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研究北京市功能单位在职人员饮食行为对血脂异常的影响。方法 对2014年4月—2015年4月在北京市体检中心参加体检的功能单位在职人员14 448人进行问卷调查。分析调查对象的一般情况、饮食行为、血脂异常发病情况,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饮食行为对血脂异常的影响。结果 共检出血脂异常者1 399人,血脂异常发生率为9.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校正性别、年龄的影响后,饮食口味偏甜〔OR=0.783,95%CI(0.629,0.975)〕是血脂异常的保护因素;食用早餐<1次/周〔OR=2.811,95%CI(1.649,2.884)〕、食用早餐1~3次/周〔OR=1.761,95%CI(1.404,2.209)〕、食用早餐4~5次/周〔OR=1.396,95%CI(1.142,1.707)〕、进食速度较快〔OR=1.777,95%CI(1.401,2.254)〕、进食速度很快〔OR=1.899,95%CI(1.386,2.602)〕是血脂异常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北京市功能单位在职人员存在许多不良饮食行为,对于血脂异常存在影响,其中不规律食用早餐和进食速度问题较为严重,应注意规律食用早餐、细嚼慢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黑龙江省东部地区(30岁以上)痛风和高尿酸血症患者的饮食危险因素。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研究对象的26个饮食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经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18项因素与痛风和高尿酸血症有关(P〈0.05),其中危险因素13项,保护因素5项。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8项因素与痛风和高尿酸血症的发生有关(P〈0.05);其中危险因素7项,主食以大米及其制品为主(OR=5.053)、经常食用油炸食品(OR=5.690)、偶尔食用芦笋(OR=9.390)、经常食用成莱(OR=3.779)、经常食用螃蟹(OR=1.653)、经常食用牡蛎(OR=2.416)、经常食用烧烤(OR=9.999)是痛风和高尿酸血症的危险因素;保护因素1项,经常食用粗粮是痛风和高尿酸血症的保护因素。结论:痛风和高尿酸血症是一种与饮食密切相关的疾病,改善饮食习惯,合理调整饮食结构可预防或减少痛风和高尿酸血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感染性腹泻的危险因素,完善控制疾病流行的策略。方法以2016年奉贤区监测点医院(平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基础,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通过对人口学资料、生活方式以及生活环境等可能引起感染性腹泻发病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的变量有户籍、职业、6个月内有肠道疾病史、不洁饮水史、不洁饮食史、食用生冷食品史、饭前便后洗手和有家禽接触史;多因素分析显示:流动人口(OR=2.078,95%CI:1.094~3.948)、6个月内有肠道疾病史(OR=1.517,95%CI:1.135~4.881)、不洁饮水史(OR=3.285,95%CI:1.596~4.342)、不洁饮食史(OR=6.977,95%CI:1.895~8.975)是发生腹泻病的危险因素,便后洗手(OR=0.453,95%CI:0.255~0.803)、居住环境卫生状况很好(OR=0.019,95%CI:0.009~0.040)、无家禽家畜史(OR=0.713,95%CI:0.283~0.875)是发生腹泻病的保护因素。结论感染性腹泻的宣传重点人群应增加家中饲养家禽家畜者,防控重点应是大力倡导养成个人良好卫生习惯和改善居住环境的卫生状况。  相似文献   

4.
江西省农村地区已婚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已婚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RTI)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已婚育龄妇女1665名(实际调查1595名),调查内容包括:已婚育龄妇女及配偶一般情况、生育史、计划生育史、性生活史、个人及家庭卫生情况、生殖道感染相关知识及临床妇科检查和实验室检测情况。用SAS软件对资料进行单因素和逐步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已婚育龄妇女职业为非农民(OR=3.030)、丈夫近期外出(OR=1.526)、丈夫尿路感染史(OR=5.047)、清洁外阴用水没有加热(OR=1.383)、坐浴(OR=1.337)是生殖道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年人均收入高(OR=0.792)、输卵管未结扎(OR=0.451)是其保护因素;丈夫近期外出(OR=2.240)、生育胎数多(OR=1.329)是滴虫性阴道炎发生的危险因素,年人均收入高(OR=0.639)是其保护因素;洗澡方式为擦洗(OR=1.561)是细菌性阴道病发生的危险因素,年人均收入高(OR=0.664)为其保护因素;已婚育龄妇女年龄大(OR=0.202)、大便后从前向后擦拭(OR=0.398)、生殖道感染相关知识得分高(OR=0.327)为衣原体感染发生的保护因素;丈夫尿路感染史(OR=3.009)是霉菌性阴道炎发生的危险因素,输卵管未结扎(OR=0.467)是其保护因素。结论:农村已婚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发生与职业、年人均收入、生育胎数、输卵管是否结扎、个人卫生习惯和丈夫的职业、丈夫是否有过尿路感染、丈夫是否长期外出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儿童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级整群分层抽样,对4所学校的初一学生进行问卷调查、B超检查等,所得资料进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经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有6个因素进入模型:主要为腰围(OR=1.237)、每次食用煎炸食品量多(OR=1.577)、体重指数(OR=1.432)和不吃早餐(OR=7.471)等危险因素和不吃零食(OR=0.310)、喜欢运动(OR=0.556)等保护性因素。其中,每次食用煎炸食品量和BMI等级间OR相差较大。