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比较四组脑皮质下单灶卒中患者的认知损害的特点,了解丘脑和基底节的功能,为早期识别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VCI)患者提供依据.方法 使用成套神经心理测验评估63例脑皮质下单灶卒中患者和34名健康对照组,病例组患者分为左丘脑卒中组(14例)、左基底节卒中组(17例)、右丘脑卒中组(15例)和右基底节卒中组(17例)四个组进行比较,分析不同部位单灶卒中后在听觉词语学习即刻记忆、短延迟记忆、长延迟记忆、再认测试,复杂图形测试和符号数字转换回忆测试上的变化.结果 四个部位卒中患者均在AVLT的即刻记忆、短延迟记忆、长延迟记忆和复杂图形测试上与正常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3.09、2.81、2.10、2.57;4.69、3.59、3.37、3.83;4.51、3.48、3.02、3.95; 2.45、2.02、2.91、2.47,P均<0.05),在AVLT再认上除右丘脑组外,在符号数字转换回忆上除左基底节组外,其余各组与正常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3.19、2.28、1.97;3.76、2.67、2.87,P均<0.05).左丘脑组与右丘脑组及右基底节组在AVLT短延时记忆上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1.82、1.74,P均<0.05),与右丘脑组在AVLT再认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7,P<0.05),与左基底节组在符号数字转换回忆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3,P<0.05).结论 丘脑或基底节受损后记忆功能广泛受损,以左丘脑受损后记忆功能损害最严重.  相似文献   

2.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7):1264-1266
选取本院2013年6月~2015年3月279例脑卒中患者,以汉密尔顿(HAMD)17项抑郁评分量表筛选出卒中后两周、一个月、两个月、三个月具有抑郁情绪的患者,并据此将患者分为非PSD组和PSD组,并比较两组在中国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损失程度评分表及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评分结果。结果279例脑卒中后患者发生抑郁127例,发生率45.5%,卒中后抑郁患者卒中部位、抑郁程度、神经功能损失等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发现PSD组与非PSD患者卒抑郁程度、卒中部位、神经功能损失具有统计学意义,多灶性卒中或卒中灶位于基底节、额颞叶、左侧半球的患者发生PSD明显高于单灶性卒中或卒中灶位于顶枕叶、右半球、皮质的患者。PSD发生与患者卒中部位、神经功能损失有关,多灶性卒中或卒中灶位于基底节、额颞叶、左侧半球的患者易发生PSD。  相似文献   

3.
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认知功能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原发性高血压对老年人认知功能的影响,探讨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 采用听觉词语回忆测验、逻辑记忆测验、连线测验、Rey-Osterrieth复杂图片测验、Stroop色词测验及言语流畅性测验对113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及98例健康对照组进行认知评定.结果 在记忆测验方面,高血压组患者听觉词语回忆测验及逻辑记忆测验得分低于对照组(P<0.05);非记忆测验方面,高血压组言语流畅性测验得分低于对照组(P<0.05),连线测验-A和连线测验-B耗时数比对照组延长(P<0.05);Stroop色词测验及复杂图片测验得分两组比较没有差异(P>0.05).结论 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存在除视觉构造能力、空间结构记忆、注意力及抗干扰能力外的多项认知功能损害.应及早采取护理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不同核团丘脑卒中后认知功能及情绪状态的临床神经心理学特点.方法:将60例单灶性丘脑卒中患者按病灶部位分为左前组(9例)、右前组(7例)、左内组(10例)、右内组(8例)、左外组(14例)、右外组(12例),30名健康中老年人设为对照组,采用蒙特利尔认知测验、神经精神问卷评定总体认知功能及情绪状态,并对各组间评定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左前组、右前组、左内组、右内组蒙特利尔认知测验评分显著低于左外组、右外组、对照组(P<0.01),神经精神问卷评分显著高于左外组、右外组、对照组(P<0.01);左外组、右外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丘脑前核、内侧核卒中可导致认知及情绪障碍,外侧核卒中可能对认知功能及情绪状态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慢性非流畅性失语患者大脑在图片命名过程中神经网络活动特征及与受损语言功能的关系.