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目的:对住院肺结核患者的生存质量进行调查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WHOQOL-BREF生存质量量表对80例住院肺结核患者的生存质量进行评估。结果:①结核患者的生存质量得分低于正常组(P〈0.05)。②〉40岁年龄组及学历低的结核患者在生理领域得分低(P〈0.01);经济困难患者在环境领域得分较低(P〈0.05);藏族结核患者在社会关系领域、环境领域及总分得分明显低于汉族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③多元回归分析发现,年龄、民族、职业、学历、体质指数及病程是影响肺结核患者生存质量的主要因素。结论:关心、重视患者,关注中老年、低学历、复治及藏族结核患者,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
以Roy适应模式为基础的健康行为训练对抑郁症患者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Roy适应模式对抑郁症患者健康行为训练的效果.方法 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干预组以Roy适应模式为基础健康行为训练8周,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护理,予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24项,HAMD)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评定患者抑郁状态,WHO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评定生活质量满意度.结果干预组SDS、HAMD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SCSQ(积极、消极)积极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消极评分低于对照组,WHOQOL-BREF评分(心理、生理、社会关系领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环境领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运用Roy适应模式进行健康行为训练,可以促进抑郁症的有效适应,改善应对方式和抑郁状态,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周荣  刘喜文 《护理研究》2014,(10):3618-3620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放化疗病人的生存质量.[方法]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评定量表简表(WHOQOL BREF)对246 例恶性肿瘤晚期放化疗病人进行评估.[结果]恶性肿瘤晚期放化疗病人在生理领域、心理领域及总的生存质量方面与常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病人的积极感受、个人关系、社会安全保障、获取新信息新知识技能的机会和交通条件5个项目外,其余19个项目与常模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不同治疗方式的病人心理、社会关系领域及总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生活地病人的心理、社会关系、环境领域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照顾者病人的社会关系领域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学历病人心理领域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恶性肿瘤放化疗病人的生存质量低于正常人群,应对农村病人、联合放化疗病人的生存质量予以更多的关注,病人的经济状况和低学历病人的心理状况应得到重视.  相似文献   

4.
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心理、社会支持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社区2型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患者生存质量及抑郁、社会支持现状,为有针对性地进行社区干预提供依据。方法用方便抽样的方法,于2005年4月至10月抽取济南市某社区2型DM患者,按照1:1比例,选取人口学资料类似的无DM者作为对照组。调查问卷包括一般资料问卷、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中文版、抑郁自评量表(SD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两组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Χ^2检验或多因素方差分析。结果(1)糖尿病组与对照组各为112例,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2)两组生存质量总体上有统计学差异(P〈0.01),除社会、环境领域外,其余纬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两组患者的抑郁指数、抑郁患者发生率及严重程度有统计学差异(P〈0.05);(4)糖尿病伴发抑郁的患者生存质量低于不伴抑郁者,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两组社会支持除客观支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86,P〈0.05)外,其余维度无统计学差异。结论(1)DM导致患者生存质量下降,特别是生理、心理领域;(2)DM患者抑郁发生率高于对照人群,且DM伴发抑郁者生存质量低于不伴抑郁者;(3)DM患者获得的客观支持低于对照人群。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亲体肾移植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社会支持的影响。方法2007年3月~2008年5月我院移植中心进行亲体肾移植的患者37例,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和肖水源的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进行术前和术后问卷调查,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患者术后自身生存质量的总体主观感受较术前有明显提高(P〈0.05);在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和环境领域方面都较术前明显的提高(P〈0.05,P〈0.01);患者主观支持和社会支持利用度较术前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结论亲体肾移植患者因得到家庭无私的支持和关注,生活态度积极,生活质量较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基于家庭关怀的Orem自护模式对脑梗死后遗症期患者心理状况、睡眠及生活质量影响。方法:选取本院内科2016年1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脑梗死后遗症患者48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4例。对照组患者入院后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基于家庭关怀的Orem自护模式。干预8周,对比两组患者心理状况(焦虑/抑郁自评,SAS/SDS)、睡眠质量(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和生活质量(WHO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评价结果。结果:入院当天,两组SAS/SDS、PSQI、WHOQOL-BREF得分平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8周,两组患者SAS/SDS较入院当天明显下降,PSQI及WHOQOL-BREF较入院当天均有明显改善,但观察组患者PSQI及WHOQOL-BREF中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环境领域及总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基于家庭关怀的Orem自护模式的运用,可明显改善脑梗死后遗症期患者负性情绪,提高患者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有效促进患者疾病康复进程。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妇科肿瘤术后化疗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80例妇科肿瘤术后化疗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量表简表中文版(WHOQOL-BREF)比较两组患者生存质量.