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甘桔汤及甘桔二药配伍运用规律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现行版《中医方剂大辞典》方考、收载 ,甘桔汤由甘草、桔梗二药组成的仅三首方 ,方源最早见于《医方大成》卷七引《局方》 ,实为《伤寒论》“桔梗汤”之异名。《伤寒论》311条 :“少阴病 ,二三日 ,咽痛者 ,可与甘草汤。不瘥者 ,与桔梗汤”。桔梗汤 ,后世名甘桔汤 ,为治疗咽喉痛的基本方 ,治疗咽喉痛诸方大多由此方加味而成。因而甘桔汤衍化的多味方达二十四方 ,方源最早为《易简方》 ,实为《三因极一·病证方论》“荆芥汤”之异名。此类方剂扩展了甘桔汤的功效主治 ,多有宣肺祛痰 ,利咽宽胸 ,解毒排脓之功。主治风热客于少阴 ,咽喉肿痛 ;…  相似文献   

2.
学习仲景方用甘草的临床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统计,仲景用甘草方计124方(《伤寒论》70方,《金匮要略》54方)。其中以甘草为君的方有甘草汤、甘草干姜汤、甘草泻心汤、炙甘草汤、甘草附子汤等10方,以甘草为臣的方有芍药甘草汤、桂枝甘草汤、茯苓甘草汤、桔梗汤、栀子甘草豉汤等11方。可见甘草之功绝非仅“调和诸药”而已,作为君药或臣药自有其独特功效,不可等闲视之。现通过对仲景方的学习和运用,谈一些体会,并祈高明正之。  相似文献   

3.
甘草在《伤寒论》中运用极其广泛,书中所载113方,其中70方有甘草.113方中共用中药92味,其中与甘草同方应用者达51种.书中原文398条,而含甘草70方涉及有关原文达137条.《神农本草经》谓:"甘草,味甘平,无毒,主五脏六腑寒热邪气,坚筋骨,长肌肉,倍力气,金疮肿,解毒."《中药学》[1]谓:"甘草:甘平,归心、肺、脾、胃经.功效:补中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药性."笔者通过《伤寒论》[2]的学习,认为张仲景运用甘草独具特色,远超越以上概括,现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4.
《伤寒论》乃仲景阐述多种外感疾病及杂病的专书 ,其中桂枝用药之频繁 ,功用之多 ,是其他药所无法相比的。而含附子的方剂仅 2 0首。笔者比较了两者在《伤寒论》方剂中的配伍 ,认为其功用大致相同。1 《伤寒论》首先可见桂枝与附子同用方剂如桂枝附子汤、甘草附子汤。《伤寒论  相似文献   

5.
从中医临床使用的处方来看,甘草在方剂中出现的频率较高。高等医药院校教材《方剂学》载正方236首,含甘草者108首,占45.76%,《伤寒论讲义》113方中选用甘草配伍者70方,占61.95%。现将甘草在方剂组方配伍中的作用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6.
魏金荣 《陕西中医》1991,12(11):522-523
现将《伤寒论》对甘草的运用作一诌议,供参考。1.甘草首冠甘草在《伤寒论》一书中运用甚广,遍及三阴三阳六经。书共113方,而用甘草配伍就有70首,占61.9%。113方总有92味药,与甘草同方应用达51种,为55.4%,前10位分别为甘草、姜、枣、桂枝、芍药、人参、附子、半夏、黄芩、麻黄。书有原文398条,而  相似文献   

7.
桔梗汤由桔梗和甘草两味药组成,最早出自张仲景《伤寒论》,后世名甘桔汤,为治疗咽喉痛的基本方,治疗咽喉痛诸方大多由此方加味而成。药理研究表明桔梗汤的宣肺止咳、利咽解毒、祛痰排脓之功与抗炎、祛痰等作用有关,桔梗汤中的桔梗皂苷和甘草皂苷有显著的抗炎、祛痰功效。  相似文献   

