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应用戊二醛化红血球凝集抑制试验测定188例不同类型肾脏病患者尿中FDP含量,结果表明儿童肾病全部阴性,对肾病诊断分型有鉴别意义。慢性肾炎尿毒症的FDP含量比普通型高,随着病情恶化,血肌酐,血尿素氮增加,尿FDP亦增加,因此尿FDP含量,可能反应肾功能损害程度。在慢性肾炎治疗过程中,临床症状缓解,肾功能恢复,尿FDP含量降低或阴转,如病情恶化,则FDP持续阳性或含量增加,因此对病情演变,疗效观察,有参考价值。 本组肾炎病人,同时测定血清,尿FDP含量者共61例,结果表明尿FDP阳性率明显高于血清FDP。后者取样方便,有利于动态观察。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道我院1979~1982年住院的成人原发性肾脏疾病113例尿内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尿FDP)测定结果,并分析其临床意义。一、各类型肾炎患者尿FDP的阳性率比较本组病例中,急性肾炎、隐匿性肾炎、原发性肾小球肾病各20例,慢性肾炎53例(普通型18例、肾病型25例、高血压型1例,合并尿毒症9例)。尿FDP阳性率以慢性肾炎合并尿毒症100%(9/9)最高,其次为慢性肾炎肾病型95.8%(24/25)。慢性肾炎普通型55.5%(10/18),隐匿性肾炎45%(9/20),急性  相似文献   

3.
作者用血凝抑制试验法测定188例不同类型肾病患者及55名正常人的尿FDP含量。儿童肾病者及正常人均阴性;慢性肾炎尿毒症的FDP含量比普通型高;随着病情恶化,血肌酐、血尿素氮增加,尿FDP含量亦增;在慢性肾炎治疗过程中,临床症状缓解、肾功能恢复者  相似文献   

4.
文中介绍收治肾病综合征115例。82例单独用强的松治疗的患儿中58例完全缓解。完全缓解率为70.7%,如将部分缓解的病例包括在内,则总的缓解率为85.4%。但是这组的复发率高,41例随访病人中有29例复发,复发者的平均缓解期为3.23月,复发率为70.7%。其余12例平均随访13.96月未复发。 37例强的松治疗无效或激素依赖或强的松治疗后复发的病人,采用环磷酰胺加小剂量强的松治疗,其中27例完全缓解(73%)。总的缓解率(包括部分缓解在内)为86.5%。随访31例,其中8例复发,复发者平均缓解期为11.4月。其余23例平均随访15.3月未复发,复发率为25.8%,环磷酰胺组的复发率较强的松组为低,统计学上具有显著性(P<0.01),比较两组复发者的缓解期和未复发者的随访期表明,环磷酰胺组的缓解期比强的松组明显延长(P<0.01)。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炎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间某院门诊收治的100例慢性肾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行中西医结合治疗方式,观察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基本缓解的例数为60例(60%),好转的例数为36例(36%),无效的患者例数为4例(4%),总有效率为96%。结论在对慢性肾炎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式具有较好的效果,值得在临床治疗中进行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6.
1978年3月—79年10月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70例慢性肾炎,缓解25例,好转28例、无效14例,恶化三例,总有效率75.8%。普通型、肾病型、高血压型的有效率分别为73.6%、80%、85.7%。肾功能正常和肾功能不全代偿期患者共48例,肾功能不全失代偿期和尿毒症期患者合共22例,治疗有效率分别为85.4%和54.5%,说明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炎确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提高对特发性肺纤维化急性加重的诊断水平,并探讨其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呼吸科2002年11月—2009年11月收治的20例特发性肺纤维化急性加重患者经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情况。结果 20例患者治疗2周后好转占25%,无效占75%,无死亡病例。治疗11周后好转占35%,无效占55%,死亡占10%.结论部分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在自然病程中可出现急性加重,糖皮质激素冲击治疗可缓解病情。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术附散水汤加减治疗脾肾阳虚型慢性肾炎水肿的临床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按照脾肾阳虚型慢性肾炎水肿的诊断标准选取206例临床患者的病例资料,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103例.治疗组采用术附散水汤加减治疗,对照组给予卡托普利、双嘧达莫、氢氯噻嗪口服.两组治疗后对比,评价其疗效.结果:治疗组完全缓解28例,基本缓解49例,有效20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94.2%;对照组完全缓解11例,基本缓解34例,有效39例,无效19例,总有效率81.6%,两组治疗后对比,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术附散水汤治疗脾肾阳虚型慢性肾炎水肿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9.
