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 毫秒
1.
目的比较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骨填充材料与自体骨修复良性骨肿瘤术后骨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7年1月-2009年3月,选取52例良性骨肿瘤患者随机分成A、B两组,行肿瘤刮除术,A组瘤腔用颗粒型及条形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骨填充材料填充,B组用自体骨填充,伤口常规缝合;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血沉及C反应蛋白变化情况,评价骨缺损愈合情况。结果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材料填充组与自体髂骨填充组比较,手术时间明显缩短(P〈0.01),失血量明显减少(P〈0.01),两组对修复良性骨肿瘤术后骨缺损疗效相当。结论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骨填充材料是修复良性骨肿瘤术后骨缺损的优良材料。  相似文献   

2.
组织工程骨修复山羊负重骨大段骨缺损的长期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组织工程骨修复山羊大段负重骨骨缺损的长期效果及所用支架材料珊瑚羟基磷灰石的体内最终转归情况。方法 中国青山羊15只,制备单侧胫骨2cm的骨膜与骨缺损,缺损内植入组织工程骨(珊瑚羟基磷灰石+经诱导分化的骨髓基质干细胞)。术后早期行ECT、X线、组织学等手段检测,评价骨缺损修复情况。远期在术后6、12、18、24月行X线及组织学检查,评价骨缺损修复情况及珊瑚羟基磷灰石的体内转归。结果 早期ECT显示在术后2个月内骨再生和再血管化进展顺利,X线和组织学显示术后组织工程骨成骨呈渐进性和偏心性:远期X线和组织学显示组织工程骨与山羊胫骨牢固愈合,并开始塑形且出现髓腔再通,珊瑚羟基磷灰石在体内逐渐成为骨基质的组成成分,自身架构消失。结论 组织工程骨可以完全修复山羊大段负重骨骨缺损,形成正常骨组织并发挥功能;珊瑚羟基磷灰石最终被降解转化成骨基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锁定接骨板联合同种异体骨在四肢长骨良性骨肿瘤病理骨折中的修复作用与重建方法.方法 32例四肢长骨良性骨肿瘤伴有病理性骨折患者,术中刮除病灶后采用高速磨钻打磨腔壁,骨缺损处植入同种异体骨,锁定接骨板桥接固定骨折断端.结果 术后随访10 ~42个月,平均27.6个月.27例病变愈合良好,骨缺损修复,骨折愈合,肿瘤没有复发.32例中复发3例,再骨折2例,均再次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治疗后痊愈.结论 锁定接骨板联合同种异体骨充填治疗长骨良性骨肿瘤伴发病理性骨折安全、有效.术中彻底刮除病灶,高速磨钻打磨肿瘤壁,打压植骨,同时选用合适的锁定接骨板是提高临床疗效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同种异体骨与自体骨混合移植在良性骨肿瘤刮除术后骨缺损治疗中的疗效。方法:自1999年8月~2005年7月应用同种异体骨与自体骨混合移植来治疗四肢长骨良性骨肿瘤刮除术后骨缺损病例22例。结果:本组随访6个月~80个月,平均31个月。X线片显示骨愈合良好,无肿瘤复发,患肢功能恢复满意,未见并发症。结论:同种异体骨与自体骨混合移植可形成优势互补,修复骨缺损效果确切、安全、可靠,是一种较为理想修复材料,可以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为比较珊瑚颗粒和羟基磷灰石 (HA)颗粒在即刻种植愈合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国产羟基磷灰石涂层种植体植入犬股骨中 ,在种植体周围骨缺损中分别植入HA和珊瑚颗粒 ,并设空白对照而成 3组 ,进行比较观察 ,术后 2 ,3,4个月处死动物 ,通过X线检查及扫描电镜观察标本。结果 :植入植骨材料充填种植体周围骨空隙后 ,术后 4个月 ,种植体和骨组织结合紧密 ,珊瑚颗粒几乎完全降解吸收 ,而HA颗粒基本无变化 ,未植入植骨材料的空白对照组 ,4个月时颈部尚有部分骨组织缺损。结论 :即刻种植体周骨缺损大于 1mm以上应植入植骨材料。作为植骨材料 ,珊瑚颗粒较HA颗粒有更好的骨引导活性 ,能降解吸收为骨组织替代 ,而HAG不能吸收 ,影响骨改建。  相似文献   

6.
