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对围手术期动脉化疗灌注联合微量泵输注治疗大肠癌的价值进行探讨。方法 :用Seldinger技术对 2 6例大肠癌病例在手术前 1天行选择性动脉灌注化疗药物 ,保留导管 ,微量泵连续输注药物 ,至手术后第 5天。结果 :治疗后 ,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明显 ,完全缓解 2例 ,部分缓解 18例 ,无变化 5例。有效率 80 .7%。 1,2 ,3年生存率分别为 79.1% ,5 5 .3%与 37.8%。结论 :围手术期动脉化疗灌注联合微量泵输注治疗大肠癌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我院于 1 996年 1 1月— 1 998年 2月对 37例晚期贲门癌患者采用选择性动脉化疗灌注联合微量泵输注治疗 ,取得满意疗效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一般资料  37例中 ,男 2 7例 ,女 1 0例。年龄 32~ 76岁 ,平均 5 9岁。全部病例均经X线钡餐、纤维胃镜及病理证实。病变位于贲门区 ,多数胃底和相邻胃小弯侧胃壁增厚或有软组织块影 ,少数侵及食管下段。吞咽困难、贫血和消瘦等临床症状明显。治疗次数 :2次 5例 ,3次 1 1例 ,4次 1 7例 ,5次以上 4例。在行胃左动脉化疗药物灌注 微量泵输注术前 ,均行预防性腹腔动脉内灌注部分化疗药物。1…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经股动脉留置导管肝动脉灌注化疗联合微量泵持续灌注5-Fu治疗肝转移瘤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 58例肝转移瘤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2组:治疗组33例,采用肝动脉插管灌注化疗,术后肝动脉内留置导管应用微量泵持续72h灌注5-Fu,并联合亚叶酸钙静滴辅助化疗;对照组25例,采用单纯肝动脉插管灌注化疗.两组患者均治疗2个疗程,术后随访有效率、临床受益率、生存时间等指标.结果 治疗组、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69.7%,40.0%(P<0.05);治疗组术后6,12,24个月生存率为93.4%,72.7%,45.5%,对照组分别为80.8%,44.0%,12.0%(P<0.05);治疗组临床受益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肝动脉内灌注化疗联合肝动脉内留置导管经微量泵持续灌注5-Fu较单纯肝动脉灌注化疗临床受益率高、生存时间长,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进展期大肠癌手术切除术后转移的防治方法。方法  12 3例大肠癌随机分组行围手术期联合化疗 ,并对 3a疗效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6 2例实施围手术期联合化疗 ,3a生存率、局部复发率和肝转移率分别为 79.0 3%、11.2 9%、16 .13 % .对照组分别为 6 0 .6 5 % 2 6 .2 3 %和 31.35 % ,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 ,但并发症和副作用无差异。结论 围手术期联合化疗对进展期大肠癌术后复发和转移有良好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内镜下瘤体注射重组人p53腺病毒(rAd—p53)联合区域动脉内灌注化疗药物治疗进展期胃癌的临床疗效。方法经胃镜及病理确诊的进展期胃癌、失去手术或不愿手术的胃癌患者5例应用内镜下rAd—p53瘤体注射,剂量3x1012VP,术后3天行肿瘤区域动脉药物灌注,顺铂(DDP,DDC40mg/m2),每月1次治疗,3次为一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显效2例,有效3例,总有效率100.0%。结论内镜下rAd—p53瘤体注射联合胃窦肿瘤区域动脉灌注化疗对失去或不愿手术的进展期胃癌患者而言,是一种疗效满意、副作用少方法。  相似文献   

