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4 毫秒
1.
仲景应用甘草初探河南471003洛阳市第二中医院胡永信主题词张机,甘草/治疗应用,辩证,中药配伍《伤寒论》载方113,用甘草者72首,占63.7%;《金匮要略》载方205首,用甘草者73首,占35.6%。今就仲景应用甘草之意阐明其后,俾于医者临证之有...  相似文献   

2.
《金匮要略》(以下简称《金匮》),作为最早治疗杂病的典范之作,有许多盖世独特的经验,被历代医家所推崇、效仿,其用药经验更是留芳百世。该书第二至二十二篇,共载方剂205首(属仲景方),在205首方剂中,有75方配用甘草,约占36.6%。兹就《金鹰》中甘草的运用浅析如下,以飨同道。亚甘草的用法《金匾》中甘草的用法有生用和炙用两种。生用有49方约占66.22%,炙用25方,约占33.78%(因基芦甘草汤只有方名,不见药物,无法确定其用法)。仲景对甘草的用法是比较重视的,一般而言,对于中焦虚寒、脾胃虚弱、中气不足、营卫不和以…  相似文献   

3.
《伤寒论》为东汉张仲景所著,因其理法方药缜密、药少而精、药专力宏,被后世尊为“方书之祖”,其中大多数方剂至今仍被广泛应用,许多名老中医运用《伤寒论》中的方剂治疗大病、疑难病效若浮桴。甘草在《伤寒论》中运用极其广泛,书中所载112方(不计烧裈散与禹余粮丸),其中70方有甘草,书中原文398条,而含甘草的涉原文137条。《伤寒论》中的甘草运用规律可以指导当今临床甘草的运用。1《伤寒论》中甘草运用种类《伤寒论》70个方剂中配伍有甘草。除甘草汤和桔梗汤中用生甘草外,其余68个方剂中均用炙甘草。《伤寒论》311条:少阴病,二三日,咽痛者,可与甘草汤,不差者,与桔梗汤。甘草汤中含生甘草一味药,桔梗汤含桔梗  相似文献   

4.
甘草配伍原理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草为古今方剂中配伍应用最为普遍的药物之一 ,在《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年载 2 5 6方中用甘草者 15 4方 ,约占方剂总数的 3/ 5。历代医方中 ,甘草一药尤以佐药、使药为多见 ,起到矫味、缓和药性、增强药效、解毒等调和百药的作用。诸药为何多与甘草为用 ,笔者试从其药理作用及化学成分方面初步探讨如下。1 矫味作用 甘草的矫味作用主要是甘草中的三萜化合物甘草甜素和甘草次酸起重要作用。据分析 ,甘草中含还原果糖 3.4 %~ 17.6 % ,味极甜 ,在 1/ 2 0 0 0 0的水溶液中也具甜味 ,因此甘草与诸药配伍 ,甘草甜素可矫正其它药的苦酸异味…  相似文献   

5.
目的:基于属性偏序表示原理的药物方剂配伍量效群结构图,发现《伤寒论》甘草方药量效关系的相关知识。方法:收集《伤寒论》甘草相关的方剂及条文,进行规范化表达,建立数据库,构建甘草方剂配伍量效群结构图,并从图中进行模式发现,从而整理和研究《伤寒论》甘草方药量效关系的科学内涵。结果:从总述和分述的甘草方剂配伍量效群结构图中,能系统、全面、多层次地展示甘草的方药量效规律。结论:基于数学属性偏序表示原理的群结构知识发现方法能够在已知的中医文献中挖掘对方药量效关系研究有价值的知识,为其规范化、系统化、科学化、现代化传承和拓展提供可鉴之法。  相似文献   

6.
浅析仲景对半夏的配伍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医圣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立论精详,治法严谨,制方巧妙,配伍精当,堪称方书之典范。不仅对后世临床医学具有深远影响,而且为方剂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书中对半夏的运用非常精妙灵活,足资吾辈效法。全书共载方剂375首(其中《伤寒论》113首,《金匾要略》262首),运用半夏者就有47首(其中《伤寒论))17首,《金匾要略)}3O首),方剂以半夏为君或命名者亦有ZI首(其中《伤寒论》5首,《金匾要略》16首,包括两书重复运用者人兹就其有代表性的方剂中半夏的配伍运用规律作如下浅析。王开胃行津,和中降法半夏本具温燥之性…  相似文献   

7.
浅析姜在方剂中的配伍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对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方剂学》362首方剂进行了分析统计,共有140首方剂用了姜,占总方数量的38.6%,其中生姜占总方的22%,干姜占6.8%,姜汁8.2%,其它占1.6%.[1]由此可见,姜在方剂配伍中的重要性,现分别阐述其配伍意义如下:  相似文献   