由外伤、炎症、骨肿瘤摘除等各种病变治疗造成的骨缺损是临床上经常遇到的问题,骨缺损达到一定距离后不能骨性愈合,一直是骨科修复领域中的难题。而植骨术是治疗节段性骨缺损的最有效措施,关于骨移植生物替代材料的研究是骨科长期以来的重点研究课题。煅烧骨又称为天然型无机骨,是同种或异种骨经化学方法处理后,再经物理煅烧制成,其主要成分为羟基磷灰石(hydroxyapatite,HA)。  相似文献   

7.
磷酸钙骨水泥修复良性骨肿瘤骨缺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磷酸钙骨水泥(CPC)修复良性骨肿瘤刮除术后遗留的骨缺损的临床应用。方法:应用CPC修复33例患者良性骨肿瘤刮除术后遗留的骨缺损。患者平均年龄38岁,肿瘤类型依次为骨纤维结构不良、骨巨细胞瘤、骨囊肿、动脉瘤样骨囊肿、软骨粘液样纤维瘤、非骨化性纤维瘤、骨母细胞瘤,观察患者术中CPC固化时间,术后全身及切口局部反应,血钙、磷值变化,X线片和CT扫描,平均随访时间19个月。结果:全部患者未见明显不良反应,血钙、磷值未见升高,X线片显示骨缺损处均填充良好,随访见所有患者均有CPC降解和骨替代现象发生。结论:良性骨肿瘤刮除后利用CPC填充修复骨缺损,可充分填充骨肿瘤刮除后不规则瘤腔,即刻恢复骨的强度.经骨替代后可真正完成骨修复。术式简单.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临床应用珊瑚羟基磷灰石(coralline hydroxyapatite, CHA)人工骨,探讨CHA人工骨植入治疗四肢骨折骨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1996年以来收治的22例四肢骨折骨缺损植入颗粒、片或块状CHA,观察术后表现,并经摄X线片观察骨愈合情况.结果:随访时间6~20个月,平均13个月.无全身性异常反应,伤口均在2周内1期愈合.骨折术后6个月内愈合.结论:应用CHA人工骨植入治疗四肢骨折骨缺损疗效满意,且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是一种比较理想移植骨替代物.  相似文献   

9.
徐武清  赵燚  赵喆  马英锋  王虹  赵自强 《宁夏医学杂志》2006,28(7):486-488,F0002
目的通过CT摄片观察致密型氧化铝-羟基磷灰石人工骨材料修复兔骨腔隙性骨缺损的效果。方法采用放电等离子烧结(SPS,SparkPlasmaSintering)技术制备氧化铝-羟基磷灰石(Al2O3-HA)人工骨,植入兔股骨腔隙性骨缺损模型中,术后1天、12周通过CT摄片,观察人工骨与兔骨结合状况。结果术后12周宿主骨缺损完全愈合。结论SPS技术烧结的氧化铝-羟基磷灰石人工骨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是一种理想的承重骨人工骨替代材料。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种植床自体骨复合珊瑚羟基磷灰石在牙种植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32例(37颗)种植牙病例分成A、B两组。A组24例(27颗种植体),植入德国Ankylos螺纹种植体后,在部分暴露的植体处植入珊瑚羟基磷灰石。B组8例(10颗种植体),采用经牙槽嵴顶人路,使用德国费亚丹公司的FRI—OS^R空心取骨钻进行定位定向和定深度后制备圆柱状骨,游离取出后即刻碾磨成碎骨颗粒,与珊瑚羟基磷灰石混合后植人到种植体周骨缺损区。植入术后4—6个月暴露种植体,最终完成烤瓷冠修复,二期手术时根据成骨情况评估成骨效果。结果两组病例均获得了良好的骨修复效果,单纯珊瑚羟基磷灰石植骨后成骨效果满意及基本满意率共为85.19%。自体骨与珊瑚羟基磷灰石混合植骨后的成骨效果满意及基本满意率共为100.00%。