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目的 探讨2012-2016年南宁市重症手足口病的临床流行病学特征及病原分布与变迁,为重症手足口病预防和控制提供依据。 方法 收集2012-2016年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儿科住院的重症手足口病患儿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不同发病年份、年龄、性别和地区重症手足口病临床流行病学特征,采用RT-PCT法进行EV71、CoxA16和其他肠道病毒检测。 结果 2012-2016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儿科共报道手足口病52 861例,其中重症病例870例,重症发病率为1.65%,重症手足口病每年有4~7月份和8~10月份2个流行高峰。发病最多的患儿为1~2岁组,占总病例数的45.40%,其次为2~3岁组,占21.15%,5岁以下患儿占97.59%,男女性别比例为2.25:1;发病人群中散居儿童占88.15%,幼托儿童占10.47%,西乡塘区和江南区发病最多分别占21.98%和16.23%。870例病例中检出肠道病毒(EV71型、CoxA16型及其他肠道病)704例,检出率为80.92%。EV71型、CoxA16型和其他肠道病毒构成比分别为40.34%、6.39%和53.27%。14例死亡病例中,EV71型检出率为85.71%,其他肠道病检出率为7.14%。2012年和2014年以EV71型流行为主,其他年份以其他肠道病毒为主。 结论 重症手足口病有明显的季节性,5岁以下儿童为易感人群,高危人群为散居、幼托儿童,女性发病率低于男性。肠道病毒是导致重症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体,EV71型感染与重症病例死亡相关,EV71型与其他肠道病毒每隔1或2年交替流行。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2012年贵阳地区儿童手足口病住院患者的病原体分布情况,为手足口病的诊断、治疗及预防提供依据。方法收集3179例手足口病患儿资料,用荧光定量PCR法进行肠道病毒通用型、肠道病毒71型(EV71)和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A16)定量分型。结果共检测手足口病病例标本3179份,CA16阳性151份,占4.75%;EV71型331份,占10.41%;CA16和EV71混合感染7份,占0.22%;其他型肠道病毒897份,占28.22%。全年有2个发病高峰,分别为4~7月及10~11月,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5岁以下儿童,其中0~3岁发病最高;男性患儿多于女性。结论2012年贵阳地区儿童手足口病住院患者的病原学分布以其他型肠道病毒和EV71型为主。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郑州市2012-2015年手足口病流行特征,为今后制定手足口病防控规划和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运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郑州市2012-2015年手足口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12-2015年郑州市报告手足口病病例65 364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196.99/10万;男女性别比为1.50∶1;4~7月病例数占发病总数的70.51%;手足口病的人群特征为3岁及以下儿童高发,占发病总数的65.15%;散居儿童、幼托儿童病例数分别占发病总数的77.19%、20.85%。病原学监测结果肠道病毒EV 71型感染占20.74%,Cox A16型感染占46.28%。结论手足口病的高危人群为散居儿童和幼托儿童,应强化开展对社区和托幼机构的手足部防控工作,有效应对聚集性疫情。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永川地区2009~2012年手足口病(HFMD)流行病学特征,为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9~2012年本院感染科H FM D患者的资料,分析其流行病学特征。结果共收集H FM D患者509例,其中,重症2例,死亡1例;发病高峰为每年5~7月份,2011年及2012年出现第2个高峰,为10~12月份;患者多见于5岁以下儿童;男性多于女性,散居儿童多于幼托儿童;农村多于城市。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 A16)及其他肠道病毒(EV)为优势流行株,但2011年和2012年肠道病毒71型(EV71)感染比例明显增多。EV71感染是引起 HFMD重症及死亡病例的重要因素。结论永川地区 HFMD流行具有明显的季节性、人群性、地区性以及病原学特征。应采取相应措施,更好防控手足口病的发生和流行。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2010年云浮市哨点医院手足口病(HFMD)监测结果进行分析,了解云浮市手足口病的病原学特征,为云浮市手足口病的防治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收集73例监测哨点医院手足口病病例送检的粪便标本,应用Real time—PCR技术检测肠道病毒7l型(EV71)、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Al6)、非EV7l和CAl6的其它肠道病毒核酸。结果 73例手足口病患者中42例为肠道病毒核酸阳性,阳性率为57.5%,其中EV71病毒、CAl6病毒以及非EV7l和CAl6的其它肠道病毒分别占总阳性数的71.4%、7.1%、21.4%。三种不同型别肠道病毒在全年中交替变更;病毒检出高峰出现在5~6月,病例人群男性高于女性(1.92:1),4岁以下儿童病例阳性率最高。结论云浮市2010年手足口病疫情发病高峰为5-6月,4岁以下儿童病例发病数最多,肠道病毒EV71型是2010年云浮市手足口病流行的主要毒株类型。开展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和病原学研究,将有助于提出更好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手足口病疫情流行病学特征,为做好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09-2012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报告的手足口病例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四年共报告手足口病例6 113例,无死亡病例。