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动物模型建立方法改进与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在国内外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NEC)动物模型建立现状基础上提出缺氧复氧冷刺激+LPS 灌胃+人工喂养三因素联合造模的新方法(B组),并与国内外常见的四种方法进行比较.方法:采用出生当日SD新生大鼠为研究对象,按不同造模方式随机分为6组,每组8只.A组大鼠采取人工喂养+缺氧复氧冷刺激,B组大鼠为人工喂养+缺氧复氧冷刺激+LPS灌胃,c组大鼠仅接受缺氧复氧冷刺激,D组大鼠仅接受LPS灌胃,E组为人工喂养组,F为正常对照组.每日定时称量体重,实验结束取肠组织HE染色后观察肠道组织病理损伤情况,采用Nandle评分法对病变程度进行评价.结果:实验过程中,各模型组新生鼠相继出现活动减少,倦怠,进而可见腹胀及大便颜色性状发生改变.实验结束A、B、E组体重下降,c、D、F组体重上升,各组与F组比较有统计差异(PD组>C组>E组>A组>B组.各组病理评分分别为A:3.0±0.53、B:3.63±0.52、C:1.75±0.71、D:1.75±0.46、E:2.38±0.52、F:0.5±0.53,各组与B组比较均有统计差异(P相似文献   

2.
李艳丽  王实  王阳  刘艳侠  王军 《浙江医学》2018,40(19):2101-2104,2105
目的探讨布拉氏酵母菌(SB)对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新生鼠肠组织炎症因子IL-10、TNF-α、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表达的影响。方法64只新生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6只,正常对照组(母鼠喂养并不给予任何干预)、人工喂养组(仅给予人工喂养)、NEC组(人工喂养+缺氧复氧冷刺激+脂多糖灌胃)、NEC+SB组(在NEC模型组基础上加SB干预,剂量为800mg·kg-1·d-1,灌胃1次/d,连用3d)。HE染色、病理评分评估回盲部肠组织损伤程度;Westernblot、RT-PCR法检测结肠组织IL-10、TNF-α、iNOS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人工喂养组新生鼠回盲部肠组织病理评分略有升高,NEC组病理评分明显升高,而NEC+SB组病理评分较NEC组降低;人工喂养组和NEC组新生鼠结肠组织IL-10、TNF-α、iNOS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均升高,NEC+SB组IL-10、TNF-α、iNOS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较人工喂养组和NEC模型组均降低(均P<0.05)。结论SB或通过降低NEC新生鼠肠组织炎症因子IL-10、TNF-α和iNOS的表达水平,减轻肠组织损伤。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清热活血调气方对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NEC)模型新生大鼠肠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选用SPF级3日龄Sprague-Dawley新生大鼠36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EC模型组及治疗组,每组12只.NEC模型组采用鼠代乳品人工喂养、体积分数100%氮气缺氧...  相似文献   

4.
探讨硫化氢(H 2 S)对新生 SD 大鼠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的肠道微循环作用。方法 出生12 h 内的新生 SD 大鼠 10 只仅用于检测 H 2 S 合成酶表达,另 80 只随机分为 4 组:正常对照组、NEC 模型组、NEC+GYY4137 组、NEC+AOAA 组。各组分别予以腹腔注射生理盐水、LPS+ 生理盐水、LPS+GYY4137、LPS+AOAA。通过人工喂养 - 缺氧 - 冷刺激 - 脂多糖(LPS)方法复制新生鼠 NEC 模型。HE 染色、病理评分以及动物显微镜拍实体照片显示肠组织损伤程度,并统计分析各组新生鼠生存时间,采用 FLPI2 激光散斑血流实时成像系统检测各组血流量变化,探讨 H 2 S 对新生鼠 NEC 的肠道微循环保护作用。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当给与 NEC 处理鼠 GYY4137 时其肠组织血流量升高( <0.05),病理评分降低( <0.05);而给予 AOAA 时其病理评分较 NEC 组增加( <0.05),但肠组织血流量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NEC 组较正常组病理评分增高,血流量降低。末端回肠与全肠组织血流量均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H 2 S(7.5 mg/kg·d)可通过提高肠道微循环血流量保护 NEC,提高 NEC 新生鼠生存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NLRP3炎症小体及其特异性抑制剂Mcc950对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将120只1日龄新生SD乳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EC组和Mcc950治疗组,每组40只.通过人工喂养、缺氧复氧、冷刺激加脂多糖(LPS)灌胃建立NEC动物模型.采用HE染色观察各组肠组织病理表现,并对肠组织行损伤评分;采用蛋白质印迹技术和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炎症因子IL-1β和IL-18、炎症小体NLRP3、细胞焦亡主要标志分子Caspase-1和GSDMD的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NEC组大鼠体重减轻,肠上皮细胞排列紊乱,部分绒毛坏死、脱落,黏膜层、黏膜下层及固有层可见水肿分离,相应的肠组织损伤评分升高,IL-lβ、IL-18、NLRP3、Caspase-1和GSDMD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NEC组相比,Mcc950治疗组大鼠体重下降趋势变缓,肠组织病理损伤减轻,肠组织损伤评分降低,IL-1β、IL18、NLRP3、Caspase-1和GSDMD表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成功建立NEC模型,Mcc950可抑制NLRP3介导的炎症及细胞焦亡,从而在NEC中发挥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李艳丽  王阳  王实  杨苹  洪倩  刘艳侠   《四川医学》2019,40(4):352-358