应用中药芡实合剂联合黄葵胶囊治疗30例慢性肾炎蛋白尿患者,结果大部分得到基本缓解,总有效率80%.所有病例出院后继续用该方案巩固治疗,并且随访12~24个月,其中18例基本缓解的患者进一步得到完全缓解,其余缓解病例疗效稳定,提示该方案疗效较佳.一些慢性肾炎[1]经长期治疗,蛋白尿持续不消,且易反复加重,表现极为顽固,处理十分棘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患者应用非手术治疗临床疗效及其相关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2012年11月~ 2014年4月期间我院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患者140例,对140例该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定时鼻饲润滑剂、消泡剂、缓泻剂,行低压灌肠,并给予精心护理.结果 本组140例经非手术治疗治愈101例(72.14%),好转28例(20.00%),总有效率92.14%,非手术治疗无效中转手术治疗11例(7.86%).均治愈出院,住院时间2-5周.非手术治疗恢复正常出院后随访半年,仅有5例(3.88%)再次发生梗阻.结论 对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患者,一方面给予积极非手术治疗,另一方面加强心理护理、营养支持、胃肠减压等等,密切观察用药后反应,患者肠梗阻得到了有效缓解,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1.
肾病综合征患者的抗凝血酶Ⅲ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广搏  张欢 《陕西医学杂志》1998,27(10):598-599
为了探讨肾病综合征(NS)的常见并发症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对20例NS及28例正常人的血浆抗凝血酶Ⅲ(AT—Ⅲ)含量及活性进行测定。统计结果显示,NS发作期与正常对照组比较,NS缓解期与发作期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血浆AT—Ⅲ含量与血清白蛋白呈正相关(r=0.615;P<0.01),另外在13例NS发作期的尿中测出活性的AT—Ⅲ,而在缓解期尿中未测出AT—Ⅲ。提示了测定NS患者的血浆AT—Ⅲ含量,对于防止NS常见并发症血栓形成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获得性血友病A(AHA)的临床特点、诊断与治疗方法,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对25例获得性血友病A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治经过与疗效等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5例患者中,男13例,女12例;年龄53.28±19.78岁;11例发病前无基础疾病及明确诱因,病程3 d~2年。临床表现除基础疾病表现外,均有不同程度的皮肤瘀斑、肌肉肿胀疼痛、牙龈渗血、血尿、血便、腹腔血肿等出血表现;实验室检查为重要的依据,表现为aPTT延长,为94.9±20.9秒,血浆混合试验aPTT不能被正常血浆纠正,FⅧ:C降低为4.5±6.7%,FⅧ抑制物滴度在22.4±24.3 Bu;以上病例治疗根据出血情况及基础疾病与全身状况,予止血、消除抗体措施,获得完全缓解19例,部分缓解5例,死亡1例。其中5例使用利妥昔单抗治疗的患者均获得完全缓解。获缓解的24例,按FⅧ抑制物滴度水平分为3组,其与出血的严重程度、aPTT、FⅧ:C、获得部分缓解的时间等因素进行分析,显示并无明确的相关性。上述病例经治疗后临床症状好转,FⅧ活性升高至50%时间为23.8±13.3 d,FⅧ活性恢复正常时间为86.2±76.8 d;FⅧ抑制物滴度减少50%的时间28±16.7 d,FⅧ抑制物滴度≤0.6 Bu或转阴时间156±230.5 d。结论以上病例经及早诊断、及时补充凝血因子与应用免疫抑制药物后,出血症状可明显减轻,病情缓解,但要FⅧ抗体转阴则需较长时间治疗及结合其他疗法,利妥昔单抗联合免疫治疗已取得较好疗效,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3.
黄占福 《甘肃医药》2012,(8):609-610
目的:观察六味地黄汤加减治疗慢性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112例慢性肾炎按照中医辨证论治,采用六味地黄汤口服的方法治疗。结果:112例中痊愈(尿蛋白+-)26例(23.2%),好转(尿蛋白降低)78例(69.6%),仅有症状轻微缓解4例(3.57%),无效4例(3.57%)。总有效率96.43%。结论:六味地黄汤加减治疗慢性肾炎疗效确切,方法简单实用,副作用少,值得临床研究应用。  相似文献   

14.
