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目的:探讨经鼻空肠管早期肠内营养(EN)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SAP)的护理方法.方法:将42例SAP患者随机分为经鼻空肠管早期EN治疗SAP 20例(EN组),全疗程全胃肠外营养(TPN)治疗SAP 22例(TPN组),观察两组治愈率、病死率、细菌或霉菌感染率、住院时间和平均住院费用的差异.结果:EN组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细菌或霉菌感染的发生率均低于TPN组(P<0.05).治愈率、病死率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无一例患者因行EN治疗而加重SAP病情.结论:经鼻空肠管早期EN治疗对SAP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营养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肠内营养(EN)在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中所起的作用。方法收集2006年1月至2008年8月本院收治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33例,16例接受经鼻空肠管肠内营养+肠外营养(EN+PN)治疗,17例接受全肠外营养(TPN)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症状改善情况、生化指标恢复时间、细菌或真菌培养阳性率、住院天数、住院费用的差异。结果经鼻空肠管肠内营养+肠外营养(EN+PN)比全肠外营养(TPN)症状体征改善、生化指标恢复及住院时间显著缩短、细菌或真菌培养阳性率显著降低,住院费用明显减少(均P〈0.05)。结论EN+PN应用于重症急性胰腺炎卓有成效,经济,安全可行,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早期肠内营养(EN)治疗的疗效.方法 将45例SAP患者随机分成EN组(22例)和TPN组(全胃肠外营养,23例).EN组患者采取早期EN+TPN治疗,并逐渐减少PN的用量,直至停止TPN; TPN组患者采取TPN治疗.观察2组患者全身炎性介质反应指标、APACHEⅡ评分、营养指标的变化,感染率、病死率、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等.结果 2组患者通过营养支持后,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均逐渐上升,治疗后10d上升幅度2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第14天EN组的上升幅度较TPN组明显升高(P<0.05).2组患者治疗后体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N组CRP、白细胞计数、APACHEⅡ评分、腹胀缓解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感染及病死率均低于TPN组,血小板计数高于TPN组(均P<0.05).结论 早期EN治疗可显著提高SAP患者的治愈率,降低感染率及并发症的发生,并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4.
顾春华 《临床医学》2010,30(11):26-27
目的探讨早期空肠内营养(EN)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35例SAP患者分为全胃肠外营养(TPN)组17例和EN组18例。TPN组给予全胃肠外营养直至完全经口进食;EN组在早期即实施EN治疗。结果 EN组感染率、并发症发生率、平均腹胀缓解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和平均住院费用均显著低于TPN组(P0.05),两组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N是SAP的重要治疗手段,及早行EN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
空肠营养对重症急性胰腺炎胰外分泌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早期空肠营养(EN)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胰外分泌功能的影响,以及联合胰管引流术对SAP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日本大耳白兔24只,随机分为全胃肠外营养(TPN)组、空肠营养(EN)组、空肠营养联合胰管引流(EN PD)组、假手术(S)组,每组6只。前三组采用胰管结扎联合胆汁注射的方法制成兔SAP模型。造模后4、8、16h、第1、4、7天测定淀粉酶的含量;第7天收集胰腺、肝脏、肺,HE染色观察其组织病理学;54例SAP患者,在施行急诊鼻胰引流术后,随机分为EN组(30例)和TPN组(24例),EN组行空肠营养。收集第1、4、7天的胰液检测胰弹力蛋白酶(PE-1)和淀粉酶(AMY)的含量,检测两组患者第1、4、7、11、15天血淀粉酶、血PE-1的含量,观察SAP患者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治愈率。结果兔TPN组、EN组、EN PD组实验前后淀粉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后8h达高峰,第4天基本降至正常水平;TPN组、EN组、EN PD组之间比较淀粉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胰腺、肺、肝的病理学改变以TPN组最明显,EN、EN PD组相对程度减轻。EN和TPN组患者的住院时间、腹痛缓解时间、治愈率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胰液的PE-1、AMY以及血PE-1、AMY两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AP施行空肠营养不影响胰腺的外分泌功能,早期空肠营养联合鼻胰引流是比较安全和有效的治疗SAP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经鼻空肠管进行肠内营养(EN)对急性重症胰腺炎(SAP)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将45例SAP患者随机分为3组,即完全肠外营养组(TPN组),经鼻空肠管进行常规EN组(EN组),经鼻空肠管进行添加谷氨酰胺的EN组(Gtn组),每组15例。