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大部分遗传性甲状腺髓样癌的患者具有ret原癌基因的突变,因此对有遗传倾向的个体进行基因检测,就可进行早期诊断与筛查,并有利于早期治疗,改善预后。本文主要阐述了目前已发现的ret原癌基因的突变与甲状腺髓样癌的关系,并探讨基因检测在甲状腺髓样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以及甲状腺髓样癌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2.
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分为1型(MEN1)和2型(MEN2),其中MEN2又可分为MEN2A和MEN2B。MEN1主要临床表现为甲状旁腺腺瘤、胃肠胰肿瘤(以胃泌素瘤和胰岛素瘤常见)和垂体前叶瘤(以泌乳素瘤常见)。MEN2A主要表现为甲状腺髓样癌、嗜铬细胞瘤和甲状旁腺增生,MEN2B为甲状腺髓样癌、黏膜神经纤维瘤和嗜铬细胞瘤。1997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和欧洲MEN1研究联合体(ECMEN1)成功地克隆到MEN1的致病基因men1。之后,在绝大部分MEN1家系病人中都发现了该基因的突变,从而确定了men1基因与MEN1之间的因果关系。MEN2由原癌基因ret突变所致,大量的病例显示,临床表型与ret基因突变类型之间有很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近来许多研究表明一些原癌基因的突变或重排常在甲状腺癌中出现。其中原癌基因RET和TRK的酪氨酸蛋白激酶活性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发病有特殊关系;RET基因的胚系突变,尤其是密码子634的突变可引起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综合征Ⅱa和家族性甲状腺髓样癌;甲状腺转录因子.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1(PAX8-PPARγ1)融合蛋白可促进不同的甲状腺滤泡腺瘤形成,常在滤泡癌中发现。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1例中国家系中RET原癌基因点突变与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2B型(MEN-2B)发病的相互关系及其遗传特征。方法:收集1例MEN-2B患者术后甲状腺髓样癌肿瘤组织和外周血DNA标本及其父母外周血DNA标本运用PCR和逆转录PCR技术以及直接基因测序技术对上述标本中RET原癌基因16号外显子区域进行分子检测。结果:在患者肿瘤组织(c)DNA及其外周血DNA中均检测到RET原癌基因16号外显子918密码子处基因点突变,即:918Met(ATG)→Thr(ACG).且由基因测序图示,该突变为杂合子错义突变。而患者父母外周血DNA样本中均未发现上述RET原癌基因突变。结论:与国外报道相似,在中国MEN-2B患者中,也找到了RET原癌基因16号外显子基因点突变918Met(ATG)→Thr(ACG)。虽然其发病具有遗传倾向,但同样存在散发病例。MEN-2B发病的基因检测应成为该病的诊断治疗以及患者一级亲属早期诊断和临床干预的分子基础。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一个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2A型(MEN2A)家系的临床表现和RET原癌基因突变方式.方法 对一个MEN2A家系成员进行临床调查,提取其中3例具有典型临床表现的患者及15个家庭成员的外周血淋巴细胞DNA,对RET原癌基因的第8、10、11、13~16外显子进行DNA测序分析,并对发现突变的PCR产物进行亚克隆测序.结果 该家系先证者系30岁起先后确诊为嗜铬细胞瘤和甲状腺髓样癌的男性,其一姐患有嗜铬细胞瘤、一弟患有甲状腺髓样癌.在这3例患者及另外2例未发病的家庭成员中,发现了RET原癌基因第11号外显子存在相同的杂合突变,即1893-1895delCGA,系一种新的突变类型.结论 RET原癌基因第11号外显子1893-1895delCGA杂合突变,是一种新突变,可能为该MEN2A家系的致病基因.  相似文献   

6.
原癌基因RET、TRK和PAX8-PPARγl与甲状腺癌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来许多研究表明一些原癌基因的突变或重排常在甲状腺癌中出现。其中原癌基因RET和TRK的酪氨酸蛋白激酶活性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发病有特殊关系;RET基因的胚系突变,尤其是密码子634的突变可引起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综合征Ⅱa和家族性甲状腺髓样癌;甲状腺转录因子-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1(PAX8-PPARγ1)融合蛋白可促进不同的甲状腺滤泡腺瘤形成,常在滤泡癌中发现。  相似文献   

