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原癌基因C—erbB2、雌激素受体和孕激素受体与卵巢癌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LSAB法检测原癌基因C—erbB2蛋白、雌激素受体和孕激素受体在卵巢上皮性良性、交界性和恶性肿瘤中的表达,探讨其与卵巢癌预后的关系。[结果]恶性卵巢上皮性肿瘤与良性卵巢上皮性肿瘤之问,C—erbB2蛋白的强阳性表达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雌激素受体(ER)的阳性表达有显著性差异(P〈0.05),孕激素受体(PR)的阳性表达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恶性程度较高,组织分化差,晚期的卵巢癌中C—erbB2蛋白的强阳性表达率高,其预后差;在组织分化好的卵巢癌中PR的表达率高,其预后好;ER与卵巢癌的临床分期、病理分级及预后均无关。三者联合检测时C—erbB2蛋白无过度表达和雌、孕激素受体均阳性的卵巢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71.4%)最高,而C—erbB2蛋白过度表达和雌、孕激素受体均阴性的卵巢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0.0%)最低,二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C—erbB2蛋白无过度表达和ER、PR均阳性的卵巢癌患者的生存率(71.4%)显著高于C—erbB2蛋白过度表达和ER、PR均阴性的卵巢癌患者的生存率(0,0%)(P〈0.05)。三者联合检测对卵巢癌患者预后的估计及临床治疗的选择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乳腺癌C-erbB-2与ER、PR表达及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乳腺癌 C-erb B-2癌基因蛋白与激素受体表达及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采用常规免疫组化 SP法检测 80例乳腺癌 C-erb B-2癌基因蛋白、雌激素受体 (ER)和孕激素受体 (PR)的表达。结果 :80例乳腺癌组织中 C-erb B-2、ER、PR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阳性率为 5 8.75 %、67.5 0 %、63 .75 %。C-erb B-2在乳腺癌中表达阳性组与阴性组中 ER、PR的表达差异有显著性 (P<0 .0 5 ) ,而与 C-erb B-2表达阳性组淋巴结转移率与阴性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 (P<0 .0 1)。结论 :C-erb B-2与 ER、PR联合检测能为乳腺癌术后选择治疗方案及预测预后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3.
乳腺癌组织中c-erbB-2、ER和PR的表达及与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c-erbB-2、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和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 P法检测193例乳腺癌组织中c erbB 2、ER及PR的表达。结果 c-erbB-2、ER及PR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0.9%、62.0%和58.0%;其中c-erbB-2的阳性表达与组织病理学分型、临床分期、腋淋巴结转移有相关性,c-erbB-2阳性表达组的5年总生存率明显低于阴性表达组;ER与PR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c-erbB-2与ER、PR之间的表达呈负相关(P﹤0.05)。结论 检测乳腺癌组织中c erbB 2和ER、PR的表达对乳腺癌患者治疗方案的制定和判断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检则C-erbB-2在乳腺癌中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及C-erbB-2癌基因的表达与ER受体表达的相关性。方法:58例原发乳腺癌石蜡切片,采用免疫组化方法。结果:C—erbB—2阳性表达与淋巴结里显著的正相关(P<0.05),与ER受体的表达呈负相关(P<0.05)。结论:C-erbB-2阳性表达淋巴结转移可能性较大,C-erbB-2癌基因表达ER阳性率低,提示预后不良。C-erbB-2癌基因可作为判断预后一个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C.erbB-2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链霉菌亲生物素蛋白过氧化酶法(S-P法),对65例胃癌标本中ER、PR和C-erbB-2进行免疫组化染色。结界:ER、PR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2.3%和49.2%。其阳性率与癌细胞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和淋巴结伴有癌转移呈正相关(P<0.05)。C-erbB-2阳性表达率为23.0%,其阳性率与癌细胞分化程度呈负相关(P<0.05),与癌浸润深度和淋巴结伴有爆转移呈正相关(P<0.05)。结论:ER、PR和C-erbB-2阳性表达的胃癌患者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6.