结论种植床自体骨可作为有效的植骨材料,手术创伤小,无需开辟第2手术区,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膜引导骨再生技术修复牙周炎致Ⅱ根分叉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2例下颌第一磨牙牙周病致Ⅱ根分叉病变的32颗牙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采用牙周翻瓣刮治后羟基磷灰石生物陶瓷结合口腔修复膜充填修复骨缺损区;对照组则单纯翻瓣。临床随访观察6个月,检查牙周探诊深度和临床附着水平的相关变化,评估羟基磷灰石生物陶瓷膜引导骨再生修复牙槽骨缺损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两组手术后的牙周探诊深度和临床附着水平均较术前明显改善,而且羟基磷灰石生物陶瓷结合口腔修复膜修复牙槽骨缺损较单纯翻瓣组更为有效,牙周袋探针深度减少,临床附着水平增加。结论:应用膜引导骨再生技术修复牙周炎致Ⅱ根分叉病变能够达到修复牙槽骨骨缺损和改善牙周状况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大动物体内促组织工程骨成骨及血管化手段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探讨组织工程骨能否修复大动物大段负重骨骨缺损,筋膜瓣能否及如何促进组织工程骨体内成骨及血管化的过程。方法:中国青山羊9只作为空白组,制备单侧胫骨2cm的骨膜与肌缺损,缺损内不植入任何填充物,术后行放射性核素骨显像(ECT)、X线检查、组织学方法评价骨缺损自行修复情况。27只中国青山羊根据骨缺损植入物的不同分为3组:单纯材料组(单纯珊瑚羟基磷灰石coral hydroxyapatite,CHAP)、组织工程骨组(CHAP 经诱导分化的骨髓基质干细胞bone marrow stroma cell,BMSc)、筋膜瓣组(筋膜包裹CHAP 经诱导分化的BMSc)。组织工程骨组和筋膜瓣组分别取9只山羊的BMSc体外进行诱导分化,之后与CHAP复合。制备皮下带蒂深筋膜瓣。各组按不同的设计方案分别植入到骨缺损内。术后2、4、8周行ECT检查,4、8、12周行X线检查、组织学(V-G染色)检查,12周行生物力学检查。结果:术后各项检查结果表明,空白组山羊胫骨2cm的骨缺损是其自身无法修复的,因此是一个理想的骨缺损模型。单纯材料组未能修复骨缺损,仅表现出一个缓慢的爬行替代过程;组织工程骨组可基本修复骨缺损,在成骨质量和血管化过程方面表现出较理想的结果;筋膜瓣组修复骨缺损的效果更为满意,成骨质量和血管化程度亦高于组织工程骨组。结论:山羊胫骨2cm缺损模型不能自主成骨,符合骨组织工程实验的要求。组织工程骨具有良好的修复山羊大段骨缺损的能力。筋膜瓣促组织工程骨成骨的作用是通过其促进组织工程骨血管化这一方式实现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组织工程骨对山羊大段骨缺损的修复能力及放射性核素骨显像技术在此过程中的监测效果。方法:将27只中国青山羊,分为组织工程骨组,人工骨组和对照组(每组9只)并分别造成左侧胫骨2cm缺损,对组织工程骨组缺损区植入珊瑚羟基磷灰石(CHAP)和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复合体,人工骨组植入CHAP,对照组则不植入任何填充物,采用放射性核素骨显像于术后2,4,8周监测各组骨修复情况。结果:通过放射性核素骨显像测定的感兴趣区(ROI)计数和T/NT比值显示:对照组在各时间点均未见再管化的表现及明显的成骨活动;人工骨组随着时间的延长其血管再生的数量和成骨的质量呈现出上升的趋势。组织工程骨组上升趋势更为显著。结论:组织工程骨较人工骨具有更佳的修复大动脉大段骨缺损的能力,放射性核素骨显像在修复过程中有比较准确的预测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组织工程骨对山羊大段骨缺损的修复能力及放射性核素骨显像技术在此过程中的监测效果。