7.
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分为1型(MEN1)和2型(MEN2),其中MEN2又可分为MEN2A和MEN2B。MEN1主要临床表现为甲状旁腺腺瘤、胃肠胰肿瘤(以胃泌素瘤和胰岛素瘤常见)和垂体前叶瘤(以泌乳素瘤常见)。MEN2A主要表现为甲状腺髓样癌、嗜铬细胞瘤和甲状旁腺增生,MEN2B为甲状腺髓样癌、黏膜神经纤维瘤和嗜铬细胞瘤。1997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和欧洲MEN1研究联合体(ECMEN1)成功地克隆到MEN1的致病基因men1[1-2]。之后,在绝大部分MEN1家系病人中都发现了该基因的突变,从而确定了men1基因与MEN1之间的因果关系。MEN2由原癌基因ret突…  相似文献   

8.
甲状腺髓样癌患者RET原癌基因突变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目的研究甲状腺髓样癌(MTC)的RET原癌基因突变情况。方法从12例病理诊断的MTC患者和2例临床上怀疑MTC患者提取外周血基因组DNA,对RET原癌基因第10、11、16外显子进行PCR产物直接测序。结果发现8例患者存在基因突变。1例是第10外显子618密码子TGC/CGC突变;2例是第11外显子634密码子TGC/TAC突变;3例是634密码子TGC/CGC突变;2例是第16外显子918密码子ATG/ACG突变。结论直接基因测序分析能在基因水平诊断MTC,分子遗传学分析使术前诊断该疾病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9.
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2型(MEN2)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累及甲状腺、肾上腺、甲状旁腺等多个腺体.其发病与细胞ret原癌基因突变有关,且ret突变基因型与MEN2表型有很强的关联性.本文综述有关ret及其配体和下游信号途径的研究结果,以及MEN2的诊断和治疗的进展.  相似文献   

10.
113Raf-1诱导甲状腺髓样癌细胞分化中Ret基因不表达[英]/CarsonEB…CancerRes.-1995,55.-2048~2052在家族性甲状腺髓样癌(MTC)的生殖细胞系和散发性MTC的DNA中都出现原癌基因ret的突变。经研究显示:激...  相似文献   

11.
甲状腺癌相关基因的检测对甲状腺癌早期诊治及预后判断有重要意义。近年来研究发现,ras基因的点突变在甲状腺肿瘤中发生率可高达40%;ret基因重排与甲状腺乳头状癌密切相关;抑癌基因p53的失活与甲状腺癌有关;erbB-2基因突变亦可在甲状腺癌中检测到,但其在甲状腺癌中的作用还不十分明了。甲状腺癌中检测到BRAF基因第15外显子-1 796位点T/A转换,且突变率可高达40%左右,国内尚无相关报道。  相似文献   

12.
甲状腺癌相关基因的检测对甲状腺癌早期诊治及预后判断有重要意义。近年来研究发现,Fas基因的点突变在甲状腺肿瘤中发生率可高达40%;ret基因重排与甲状腺乳头状癌密切相关;抑癌基因p53的失活与甲状腺癌有关;erbB-2基因突变亦可在甲状腺癌中检测到,但其在甲状腺癌中的作用还不十分明了。甲状腺癌中检测到BRAF基因第15外显子-1796位点T/A转换,且突变率可高达40%左右,国内尚无相关报道。  相似文献   