8.
芍药甘草汤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正> 芍药甘草汤的源流及发展芍药甘草汤来源于《伤寒论》。由芍药,甘草二药组成,是仲景推为群方之魁—桂枝汤的基本组成方剂之一。在《伤寒论》112方中,有31方用芍药,70方用甘草,24方芍药和甘草伍用,用芍药而不配伍甘草者只有5方,可见二药配伍使用的重要性。本方是仲景为误汗亡阳,阳复后的脚挛急证而设。后世医家对本方的应用又各有所发挥。《魏氏家藏方》的六半汤即本方用治湿热脚气,不能行步有良效。《朱氏集验方》的去杖汤(本方)治脚弱无力尤建殊功。《传信适用方》的中岳汤(本方)用治湿气腿脚亦肿疼痛更获显效。《活人事证方》的冲功散(本方)治消渴奇验,《陈氏经验方》也用本方治消渴引饮。庞安时《总病论》认为,太阳病自汗,四肢难以屈伸,若小便  相似文献   

9.
目的从量效关系探讨《伤寒论》甘草的用药规律,为临床提供借鉴。方法系统整理《伤寒论》中含有甘草的条文,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分析甘草与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经筛选,共纳入含甘草方剂70首,其中2首(2.86%)含生甘草、68首(97.14%)含炙甘草。甘草的单次服用剂量与药味数、用水量、剩余水量、单次服用水量和次数均密切相关(P0.01)。单因素逻辑回归分析表明,甘草是否为主药与药味数关系密切(P=0.029)。含炙甘草方剂中炙甘草为非主药48首(73.85%),其单次服用剂量、药味数与炙甘草作为主药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炙甘草与其他药物配伍时,其用量与药味数存在一定规律,为主药时未发现与生姜、大枣、人参配伍。结论从量效关系可以发现《伤寒论》中甘草剂量及其配伍灵活多变、功效广泛,剂量与药味数存在一定规律,可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正>《伤寒论》是我国第一部融理法方药为一炉的重要医学著作。在整部书中,始终贯穿着张仲景"扶阳气、存阴液"的思想。这一重要思想,仅就《伤寒论》中对炙甘草的广泛、灵活运用,足可以得到明确的印证。《伤寒论》一书共397条,除重复和佚方外,计112方。据笔者统计,其中运用炙甘草(包括用生甘草二方)的方剂共用有67方(佚方除外),占《伤寒论》载方的60%。现列表于下。  相似文献   

11.
<正> "药对"是根据一定法则配伍的一对药,亦即是中医方剂中最简单的复方.素有"方书之祖"之称的《伤寒论》在运用"药对"方面亦堪称典范,《伤寒论》中有一些方剂本身就是"药对".如桂枝甘草汤、芍药甘草汤,栀子豉汤和干姜附子汤等;而另一些方剂如:桂枝汤则可以看成是"桂枝一芍药"、"桂枝一甘草"、"芍药一甘草"和"生姜一大枣"这样几个"药对"的组合.因此,《伤寒论》运  相似文献   

12.
甘草首载于我国的第一部药物典籍——《神农本草经》,以此组方用于临床则首见于《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伤寒论》112方(禹余粮丸一方有方无药不在其中),用甘草的就有83方。《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用甘草的各方,以甘草为主的有治少阴寒化的回阳救逆的四逆汤;治心动悸、脉结代的炙甘草汤;治脏燥的甘麦大枣汤,至今仍不失为临床上卓效经方。以甘草作为辅药者则方数更多,扩大了《本草经》的使用  相似文献   

13.
《伤寒论》113方(缺禹余粮丸,实为112方)用甘草者70方,约占62%,故有研讨必要。略述管见,请同道指正。甘草的用法可归纳为下列两种: 一、生用将甘草洗净浸润,切片以备用。用这种方法的有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甘草汤、桔梗汤等3方。二、炙用将甘草片加入炼熟的蜂蜜与少许开水,拌匀后稍闷于锅内炒至深黄色和  相似文献   