C-erbB-2与ER、PS-2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相关性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探讨C erbB 2与ER、PS 2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 110例乳腺癌中的C erbB 2、ER、PS 2的表达情况 ,进行对照比较。结果 C erbB 2的阳性率达 49.0 9% ;ER的阳性率达5 8.18% ;PS 2的阳性率达 63 .64 %。C erbB 2的表达与乳腺癌病理类型、腋淋巴结转移及数目、多中心癌灶有相关性(P <0 .0 5 ,P <0 .0 0 5 ) ,与ER及PS 2呈负相关 (P <0 .0 5 ,P <0 .0 0 5 )。结论 乳腺癌中C erbB 2、ER、PS 2的检测对于指导临床治疗 ,辅助判断预后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张洁清  李力  钟艳平  张玮 《广西医学》2004,26(5):648-650
目的 探讨C erbB2 表达与卵巢恶性肿瘤临床病理及其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SABC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 9例卵巢恶性肿瘤、2 1例良性肿瘤及 1 9例正常卵巢组织中C erbB2 蛋白的表达。结果  (1 )C erbB2 在恶性肿瘤中的表达率为75 5 % ,明显高于良性肿瘤及正常组织 ,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5 )。而良性肿瘤与正常组织无明显相关 (P >0 0 5 )。 (2 )C erbB2 在恶性卵巢肿瘤中表达与组织学分级无相关。 (3)C erbB2 在Ⅲ~Ⅳ期的表达率明显高于Ⅰ~Ⅱ期 (P <0 0 1 ) ;腹水≥5 0 0ml的表达率明显高于腹水 <5 0 0ml者 (P <0 0 1 )。 (4 )C erbB2 在淋巴结阳性、大网膜有转移患者中的表达率明显高于阴性者(P <0 0 5 ,P <0 0 1 ) ;术后残留灶 >2cm的表达率明显高于术后无残留灶者 (P <0 0 5 )。 (5 )C erbB2 阳性者的累积生存率明显低于阴性者 (P <0 0 5 )。结论 C erbB2 与卵巢肿瘤的发生、恶化有关 ,可作为判断预后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雌激素受体 ( ER)和 c- erb B- 2表达与乳腺癌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对行根治或改良根治术的腋淋巴结阴性乳癌 86例进行随访分析 ,石蜡标本行免疫组化法检测 ER和 c- erb B- 2的表达。结果 :ER和 c- erb B- 2表达阳性率分别为 5 3%、6 5 % ,ER的表达与月经状况、病理分级相关 ( P<0 .0 5 ,P<0 .0 1)。 ER的表达与 c- erb B- 2表达呈显著负相关 ( P<0 .0 1)。ER阴性及 c- erb B- 2阳性患者预后差 ( P<0 .0 5 )。结论 :ER阴性及 c-erb B- 2阳性患者更容易发生复发转移 ,因此需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9.
C-erbB-2 ,nm23 蛋白表达与结直肠癌浸润转移的相关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癌基因C- erbB- 2及转移抑制基因nm23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 及其与局部浸润、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 检测66 例原发性结直肠癌患者手术切除的癌组织中C- erbB -2 及nm23 蛋白的表达。结果 C- erbB -2 蛋白阳性表达率与结直肠癌组织的分化程度无明显相关性(P>0 05), 与浸润深度、淋巴结的转移呈正相关( P<0. 05, P<0 .01)。nm23 蛋白在结直肠癌无淋巴结转移组中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有转移组(P<0. 01) , 其阳性表达率与结直肠癌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而且, 在淋巴结转移组中C -erbB -2 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与nm23 蛋白呈负相关。结论 C- erbB- 2 及nm23 蛋白的异常表达在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和淋巴结转移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本文应用免疫组化ABC法检测了132例乳腺癌中C—erbB—2癌基因蛋白的表达。结果发现:132例乳腺癌中有C—erbB—2过度表达的48例(36.36%),C—erbB—2在浸润性导管癌中表达率最高(55.17%)。乳腺良性病变及正常乳腺组织中C—erbB—2表达全部为阴性。C—erbB—2过度表达与肿瘤体积、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及与死亡率呈显著正相关性,纯计学检验差异显著。因此,C—erbB—2癌基因蛋白的表达可作为评估乳腺癌预后的细胞生物学因子。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及癌基因C-erbB-2在乳腺癌生物学行为中所起的作用,指导临床对乳腺癌患者进行内分泌治疗及其预后的判断.方法 本研究收集1999~2010年在有完整随访资料的150例乳腺癌石蜡标本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ER、PR、C-erbB-2抗体.结果 其中60例ER阳性患者内分泌治疗后,ER、PR阳性、C-erbB-2阴性者5年存活率为73.3%(22/30)、复发率为4.5%(1/22),ER、PR阳性,C-erbB-2阳性者5年生存率为36.8%(7/19)、复发率为42.9%(3/7),ER阳性、PR阴性、C-erbB-2阴性者5年生存率为63.6%(7/11)、复发率为20.0%(1/5),60例经内分泌治疗患者5年总生存率为60.0%,总复发率为14.7%.结论 通过联合检测ER、PR、C-erbB-2基因与乳腺癌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指导临床术后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辅助治疗,降低肿瘤复发风险,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12.
胆囊癌与女性激素关系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胆囊癌的发生,发展与女性激素的关系。方法:应用酶联亲和组织化学方法,对28例胆囊癌组织及20例慢性胆囊炎组织进行雌激素受体(ER)及孕激素受体(PgR)检测。结果:28例胆囊癌组织中12例显示女性激素阳性(42.85%),其中ER阳性11例(39.28%),PgR阳性3例(10.71%),ER及PgR同时阳性2例(7.14%),20例慢性胆囊炎组织中仅见2例呈ER弱阳性反应,此外,对胆囊  相似文献   

13.