8.
分析历代含十八反同方配伍方剂的年代及临床应用特点。从《中医方剂大辞典》96 592首方剂中检索包含十八反同方配伍方剂,运用SPSS 11.0中对应分析方法,对搜集的1 406首方剂进行数据分析,得到十八反药对及其同方配伍方剂的年代特点;运用Excel统计得出十八反同方配伍方剂的临床应用特点。结果发现各年代的含十八反同方配伍方剂应用具有差异性,宋代应用频率最高;隋唐时期含十八反药对同方配伍方剂占同时期总方的比例为各年代最高;乌头药对、附子药对与宋代关联较为密切,川乌药对与明代关联较为密切,藜芦药对与隋唐年代关联较为密切,甘草药对与各年代关联无明显差异;十八反药对同方配伍方剂在临床各科的应用也具有明显差异。大部分应用在内科疾病的治疗中,外科疾病中其次,其他各科疾病均较少应用。  相似文献   

9.
<正> 甘草是中医传统常用药物之一。历代医家无不重视甘草的临床运用。但善用甘草者首推仲景,《伤寒论》载方113首,其中使用甘草者71首。《金匮要略》正文所载166方中就有118方中用甘草。仲景不但善用甘草,而且把甘草巧妙配伍,灵活加减,使甘草之使用达到  相似文献   

10.
张仲景《伤寒论》全书113方,配上甘草的方剂总计70方,占61.9%。用甘草治伤寒以61.9%的高频率出现,恰巧基本符合著名数学家华罗庚的《优选法》0.618,可谓妙极了。妙在何处?本文从八纲辨证用药角度,对其运用甘草治疗伤寒的妙义进行了探讨。结论:张仲景治伤寒八纲皆用甘草,其妙义在于“扶正、祛邪”!且符合优选法。懂得这一机理,对指导临床治疗伤寒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张仲景方剂配伍特点浅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思华  姜建国 《中医杂志》2003,44(4):305-307
在正确辨证的基础上,选药是否合理,配伍是否精当,是方剂是否有效的关键。张仲景医书被后世医家奉为“方书之祖”,其方剂也是后人推崇倍至的“经方”。本文拟就张仲景方的组方特点浅析如下,以期对研究方剂配伍理论和提高临床疗效有所借鉴。1 主攻明确,药少而精《伤寒论》全书113方,共使用89味药物,超过10味药物的方剂仅有2首。《金匮要略》全书205首方剂中,1~6味药组成的方剂有 160首,约占方剂总数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分析1 307首古今方剂的药性组方规律,探讨了平性药组方配伍用药规律.方法:从国家规划教材《方剂学》及《中国药典》(以下简称《药典》)中筛选1 307首方剂,并以《药典》等为药性的判定依据,将获得的数据录入自创的“中药方剂药性数据分析系统”,分析探讨平性药组方配伍规律,并以平性药分别作为君、臣、佐、使的应用频次上限10%确定为该组方角色常用药物,频次上限25%定为该组方角色主干药物.结果:不同药性在1 307首方剂中作为君臣佐使的频次统计:寒性、平性、热性药物,作君药者分别占42%,15%,43%,作臣药者分别占40%,17%,43%,作佐药者分别占37%,20%,43%;作使药者分别占17%,66%,17%;筛选出平性药作为君、臣、佐、使的常用药物及主干药物.结论:平性药在组方配伍方面有两大特点,一是少为君臣,重在和合;二是多为佐使,调和辅助;本研究方法所筛选出的君臣佐使常用平性药和主干平性药,将为临床组方用药及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在浩如烟海的古医籍中,保存了丰富的中医男科临证经验。为了继承和发扬祖国医学男科学术成就,试就对《千金要方》、《辨证录》、《景岳全书》、《傅青主男科》、《圣济总录》等30余种古籍中所载男科方256首,作一粗浅的统计分析,以探析男科方组方用药规律,为中医男科临床提供借鉴。一有关方药的统计在30余部古籍中,记载了内服男科方256首,笔者运用统计方法,对其作过初步统计,用药总数按每首方剂使用药物不同品种累计计算,用药濒率见统计表。用药次数最多的是肉苁蓉,为114次,占44.6%,平均2.2方中即用药1次;依次为菟丝子。用药101次,占39.3%,即平均2.5方中用药1次;熟地用药94次,占37.5%,即平均2.7方中用药1次;远志88次,占35.7%,平均2.8方即用药1次。在256首方剂中。使用85次以上者4味药,80次以上者11味,70次以上者21味,70次以下者,未予统计。在  相似文献   

