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功能性胃肠病.具有上腹痛、上腹胀、早饱、嗳气、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上腹不适症状.近来研究认为FD的病因与胃肠道动力障碍及精神因素密切相关,因而我们对FD患者给予身心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2.
李丕成 《基层医学论坛》2009,13(20):602-603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指持续或反复发作的,包括上腹痛、上腹饱胀、上腹胀感、早饱、嗳气、恶心、呕吐等上腹部症状的一组临床症状。经检查排除可引起这些症状的器质性疾病时,这一临床症状便称为功能性消化不良(FD),发病率高,普通人群有消化不良症状者达19%~41%。门诊资料统计,FD患者占我院消化门诊40%以上。除以上消化系统症状外,多数患者伴有失眠、焦虑等症状,  相似文献   

3.
罗芳  吴强 《四川医学》2004,25(6):655-655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常见消化系统疾病之一。其病因及发病机制目前还不完全清楚,约50%的病人有胃肠运动功能障碍,经胃肠动力药物治疗仅部分患者症状得以缓解,许多学者认为部分FD患者与精神状态及心理因素有关。本文主要观察莫沙比利联合多虑平治疗FD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指具有慢性消化不良症状,但不能用器质性、系统性或代谢性疾病等来解释产生症状原因的疾病。目前认为多种因素共同参与FD的发病过程,这些因素包括以胃排空延迟和容受性舒张功能下降为主要表现的胃十二指肠动力异常、内脏高敏感、胃酸、H.pylori、精神心理因素和脑肠肽等[1]。  相似文献   

5.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一组临床上常见的综合征,表现为上腹胀、不适、上腹痛、早饱、厌食、恶心、呕吐、反酸、烧心等症状。同时还伴有器质性疾病、代谢性或精神性疾病。FD的发病多认为与胃运动功能障碍有关。而近年来国外在动物及人类研究表明,红霉素(EM)被认为是胃动素受体激动剂,可以促进胃肠的运动。基于此特点,我门诊部自2000年9月-2002年1月对36例FD患者进行了小剂量红霉素联用吗丁啉治疗,取得了良好疗效,现将疗效观察报道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西沙必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 FD)又称消化不良,是指具有上腹痛、上腹胀、早饱、嗳气、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经检查排除引起上述症状的器质性疾病的一组临床综合征。症状可持续或反复发作,病程超过一个月或在过去的十二月中累计超过十二周。FD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功能性胃肠病。其病程长,症状顽固,短期难见显效,不易治愈为其特点。是临床最常见的一种功能性胃肠病,其病因和病理生理机制尚不十分清晰,大多数学者目前的基本共识,病因十分复杂,有胃酸分泌过高、有幽门螺杆菌(Hp)感染,运动功能障碍学说,及肠胃反流等等因素。临床很难确定是何种因素为主或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1]。但这些因素的具体地位仍不清楚,功能性消化不良在临床观察中胃排空过缓、肠功能紊乱是其重要原因,故应用胃肠动力药疗效较好现总结我院2006年1月~2012年12月使用西沙必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180例疗效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陈世英 《重庆医学》2004,33(12):1919-1920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是临床常见症候群,发病率高,有人认为约有20%~30%的人在一生中某个时期出现功能性消化不良症状[1]除了消化道症状外,大部分患者伴有焦虑和抑郁等情绪障碍.因此,单纯治疗FD本身往往疗效欠佳.我们从2000年1~12月应用万拉法新联合吗叮啉治疗FD,观察其疗效和安全性,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功能性疾病,约占消化专科门诊的一半.本病的特点是持续或反复发作的上腹痛胀、早饱、嗳气、恶心、呕吐等,经检查排除引起这些症状的器质性疾病.但FD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目前认为主要与胃肠动力障碍和内脏感觉过敏有关.近年来,中医对该病从多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已显现出对本病具有明显的优势和发展前景.本文就中医药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香砂六君子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功能性消化不良(FD)又称非器质性消化不良(NOD)、非溃疡性消化不良(NUD)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功能性胃肠疾病,其病因和发病机理还不十分清楚,认为与胃肠动力障碍、幽门螺杆菌感染和  相似文献   

