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了解蓬莱市农村居民生活危险因素及相关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慢性病)患病情况,为制定慢性病防治政策和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7年10月,在蓬莱市抽取部分15-59岁农村居民进行调查。[结果]调查320人(男性162人,女性158人),每日摄取食盐(11.69±5.35)g,油脂(45.68±15.58)g;每日静坐时间男性为(2.90±1.87)h,女性为(3.00±2.15)h;男性吸烟率为51.85%,饮酒率为60.49%。肥胖率男性为17.28%,女性为32.91%(P〈0.01);超重率、中心性肥胖率男性分别为32.71%、52.46%,女性分别为28.48%、62.66%(P〉0.05);高血压患病率男性为33.33%,女性为36.71%(P〉0.05)。[结论]蓬莱市农村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与肥胖罹患率较高,高油、高盐饮食者较多,饮酒率、吸烟率较高,运动时间较少。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福建省成年人主要慢性病患病率及相关危险因素的流行现状,为制定相应的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于201 1年从福建省9设区市按城市和农村地区分别抽取10个县(市、区)的6061名18岁以上成年人进行问卷调查、身体测量和实验室检测.结果 福建省18岁以上成年人高血压和糖尿病患病率为分别为22.6%、8.0%,男性均高于女性,且随年龄增长而呈上升趋势.高血压患病率农村显著高于城市,糖尿病患病率城市高于农村.存在城乡差异.超重率为27.3%,男性和女性分别为28.5%和26.2%,肥胖率为7.7%,男性和女性分别为8.6%和6.7%,超重和肥胖男性均高于女性.高胆固醇血症患病率为6.2%,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患病率为34.3%,高甘油三酯血症患病率为10.8%,血脂异常率达51.3%.男性高于女性,年龄以60岁及以上组女性最高.调查人群吸烟率为28.4%,被动吸烟率为38.3%,饮酒者达36.1%,缺乏体力活动占80.3%.结论 福建省成年人的主要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患病水平仍处于较高的流行水平,应加强居民慢性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改变不良生活方式,采取积极的干预措施,预防和控制慢性病的流行.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厦门海沧区居民慢性病患病情况及危险因素,为综合防控提供依据。方法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法,抽取≥18岁居民3 240人为调查对象(男1 583人,女1 657人)进行问卷调查,测量血压、腰围、身高、体重、空腹血糖、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等指标。结果海沧区居民高血压、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患病率分别为21.7%、5.3%和4.5%,3种慢性病均随年龄增长呈升高趋势;男性高血压患病率较高;调查的超重率31.2%,肥胖率10.2%;吸烟率24.8%,男性吸烟率18~24岁明显升高;酗酒率为7.3%;男性酗酒率和超重率较高;男女肥胖率类似;调查对象缺乏运动者占53.7%,以女性较高。结论海沧区居民慢性病患病率较高,高危人群数量较大,应加强综合防控策略。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成都市成年人超重和肥胖的流行特征,探讨超重和肥胖与慢性病的关系.方法 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对成都市主城区及近郊区县12个社区7 179名18岁以上成年人进行调查.结果 调查人群的体质指数均值为(22.67±3.71)kg/m2,男性(22.88±3.52)kg/m2,女性(22.50±3.84)kg/m2.超重、肥胖的粗患病率分别为24.15%和5.39%,标化患病率分别为21.47%和4.69%.超重粗患病率男性(26.15%)高于女性(22.68%),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肥胖粗患病率女性(5.83%)高于男性(4.79%),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体质指数的增加,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的患病率均呈上升趋势(P<0.05).结论 成都市超过1/4的成年居民超重和肥胖,肥胖人群相关慢性病患病率高于正常人群,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甘肃地区18岁及以上成年人腰围水平及中心性肥胖流行情况。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于2013年9月—2014年8月在甘肃省13个监测点抽取7800名18岁及以上常住居民,问卷调查获取人口学特征、个人生活方式等信息,通过体检获取体质指数、腰围等。最终分析了7607名成年人腰围水平和中心性肥胖的流行现状,描述中心性肥胖及中心性肥胖前期在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收入及职业人群的分布特征。