我院中医治疗癫狂痫,据不完全统计,在85例病人中,治愈63例(74%),好转11例(13%),无效11例(13%)。其中癫症20例,治愈14例(70%),好转4例(20%),无效2例(10%),狂症35例,治愈28例(80%),好转3例(8.6%),无效4例(11.4%)。痫症30例,治愈21例(70%),好转4例(13.3%),无效5例(16.7%)。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泌尿系结石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4年1月在重庆市云阳县人民医院就诊的泌尿系结石患者98例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观察治疗效果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本组病例中,1次碎石排净者44例,占44.90%;2次碎石排净者30例,占30.61%;3次碎石排净者21例,占22.45%;3例经3次碎石术治疗后无效改行开放性手术治疗。疗效显示,治愈54例,好转41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6.94%。并发症:术后所有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肉眼血尿或镜下血尿,1~2d内自行消失;皮肤出现瘀点或瘀斑5例,自行缓解;4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输尿管绞痛,对症治疗后好转;2例患者形成输尿管“石街”,经复碎治疗后消失;1例患者合并输尿管轻度狭窄;2例患者出现发热,经退热处理后好转:无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泌尿系结石具有操作简便、安全快捷、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小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遗传性肾炎(hereditary nephfitis)的临床特点,为反复发作性血尿、慢性进行性肾功能衰竭、部分患者可合并神经性耳聋及眼部疾患。作者在遗传病调查中,发现连续三代共13人发病(见家系图), 病例介绍: 1:先证者Ⅳ_(10),8岁。3岁时因全身浮肿就医,拟诊“肾炎”,给于对症治疗,愈后出院。此后,常于感冒、劳累、受寒后一天左右出现肉眼或镜下血尿(+~++++)、浮肿,而多次住院治疗。其大哥Ⅳ_8,亦于3岁开始反复出现血尿(+~肉眼)、蛋白尿(+~++),至10岁时因尿毒症治疗无效死亡。大舅Ⅲ_7,l岁时出现血尿,以后反复发作至34岁时,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肝素抗凝治疗心肌梗死患者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r)、抗凝血酶Ⅲ活性(ATⅢ:A)监测意义.方法 采用凝固法检测APTT、发色底物法检测ATⅢ:A,对79例心肌梗死患者和4.08名健康对照者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治疗前患者APTT低于正常对照值1.5倍的有75例;ATⅢ:A在50%~70%的有28例,<50%的有5例.治疗后APTT低于正常值1.5倍的有21例,高于正常值3倍的有8例;ATⅢ:A<50%的有3例.结论 APTT,ATⅢ:A可做为肝素抗凝治疗心肌梗死患者的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联合保乳术治疗女性Ⅱ、Ⅲ期乳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解放军海军安庆医院收治的62例行新辅助化疗联合保乳术联合治疗的Ⅱ、Ⅲ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患者术后1年的临床疗效及随访情况。结果本组患者术后1年的临床效果评定结果显示,总有效率为77.4%(48/62),其中完全缓解20例(32.3%),部分缓解28例(45.2%),稳定14例(22.6%)。通过对术后2~3年的随访观察,局部复发2例,复发率为3.2%;本组的患者术后3年中均无死亡病例发生,生存状况良好。结论临床中对于女性Ⅱ、Ⅲ期乳腺癌患者行新辅助化疗联合保乳术治疗是可行的,能有效提高手术治疗效果,降低术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9.
胆囊炎、胆石病是我国常见的急腹症之一。我院外科中西医结合小组从今年的上半年开始对胆囊炎、胆石病观察了38例患者,其中胆管结石有11例,5例排出结石,有6例病人黄疸消退,体征消失而好转出院;胆道感染组23例(包括术后综合症)23例病人均经中西药结合保守治疗后痊愈出院;还有4例胆囊结石(均经胆囊造影后证实的)其中一例病人经服中药排石汤及总攻后,排出了部分结石(二次造影对照),其中三例经中药保守治疗无效,也都未作手术而出院。典型病例: 例1马××,43岁,男,农民,住院号175346。  相似文献   

20.
我科以中医辨证治疗为主,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炎11例,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或中药治疗。 11例中基本缓解6例(症状消失,化验基本恢复正常,恢复工作),部分缓解5例(症状消失,化验未恢复)。慢性肾炎的中医治疗以温补脾肾,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