结论改变儿童饮食行为偏差,尤其是少食用煎炸食品,适当增加体育运动,而不是一味地追求体重改变,可能会改善儿童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影响母乳喂养新生儿腹泻发生的危险因子,并提出预防建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5月~2018年7月收治的120例接受母乳喂养的新生儿的临床病例资料,根据其腹泻发生情况将其分为发生组与未发生组,并采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影响母乳喂养新生儿腹泻的危险因素,且提出预防建议。结果:120例母乳喂养的新生儿中有21例发生腹泻,腹泻发生率为17.50%;发生组剖宫产、出生时体重<2.5kg及母亲年龄≥30岁的构成比与未发生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组孕周<37周、母亲有家族过敏性疾病史、母亲有食物过敏史、母亲有烟酒嗜好、母亲食用海鲜、母亲有食用花生或鸡蛋过量情况、母乳脂肪含量≥4.2 g/L、母亲血清过敏原阳性及新生儿血清过敏原阳性的构成比均明显高于未发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经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其均是影响母乳喂养新生儿腹泻的独立危险因素(OR=3.928、2.956、3.465、4.335、4.767、5.672、5.449、5.137、4.918,P<0.05)。结论:早产儿、母亲有家族过敏性疾病史、母亲食物过敏史、母亲烟酒嗜好、母亲食用海鲜、母亲过量食用花生或鸡蛋、母乳脂肪含量过高、母亲血清过敏原阳性以及新生儿血清过敏原阳性均是影响母乳喂养新生儿腹泻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中可据此给予针对性预防措施,以减少腹泻发生,促进母乳有效喂养。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CHD)发生的危险因素,为研究CHD的病因及其科学的预防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以医院为基础的1∶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对CHD组和对照组儿童的父母进行统一的问卷调查。对所有研究因素经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与CHD发生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研究分析了260对CHD患儿和对照的资料,按a=0.05水准,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对研究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初步筛选出21个可疑危险因素,用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综合分析,最终筛选出与CHD发生相关的5个因素,包括3个危险因素:母亲年龄(>35岁:OR=3.075,P=0.010;<20岁:OR=5.084,P=0.012)、被动吸烟(少量:OR=1.728,P=0.040;经常:OR=3.903,P=0.000)、孕早期感冒(OR=1.787,P=0.023),2个保护因素:规律服用叶酸(OR=0.447,P=0.004)、食用肉类(≥4次/周:OR=0.293,P=0.001;1~3次/周:OR=0.372,P=0.008)。结论:孕早期是胎儿心脏发育的关键时期,母亲高龄或低龄、接触烟草、孕早期感冒会增加胎儿发生CHD的风险,而规律服用叶酸、多食用肉类则对胎儿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三亚市158例耐多药结核病(MDR-TB)患者的危险因素,为MDR-TB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对三亚市158例MDR-TB患者(病例组)和316例敏感性结核患者(对照组)的相关情况进行调查,应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MDR-TB发生的危险因素。 结果 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居住地(OR=2.308,95%CI:1.597~5.104)、既往抗结核治疗史(OR=16.218,95%CI:14.815~25.106)、结核空洞(OR=2.904,95%CI:2.116~7.915)、治疗过程中断(OR=5.706,95%CI:4.508~12.319)、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OR=3.382,95%CI:2.672~10.137)、不规律用药(OR=2.508,95%CI:1.813~5.646)及首次抗结核治疗效果(OR=3.513,95%CI:2.914~10.870)是MDR-TB发生的危险因素。 结论 三亚市MDR-TB发生的危险因素较多,需要进一步加强早期发现和规范诊疗,以减少MDR-TB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溧阳市胃癌前病变危险因素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胃癌前病变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对江苏省溧阳市胃癌前病变患者进行病例-对照研究,资料处理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对江苏省溧阳市胃癌前病变有影响的危险因素有上消化道肿瘤家族史(OR=2.57,95%CI=1.20~5.51),常食用油条(OR=3.53,95%CI=1.66~7.51),常食用咸菜(OR=5.38,95%CI=2.19~13.21),常食用稀饭(OR=2.62,95%CI=1.06~6.46)。在调整年龄、家族遗传史、饮酒状况等混杂因素后,男性人群吸烟的OR为2.25(95%CI=1.09~4.61)。结论胃癌前病变的影响因素与胃癌类似。有上消化道肿瘤家族史的对象可能是胃癌前病变的高危人群。少摄入咸菜、油条和热烫的稀饭,可能会对胃癌前病变甚至胃癌的发生有预防作用。吸烟可能与男性胃癌前病变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住院精神病患者发生噎食事件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我院2010年1月~2014年5月发生噎食事件的住院患者28例,按照病例同期同病房未发生噎食的住院患者65例为对照,按照自编的危险因素进行调查,采取Logistic回归方法选取危险因素。结果两组比较发现,病例组的年龄、病程、住院时间、食用面食的比例和精神分裂症的构成均高于对照组(P〈0.05);经过Logistic分析之后,选取年龄≥60岁(OR=2.14,P=0.000)、病程≥12个月(OR=1.81,P=0.020)、面食饮食(OR=1.58,P=0.015)、精神分裂症(OR=1.51,P=0.044)作为住院患者发生噎食的危险因素。结论住院精神病患者中年龄≥60岁、病程≥12个月、面食饮食、精神分裂症患者更容易发生噎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