结果调查对象平均年龄为51.9岁,其中男性3216名(42.3%),女性4391名(57.7%)。甘肃省成年男女性腰围分别为(84.7±10.3)cm和(81.3±9.5)cm;随年龄增长,女性腰围呈增长趋势,由18~44岁组78.6 cm增至60岁以上组83.5 cm;随文化程度的提高,男性腰围逐渐升高,由文盲/半文盲组82.7 cm增至大专及以上组87.6 cm(P<0.001),女性腰围逐渐下降,由文盲/半文盲组81.9 cm降至大专及以上组77.6 cm(P<0.001);家庭人均年收入越高,男性腰围越高,由<5000元组83.0 cm增至≥18 000元组85.9 cm;职业人群中男性以企事业单位职工腰围最大(88.9 cm),女性则以企事业单位职工腰围最小(79.0 cm)。中心性肥胖率为32.6%(标化率28.8%),男女性分别为30.9%(标化率28.8%)和33.9%(标化率28.8%)。中心性肥胖前期率为18.1%(标化率17.6%),男女性分别为16.2%(标化率16.0%)和19.5%(标化率18.5%)。随年龄增长,女性中心性肥胖率呈上升趋势,由18~44岁组22.6%增至60岁以上组45.3%。随文化程度升高,男性中心性肥胖率呈上升趋势,由文盲/半文盲组23.0%上升至大专及以上组42.5%(P<0.001);女性中心性肥胖率则逐渐下降,由文盲/半文盲组36.1%降至大专及以上组20.1%(P<0.05)。随家庭人均年收入增长,男性中心性肥胖上升,由<5000元组23.8%上升至≥18 000元组的35.5%。职业人群中,企事业单位男性职工中心性肥胖率最高,为48.5%(P<0.001),女性中企事业单位职工最低,为25.8%(P<0.001)。在超重和肥胖的人群中,男性腰围分别为(88.3±7.4)cm和(98.8±8.3)cm,女性腰围分别为(84.4±6.7)cm和(94.5±8.1)cm;男性中心性肥胖率分别为43.3%,和87.7%,女性分别为47.3%和93.9%。在非超重/肥胖人群中,仍有6.0%的男性和9.8%的女性为中心性肥胖。结论甘肃地区中心性肥胖在成年人群广泛流行,男女性腰围均值已接近或超过中国中心性肥胖前期切点水平,中心性肥胖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成年人中肥胖主要是中心性肥胖。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1993-2006年中国9省区20~65岁的成年居民腰围分布的变化及中心性肥胖的流行趋势.方法 以1993、1997、2000、2004和2006年"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资料中20~65岁健康成年人作为研究对象,应用Stata软件分析成年人腰围分布的变化,并使用LMS方法分别拟合男性和女性各调查年份P15、P50和P85百分位数曲线;以2002年由卫生部疾病控制司颁布实施的<中国成年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控制指南>中男性腰围≥85 cm、女性腰围≥80 cm作为判断成年人中心性肥胖的标准,应用SAS软件分析成年人腰围分布和中心性肥胖率的城乡差别及腰围与BMI的相关性.结果 1993-2006年中国20~65岁成年男性腰围均值从77.1 cm增加至82.9 cm,中心性肥胖率从17.9%增加至42.5%,平均增长速度为1.9%;女性腰围均值从75.8 cm增加至78.9 cm,中心性肥胖率从28.8%增加至46.9%,平均增长速度为1.4%.男性和40岁以上农村女性是腰围和中心性肥胖率增长最快的人群.由于农村女性腰围和中心性肥胖率的增长均高于城市女性,到2006年女性腰围和中心性肥胖率的城乡差异消失.BMI处于正常范围的成年人中心性肥胖率呈现增加的趋势,2006年BMI正常的男性中有21.6%、女性中有27.4%处于中心性肥胖状态. 结论 1993-2006年中国20~65岁成年居民腰围呈现逐年增大的趋势;随着腰围的增大,中心性肥胖率也呈现逐年增加,男性腰围及中心性肥胖率的增长幅度高于女性;只有控制成年人腰围和中心性肥胖率过快增长,才能有效地控制与肥胖相关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病率的增加.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广西少数民族地区干部慢性病患病现状及其相关危险因素. [方法]对自治区部份直属机关单位7 752名干部采用问卷调查与健康体检相结合的方法.问卷包括个人基本特征、既往病史、行为习惯,并进行身高、体重、血压、血糖、血脂等项目检查. [结果]7 752名干部平均收缩压为(123.3±18.6)mm Hg、平均舒张压为(75.4±9.5)mmHg、平均血糖为(5.1±11.1)mmoL/L以及总胆固醇(TC)为(4.97±1.07)mmol/L、甘油三酯(TG)为(1.46±1.20)mmoL/L.人群体重指数BMI平均为(23.5±3.2)kg/m2,总超重率为33.5%(标化率21.6%)、总肥胖率为7.5%(标化率5.4%),高血压总患病率28.1%(标化率13.1%),糖尿病总患病率6.3%(标化率2.5%),血脂异常率23.4%(标化率12.9%),标化后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年龄、受教育程度、高血压和糖尿病家族史、吸烟、饮酒、不经常锻炼、超重、向心性肥胖、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因素与患病风险有显著性相关. [结论]7 752名干部平均收缩压已处于正常高值水平,男性BMI已达到了超重水平,且收缩压、血糖、血脂(TC、TG)水平以及男性标化超重率、标化肥胖率均高于全国水平.慢性病患病风险与不良行为习惯等因素密切相关,且患病风险年轻化倾向更值得关注.在少数民族地区干部队伍中应积极推动健康生活方式行动,以维持健康体重、控制血压水平,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  相似文献   

8.