10.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临床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之一,发病率高,占消化专科门诊的1/3以上。约50%的患者有胃肠运动功能障碍,经胃肠动力药物治疗仅部分患者症状得到控制或缓解。其病因及发病机制目前还不完全明确,许多学者认为部分FD患者与精神状态(抑郁或焦虑)有关。我们采用胃动力药与盐酸多塞平联合治疗FD,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心理干预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是指具有上腹痛、腹胀、早饱、嗳气、纳差、反酸、烧心、恶心、呕吐等症状,经各项检查排除器质性疾病的一组消化内科最常见的临床症候群[1],症状可持续存在或反复发作,占消化道疾病患者的20~40%.药物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疗不很理想,至今FDA未批准任何一种药物有此适应症.功能性消化不良病人比正常健康者、消化性溃疡及胆囊病患者更具焦虑、抑郁、疑病症及神经质,这类病人对疾病过分紧张,严重影响病人及其家人的身心健康[2].本研究旨在评价心理干预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治疗疗效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2.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是一种临床常见的功能性胃肠病,在消化专科门诊中约占40%左右,治疗效果常不理想。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目前通常认为与胃动力障碍、胃酸分泌异常及精神、应激和环境因素等有关㈣。国内外研究报告,大多数患者有失眠、抑郁、焦虑等症状。对于常规药物疗效不佳的FD患者,即使无焦虑及抑郁症状,辅以抗焦虑抑郁药物也有较好疗效刚。  相似文献   

13.
张霓  彭应勇 《重庆医学》2008,37(19):2260-2260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功能性胃肠病,病因和发病机制复杂,日前认为可能与胃酸分泌、胃肠功能碍、幽门螺杆菌(HP)感染、精神和环境因素等有关[1].约50%的患者有胃肠运动功能障碍,经常规胃肠动力药物治疗,部分患者的症状可得到控制缓解.  相似文献   

14.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指具有上腹痛、上腹胀、早饱、暖气、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烧心等上腹不适症状,经检查排除引起这些症状的器质性疾病的一组临床综合征,症状可持续或反复发作,病程一般规定为超过三个月。FD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功能性胃肠病。一向认为,上胃肠道动力障碍是本病的主要病理生理学基础,现代医学以促胃动力药为主治疗取得一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15.
225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儿幽门螺杆菌感染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is,FD)是指有消化不良症状,而不存在上消化道器质性病变和肝、胆、胰等疾病者。幽门螺杆菌(HP)在成人FD中检出率为41.9%~83.5%。笔者就225例FD患儿临床资料及其与HP感染的关系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胃十二指肠运动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患者存在胃肠运动功能障碍。近年来的研究认为这可能是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致病因素之一[1].FD在临床上发病率极高,常表现为腹痛、腹胀、腹上区不适、早饱、恶心、呕吐等症状。为探讨FD患者胃十二指肠运动的情况,对31例FD患者进行消化间期移行性复合运动(migrating motor complex,MMC)的测定。  相似文献   

17.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 FD)又称非溃疡性消化不良(Non-ulcer dyspepsia, NUD),是消化系常见病,国内占胃肠专科门诊1/3以上,西方国家患病率高达20%~40%.主诉上腹不适如隐痛、早饱、胀满等消化不良症状,但应用胃镜、上胃肠道钡餐造影,腹部B超和各项化验检查,除可能有轻度胃炎外,常无异常所见.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目前国内外学者认为FD与胃肠动力障碍、胃电活动异常和神经精神因素导致的内脏神经敏感性增高有关,因此,除促胃肠动力药外,近年来还使用改善心理障碍药治疗FD.本研究通过对FD患者进行消化道症状评分,观察黛力新对FD患者的作用,为心理治疗FD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临床常见的综合征,占内科患者的10%以上,占消化科门诊患者的50唰”。包括中上腹不适或疼痛、呕吐、早饱、腹胀、反酸等,其中腹胀是最常见症状,占80%一90%。FD发病机制目前还不完全清楚,精神因素一直被认为与FD的发病有密切关系。2006年5月-2008年4月,对我院门诊30例经确诊为FD患者我们采用复方阿嗪米特、多虑平联合治疗,并与单用复方阿嗪米特治疗病例作对比分析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临床上常见的症候群,其病因与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部分患者存在胃动力异常并与精神因素有关。1998年1月~2002年6月,我们联用多虑平、吗丁啉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80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病例选择有慢性上腹痛、腹胀、反酸、嗳气、早饱、烧心、恶心、呕吐等症状超过2年,每年发病持续1个月以上;内镜下表现为慢性炎症或大致正常,排除黏膜糜烂,溃疡及肿瘤等器质性病变。FD诊断标准参照《内科学》。男68例,女92例,年龄18~70岁,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80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平均病程等方…  相似文献   

20.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临床常见疾病,占消化道疾病患者的2096—4096,患者常自诉有各种消化不良症状,但经相关检查,除了可能有轻度的胃炎外,常无异常所见。其发病机理研究认为与胃酸分泌异常、胃动力障碍、幽门螺旋杆菌、精神社会心理因素等有关。由于FD分型与病因、功能异常关系未能澄清,临床表现不一定反映相关的病理生理改变,因此尚缺乏十分满意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