方法将27只中国青山羊,分为组织工程骨组、人工骨组和对照组(每组9只)并分别造成左侧胫骨2cm骨缺损。对组织工程骨组缺损区植入珊瑚羟基磷灰石(CHAP)和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复合体,人工骨组植入CHAP,对照组则不植入任何填充物。采用放射性核素骨显像于术后2、4、8周监测各组骨修复情况。结果通过放射性核素骨显像测定的感兴趣区(ROI)计数和T/NT比值显示:对照组在各时间点均未见再血管化的表现及明显的成骨活动;人工骨组随着时间的延长其血管再生的数量和成骨的质量呈现出上升的趋势;组织工程骨组上升趋势更为显著。结论组织工程骨较人工骨具有更佳的修复大动物大段骨缺损的能力,放射性核素骨显像在修复过程中有比较准确的预测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一种表面置换的珊瑚羟基磷灰石(SCHA)结构特征,寻找理想的骨修复材料.方法 海南天然滨珊瑚在特定温度和压力下部分水热反应,用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ic microscopy,SEM)、X射线色散谱(energy dispersive X-ray spectroscopy,EDX)、热失重分析(thermo gravimetric analyzer,TGA)的方法表征,分析SCHA孔径大小、计算羟基磷灰石和碳酸钙的成分比例.结果 SCHA表面为羟基磷灰石,里面为碳酸钙,保留原有的珊瑚贯穿多孔的三维结构,孔径大小为100~300μm.羟基磷灰石的比例为9.7%,厚度为30μm.结论 表面置换的珊瑚羟基磷灰石具有理想的贯穿多孔三维结构,是一种良好的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对比评价两种(结构型和颗粒型)不同自体骨移植形式修复不同长度骨缺损的效果.方法 将30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分成3组,制作成不同长度双侧股骨节段性骨缺损模型(0.5 cm 缺损组,1.0 cm缺损组,1.5 cm缺损组),取自体髂骨以不同形式分别植入左右两侧.术后4、8、12及16周进行一般情况,大体解剖,影像学及组织学观察.结果 术后4、8、12及16周3组兔结构型植骨侧与0.5 cm缺损组颗粒型植骨侧缺损逐步修复,1.0 cm缺损组及1.5 cm缺损组颗粒型植骨侧修复效果差,1.5 cm缺损与1.0 cm缺损组结构型植骨侧影像学评分高于颗粒型植骨侧(P<0.05),组织学观察结果与之一致.0.5 cm缺损组两侧各项观察指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 结构型植骨修复中大段骨缺损优于颗粒型植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游离旋髂浅动脉髂骨膜骨瓣修复难治性骨不连、骨缺损的应用特点。方法:从2009年2月~2011年2月设计、应用旋髂浅动脉髂骨膜骨瓣治疗难治性骨不连、骨缺损20例,其中舟状骨骨折骨不连并近端坏死8例,管状骨骨不连并骨缺损7例,手、足肿瘤术后骨缺损5例。以定期X片检查及临床症状分析判断骨愈合情况。结果:本组切取髂骨膜骨瓣平均时间52.4min,平均血管蒂长4.2cm,动脉平均管径0.8mm,伴行静脉平均管径0.7mm。骨瓣大小7cm×2cm×0.8cm~1cm×0.8cm×0.5cm。切口1期愈合。所有患者获得6个月以上随访,平均骨愈合时间:舟状骨骨不连3.9个月,管状骨骨不连并缺损3.4个月,手足肿瘤性骨缺损2.2个月。供区无疼痛,无瘢痕增生及瘢痕疙瘩。2例髋部外形轮廓略凹陷。1例大腿外侧皮肤感觉减退,4个月后自行恢复。结论:以旋髂浅动脉为蒂可成功切取游离骨膜骨瓣治疗难治性骨不连、骨缺损,供区损伤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