目的探讨布拉氏酵母菌(SB)对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新生小鼠肠组织中的NOD1、受体相互作用蛋白2(RIP2)和核因子-κB(NF-κB)表达的影响及意义。方法 40只新生小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分为正常对照组(母乳喂养不予其他干预)、人工喂养组(仅予人工喂养)、NEC组(人工喂养+缺氧复氧冷刺激+脂多糖灌胃)及NEC+SB组在NEC组基础上加SB干预,800mg/kg·d,灌胃1次/d,连用3d。HE染色和病理评分来评估回盲部肠组织的损伤程度; Western blot和RT-qPCR技术分别检测结肠组织NOD1、RIP2和NF-κB的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结果人工喂养组新生鼠回盲部肠组织病理评分较正常对照组略微升高,NEC组病理评分较正常组显著升高,而NEC+SB组病理评分较NEC组显著下降;人工喂养组和NEC组新生鼠结肠组织中NOD1、RIP2和NF-κB的蛋白和mRNA水平较正常对照组均升高,NEC+SB组NOD1、RIP2和NF-κB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较人工喂养组和NEC组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使用Ad-NOD1(携带NOD1基因的腺病毒)过表达NOD1后,病理评分增加,NOD1、RIP2和NF-κB蛋白表达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1)。结论 SB可能通过抑制NEC新生鼠肠组织中NOD1炎症信号通路相关因子(NOD1、RIP2和NF-κB)的表达水平,从而减轻NEC导致的肠组织损伤。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新生鼠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模型肠组织中组织因子(TF)的表达,探讨TF在NEC发生中的作用。方法 40只新生Wistar大鼠,出生36~48 h,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10)和实验组(n=30)。实验组予鼠乳代用品人工喂养、给予100%氮气缺氧90 s,4℃冷刺激10 min(每天2次,连续2 d)。实验结束后处死动物。留取回盲部附近肠组织进行病理损伤评分和肠组织中TF含量检测。组织学评分≥2确定为NEC,运用RT-PCR、Western Blot等方法,研究NEC模型肠组织中TFm RNA、TF蛋白的表达。结果肠组织TFm RNA表达水平(2-ΔΔCt):实验组为(3.27±1.28),对照组为(1.01±0.04),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1.67,P0.01);肠组织TF蛋白表达(灰度值):实验组为(11.42±0.27),对照组为(7.21±0.33),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17.15,P0.01)。实验组肠组织TFm RNA及蛋白的表达均增加。结论从转录及翻译水平证实,TF可能参与NEC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清热活血调气方对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模型新生大鼠回肠组织Toll样受体4(TLR4)mRNA、核因子-κB(NF-κB)mRNA表达及细菌易位的影响。【方法】选用3日龄SD新生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NEC模型组及治疗组。采用鼠代乳品人工喂养及缺氧冷刺激的方法,复制新生大鼠NEC模型。治疗组采用鼠乳代用品+清热活血调气方(15 g.kg-1.次-1,3次/d)人工喂养,同时予以缺氧冷刺激;正常对照组鼠乳喂养,不进行任何干预。第4天心脏穿刺采血后处死大鼠取近回盲部末端回肠2 cm,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回肠组织TLR4 mRNA、NF-κB mRNA表达水平及血标本中细菌16S rRNA进而得出细菌易位发生率。【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TLR4 mRNA、NF-κB mRNA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0.01),细菌易位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清热活血调气方可下调NEC模型新生大鼠回肠组织TLR4 mRNA、NF-κB mRNA表达,减少细菌易位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对新生鼠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保护作用。方法 30只新生1日龄大鼠随机分成三组:EPO干预组(A)、模型组(B)及正常组(C)。A组腹腔注射EPO 300μ/kg.d,隔日一次。B组及C组未予任何药物。第8天A及B组行缺氧复氧冷刺激1次/日,连续2天,建立新生鼠NEC模型。所有动物于造模后24小时断头处死,取近回盲部近端肠管1~2 cm固定包埋,切片、HE染色,剩余肠组织制备组织匀浆,取上清液检测PAF、IL-8、IL-10的含量。结果 A组肠组织病理切片显示较B组肠壁损伤轻,组织病理学评分低(P<0.05),肠组织PAF、IL-8分别为(18968.78±2548.65 pg/g.pro,40.65±9.24 ng/g.pro),均低于模型组(P<0.05),而IL-10为74.34±5.27 pg/g.pro,高于模型组(P<0.05)。结论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预处理可以减轻新生鼠NEC的肠道炎症反应,对新生鼠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新生大鼠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模型,探讨肝素结合性表皮生长因子样生长因子(HB-EGF)对NEC新生大鼠回肠组织促炎因子白细胞介素-12(IL-12)和白细胞介素-18(IL-18)水平的影响及其对肠道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 30只SD新生大鼠随机分为3组:NEC模型组(缺氧复氧冷刺激+人工喂养)、HB-EGF干预组(缺氧复氧冷刺激+HB-EGF+人工喂养)和正常对照组(母乳喂养),观察造模和干预后大鼠一般状况和盲肠近端回肠组织病理改变及用ELISA双抗夹心法检测回肠组织IL-12和IL-18的水平。结果HB-EGF干预组病理评分≥2分的发生率小于NEC模型组(20%vs 90%,P<0.05);HB-EGF干预组的IL-12及IL-18水平均低于NEC模型组(P<0.01)。结论 HB-EGF可能通过降低NEC新生大鼠中促炎症因子IL-12及IL-18水平,从而起到保护肠道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