每年的二季度、四季度为手足口病发病高峰,1~4岁儿童是发病重点人群,男性多于女性,病原检测肠道病毒71型(EV71)占43.26%,柯萨奇A组16型(CoxA16)占36.28%,其他肠道病毒占20.47%。结论如皋市手足口病流行主要由EV71病毒和CoxA16病毒引起,手足口病防治的重点在每年的二、四季度和1~4岁儿童。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2011-2012年兵团部分地区手足口病例标本检测并分析流行病和病原学特征,探索手足病发病危险因素,为手足口病的预防和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采集手足口疑似病例的粪便和咽拭子标本,用实时荧光PCR仪检测肠道病毒通用型、EV71型和CoxA16型。结果:2011-2012年实验室共检测123例手足口病标本,肠道病毒CoxA16和EV71型分别占54.5%和28.5%。5~7月为发病高峰,5岁以下儿童发病为主,男性发病高于女性。结论:2011-2012年兵团手足口病疫情的优势毒株为EV71和CoxA16,有明显的季节和人群特征,针对5岁以下的幼托和散居儿童加强手足口病的防控。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湖北省武穴市2009~2012年间手足口病流行特征以及临床资料,探讨适宜的合理有效防控措施.方法 收集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手足口病个案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统计方法对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2009~2012年间武穴市共报告手足口病976例,年平均发病率36.48/10万,2009~2012年间分别报告129例、191例、278例、378例,报告发病率分别为18.74/10万、27.65/10万、43.15/10万、57.98/10万,年发病率逐年上升,4~7月为发病高峰,8月份回到较低水平,2011和2012这两年的10~12月出现第2个小高峰;发病人群中以散居儿童为主,占84.83%(828/976);发病年龄主要分布在5岁以下儿童,占98.05%(957/976),无死亡病例.2009~2012间手足口病病原体均以肠道病毒71型(EV71)为主,病原学诊断阳性者中71型(EV71)占46.88%,Cox16和其他肠道病毒有一定的感染比例.结论 2009~2012间武穴市手足口病发病流行强度逐年升高,手足口病流行有明显的季节性,主要分布在5岁以下儿童,病原学以EV71型为主,应关注流行高峰季节和重点人群,制定科学规范的防控方案,加强疫情监测,减少发病和死亡.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2010年百色市手足口病重症病例的病原学特点,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取患者咽拭子和肛拭子标本,用荧光PCR法检测肠道病毒通用型(EV)、柯萨奇病毒A16型(CoxA16)、肠道病毒71型(EV71)。结果在165例临床诊断为手足口病重症的患者中,肠道病毒核酸阳性137例,阳性率83.03%。其中EV71感染91例,占55.15%;CoxA16感染7例,占4.24%;其他型肠道病毒感染39例,占23.64%。结论 2010年引起百色市重症手足病的病原体主要为EV71病毒。应做好该病的防控工作,向大众普及健康卫生常识。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2009-2011年咸阳市手足口病流行特征,为手足口病的科学防控提供依据。方法:根据《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2009-2011年咸阳市报告手足口病信息,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方法进行分析。结果:2009-2011年咸阳市共报告手足口病12 308例,重症110例,死亡8例,发病率介于52.93/10万~110.71/10万之间。全年各月均发病,发病高峰为4-7月份。5岁及以下婴幼儿占病例总数的94.93%,其中3岁及以下占82.91%;发病以散居儿童为主,占病例总数的78.52%;发病男女性别比为1.75∶1。实验室诊断病例共报告227例,其中肠道病毒71型(EV71)阳性占51.54%,柯萨奇病毒A16型(Cox A16)阳性占17.18%,其他肠道病毒阳性占31.28%,病原体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4-7月份针对3岁以下散居儿童做好手足口病防控工作是当前手足口病防控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广州市2008-2012年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为手足口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08-2012年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系统报告的广州市手足口病病例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广州市2008-2012年共报告15 6895例手足口病病例,重症117例,死亡12例,年平均发病率为268.34/10万。其中2008年报告6 230例,发病率为57.02/10万;2009年报告14 149例,发病率为128.53/10万;2010年报告35 373例,发病率为319.14/10万;2011年报告46 141例,发病率为363.29/10万;2012年报告55 002例,发病率为431.34/10万。发病主要有两个高峰期,一个主要的高峰期集中在4~6月,另一个在9~10月。病例主要集中在5岁及以下儿童,占发病总数的95.07%(149 160/156 895),其中3岁及以下儿童病例占发病总数的81.74%(128 247/156 895)。死亡病例均为9~32月龄儿童。2008-2012年共报告手足口病实验室确诊病例11 826例,其中普通病例11 729例、重症病例97例。重症病例和普通病例病原构成存在差异,重症病例中肠道病毒71型(EV 71)构成比为74.23%(72/97),柯萨奇病毒A16型(Cox A16)构成比为11.34%(11/97);普通病例中EV 71构成比为26.29%(3 084/11 729),Cox A16构成比为34.74%(4 074/11 729)。2008-2012年共发生聚集性病例疫情47起,托幼机构45起,占95.74%;聚集性病例发生时间主要集中在4~7月,共报告30起,占63.83%(30/47)。结论 2008-2012年手足口病流行强度呈逐年增强趋势。5岁以下儿童尤其是3岁及以下儿童是发病主要人群,EV 71和Cox A16为主要病原,重症病例主要由EV 71引起。聚集性病例高发场所为托幼机构。  相似文献   

12.
