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腹膜假性黏液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 2017-03 ~ 2018-11 在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 13 例腹膜假性黏液瘤病人,分析其声像图特点及临床特征。结果: 腹膜假性黏液瘤 病人的声像图均可探及腹腔、盆腔及肝脾周围大量液性暗区,液性暗区内可见大小不等的囊泡,内见密集点状、 条状分隔带,用探头轻轻冲击腹部可见飘动,呈特征性“礼花样”改变。结论: 腹膜假性黏液瘤的超声表现有其 特征性,利用这些特征诊断腹膜假性黏液瘤安全、有效、诊断准确率高,可作为腹膜假性黏液瘤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2.
张阳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25(14):1754-1755
目的:探讨腹膜假性黏液瘤的超声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水平。方法:选取11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腹膜假性黏液瘤患者资料,全部病例均行超声及病理学检查,分析其超声影像学特点。结果:11例腹膜假性黏液瘤表现为腹腔凝胶状腹水伴多发实性肿块,并可见散在点条状钙化,肝脏、脾脏边缘受压呈"扇贝样"改变。结论:腹膜假性黏液瘤在病变部位和病变形态上有其特征性的超声表现,充分认识其超声表现征象有利于超声诊断医师作出正确的诊断及临床医师正确治疗方案的制定。  相似文献   

3.
张霞  周建千 《右江医学》2011,39(4):451-452,545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假性动脉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5例假性动脉瘤的超声声像图及相关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瘤体内涡流状或旋转血流信号及破口处"双期双向"血流频谱是假性动脉瘤的特征性表现;8例医源性假性动脉瘤在超声引导下压迫治疗均获治愈。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假性动脉瘤准确性高,超声引导下压迫治疗假性动脉瘤效果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甲状腺滤泡性腺瘤高频声像图特征。方法回顾2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甲状腺滤泡性腺瘤声像图表现与病理结果对照分析。结果高频超声诊断甲状腺滤泡性腺瘤符合率92%(23/25),其声像图特征主要为腺瘤结节内出现偏心性的液性暗区。结论高频超声对甲状腺滤泡性瘤诊断可具有较高诊断符合率。  相似文献   

5.
余燕武  余英清  江敏  程庆华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11):140-141,118
目的探讨腹膜假性粘液瘤的影像学征象的特点。方法经病理证实的腹膜假性粘液瘤2例,均行超声、CT检查。结果2例腹膜假性粘液瘤表现为腹腔内大量腹水伴有多发实性肿块,并可见散在点条状钙化,肝脾边缘受压呈“扇贝样”。结论腹膜假性粘液瘤在病变部位和病变形态有其特殊影像学表现,准确的影像学评价有利于治疗方案的制定。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右心房粘液瘤的声像图表现,以提高其超声诊断水平。方法:对5例我院超声检查发现,后经手术或DSA证实为右心房粘液瘤病例的超声图像进行观察分析。结果:5例病例经超声检查发现:右心房内带蒂附壁高回声团块,并随血流规律活动及形态改变。超声诊断:示右心房粘液瘤,并经手术及DSA证实。结论:超声检查发现右心房粘液瘤有着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王世鹏  张一贺 《甘肃医药》2013,(12):960-960,F0003
通过超声诊断的特征性表现,为临床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利用超声检查对腹膜假性黏液瘤腹腔积液作出诊断.腹膜假性黏液瘤腹腔积液超声表现特征:内部透声差,呈团状或蜂窝状改变,无流动性,腹壁加压呈胶冻样,无肠管漂浮征.通过本病例超声波检查是诊断腹膜假性黏液瘤的重要方法,可以直观的显示其腹腔积液的性状,对腹膜假性黏液瘤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睾丸恶性肿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分析1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睾丸恶性肿瘤的声像图特征.结果 19例睾丸恶性肿瘤中,18例生殖细胞肿瘤(包括9例精原细胞瘤),1例硬化型支持细胞瘤.