13.
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ret基因重排突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研究ret基因重排突变与甲状腺乳头状癌(PTC)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检测27例PTC,另有其他组织类型甲状腺癌10例、良性甲状腺病变33例及病变旁正常甲状腺组织30例(对照)甲状腺组织标本。首先以多重PCR筛查重排突变基因(ret/PTC)的存在,再以鉴定PCR(ID PCR)确定ret重排突变类型(ret/PTC1, 2, 3),最后通过自动测序证实。结果 (1)有15例标本显示ret/PTC阳性,其中11例为ret/PTC1; 3例为ret/PTC3; 1例为ret/PTC2。ID PCR产物通过直接基因测序得到证实。( 2 )所有15例ret/PTC阳性的组织标本均为PTC,发生率为55. 6% (15 /27)。(3)ret/PTC阳性及阴性的两组PTC患者在性别、年龄、肿瘤大小及颈部淋巴结累及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甲状腺外软组织侵犯率在ret/PTC阳性的患者低于阴性患者(33. 3% vs66. 7%,P<0. 05)。唯一1例有远处肺转移的患者为ret/PTC阴性。结论 ret重排突变特异性发生于PTC中,可能与PTC的发病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多发性内分泌腺瘤2A型家系中ret原癌基因突变的分子筛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寻2个多发性内分泌腺瘤2A型(MEN2A)家系发病的分子机制。方法提取1982年和1992年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集的2个MEN2A家系共9名成员外周血基因组DNA,对ret原癌基因21个外显子进行聚合酶链反应(PCR),PCR产物进行直接测序。结果家系1中2例患者存在ret原癌基因exon11的C634R突变,exon2的A45A和exon13的L769L2处多态性;家系2中1例患者存在ret原癌基因C634Y突变,exon2的A45A存在多态性,另外筛查出其子为该基因突变携带者。结论本研究2个家系存在exon11的C634位点突变,达到MEN2A基因水平上的诊断,对其临床治疗及其后代的早期诊断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甲状腺髓样癌(MTC)是起源于甲状腺滤泡旁C细胞的恶性肿瘤,分为散发型和遗传型两类,后者是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MEN)2A、MEN2B和家族性MTC(FMTC)3种遗传性综合征共同的临床特征.RET原癌基因编码跨膜的酪氨酸激酶受体,在细胞的增殖、迁移、分化和生存方面起重要的调节作用.目前,大量研究表明,RET原癌基因不同位点的突变可导致酪氨酸激酶受体不同区域的氨基酸改变,进而引起不同类型的临床表现;同时,其基因多态性也作为一种低外显率突变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寻2个多发性内分泌腺瘤2A型(MEN2A)家系发病的分子机制。方法 提取1982年和1992年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集的2个MEN2A家系共9名成员外周血基因组DNA,对ret原癌基因21个外显子进行聚合酶链反应(PCR),PCR产物进行直接测序。结果 家系1中2例患者存在ret原癌基因exonll的C634R突变,exon2的A45A和exon13的L769L 2处多态性;家系2中1例患者存在ret原癌基因C634Y突变,exon2的A45A存在多态性,另外筛查出其子为该基因突变携带者。结论 本研究2个家系存在exonll的C634位点突变,达到MEN2A基因水平上的诊断,对其临床治疗及其后代的早期诊断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2型(MEN2)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累及甲状腺、肾上腺、甲状旁腺等多个腺体。其发病与细胞ret原癌基因突变有关,且ret突变基因型与MEN2表型有很强的关联性。本文综述有关ret及其配体和下游信号途径的研究结果,以及MEN2的诊断和治疗的进展。  相似文献   

18.
甲状腺髓样癌的起病隐匿,临床症状多种多样,常常给诊断造成很大困难。甲状腺髓样癌可以分泌许多激素,癌胚抗原升高是甲状腺髓样癌较为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临床鉴别癌胚抗原升高的疾病时应考虑到甲状腺髓样癌的可能。  相似文献   

19.
报道1例51岁女性患者, 以阵发性头痛、心悸、大汗1年, 腰背胀痛2周入院。检测血浆游离甲氧基肾上腺素、游离甲氧基去甲肾上腺素、降钙素明显升高;先后行双侧肾上腺占位及甲状腺结节手术, 术后组织病理学诊断分别为嗜铬细胞瘤及甲状腺髓样癌, 基因检测示RET基因11号外显子634密码子处基因点突变, 考虑为多发性内分泌腺肿瘤综合征2A型。患者存在1型糖尿病及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 考虑为自身免疫性多内分泌腺病综合征Ⅲ型。  相似文献   

20.
甲状腺髓样癌、嗜铬细胞瘤与甲旁亢在多发性内分泌腺病Ⅱ型(MEN-Ⅱ)中的发病率分别为80~100%、40~60%与20~50%。葡萄糖酸钙与五肽胃泌素联合刺激试验测血降钙素水平,为早期诊断甲状腺髓样癌提供了可靠有效的手段。MEN-Ⅱ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有较高的外显率,其病理常呈双侧多灶性病变,临床上对家族性或双侧甲状腺髓样癌、嗜铬细胞瘤及/或甲状旁腺增生的病例与家属,要高度警惕 MEN-Ⅱ的可能性。MEN-Ⅱ的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关键在于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