莫建军 《中国热带医学》2013,(10):1290-1292
摘要:目的分析2012年广西手足1:3病流行病学特征,为科学防控手足口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12年广西手足口病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2年共报告手足口病病例231984例,重症病例2236例,死亡123例,报告发病率为499.43/10万,病死率为0.053%。报告病例中5岁以下儿童占91.85%,病原学监测中EV71阳性率为39.92%,死亡病例中EV71阳性率达97.37%。结论2012年广西手足口病整体高发,呈点多、面广、局部有暴发流行的特征,发病高峰为4~5月,主要危及5岁以下儿童,病原以EV71为主。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信阳市手足口病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2年信阳市手足口病疫情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2年信阳市共报告手足口病3 600例,重症23例,其中1例死亡。发病率为58.82/10万。全市10个县区均有病例报告,病例主要集中浉河、平桥。以3岁以下儿童发病居多,散居儿童发病为主,5月份为发病高峰;男女性别比为2.15:1。实验室检测表明:2012年信阳市手足口病流行毒株仍以EV71型为主,占48.34%,重症病例中EV71型占86.36%。结论应加强疫情监测报告和宣传教育力度,最大限度地控制手足口病疫情。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广西河池市2008—2012年手足口病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河池市2008—2012年手足口病疫情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8—2012年河池市共报告手足口病30701例,年均发病率为165.16/10万;重症病例年均发病率为1.43/10万,其病死率为10.94%。各县(市、区)病例报告超过1000例,3—7月为发病高峰期(占71.45%)。农村散居儿童是手足口病高危人群,≤5岁的病例最多(占95.66%),男性发病高于女性(P〈0.01)。重症病例、普通病例标本EV71型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率分别为93.81%、29.62%,重症病例发生率与EV71型病毒核酸阳性率呈正比例关系。结论目前河池市手足口病疫情形势仍严峻,特别要加强农村地区手足口病的防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针对2009-2011期间亳州市各区县上报市CDC的手足口病临床诊断病例,进行病毒学检测和鉴定,以了解亳州地区手足口病的流行规律,为手足口病的预防控制及诊断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临床诊断为手足口病患儿的咽拭子标本384份,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进行肠道病毒EV71、CoxA 16、非EV71、非CoxA16的其它肠道病毒的检测.结果 经检测,EV71感染159例,CoxA16感染94例,非EV71、非CoxA16感染29例,EV71合并CoxA16感染79例,EV71合并其它22例,CoxA16合并其它2例,EV71、CoxA 16合并其它感染1例.感染的主要病毒种类为EV71病毒,其次为CoxA16病毒,亳州市各县区发病无明显的地域差别;此病的高发季节在春夏季;年龄以1~3岁为主;男性多于女性,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引起亳州地区2009-2011年间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体为EV71病毒和CoxA16病毒.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广西资源县2008年—2012年各乡镇卫生院全部手足口病病例疫情报告,采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及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结果资源县在过去的5年中报告手足口病病例共1 862例,死亡病例共4例。2008年—2012年年均人群发病率为215.45/10万,5年中有3年出现病例高峰,且每次高峰年份比上次高峰年份的病例数量呈成倍增多,2012年人群发病率达到583.26/10万。0岁~5岁幼儿病例占97.15%;以散居儿童为主,占总病例数的78.41%,死亡病例全部为散居儿童。全县7个乡镇均有病例出现,病原学检测显示,其中EV71病毒占56.41%,CoxA16病毒占14.10%,其他肠道病毒(HEV)占29.49%。