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WHOQOL-BREF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WHOQOL-BREF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环境领域得分分别为(50.79±3.17),(49.40±5.33),(51.30±1.77),(53.21±4.10)分,均高于对照组的(46.21±4.51),(43.23±4.66),(45.00±2.91),(49.99±3.1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4.79,6.81,10.22,4.61;P <0.05).结论 采用系统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对妇科肿瘤术后化疗患者生存质量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值得进一步的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磺达肝癸钠在癌症患者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VTE)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8月-2021年6月本院收治的62例癌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1例。对照组术后给予依诺肝素,观察组予以磺达肝癸钠,连续用药7-10d。对比两组并发症与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生活简易量表(WHOQOL-BREF)内心理、社会、环境、生理领域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心理、社会、环境、生理等领域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磺达肝癸钠可减少治疗相关并发症,显著防止VTE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安全可行,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HRCT定量评价哮喘和COPD患者气道壁厚度差异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目的用HRCT测量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及正常对照组的支气管管壁厚度,并评价两者的支气管壁厚度变化,初步探讨支气管哮喘和COPD患者气道重构的差异。方法用高分辨率CT(HRCT)扫描支气管哮喘患者35例,COPD患者30例,正常对照组20例。测量右肺上叶尖段支气管壁横截面的外径D和内径L,通过公式计算出支气管管壁厚度与外径比值(T/D)、管腔面积(Al)、气道壁面积(WA)及气道壁面积占气道总截面积百分比(WA%)。用统计软件SPSS的单因素方差分析统计三组之间观察指标的差异。结果支气管哮喘组和COPD组的支气管壁厚度均较正常对照组增厚,T/D、WA、WA%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5,P〈0.05);支气管哮喘组支气管管腔较正常对照组未见明显狭窄(P〉0.05),而COPD组支气管管腔面积较正常对照组减小(P〈0.05)。支气管哮喘组与COPD组比较,T/D、WA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WA%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PD组较支气管哮喘组管腔面积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于正常对照组,哮喘患者气道管壁面积增大而管腔面积不减小,而COPD患者气道管壁面积增大且同时管腔面积减小。不同的重构模式可反映哮喘和COPD患者炎症发展进程的根本区别。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健康干预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病人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以中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病人且行持续正压气道治疗者为对象,对其进行多导睡眠仪监测(polysomnography,PSG),并进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嗜睡评价量表(Epworth),生存质量量表(WHOQOL-BREF)、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艾森克人格问卷测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的调查,并进行系统的健康干预,对影响生存质量的因素进行多元逐步回归。[结果]健康干预前研究组与对照组生存质量指标:社会关系领域和环境领域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自我感觉的总健康状况、总生存质量、生理领域和心理领域得分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生理领域和心理领域指标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社会关系和环境领域无统计学意义;影响生存质量的因素有PSQI、健康干预、Epworth、情绪稳定性。[结论]病人的睡眠质量、健康干预和情绪稳定性会影响病人的生存质量,加强对病人的健康干预,可以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探讨通过灵性关怀改善下肢静脉曲张患者术后的不良情绪,提高其生活质量。方法便利抽样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江苏省中医院血管外科与普外科收治的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灵性关怀。分别于术后1d(T0)、术后7d(T1)和术后14d(T2),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rating scale for depression,HRSD)、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implified coping style questionnaire,SCSQ)、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Health promoting lifestyle profile,HPLP-Ⅱ)和生存质量调查表(WHO quality of life-BREF,WHOQOL-BREF)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定。结果两组患者术后HAMA、HRSD和SCSQ评分均呈时间依赖性下降(P0.01),且观察组患者在T1和T2时HAMA、HRSD和SCSQ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HPLP-II各项评分均呈时间依赖性上升(P0.01),且观察组患者在T1和T2时HPLP-II各项评分和总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WHOQOL-BREF各项评分和总分均呈时间依赖性上升(P0.05),且观察组患者在T1和T2时各项评分和总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1)。结论灵性关怀能够显著改善下肢静脉曲张患者术后的不良情绪,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WHOQOL-BREF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应用WHOQOL BREF研究脑卒中偏瘫患者不同时期生存质量的变化以及康复治疗对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5 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被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 ,每组各 2 5例 ,两组患者均接受药物治疗 ,康复组同时进行以运动训练为主的康复治疗。采用WHOQOL BREF量表和生存质量主观感受评分分别于病程 1,3和 6个月对患者进行评估。结果 康复组病程 3个月、6个月与对照组病程 6个月时 ,WHOQOL BREF在生理、心理和环境领域评分均显著高于同组病程 1个月时 (P <0 .0 5 ) ,这 3个领域评分在康复组病程 3个月和 6个月时均显著高于同期对照组 (P <0 .0 5 )。