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7、14d分别检测3组患者血白蛋白、c反应蛋白(cRP)及内毒素水平,并进行急性生理功能和慢性健康状况(APACHE)Ⅱ与Ranson评分,同时观察患者体质量、肠功能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第7天。3组白蛋白、体质量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第14天恢复,其中Gin组回升最明显。治疗后第14天,3组APACHE-Ⅱ及Ranson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但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第7天,Gin组CRP及内毒素水平低于其他2组,第14天Gin组与EN组比较无显著差异,但均低于TPN组。Gin组并发症发生率最低,明显低于TPN组,略低于EN组。治疗前后3组肠功能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Gin组肠功能改善情况略优于TPN组和EN组。结论添加谷氨酰胺的EN可改善SAP患者炎症反应,减少细菌移位,降低肠源性感染几率,对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经胃镜放置空肠营养管后肠内营养(EN)对改善急性重症胰腺炎(SAP)患者营养状况和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4例SAP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EN组50例和全胃肠外营养(TPN)组54例,EN组患者接受经胃镜放置空肠营养管行早期(3天)EN治疗,TPN组进行传统TPN治疗,比较两组SAP患者的营养状况、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体质量指数(BMI)、血清总蛋白和血清白蛋白的变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淋巴细胞亚群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N是SAP营养支持的重要途径,能有效地促进营养状态的恢复,改善免疫功能,与TPN相比具有明显优势,经胃镜放置空肠营养管是实施EN的有效可靠手段。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经鼻空肠管行肠内营养(EN)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早期的应用效果及护理。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2年1月我科收治SAP患者36例,随机分为EN组和常规组,各18例。比较两组治愈率、死亡率、住院时间的差异。结果 EN组于起病后平均7.5天开始实施EN,均能良好耐受,无死亡患者;常规组1例死于MODS。两组APA-CHEII评分、住院时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EN组能降低死亡率,但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早期置鼻空肠管实施EN治疗SAP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早期放置鼻空肠营养管行肠内营养(EN)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PA)的疗效。方法分析36例SPA患者的临床资料,按全肠外营养(TPN)和肠内营养(EN)随机分成两组,每组18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免疫、营养状况及平均住院天数、感染率及高血糖的发生率。结果两组的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显著升高。EN组的感染率、平均住院天数、高血糖发生率均低于TPN组(P〈0.05)。结论早期EN在SPA治疗中起重要作用,合理应用有助于改善机体免疫及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早期肠内外营养支持有无差异。方法:将我院近两年收治的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39例分为早期肠内营养组(EN组13例)和早期肠外营养组(TPN组14例),对照组(12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EN组早期留置液囊空肠营养管行空肠营养,TPN组早期行静脉高糖氨基酸治疗,对照组早期未行肠内外营养支持。分别在治疗1、2、3周后比较三组总胆红素、WBC、APACHEⅡ评分、Ranson评分和C-反应蛋白(CRP)、血淀粉酶、尿淀粉酶恢复时间、白蛋白变化情况,于出院时比较感染并发症率、病死率、平均住院时间等。结果:三组患者APACHEⅡ评分和Ranson评分差异无统计学差异;第2周时,EN组及TPN组白细胞和CR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第2、3周时.EN组和TPN组血清白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EN组及TPN组感染率、感染并发症、平均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EN组更优,但TPN组肠胀气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低于EN组及对照组,尤其是较高龄人群。结论:早期营养支持可以显著改善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营养状况,缩短病程、减低感染率、病死率、并发症发生率。但针对不同年龄人群,可选择不同营养支持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X线辅助鼻空肠管早期肠内营养在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中作用.