结论资源县手足口病流行特征与区内其他县比较基本一致,应加强患儿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黄冈市手足口病重症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为进一步制定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黄冈市2009~2013年手足口病重症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结果2009~2013年黄冈市共报告手足口病重症病例64例,重症发生率为0.2%,重症病例病死率为9.38%。轻症手足口病患儿中男性比女性更容易进展为手足口病重症患儿(χ2=4.42,P=0.035),98.4%(63/64)的重症病例发生在﹤3岁组婴幼儿中;不同年龄组间重症发生率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χ2=117.01,P=0.000),且随着年龄上升,重症发生率有下降的趋势(趋势χ2=57.48,P=0.000)。散居儿童重症发生率高于幼托和学生(χ2=6.73,P=0.01)。全市有7个县有重症病例报告,浠水县报告最多(68.75%);79.7%的重症病例集中在6月和7月。重症病例以EV71型为主(59.4%),6例死亡病例中EV71阳性5例。结论黄冈市手足口病疫情逐年升高,应对高发地区、高发人群及高发季节采取针对性的宣传教育工作,以降低手足口病重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向风义 《医学动物防制》2014,(11):1246-1249
目的掌握汉中市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今后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国家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基本信息系统、手足口病重症/死亡病例流行病学调查表、手足口病病原学检测结果等资料对汉中市11县区2008-2012年手足口病发病相关资料进行收集整理,用EXCEL软件进行录入和数据统计,将流行特征及病原学检测结果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08-2012年累计报病10 938例,年均发病率286.82/10万,发病高峰为4-7月份,次高峰为11-12月份。累计死亡病例9例,年均死亡率0.16/10万。重症141例,占发病总数的1.29%。6岁以下幼托儿童、散居儿童为主要的发病人群,男女性别比为1.60:1。共发生聚集性疫情157起。共检测466份病例标本,2011年以其它肠道病毒为主,2009年、2010年、2012年均以EV 71为主。结论汉中市手足口病发病在年龄、性别、职业人群、季节有明显的差异,流行毒株以EV 71为主,其次为其它肠道病毒。因此,做好重点地区、重点人群、重点时段的防控工作,加强对手足口病病原种类的鉴定和检测,及时掌握并发现病毒的变异及致病力的改变,为科学防控提供行之有效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惠州市手足口病例肠道病毒的感染情况,为制定预防和控制肠道病毒感染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集2010年5月至12月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等全市各大医院的998例疑似手足口病患者的疱疹液、脑脊液、咽拭子、粪便等标本,采用实时荧光RT-PCR技术检测样本中的肠道病毒(EV)、肠道病毒71型(EV71)、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A16)。结果在检测的682份EV阳性标本中,EV71阳性率偏高,为总数的48.9%,而CA16阳性率较低,为总数的5.71%;在998例疑似手足口病患者中,男性患者居多,占62.12%,女性患者相对较少,占37.88%;0~4岁的儿童是手足口病的高发人群,占所有患者的92.99%;5~7月的夏季为手足口病感染的高峰期,其阳性率占98.9%。结论惠州市2010年5月~12月手足口病的病原体以肠道病毒71型为主,0~4岁的男性儿童是感染肠道病毒的高危人群,5~7月的夏季较为高发。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贵州省兴义市2012年手足口病暴发流行的临床特点,以便于早期识别重症病例,掌握其抢救和治疗方法,提高抢救成功率。方法:收集2012年3—8月该院收治的129例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轻症109例、重症20例,回顾性分析其病原学及临床特点。结果:农村(102例)多于城市(27);发病高峰为5-6月份(101例,占78.29%);男(83例)多于女(46例),发病年龄以3岁以下为主,占89.15%(115/129);肠道病毒71型(EV71)感染88例(68.22%),人柯萨奇病毒(CoxA16)感染37例(28.68%),肠道病毒通用型感染31例(24.03%);重症病例95%(19/20)可见EV71感染,易并发呼吸衰竭、循环衰竭、肺出血和肺水肿、心肌炎、脑膜炎或肺炎,死亡5例(25.00%)。结论:贵州省兴义市2012年手足口病暴发流行的特点:(1)农村病例多于城市;(2)男多于女;(3)好发于3岁以下小儿;(4)以5-6月份为发病高峰期;(5)多由EV71感染引起;(6)重症病例易并发呼吸衰竭、循环衰竭、肺出血、肺水肿、心肌炎、脑膜炎或肺炎,病死率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