康复组病程 6个月时主观感受评分显著高于同组病程 1个月时 (P <0 .0 5 ) ,与对照组同期比较 ,差异也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结论 临床上应用WHOQOL BREF可反映脑卒中偏瘫患者不同时期生存质量的变化 ,同时证明康复治疗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对抑郁症病人应对方式和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0例抑郁症病人随机分为试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病人在药物治疗基础上,试验组参与认知行为干预8周,对照组接受传统护理方法,采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评定病人抑郁状态和应对方式,采用生存质量简表(WHOQOL-BREF)评定生活质量满意度.[结果]干预8周后试验组SDS、HAMD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积极应对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消极应对评分低于对照组,WHOQOL-BREF评分除环境领域外,心理领域、生理和社会关系3个领域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认知行为干预可以改善病人应对方式和抑郁状态,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联合康复治疗对抑郁症患者心理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78例抑郁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9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认知行为干预联合康复治疗,观察4周。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汉密顿抑郁量表、抑郁自评量表、症状自评量表、自杀态度问卷、应对方式问卷、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简表评分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汉密顿抑郁量表、抑郁自评量表、症状自评量表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应对方式问卷各分量表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自杀态度问卷各维度评分及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简表总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认知行为干预联合康复治疗抑郁症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及应对方式,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小组干预对癌症患者家庭照顾者生活质量及焦虑抑郁的影响。方法 选取海门市人民医院肿瘤科2015年5月至2017年4月入院的癌症患者的主要照顾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40人)和对照组(40人)。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干预组在常规健康教育的基础上采用小组干预模式。分别采用WHO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于患者入院和出院时对两组癌症患者家庭照顾者的生活质量及焦虑抑郁进行调查。结果 干预组癌症患者照顾者在心理领域、社会领域、总体感受的生活质量得分高于对照组 (P<0.05);干预组焦虑、抑郁得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小组干预能够提高癌症患者家庭照顾者在心理领域、社会领域、总体感受的生活质量,同时也可改善该群体的焦虑、抑郁水平。  相似文献   

17.
赵华 《全科护理》2020,18(13):1584-1586
[目的]研究心脏病病人实施心脏病Ⅰ期康复训练和心理指导对其心功能、6MWT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情况。[方法]选择医院2017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心脏病病人12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Ⅰ期康复训练和心理指导,两组病人均干预至出院。观察两组病人入院及出院当日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6 min步行试验(6MWT)、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简表(WHOQOL-BREF)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出院当日LVEDD、LVESD、LVEF水平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出院当日6MWT、WHOQOL-BREF评分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脏病病人实施心脏病Ⅰ期康复训练和心理指导能有效改善病人心功能,提高6 min步行试验距离,明显改善病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计算机辅助认知康复(computer-assisted cognitive rehabilitation, CACR)技术联合传统康复护理对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患者生活质量影响。 方法 选取我科2017年2-10月收治的AD患者53例,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27例和对照组26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康复护理模式,实验组在此基础上使用计算机辅助认知康复训练。经过3个月的康复训练后,比较2组简明智能精神状态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MMSE)、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简表(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quality of life brief scale,WHOQOL-BREF)各项评分指标的变化。 结果 经过3个月的康复训练,实验组MMSE、WHOQOL-BREF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ADL评分低于对照组(t=-4.060,P<0.001)。 结论 CACR训练能改善AD患者认知及日常生活能力,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运动训练结合电针治疗对不同病程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6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各30例,均接受基本相同的药物治疗,康复组同时接受运动训练和电针治疗。采用生存质量测定简式量表(WHOQOL-BREF)评定2组患者生存质量。结果:在治疗1个月时2组WHOQOL-BREF评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治疗3和6个月时康复组WHOQOL-BREF量表中生理、心理和环境领域评分及生存质量和健康状况主观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结论:早期运动训练结合电针治疗能更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痰湿蕴肺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的中医护理干预效果有进行分析。方法:本次研究以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于本院行痰湿蕴肺型咳嗽变异性哮喘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总例数为120例,根据双盲法将其分为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患者,其治疗方法完全相同,并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研究组患者强化中医护理干预,观察和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FEV1为(1.80±0.56),FEV1%为(61.42±13.16),FVC为(66.59±9.91),PEF为(6.34±1.22)1/sec;研究组患者的生理积分为(5.30±0.90)分,心理积分为(5.13±0.82)分,社会积分为(5.59±0.97)分,总积分为(17.03±2.38)分,各项指标水平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对痰湿蕴肺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采用中医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肺功能,且有利于促使患者的LCQ积分得到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