14.
王奇 《河北中医》2013,(11):1654-1655
东汉张仲景,被世代医家尊称为“医圣”,其所著《伤寒论》被列为中医四大经典之一。其中《伤寒论》所载方剂113首,含甘草的方剂约有70首,其中有67首方剂用的是炙甘草[1]。这也是古代文献中首次提出炮制使用甘草。医家在临床用药时也用炙甘草以调和诸药。现在所用的炙甘草是以蜜炮制的甘草,但是张仲景时代“炙甘草”是否为蜜制甘草却有待商榷。笔者认为,张仲景所用炙甘草应该是炒甘草,而并非现在人们所认为的蜜制甘草。现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伤寒论》中炙甘草的炮制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方法探讨敦煌遗书及古医籍中黄芩汤用药配伍规律体系及方剂相关性研究。方法:检索整理敦煌遗书及清代以前古医籍中出现的同名黄芩汤方剂,录入计算机并建立黄芩汤方药数据库,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总结历代同名黄芩汤药物配伍规律体系及方剂相关性。结果:自清以前古医籍中,按不同年代及医籍引用同名方剂重复计,仅西汉、东晋、南齐、南北朝、隋唐、唐、宋、元、明、清10代共62部,涉及有关黄芩汤149首。其中43部出现正名黄芩汤124首,19部出现异名黄芩汤25首。整理组方不同黄芩汤共104首涉及中药130味,药物分为19类,单味用药总次数742次。结论:通过分析历代黄芩汤组成可知:1《敦煌古医方》黄芩汤包含核心药黄芩、甘草、栀子、芍药等,并且组成方剂的7味药均为频率大于0.5%的主干药。2《伤寒论》黄芩汤由核心药黄芩、甘草、芍药加大枣构成。3敦煌古医方所载黄芩汤可能是《伤寒论》黄芩汤的加减方。  相似文献   

16.
《伤寒论》是后世医家必读的一部医典,其辨证之精,立法之巧,用药之妙,实为后学之师。现就《伤寒论》中运用甘草、生姜、大枣三味药的方法,谈谈体会。《伤寒论》397条、112方中,配伍运用甘草、生姜、大枣三味者有29方,配甘草、大枣两味者有6方,配甘草、生姜两味者1方,配生姜、大枣者3方,单配甘草者31方,单配生  相似文献   

17.
1.我国第一部外感热病的专著是《伤寒论》。 2.最早创六经辫证者是((伤寒论》作者张仲景。 3.最早整理《伤寒论》者是晋·王叔和。 4。最早注解《伤寒论》者是金·成无己。5.最早校正王叔和编次的《伤寒论》者是宋·林亿。 6.最早以分类归纳法研究《伤寒论》是喻昌。 7.《伤寒论》方剂中使用最多的药物是甘草。 8.《伤寒论》中药味最多的方剂是麻黄升麻汤,14」味药。 9.《伤寒论》中的方剂,以桂枝类方RlJ最多。《伤寒论》之最@张安富$重庆江津造纸厂卫生所~~  相似文献   

18.
祝小惠 《河北中医》2001,23(10):789-790
甘草性味甘平 ,归十二经 ,是一味常用药。然而正是因为它常用 ,反而容易被人忽视 ,对其作用不加深究。《神农本草经》谓甘草“主五脏六腑寒热邪气 ,坚筋骨 ,长肌肉 ,倍力 ,金疮肿 ,解毒” ,属上品。笔者通过学习《伤寒论》、《金匮要略》 ,发现其中很多方剂都将甘草排在首位 ,甚至以之作为方名。《伤寒论》113方中含甘草的有 69方 ,《金匮要略》2 0 5方中含甘草的有 75方 ,其最大剂量用到 4两 ,最小剂量只有 6铢 ,是使用频率最高的药物之一。可见仲景并不把甘草看作可有可无的角色。笔者现就《伤寒论》、《金匮要略》中有关甘草的运用谈一点…  相似文献   

19.
《伤寒论》中的“少阴咽痛方”,有甘草汤、桔梗汤、苦酒汤、半夏散及汤、猪肤汤。少阴咽痛五方,开咽喉急症辨证施治的先河,后世医家宗其法,推演运用,至今不衰。笔者体会,若热邪为患,病变初起用甘草汤,发展较重用桔梗汤,深入危重用苦酒汤,而邪去正衰则用猪肤汤;若寒邪为患则用半夏散及汤。其方义之精辟,实乃咽喉急症辨证施治的规范.兹将临床运用心得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甘草小考     
甘草是中医临床中常用药物。甄权曰:“诸药中甘草为君,治七十二种乳石毒,解一千二百般草木毒,调和众药有功,故有国老之号”。在方剂中占有重要地位。《本草经疏》曰:“《伤寒论》、《金匮要略》两书中,凡为方二百五十,用甘草者,至百二十方。非甘草之主病多,乃诸方合甘草,如能曲当病情也”。笔者统计:《伤寒论》112方,《金匮要略》262方,合计374方,有250方用甘草,占总方数的66.8%,说明甘草应用的广泛与重要,但并非见方就用,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