6.
马魏 《当代医学》2014,(31):60-61
目的分析在大肠癌的临床治疗中采用动脉灌注化疗联合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江西省鹰潭市人民医院铁路分院收治的82例大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n=41),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静脉化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动脉灌注化疗联合手术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近期疗效与1-3年的生存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2.68%,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8.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1-3年生存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大肠癌患者应用动脉灌注化疗联合手术治疗,近期疗效显著,且远期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晚期直肠癌动脉内置泵灌注化疗的治疗方法。方法  38例晚期直肠癌患者 ,采取选择性动脉内置泵进行灌注化疗。结果  38例患者临床症状均有缓解 ,B超检查瘤体有不同程度缩小者 2 4例(占 84 .9% ) ,有 16例 (占 4 2 .1% )再获手术机会 ,生存期达 3年者有 5例 (占 13.1% )。结论 选择性动脉内置泵灌注化疗治疗晚期直肠癌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肝动脉灌注化疗联合无水乙醇注射治疗不能切除的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4 1例经病理证实的不能切除的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病人 ,分为 3组进行治疗 :经皮下埋植式药泵经肝动脉插管灌注化疗组 (HAI组 ,14例 ) ;无水乙醇注射治疗组 (ITIE组 ,15例 ) ;经皮下埋植式药泵经肝动脉插管灌注化疗联合无水乙醇注射治疗组 (联合治疗组 ,12例 )。结果 :治疗后获二期手术切除率 ,三组分别为 7.1%、6 .6 %、2 5 % (P<0 .0 1) ;治疗后 0 .5、1、2年生存率HAI组为 5 7.1%、4 2 .8%、2 1.4 % ;ITIE组为 6 0 %、4 0 %、2 0 % ;联合治疗组为 83.3%、6 6 .6 %、33.3%。HAI组与ITIE组间生存无显著性差异 ,但联合治疗组与HAI或ITIE组间 0 .5、1、2年生存率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HAI +ITIE联合疗法是治疗不能切除的原发性肝癌的有效方法 ,效果优于单纯肝动脉灌注化疗和单纯无水乙醇注射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支气管动脉灌注联合静脉滴注化疗药物治疗晚期肺癌的近期效果.方法经股动脉插管行病侧支气管动脉灌注MMC、ADM、DDP,次日用VP-16静滴,连用5天.结果35例中CR 7例,PR 22例,NC 4例,PN 2例,有效率82.7%,毒副反应主要有骨髓抑制.结论支气管动脉灌注联合静脉滴注化疗药物有协同作用,疗效优于单纯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或静脉化疗,近期效果肯定.  相似文献   

10.
目的胃癌是我国常见恶性肿瘤,早期诊断率低,患者多为进展期,预后不佳。文中旨在研究术前静脉化疗联合动脉灌注化疗治疗进展期胃癌的价值。方法对入选的56例均有病理证实的进展期胃癌患者采用FLEP方案术前静脉联合动脉灌注化疗。第1至第5天5-FU370 mg/m2+亚叶酸钙200 mg/m2,静脉;顺铂80 mg/m2+依托泊苷80 mg/m2,第6天、第20天动脉灌注,2个疗程后行手术切除治疗。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2个疗程治疗,总体缓解率为78.57%(44例),其中4例完全缓解(7.14%)。46例接受手术切除,其中21例化疗前被认为不可切除。化疗前评估可切除组的R0(手术切缘阴性)切除率为96.15%(25/26),不可切除组的R0切除率为66.67%(20/30)。8.70%为病理学完全缓解。毒副反应均为较轻常见反应,无化疗药物死亡病例。中位随访时间31个月(6~76月),整组和可切除组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21%和42%。结论进展期胃癌术前应用静脉联合动脉灌注化疗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治疗方式,能显著提高手术切除率及患者生存期,在进展期胃癌的治疗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价胃癌术中动脉区域灌注化疗药物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 40例经病理确诊的胃癌患者 (治疗组 )于术中经供应肿瘤的区域动脉行插管化疗 ,同时进行手术治疗 ,并与同期术中行全身静脉化疗的 2 4例胃癌患者 (对照组 )进行临床疗效比较。结果 术后病理检查显示 ,治疗组原发灶中的癌细胞均有不同程度地变性坏死 ,其近期有效率为 95 % ,对照组有效率为 41.6 7% ,两组比较差异显著 (P<0 .0 5 )。结论 胃癌患者术中经动脉灌注化疗 ,其近期抗癌效果好 ,毒副反应轻 ,对减少或防止术中癌细胞的医源性扩散与种植以及术后复发 ,均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膀胱内灌注化疗护理流程模式的建立及应用。方法:对80例膀胱癌术后患者进行膀胱内灌注化疗的护理流程管理。结果:膀胱癌术后病人膀胱内灌注化疗护理流程的建立,有效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确保了治疗及护理安全,提高了患者满意度。结论:流程管理模式适用于膀胱内灌注化疗。  相似文献   