郑杰  赵嘉懿  徐浩 《实用预防医学》2020,27(12):1434-1437
目的 调查舟山群岛地区居民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HUA)和痛风的患病率,探讨高尿酸血症的患病危险因素。 方法 对2016年7月—2017年6月于舟山医院体检中心进行体检的人群进行调查研究。调查了5 745名成年人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患病情况。 结果 HUA患病率23.2%,标化率为20.4%;其中男性为13.0%,女性为38.8%。痛风患病率为1.9%,标化率为2.0%;其中男性为2.7%,女性为0.8%。HUA患者痛风的患病率为1.7%。整体人群血尿酸水平为(341.1±71.4)μmol/L,男性血尿酸水平为(350.0±78.3)μmol/L,女性(327.4±56.5)μmol/L。痛风组患病年龄、血压、血糖、血尿酸、甘油三酯水平均高于正常组(P<0.05),HUA组血糖、血压、血尿酸和胆固醇水平均高于正常组(P<0.05),痛风组和HUA组肌酐清除率均小于正常组(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血压、高胆固醇和肾功能异常是HUA的危险因素。 结论 舟山群岛居民HUA和痛风患病率较高,尤其女性HUA患病率明显高于国内其他地区的调查结果需采取相应措施降低居民HUA和痛风的患病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广西不同地区、不同人群成人中心型肥胖的流行现状和腰围的分布,为开展有针对性的肥胖预防控制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2010年中国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身体测量获得的数据,分析广西18岁及以上成人中心型肥胖的流行现状,描述城乡、不同性别及年龄人群的分布及差异.结果 广西成人中心型肥胖率为21.8%,男性、女性中心型肥胖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年龄的增长,中心型肥胖率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城市地区居民中心型肥胖率(44.1%)明显高于农村居民(1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城市男性中心型肥胖率(50.9%)明显高于女性(37.0%),农村女性中心型肥胖率(19.1%)明显高于男性(1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成人平均腰围为(76.0±9.1) cm,男性平均腰围(77.4±9.4)cm明显大于女性(74.4±8.5) 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年龄的增长,腰围逐渐升高,到60岁以后逐渐降低.城市地区人群平均腰围(81.2±10.9) cm明显大于农村地区(74.5±8.0)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广西中心型肥胖在人群中广泛流行并呈现加速上升的趋势,特别是城市人群,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遏制肥胖的持续流行和加速上升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2013年山东省成年居民的血脂异常流行现状。方法 采用多阶段抽样的方法,在山东省19个慢性病危险因素监测点,共调查11 223名18岁及以上居民。抽取静脉血,检测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HDL-C)和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通过加权后,分析不同人群特征的血脂异常总率,高TC血症,高LDL-C血症,低HDL-C血症和高TG血症患病率的情况。结果 调查对象血脂异常总率为32.6%,经复杂加权后,血脂异常总率为31.6%(95% CI:28.1%~35.3%),其中男性为37.0%,高于女性26.2%(χ2=69.001,P<0.001),人群高TC血症患病率为7.3%(95% CI:5.6%~8.9%),高LDL-C血症患病率为9.3%(95% CI:6.9%~11.8%),低HDL-C血症患病率为17.2%(95% CI:14.4%~19.9%),高TG血症患病率12.3%(95% CI:10.5%~14.1%),其中低HDL-C血症患病率和高TG血症患病率均为男性高于女性(均有P<0.05)。结论 山东省成年居民血脂总异常率高,男性高于女性,并以低HDL-C血症和高TG血症患病率高为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11.
