓损伤早期诊断、预后判断及治疗方法的选择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及时施行解除对脊髓压迫的手术疗法,有助于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后路减压侧块螺钉内固定治疗颈椎过伸型脊髓损伤的疗效。方法22例颈椎过伸型脊髓损伤患者,采用后路减压侧块螺钉内固定手术治疗,观察手术治疗前后AMS评定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后随访6~52个月,平均24个月。术后并发肺部感染1例(4.5%)。术后6个月、24个月AMS评分均高于术前(P〈0.05)。结论后路减压侧块钢板内固定治疗颈椎脊髓损伤手术操作简单,疗效可靠,并发症少,明显提高AMS评分,促进脊髓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无脊髓损伤型下颈椎骨折脱位的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 对32例无脊髓损伤型下颈椎骨折脱位的患者,其中新鲜损伤25例,陈旧性损伤7例,采用持续颅骨牵引,经前路或前后路联合减压、复位、自体髂骨植骨、前路带锁钢板内固定进行手术治疗.结果 本组32例患者术后均无脊髓损伤加重,神经根症状获得改善;骨折脱位完全复位;随访3~12(7.8±0.3)个月,植骨完全融合,颈椎椎间高度、生理曲度及颈椎稳定性维持良好.结论 对于无脊髓损伤型下颈椎骨折脱位,应持续颅骨牵引预防继发性脊髓损伤;手术应以前路手术为基础,达到减压、复位、恢复颈椎椎间高度和生理曲度及重建颈椎即刻稳定性的治疗目的 ;对于术前不能复位的患者,应首先应用后路手术解除后路阻碍复位因素,协助前路手术时复位骨折.  相似文献   

17.
颈椎骨折、颈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结核伴椎旁脓肿均可使颈椎脊髓受压,引起肢体运动、感觉、功能障碍,需及时手术治疗,解除脊髓受压症状,而前路颈髓减压术因其可以直接清除脊髓前方的致压物、较大范围的减压等特点,而被临床广泛推广与应用。我院2006年1月至2008年9月共行前路颈髓减压+植骨钛板内固定术24例,获得满意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前路手术治疗颈椎过伸性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颈椎过伸性损伤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结果 15例患者采取前路手术治疗,手术时间为(2.5±0.7)h,出血量为(183.4±24.5)ml。术后1年随访观察,13例患者康复较好,骨折均已愈合,且颈椎的生理弧度也恢复较好,整个手术治疗中未出现脊髓再次损伤的情况,术后也无任何并发症出现。通过对其神经功能的评估,所有患者Frankel分级均较术前有所改善。D级5例(33.3%),E级10例(66.7%)。结论前路手术治疗颈椎过伸性损伤安全可行,治疗效果明显,术后并发症少,值得临床中应用。  相似文献   

19.
王炜 《当代医学》2007,(1):24-26
目的 探讨脊髓型颈椎病颈前路的手术治疗方法及疗效分析.方法 对57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行颈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钛网植骨或Cage植入结合颈前路带锁钢板固定术.术后随访观察颈椎X线片、自我感觉、临床功能评价、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对57例患者全部获得随访,颈椎前路手术恢复满意,患者生活基本可自理,术后进行12~22个月(平均17个月)随访.神经功能改善依据JOA评定标准:优28例,良17例,中8例,无效4例,JOA评分由术前(9.0±2.3)分上升至术后(16.6±3.2)分.存在显著性差异(P=0.0286).结论 应用颈前路减压、Cage植入或钛网植骨、颈前路带锁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具有支撑、稳定手术节段和诱导成骨的优点,术后颈椎即时稳定性好,椎间融合率高.但有其适应症,手术疗效与病变部位的范围及病程有关,应强调早期手术治疗,才能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外伤性颈椎间盘突出型脊髓损伤的手术治疗的效果与方法。方法:2001年1月~2008年6月共手术治疗外伤性颈椎间盘突出型脊髓损伤患者21例,术前圴为不全损伤,JOA评分平均9.2分,均无骨折脱位。单节段9例,两节段11例,三个节段1例。均采用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椎间植骨,钛钢板内固定术。结果:术后脊髓功能均有改善,无严重术后并发症,平均随访18个月,植骨均在6个月内获得骨性融合,未出现钛钢板螺钉松动、移位及断裂。末次随访时JOA评分平均14.8分,平均术后改善率为71.8%。结论:应用前路颈椎间盘切除、椎间植骨、钛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外伤性颈椎间盘突出型脊髓损伤的疗效确切,早期手术脊髓功能恢复理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