13.
肝细胞癌(HCC)是全球最常见的肝脏恶性肿瘤,肝切除、肝移植以及消融是早期HCC根治性的治疗方式。目前,我国大多数HCC患者确诊时已经处于疾病晚期,临床实践中以系统治疗为主。索拉非尼(sorafenib)和仑伐替尼(lenvatinib)作为国际公认的晚期HCC一线治疗方案。在亚洲地区,肝动脉灌注化疗(HAIC)也作为临床上晚期HCC的一线治疗;HAIC直接将抗肿瘤药物经导管注入至肝肿瘤供血血管,以获得较高的反应率和较明显的生存优势,降低了化疗药的全身毒副作用;然而,由于缺乏以全球人群作为研究对象的随机对照试验,HAIC尚无法在国际上广泛应用。本文中,我们将系统阐述目前HAIC应用于治疗晚期HCC的研究现状及临床适用人群,认为HAIC可作为晚期HCC的标准治疗方案之一,未来联合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及/或免疫治疗进一步提高晚期HCC患者的生存。  相似文献   

14.
王靖  李莉  翟荣君 《黑龙江医学》2013,37(5):342-344
目的探讨成人静脉滴注非化疗刺激性药物预防外渗的护理干预方法。方法选择2012-01~2012-06在内科静脉滴注非化疗刺激性药物成人患者1186例为干预组,以2011-07~2011-12在内科静脉滴注非化疗刺激性药物的成人患者1203例为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常规的静脉输液方法;干预组使用留置针,实施特殊用药告知,采用警示标识,加强巡视一系列措施。对两组患者发生输液外渗进行比较。结果干预组患者输液外渗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静脉滴注非化疗刺激性药物外渗。  相似文献   

15.
单桂芹 《黑龙江医学》2012,36(10):748-749
目的观察经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BAI)治疗中晚期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经病理证实的中晚期肺癌患者22例,患者均采用Seldinger技术插管,支气管动脉造影后,明确导管位于肿瘤供血动脉缓慢注入抗癌药物。结果近期疗效完全缓释(CR)4例(18.1%),部分缓释(PR)12例(54.5%),稳定(SD)4例(18.1%),进展(PD)2例(9.1%),总有效率(CR+PR)72.7%。6个月、1年、2年生存率分别为91%、40.9%、31.8%。疗效较好,毒副反应可耐受。结论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是治疗中晚期肺癌的最有效治疗方法之一。可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改善生活质量,其产生的不良反应可接受。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选择性插管经胃左动脉灌注化疗药物治疗晚期贲门癌的疗效。方法:对37例晚期贲门癌患者进行胃左动脉内插管灌注化疗药物。结果:本组37例病人,多数患者的临床症状如吞咽困难、上腹疼痛、厌食等得到缓解。结论:选择性胃左动脉内灌注化疗药对治疗晚期贲门癌的疗效确切,可在晚期贲门癌的综合治疗中选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对比经桡动脉途径(TRA)和股动脉途径(TFA)对肺鳞癌患者行支气管动脉介入的可行性。  方法  选取122例肺鳞癌患者,采取经左侧桡动脉入路行支气管动脉介入治疗58例(行BAI患者47例,行BAE患者5例,行BACE患者6例),经股动脉入路行支气管动脉介入治疗64例(行BAI患者51例,行BAE患者10例,行BACE患者3例)。  结果  2种入路均成功实施经支气管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无明显并发症。经左侧桡动脉入路手术时间少于经股动脉入路。  结论  经桡动脉途径(TRA)行支气管动脉介入治疗是安全、快速和可行的,为肺部肿瘤介入提供更多可选择的介入路径。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索中心静脉导管用于颞浅动脉插管化疗的可行性及其护理要点。方法:对15例以中心静脉导管用于颞浅动脉插管灌注化疗的病人术前、术后及化疗的观察和护理进行总结。结果:15例患者均未发生导管脱落和阻塞,12例出现了口腔粘膜反应,9例发生皮肤炎,5例出现胃肠道反应,无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均顺利完成计划化疗,肿瘤治疗达到CR3例、PR5例、NC7例。结论:中心静脉导管用于颞浅动脉插管化疗治疗头颈部恶性肿瘤具有操作方便,经济实用的优点,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介入动脉灌注化疗治疗晚期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45例晚期胃癌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予介入动脉灌注化疗,对照组予多西他赛+5-氟尿嘧啶方案常规静脉化疗.结果介入动脉灌注化疗组总有效率75%,全身性化疗组总有效率42.9%.不良反应的程度介入动脉灌注化疗组明显轻于全身性化疗组.结论 晚期胃癌介入动脉灌注化疗优于全身性化疗.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