14.
姜、枣本是平常之物,而《金匮要略》前二十二篇共载方剂205方(其中有4方未见药),用姜者即有83方,占40.5%,用枣者49方,占23.9%,其中姜枣合用者41方,占20%,体现了仲景组方遣药“于平常处见神奇”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备急千金要方》中含附子方剂的记载,探讨孙思邈对附子的应用规律。方法对《备急千金要方》中311条使用附子的方剂进行统计整理,从孙思邈应用含附子方剂治疗疾病的种类、与附子配伍药物分类、附子用法用量、方剂剂型与药味组成等方面进行探讨。结果《备急千金要方》中收载的311首含附子的方剂治疗疾病种类丰富含妇人诸病、七窍病、诸风、各类脏腑疾病等。与附子配伍频次排名前20味的药材包括补虚药、温里药、解表药等九类药物。内服方剂占总方剂数的86%,方剂剂型集中在丸剂、散剂、汤剂,方剂药味组成以复方为主有306首,占总方数的98%。结论《备急千金要方》中附子应用普遍,治疗疾病种类多样,其独特的用药方式值得我们去深入分析与学习。  相似文献   

16.
目的:运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软件,分析探讨敦煌遗书及古医籍中与升麻汤同名方用药配伍规律的相关性研究。方法:检索搜集清代以前古医籍中出现的同名升麻汤方剂,采用关联规则及复杂系统熵聚类分析等数据挖掘方法,确定方剂中药物的使用频次及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结果:将筛选出的108首方剂涉及中药122味进行分析,确定方剂中药物的使用频次、关联规则及核心组合,最终重组7首新处方。结论:1敦煌遗书及古代医籍中同名升麻汤组方主要核心药为升麻、甘草、黄芩、大黄、栀子和白芍等。2《敦煌古医方》升麻汤由5味核心药升麻、甘草、黄芩、大黄、白芍加当归、枳实组成。3《敦煌古医方》和《千金翼方》中升麻汤药物组合相同。  相似文献   

17.
孙思邈治疗妇科病用酒特色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思邈《千金要方》中许多方剂使用了酒剂,尤其妇人方用酒更具特色:1.酒的应用广泛频繁,妇人方上、中、下3卷载方554首,用酒者242首,占41.9%,2.酒的种类不一而足,品种有清酒,醇酒,淳酒、白酒、药酒,温酒、暖酒等;3.酒的用法不拘一格,如水酒合煮。用酒下丸散、用酒煮药、热药酒淬,酒浸酒渍等;4.酒的用量因方而异,量大者可用至5升。  相似文献   

18.
李东垣运用升麻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尹新中 《国医论坛》1993,8(1):20-21
李东垣论治脾胃,尤注重升降,治疗上对脾胃升阳药物的运用独具匠心。《脾胃论》中东垣制方63首,以升阳药配伍者28首,其所用升阳药虽多种多样,然升麻占24首之多。《兰室秘藏》载方280首,用升麻137首,占全部方剂的48.9%。因此探讨其遣方用药特点,以资今日临床取法借鉴,具有十分重要意义。《本草汇言》“升麻散表升阳之剂也。”升麻甘辛微寒,轻浮上行,既升散又清泄。能升散解表而治阳明头痛及肌表风邪,更长于升举清阳之气。李东垣广泛应用本药于治疗脾胃  相似文献   

19.
仲景在《伤寒论》和《金匮要略》的方剂中,运用细辛共计17方,其中《伤寒论》5首,《金匮要略》12首(与《伤寒论》重复方除外),广泛地用于伤寒、杂病,配伍精当,曲尽其妙。兹将代表性的方剂,从六个方面探讨于后。辛温发散治风寒  相似文献   

20.
仲景在《伤寒论》中所用方剂共258首,为医方之圣,众方之祖。仲景对方剂命名也颇值得后人探究,首先绝大多数方剂以方中药物作为方名,约占79.5%;其次按该方功效与主治命名,约占147%;其他命名原则亦大多有其脉络可寻。1以药物命名分为四类:①一味药方名共18方。方中只有一味药,如甘草汤、猪肤场、百台洗方;②以该方全部药物为名共53方,如麻杏甘石汤、干姜附子汤、予姜责警黄连人参汤;③以该方君药为名共63方。其中分为一味药、二味药、三味药为名三类,如大柴胡汤、旋复代禁汤、麻黄连翘赤小豆汤;④在原来以药名为方的基础上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