2002年吉林省18岁以上成人高血压患病率及防治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吉林省居民高血压患病率及防治状况。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样本覆盖全省9个地区,共抽取12个县(区),每个县(区)抽取3个(乡镇)街道、6个(村)委,共6572户13549人,调查于2002年开展,经询问调查获得居民个人基本情况,通过体检获得血压数据。结果吉林省成人收缩压均值为(120.4±14.8)mmHg,舒张压均值为(79.9±10.0)mmHg;理想血压率为34.0%;高血压患病率为22.2%;血压正常高值率17.1%;居民测血压率38.8%;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分别为27.4%、20.1%、3.0%。结论吉林省成人高血压患病率高,防治状况薄弱,开展高血压综合防治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吉林省居民超重、肥胖情况。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抽取全省9个地区12个区(县),每个区(县)抽取2个街道(乡)、6个委(村),共调查6572户,有效问卷13564人。经询问调查获得居民个人基本情况,通过体检获得身高、体重、腰围数据。结果2002年吉林省成年人体重指数(BMI,kg/m^2)均值为22.9±3.3,其中男性22.9±3.2,女性22.9±3.4;城市23.3±3.5,农村22.7±3.2。体重超重率25.2%,其中城市29.2%,农村22.9%;男性24.4%,女性25.9%。肥胖率6.6%,其中城市8.7%,农村5.4%;男性5.9%,女性7.3%。腰围均值(79.3±10.0)cm,其中男性(81.5±9.6)cm,女性(77.2±9.7)cm;城市(81.0±10.3)cm,农村(78.4±9.8)cm。向心性肥胖患病率36.4%,其中城市44.2%,农村32.1%;男性34.6%,女性38.3%。结论吉林省成年人有25%为超重和肥胖,已成为一个重要公共卫生问题,应加强超重与肥胖的预防和干预。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昆明市社区居民高血压患病情况,以便更好地做好防治工作.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昆明市社区居民11 396人进行调查,收集被调查者的家庭一般情况、个人基本情况和生活行为情况,并对其进行体格检查.结果 社区成年人患病率为21.91%,标化患病率为20.75%.男性患病率为22.12%,标化患病率为21.20%;女性患病率为21.73%,标化患病率为20.33%.社区居民收缩压为(118.87±16.38) mmHg,其中男性收缩压为(120.46±15.47) mmHg,女性收缩压为(117.50±17.02) mmHg;舒张压为(76.85±10.26) mmHg,其中男性舒张压为(78.00±9.83) mmHg,女性为(75.86±10.51) mmHg,男性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均>女性.高血压患病知晓率为51.98%,服药率为44.57%,血压控制率为17.53%.结论 我市社区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低于全国水平,患病知晓率、服药率和控制率较低,应全面开展社区高血压患者强化分级管理以提高“三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克拉玛依市独山子区老年人生存质量。[方法]2007年,在独山子区抽取2个居委会,对常住人口中的60岁以上老人240人采用自制生存质量量表进行调查。[结果]调查240人,生存质量总评分为72.19±8.49分。其中,69岁73.66±8.31分,70-79岁71.56±8.32分,80-91岁66.74±7.89分(P〈0.01);文盲69.22±8.00分,小学文化71.96±8.72分,中学及以上文化74.00±8.09分(P〈0.01);性生活正常的为73.53±6.41分,冷淡的为71.05±8.12分,无性生活的为67.32±8.07分(P〈0.01);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为73.32±7.75分,不经常参加的为69.94±9.45分(P〈0.01)。调查的240人,高血压患病率为55.83%,慢性胆囊炎/胆石症患病率为38.33%,糖尿病患病率为22.92%,慢性阻塞性肺部疾患患病率为10.92%,冠心病患病率为8.75%,脑血管疾病患病率为7.50%,白内障患病率为4.58%。调查对象95.32%能自由走动,生活可自理;80.00%有良好心境、平和心态;70.83%对家庭及社会仍有责任感;93.75%对生活感到满意或较满意,100.00%的生活环境优良。[结论]独山子社区老年人生存质量属中等,应防治老年慢性病,建立平衡膳食,改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铁路职工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患病情况,为慢性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2005年,对济南铁路局所辖济南、泰安、聊城、兖州地区部分45岁以上职工测定血压,检测空腹血糖、血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结果]调查4118人,高血压患病率为17.56%,糖尿病患病率为15.03%,高血脂症患病率为41.31%。