恶性肿瘤共同特征常表现为形态不规则实性为主的低回声团,部分可见不规则液性暗区、钙化,内部血流丰富杂乱,常伴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以对睾丸恶性肿瘤及转移情况作出初步诊断,是睾丸肿瘤诊断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结核性腹膜炎声像图特征及超声诊断价值。方法通过对38例单纯性结核性腹膜炎超声观察,分析不同类型结核性腹膜炎声像图特征与病理改变的关系,并与正常组50例作对照。结果结核性腹膜炎各型病例(腹水型19例、干酪型4例、黏连型15例)均被超声检出,其声像图呈复杂多样改变,基本特征表现为壁层腹膜非均匀性增厚、部分肠壁的浆膜层增厚、大网膜增厚,腹腔内、肠间隙见液性暗区,并有光点回声或分隔光带。结论多普勒超声不仅能够清晰显示正常壁层腹膜和大网膜结构,而且对腹膜的一些异常病理改变包括腹膜的增厚、黏连、腹水等作出明确判断,对结核性腹膜炎诊断有重要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不同原因所致宫腔积液的超声声像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不同原因引起的宫腔积液患者的超声声像图特征,探讨超声检查用于宫腔积液病因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43例不同原因所致宫腔积液患者的超声声像图及相关临床资料.结果 超声检查显示:异位妊娠时宫腔内暗区周边回声略增强,壁薄;生理性宫腔积液量少、透声好,一侧附件区可见生理性囊肿,复查积液消失;宫腔粘连者于宫腔见梭形液性暗区,其内可见带状稍高回声与前后壁相连.绝经后无器质性病变患者单层内膜菲薄,约1 mm,宫腔积液量少,多<5 mm,透声较好,积脓者透声差.子宫内膜良性病变超声检查表现为宫腔分离,内有异常回声团,带蒂者可脱至宫颈内口.结论 超声检查是妇产科患者的重要辅助检查手段,将超声图像特点与临床表现相结合,可为临床诊断提供客观依据,对临床诊断与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周南  梁蕾  郭君 《医学研究杂志》2016,45(3):167-170
目的 研究腹膜假黏液瘤的声像图特征,分析超声检查在腹膜假黏液瘤诊断及评估临床分级的应用价值.方法 术前对50例患者进行超声检查,记录临床特点、声像图特征、剖宫产术中表现及病理结果,对比术中表现分析腹膜假黏液瘤的声像图特征,并分析不同级别腹膜假黏液瘤的声像图差异.结果 在超声检查中,48例患者发现腹腔积液,仅2例患者未发现明显腹腔积液.43例发现肝脾周围压迹, 33例发现腹盆腔不均质包块,34例发现明显网膜增厚,形成网膜饼,2例发现腹腔淋巴结肿大.肝脾周围压迹及腹盆腔包块在不同级别腹膜假黏液瘤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腹腔积液特点、网膜饼及淋巴结肿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前超声检查在腹膜假黏液瘤的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不同级别腹膜假黏液瘤声像图特征有重叠,但有些表现可以帮助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低频高频超声联合使用诊断急性阑尾炎的方法及其超声图像特征。方法:对我院因急腹症就诊,经外科证实为急性阑尾炎的65例患者的术前超声检查手法及声像图总结、分析。结果:65例急性阑尾炎患者中,超声诊断急性单纯性阑尾炎31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21例,坏疽性阑尾炎2例,阑尾周围脓肿7例,均与手术及病理相符,漏诊4例,因盲肠后位、体型肥胖、声像图不典型等原因。结论:低频及高频超声联合使用,操作手法得当,能够提高阑尾显示率,为临床诊断急性阑尾炎及分型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腹膜假性黏液瘤(Pseudomyxoma peritonei,PMP)的MRI表现特点,提高对本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PMP 3例,结合文献对其MRI表现进行分析.结果:3例出现腹盆腔脏器扇贝样压迹,腹腔、盆腔脏器周边多发长T1长T2信号分房黏液团块,合并有网膜、肠系膜浸润,出现网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腹膜假性黏液瘤(pseudomyxoma peritonei,PMP)的临床诊疗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5月-2011年10月本院收治的52例腹膜假性黏液瘤诊疗及随访情况.结果52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腹部膨隆、腹胀及腹痛,经超声、CT、腹腔穿刺活检证实43例,所有患者均经手术治疗,2例术后死亡,余恢复良好;45例随访2月-11年,7例死亡.结论腹膜假性黏液瘤虽属低度恶性,但病死率高,超声、CT、腹腔穿刺活检联合检查有助于明确术前诊断,减瘤术为本病主要治疗手段,改进切除范围可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提高生存率亦有显著意义.  相似文献   

15.