方法:非流畅性失语患者及年龄、性别、学历相匹配的健康成年人各5例,分别作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使用西方失语症成套测验评估受试者的言语功能,应用脑磁图(MEG)对受试者图片命名过程中大脑语言加工活动进行检测.结果:比较两组受试者在图片命名过程中相关大脑感兴趣区域(ROIs)在不同时间窗内的激活强度后发现:在图片命名的400-600ms时间窗内非流畅性失语症患者左脑Broca区的激活强度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右脑的Broca同源区、Wemicke同源区、顶下小叶激活强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右Broca同源区的激活强度与患者的失语商(AQ)正相关(r=0.886,n=5,P=-0.045).结论:慢性非流畅性失语患者存在右脑神经网络活动广泛上调,这种泛化在言语输出准备时期最为明显,提示与受损后大脑自发低水平的言语代偿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将60例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设为研究组,抽取同期慢性精神分裂症恢复期患者57例设为对照组,采用连线测验、数字符号转换测验、言语流畅性测验、数字广度测验和汉密顿抑郁量表进行测评分析.结果 研究组汉密顿抑郁量表、连线测验A和连线测验B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言语流畅性测验、数字符号转换测验、数字广度测验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增加对数字符号测验、数字广度测验、连线测验A和B的评分有负面影响;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高是数字符号测验成绩偏低的危险因子;文化程度高、脑力劳动及单药治疗对认知功能具有保护作用.结论 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损害与多药治疗、抑郁情绪、年龄增加、文化程度低、非脑力劳动等诸多因素有关,其病情的缓解有助于改善认知功能及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食道癌伴抑郁患者脑电频率变化和额叶认知功能损害的关系。方法对60例食道癌伴抑郁患者(研究组)和60例正常对照组进行额叶认知功能评定和脑电图检查,同时研究组分为有和无精神病性症状组(PD组和NPD组),采用贝克抑郁自评量表(Beck抑郁量表)和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评估患者的临床症状。结果 (1)研究组和PD组分别与对照组相比,Stroop测验、数字颜色连线得分均显著延长,言语流畅性成绩均显著减小;NPD与对照组相比,Stroop测验、数字颜色连线得分均显著延长;PD组与NPD相比,Stroop测验、数字颜色连线得分显著延长。(2)研究组前额脑波α1、δ、θ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用多因素方差分析对研究组与对照组左右前额脑波功率进行比较,发现α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控制Beck抑郁评分后,研究组左前额α1波和θ波功率与言语流畅性得分负相关,与数字颜色连线、Stroop测验均正相关。结论前额脑电功率变化与食道癌伴抑郁患者额叶认知功能损害相关。  相似文献   

8.
首次脑梗死后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多因素相关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首次脑梗死后患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CT或MRI确定首次脑梗塞患者282例,所有患者均为右利手。病灶部位:额叶53例,顶叶45例,颞叶50例,枕叶43例,丘脑33例,基底节174例,小脑30例,脑干51例;测定病灶体积;采用中文版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患者的认知功能。结果①额叶、顶叶、颞叶、枕叶、丘脑、基底节梗死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具有相关性(P<0.05)。小脑、脑干梗死与认知功能障碍无相关性。②病灶体积大小与认知功能障碍呈显著相关性(P<0.05)。③MOCA总分与HAMD分值呈显著性负相关(P<0.05)。认知功能正常组与异常组的HAMD得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④首次卒中后有认知功能损害者呈低文化水平特征,有长期大量饮酒史患者认知功能障碍有显著性异常(P<0.05)。结论认知功能障碍是首次脑梗死患者的常见并发症,认知功能障碍与卒中部位及体积有关,病灶体积大者认知功能障碍严重,教育水平低、长期大量饮酒及抑郁患者更易发生认知障碍。  相似文献   

9.