男女高血压患病率分别为18.35%、14.79%,高血脂症患病率分别为42.96%、35.49%(P〈0.01);糖尿病患病率男女分别为15.32%、14.02%(P〉0.05)。随着年龄的增加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患病率增高(P〈0.05)。高血压患病率,糖尿病患者与非患者分别为23.26%、16.55%,高脂血症患者与非患者分别为20.16%、15.72%(P〈0.01);糖尿病患病率,高血压患者与非患者分别为19.92%、13.99%,高脂血症患者与非患者分别为16.81%、13.78%(P〈0.01);高脂血症患病率,高血压患者与非患者分别为47.44%、40.00%,糖尿病患者与非患者分别为46.20%、40.44%(P〈0.01)。[结论]45岁以上铁路职工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患病率较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北京市怀柔区农村居民健康状况,为制定适合农村居民慢性病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09年对该区庙城镇农村18周岁以上常住居民进行健康检查,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参加检查的人中,高血压患病率为40.67%(2126/5227),冠心病患病率为12.69%(641/5050),肝功异常率为19.90%(1005/5049),空腹血糖受损率11.09%(563/5075),糖尿病患病率为9.73%(494/5075),B超显示脂肪肝检出率为28.86%(1446/5010);贫血检出率为1.77%(90/5075);5227人中超重及肥胖率分别为40.31%、21.26%。结论健康检查是发现疾病的有效手段,而针对检查结果采取预防干预措施,是提高农村居民整体健康水平、降低慢性病发病率、致残率、病死率的有效方法,更是明确了今后社区卫生服务的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四川省4县(区)居民主要慢性病的患病状况,为制定相关疾病预防和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四川省九寨沟县、汉源县、资中县和攀枝花仁和区4个慢病危险因素监测点,采取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1680名18~69岁居民,采用问卷调查人口学、主要慢病患病及相关危险因素等,体格检查测量身高、体重、血压等。结果四川省4县(区)调查人群年龄在18~69岁,其中男性775(46.24%),女性901人(53.76%)。高血压患病率为14.56%,标化率为11.62%;血脂异常率为0.54%,标化率为0.43%;糖尿病患病率为0.60%,标化率为0.42%;其他心血管疾病(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等)患病率为1.79%,标化率为1.38%。高血压、血脂异常和糖尿病患者定期监测血压、血脂和血糖的频率较低;大多采用按医嘱服药和控制饮食的方法来控制病情,高血压患者2种措施比例分别为80.70%和28.07%,血脂异常为6人、5人,糖尿病均为80.00%。结论四川省4县(区)高血压患病率略低于全国水平,血脂异常、糖尿病及其他心血管疾病患病率均低于广州、北京等发达地区。慢病患者的综合防治行为较差。高血压和心血管疾病有明显的性别差异。应加强对居民慢性病防治知识的健康教育,使其提高自我保健意识;规范慢性病患者管理;对不同性别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患者进行分类管理。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常熟市居民2007—2008年的膳食结构、营养状况及营养相关疾病的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为能更好地指导居民合理膳食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通过询问调查、膳食调查、医学体检和实验室检查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调查。结果该市居民钙摄入为446.2mg/(标准人·d),贫血率为24.7%。15岁及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34.2%,60岁及以上人群患病率超过50%。成人糖尿病患病率为5.2%,营养不良、超重、肥胖患病率分别为5.3%、31.9%、8.1%。结论常熟市居民膳食结构有待改善,高血压、糖尿病、肥胖、血脂异常、贫血患病率较高,迫切需要加强改善公共营养和慢性病预防工作。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城市社区中老年女性慢性病患病情况,为健康教育和制定健康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2年7月,在湛江市城区的海头社区抽取137名40岁以上中老年女性进行调查。[结果]调查137名中老年女性,高血压患病率为27.74%,糖尿病患病率为5.11%,跟骨骨质疏松检出率为53.29%,高脂血症检出率为29.93%,超重肥胖率为43.07%。检出2种及以上慢性病的占调查人数的67.15%。[结论]海头社区中老年女性慢性病罹患率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