回顾性分析2014年9月至2014年11月应用经脐内镜手术(transumbilical endoscopic surgery,TUES)诊断3例腹膜假性黏液瘤的资料。3例腹水患者均行TUES手术确诊为腹膜假性黏液瘤,手术均获成功,无1例转手术或腹腔镜治疗,手术用时(45±16) min,术中失血量5~10 mL,术后平均恢复时间3 d。患者随访时间9~11个月,术后各患者腹壁切口未见明显疤痕,美容效果良好,均行腹腔热疗及灌注化疗,生存率100%。TUES作为一项新型腹部无痕微创手术,凭借其创伤小、无疤痕、风险小、费用低等优点,在不明原因的腹水诊断中,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复发性腹膜假黏液瘤(PMP)病理级别的变化,分析复发前病理级别同P53表达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分析2008年1月~2016年4月74例复发手术并行病理检查≥2次腹膜假黏液瘤临床病理资料,按照2010年WHO标准,分别分为低级别腹膜假黏液瘤及高级别腹膜假黏液瘤,观察复发前、后级别变化情况,并分析复发前次手术病理级别同P53表达的关系。结果 74例复发病例中,复发前后级别不变,提高、降低的病例分别为65例,6例,3例。复发前低级别、高级别病变P53阳性率分别为9.58%±15.02%及47.46%±34.18%,相关系数为0.521(P=0.000);Logistic分析显示P53变量偏回归系数为0.054,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高级别腹膜假黏液瘤P53阳性率高,而低级别PMPP53阳性率低。结论 腹膜假黏液瘤自然病程长,复发率高,复发前病理级别可作为复发后选择术中治疗方案的参考;P53指标可作为评价级别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7.
摘要 目的:比较超声与病理诊断皮肤囊肿的符合率,探讨各类皮肤囊肿的诊断特点与误诊因素。方法:对248例超声诊断的3类皮肤囊肿与病理对比分析。结果:248例超声诊断皮肤囊肿,符合病理诊断210例,不符合诊断38例,超声总符合率85%,其中表皮样囊肿225例(与病理诊断结果相比符合率86%),皮脂腺囊肿15例(66%),脂囊瘤8例(88%),多数皮肤囊肿有各自超声特征性表现,但部分缺乏特异性。结论:高频超声对大多数皮肤囊肿能做出正确的定性诊断,且可作出准确定位,对不典型表现者需全面细致观察、结合临床资料来提高诊断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急性阑尾炎的超声诊断。方法对106例临床上高度怀疑急性阑尾炎的患者进行B超检查,分析其声像图特点并与术后病理进行对照。结果106例中92例超声检查有明显的右下腹异常包块阳性发现,8例超声表现为右下腹肠管扩张并少许游离液性暗区,6例超声腹腔见大量气体回声,超声无明显发现,误诊2例。根据其病程的长短及超声图像的不同表现,可以分成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急性坏疽性阑尾炎、阑尾周同脓肿四种类型。结论B超检查在急性阑尾炎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研究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病的超声诊断价值。方法 2009年1月~2011年1月在我院接受超声检查并确诊的子宫肌瘤患者50例和子宫腺肌病42例。结果超声诊断的50例子宫肌瘤患者经病理证实46例,超声诊断符合率92.0%,超声诊断的42例子宫腺肌病经病理证实38例,超声诊断符合率90.5%。结论以二维声像图特征为基础,结合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及临床资料综合分析,可提高对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病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20.
应用B超检查 122例妇科急腹症,其中 112例手术后作病理检查,10例盆腔炎在B超动态观察下,保守治疗痊愈。结果表明B超对其病变性质的诊断符合率为87.7%。文中对某些妇科急腹症的典型图像及误诊原因作了描述及分析。值得重视的是,腹腔或直肠子宫陷凹内有积液是妇科急腹症的重要征象,若声像图与临床资料相结合,可明显提高B超对其病变诊断符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