选取2011年3月~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35例儿童基底与丘脑生殖细胞瘤患者。12例患儿单行MR检查,5例单行CT检查,18例患儿行CT与MR检查。结果 35例患儿中,28例位于基底节,7例位于丘脑;其中19例表现为椭圆形或圆形;16例患者为不规则形态,为边缘分叶形;15例患者肿瘤内有坏死与囊变灶;行MR检查者,经T1加权像后,8例有肿瘤内斑块样出血灶,经静脉注射对比剂后,24例表现为斑片样增强或斑块样;11例为肿瘤向对侧基底节扩散。有14例基底节生殖细胞瘤患者,出现同侧大脑皮层萎缩;丘脑与基底节生殖细胞瘤在CT与MR影像中,具有一定特点,通过与临床病史、表现进行综合分析,可以提供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联合常规言语康复治疗脑卒中后非流畅性失语症的临床疗效,为tDCS在脑卒中后言语康复中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将36例脑卒中后恢复期失语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8例,治疗组采用tDCS分别精准左右额下回三角部区刺激配合常规言语治疗,对照组采用tDCS假刺激配合常规语言治疗训练,2组均治疗5个星期,观察2组患者的自发言语、听理解、复述、命名成绩变化情况,并在治疗后采用西方失语成套测验(WAB)进行评价。结果:2组治疗后在自发言语、复述、命名和失语商(AQ)评分方面均比治疗前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tDCS左侧额下回三角部区阳极刺激+右侧额下回三角部区阴极刺激,并配合常规语言治疗脑卒中后非流畅性失语症,可以提高患者的自发言语、复述、命名成绩。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旋律发音治疗(MIT)对脑卒中早期非流畅性失语患者言语失用的影响。方法前瞻性研究,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5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收治的脑卒中早期非流畅性失语合并言语失用的患者3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MIT组,每组各1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6周常规言语训练,MIT组患者给予6周常规言语训练联合旋律发音治疗。在治疗前后分别采用言语失用评价表、西方失语症成套测验(WAB)、波士顿诊断性失语症检查法(BDAE)等手段进行评价。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言语失用评分均显著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MIT组治疗后言语失用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8. 516,P0. 01);治疗6周后,两组患者WAB各项评分中,MIT组患者的自发语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t=2. 807,P 0. 01);复述(t=2. 711,P 0. 05)、命名(t=2. 183,P 0. 05)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听理解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 110,P 0. 05);治疗6周后,两组患者的失语商(AQ)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 496,P 0. 01);两组疗效比较,MIT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4. 497,P=0. 034)。结论 MIT可有效改善脑卒中早期非流畅性失语患者的言语失用及主动言语表达水平,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2.
基底核卒中对执行功能和学习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基底核卒中执行功能损害的特征及学习能力受损的状况,为康复策略的制定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基底核卒中患者17例, 其中左侧基底核卒中组8例,右侧基底核卒中组9例。同期住院的非脑部疾病的患者或无任何疾病的健康者10例。采用汉诺塔(TOH)、威斯康星卡片分类(WCST)、连线测试(TMT)和音素言语流畅度(PVF)分别对左、右侧基底核损伤患者和对照组进行连续3d的测试。结果:基底核卒中组在学习前TOH时间、WCST错误率、完成分类数、TMT-A和TMT-B测试时间显著差于对照组。左、右基底核比较显示学习  相似文献   

13.
腔隙性脑梗死患者智能障碍的前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对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进行前瞻研究,以期发现其智能损害的规律性。方法广东医学院附属湛江中心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各类腔隙性脑梗死患者186例,51例伴有轻度运动性失语,入院1周内明显改善;肢体瘫痪症状较轻,肌力IV级左右,并在1周内明显好转。采用韦氏成人智力量表对患者进行测定,根据其影像学特征及患者的性别、年龄、职业和受教育程度进行多元相关分析研究。结果186例中130例智能低于正常,占70.0%,严重智能障碍51例(VIQ<69分)占27.4%,受教育程度高低与智能损害呈显著负相关(r=-0.6307,P=0.001)。左侧基底节、放射冠区及左侧颞叶脑梗死较右侧更易造成智能障碍(r=-0.217,P=0.003)。Binswanger综合征是造成智能障碍的重要原因(r=-0.2677,P<0.001)。结论腔隙性脑梗死损害部位不同,其智能损害程度差异较大。左侧半球病变更易造成智能障碍,尤其左侧基底节及颞叶;多发病灶者其智能损害较单发病灶者重,单发的皮质下腔梗死也可造成明显智能障碍。性别、年龄、职业与腔隙性脑梗死后引发的智能障碍无相关性,但受教育程度的高低与智能障碍的程度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音乐治疗对卒中后抑郁伴左侧基底节失语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2013年4月至2016年7月,选择卒中后抑郁伴左侧基底节失语患者60例,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两组都给予药物治疗和常规康复训练,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辅以音乐治疗,持续3个月。