Bcl-2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Bcl2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02~2004年乳腺癌根治术标本90例,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乳腺癌中Bcl2,CerbB2和ER、PR的表达,并分析Bcl2与预后因子CerbB2、ER、PR及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Bcl2阳性率为60%(54/90),其表达与预后正性因子ER、PR呈正相关,而与预后负性因子CerbB2、腋窝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其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Bcl2高表达是乳腺癌预后的正性相关因子之一。  相似文献   

14.
Fan ZJ  Wu Y  Wang ZJ 《中华医学杂志》2005,85(37):2651-2653
目的探讨雌、孕激素受体(ER、PgR)在肝门部胆管癌的表达情况,研究它们的表达与肿瘤的病理类型、分级及临床分期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42例肝门部胆管癌组织中ER及PgR的表达水平。结果在肝门部胆管癌中ER及PgR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6.7%和64.3%。高分化型与低分化型之间及乳状型与硬化型之间ER及PgR表达具有明显差异。结论ER及PgR在肝门部胆管癌中的表达率较高。ER及PgR可能有希望成为反映肝门部胆管癌恶性程度和预后的一项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雌激素受体(ER)、孕酮受体(PR)、p53,c-erbB-2民乳腺癌预后的关系。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5例浸润性乳腺癌、24例癌旁组织、20例乳腺增生症ER、PR、53,c-erbB-2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 45例乳腺浸润性癌中ER、PR、p53,c-erbB-2基因的阳性率分别为60.0%、44.4%、51.2%、55.3%;在24例癌旁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100%、100%、25.0%、4.17%;在20例乳腺增生症中阳性率分别为100%、100%、10.0%、15.0%。乳腺癌淋巴结转移者与无淋巴结转移者p53、c-erbB-2基因表达的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同时检测ER、PR、p53,c-erbB-2基因产物对乳腺癌的病理诊断、预后判断及指导治疗均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PTEN基因、ER和PR的表达水平对判断乳腺癌生物学行为和预后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石蜡包埋42例乳腺癌组织和12例乳腺小叶增生(对照组)中PTEN蛋白、ER和PR的表达水平,比较上述蛋白表达的差异及其与乳腺癌复发、转移、病理分级及生存情况的相关性。结果乳腺癌组PTEN高表达率低于对照组(P〈0.05);PTEN基因在乳腺癌中的表达与肿瘤大小、肿瘤复发和病理分级无相关性(P〉0.05);〈45岁者PTEN高表达率明显低于〉45岁(P〈0.05);PTEN高表达的乳腺癌与腋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呈负相关(P〈0.01);PTEN高表达患者5年生存率明显高于PTEN低表达患者(P〈0.01),且PTEN基因表达与ER受体呈正相关性(P〈0.05),与PR表达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PTEN基因低表达提示肿瘤易发生淋巴结及远处转移,其预后不良;联合检测ER和PTEN基因的表达可作为一种预测乳腺癌预后和转移趋势的指标。  相似文献   

17.
原癌基因蛋白质C-erbB-2在乳腺良恶性病变中表达的意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检测原癌基因蛋白质C-erbB-2在乳腺良恶性病变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对111例乳腺良恶性病变的石蜡切片标本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乳腺良恶性病变中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病的C-erbB-2阳性率为31.3%,与乳腺纤维腺病和纤维腺瘤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乳腺癌C-erbB-2的阳性率为74.3%,与良性病变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乳腺癌C-erbB-2表达与肿瘤大小和组织学分级呈正比(P<0.05),与激素受体(ER、PR)水平及5年生存期呈反比(P<0.05),与淋巴结是否转移无关.结论:C-erbB-2表达的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病容易癌变,C-erbB-2过度表达的乳腺癌组织分化差、生存期短、预后不好.C-erbB-2 可作为判定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病早期癌变及乳腺癌预后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估ER、PR、P53在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ncer,EC)中的表达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分析我院2005年1月-2011年3月173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ER(estrogen receptor)、PR(progestin receptor)、P53(P53 protein)与子宫内膜癌的病理及预后关系.结果 ER在子宫内膜癌的不同类型、病理要素间表达有统计学差异,ER阳性的生存率(100%),显著高于ER阴性生存率(88.3%)(P<0.05),ER表达>75%生存率(100%)与<75%生存率(95.3%)无统计学差异(P>0.05).PR在子宫内膜癌的不同类型、病理要素间表达有统计学差异,PR阳性与阴性的生存率、>75%与<75%的生存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P53在两型子宫内膜癌中表达有统计学差异,在病理要素间表达无统计学差异,阳性与阴性的生存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表达>75%与<75%生存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ER、PR和P53与子宫内膜癌类型、病理要素相关,是影响预后、判断良恶性的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c-erbB-2 表达与乳腺癌生物学行为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50 例乳腺癌c-erbB-2 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24 例(48.00% )c-erbB-2 蛋白表达阳性,c-erbB-2蛋白表达在有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中较多见(P< 0.05),其阳性组5 年生存率低于阴性组(P<0.05),c-erbB-2 蛋白表达不是影响乳腺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c-erbB-2 蛋白表达与乳腺癌的转移及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