治疗前后采用修订医院版卒中后失语患者抑郁问卷(SADQ-H)和中国康复研究中心标准失语症检查(CRRCAE)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研究组SADQ-H重度抑郁人数较对照组少(χ~2=8.926,P0.05);研究组的听理解、复述、命名分治疗前后差值显著大于对照组(t5.707,P0.001)。结论音乐治疗有助于改善卒中后抑郁伴左侧基底节失语患者的心境和语言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法舒地尔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老年性痴呆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6例老年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53例,选取尼莫地平联合法舒地尔为治疗组,单纯性尼莫地平治疗为对照组。应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言语流畅性测验、数字符号替换对治疗前后患者进行评分。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0.57%,对照组有效率为66.04%,2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经治疗后MMSE、ADL、言语流畅性测验、数字符号替换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治疗组患者MMSE、言语流畅性测验、数字符号替换分值均较治疗前显著增加(P<0.05),ADL分值有明显减低(P<0.05)。结论法舒地尔联合尼莫地平对老年性痴呆有比较良好的治疗效果,可改善患者智能缺损和执行功能,并提高其生活能力,疗效优于单用尼莫地平治疗,且无明显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积极成语朗读训练对脑卒中非流畅性失语者的影响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1至6月于我院就治的脑卒中后非流畅失语症者80例为研究样本,收治于奇偶数病室的非流畅性失语症者各40例,分别设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对照组接受非流畅性失语症常规言语康复训练,试验组接受积极成语朗读训练,对两组干预后的各观察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试验组干预后言语能力测评项目评分值和言语康复训练护理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积极成语朗读训练对脑卒中非流畅性失语症者施加干预,可获得良好的言语功能康复训练效果,深受患者高度满意度评价。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持续植物状态(PVS)患者磁共振波谱分析(MRS)影像学特征,分析MRS对PVS预后判断能力.方法 对病例组(PVS患者28例)治疗前行MRS检查,测定丘脑、基底节NAA/Cr、Cho/Cr、NAA/Cho的比值,与对照组(健康体检者30例)对比差异,对所测结果与临床综合治疗后PVS总疗效评分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丘脑、基底节可视损伤区MRS表现与对照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表观正常区MRS表现与对照组也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且该差异性导致丘脑NAA/Cr、NAA/Cho比值以及基底节NAA/Cr比值与PVS总疗效评分分级之间呈正相关.结论 MRS在PVS预后中的作用具有非常好的价值和潜力,丘脑表观正常区及NAA/Cr比值可作为较好的感兴趣区及判断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脑梗死致同侧肢体功能障碍的可能性及原因。方法:结合临床资料对37例一侧肢体功能障碍与颅脑CT示同侧脑梗死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37例患者出现同侧梗死灶43个,其中左侧病灶22个,右侧病灶21个;病灶位于基底节者31个,丘脑4个,放射冠2个,脑叶6个。肢体运动障碍左侧25例,右侧12例。结论:脑梗死可导致同侧肢体功能障碍,且右侧梗死灶致同侧肢体运动障碍的发生率低于左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联合言语训练对缺血性卒中失语患者语言功能重建的作用。方法:缺血性卒中后失语患者100例随机分为2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言语康复训练,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低频rTMS。于治疗前、后,采用汉语失语成套测验(ABC)评定患者语言功能,计算失语商(AQ),采用功能性言语沟通能力判定法(CFCP)评估患者的日常生活交流和沟通能力。结果:2组治疗后ABC评分、AQ和CFCP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且联合组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低频rTMS联合言语训练有助于重建缺血性卒中失语患者的语言功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运用本土化的语义记忆测验评估脑损伤患者的语义记忆水平,比较患者和对照组在语义记忆分数上的差异,同时研究语义记忆是否存在偏侧化特点.方法 对25例脑损伤患者(左侧脑损伤16例,右侧脑损伤9例)和24例正常对照组进行图片版和词汇版相关匹配测验.结果 左侧脑损伤患者组在图片版和词汇版相关匹配测验上的分数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和右侧脑损伤患者组(P<0.05).患者图片版和词汇版相关测验的分数之间呈明显正相关(r=0.542,P<0.01).左侧脑损伤语义记忆障碍发生率明显高于右侧脑损伤(P<0.01).左侧基底节损伤语义记忆障碍发生率高于右侧基底节损伤(P<0.05).结论 采用词汇版和图片版相关匹配测验可评估患者语义记忆水平.脑损伤患者中普遍存在语义记忆障碍,而且语义记忆存在左侧化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