方法:60例符合条件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n=30)行X线辅助鼻空肠管早期肠内营养治疗,B组(n=30)行全肠外营养治疗,观察比较其血清白蛋白、淀粉酶水平、并发症、感染率、病死率、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结果:A组与B组比较,血淀粉酶水平差异无显著性,血清白蛋白水平显著升高,并发症、感染率、病死率及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显著低于B组.结论:X线辅助鼻空肠管早期肠内营养治疗能显著改善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的营养状况,减少并发症及病死率,降低住院费用,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梁红亮  杨曦  陈旭平  陈霞  付丹 《华西医学》2012,(11):1617-1620
目的研究经胃镜放置空肠营养管后行肠内营养对改善急性重症胰腺炎(SAP)患者营养状况和预防感染的价值。方法对2010年1月-2011年12月期间收治的52例因SAP入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25例经胃镜放置空肠营养管进行早期肠内营养(EN)治疗,27例进行传统的全胃肠外营养(TPN)治疗,比较两种治疗方法对营养状况、预防感染及器官衰竭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体质量指数(BMI)、血清总蛋白和血清白蛋白的变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评分、血白细胞计数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器官衰竭和(或)局部并发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N是SAP营养支持的重要途径,能有效地预防感染和器官衰竭的发生,促进营养状态的恢复,与TPN相比具有明显优势。经胃镜放置空肠营养管是实施EN的有效可靠手段。  相似文献   

13.
经鼻空肠管肠内营养在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鼻空肠管行肠内营养在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将急性重症胰腺炎30例随机分为肠内营养组(EN组)(16例)和全胃肠外营养组(TPN组)(14例),观察两组治疗结果以及临床指标的变化。结果营养支持2周后两组患者的APACHEⅡ评分、CT评分较前显著降低(P〈0.01),且EN组的各项评分均显著低于TPN组(P〈0.01)。营养支持后两组的血清白蛋白均较前有明显改善(P〈0.01),但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EN组治疗后血清前白蛋白水平与治疗前明显增高(P〈0.05),且与TPN组比较亦有显著性增加(P〈0.05)。EN组平均住院天数显著缩短,中转手术率、感染率、死亡率方面EN组均显著低于PN组(P〈0.05),且MODS发生率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经鼻空肠管肠内营养支持方式的疗效优于完全胃肠外营养,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起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X线导向下早期置入鼻空肠管实施肠内营养(Enteralnutrition,EN)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的临床效果和价值,探讨营养支持的护理措施。【方法】22例sAP患者入科24h内通过x线导向经鼻置入空肠管行EN支持(早期EN组),持续使用2周,并与同期延迟肠内营养组20例患者进行对照(延迟EN组)。【结果】两组患者营养支持后,血淀粉酶较营养支持前明显下降(P〈O.01,P〈0.05),早期EN组较延迟EN组下降更加明显(P〈0.01)。两组患者血清蛋白较营养支持前上升,早期EN组较延迟EN组明显上升(P〈0.05),早期EN组患者较延迟EN组住院时间明显缩短,住院费用,显著低于延迟EN组(P〈0.01)。【结论】x线导向下入科24h内置入鼻空肠管行EN操作简便、易行,对sAP患者疗效好,明显降低医疗费用,良好的护理配合是早期成功实施肠内营养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鼻空肠管早期肠内营养联合肠屏障保护剂应用于急性重症胰腺炎(SAP)患者的治疗与护理。方法将62例SAP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给予常规治疗,B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通过鼻空肠管给予早期肠内营养,C组在B组的基础上加用肠屏障保护剂。观察症状和体征、生化指标恢复正常的时间,血清白蛋白差值以及3组住院时间及总住院费用。结果B,C两组的症状和体症、生化指标恢复正常的时间、血清白蛋白、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均优于A组,且C组的C 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恢复时间更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B,C两组的住院时间短于A组,住院费用少亦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鼻空肠管对SAP患者进行早期肠内营养联合肠屏障保护剂,可以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促进早日恢复,缩短病程,减少总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16.
早期肠内营养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治疗中的有效性。方法:回顾分析本院近5年来收治的71例SAP患者的临床资料,经综合治疗观察患者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D4/CD8、IgG、内毒素水平。按营养支持不同分为36例肠内营养组(EN组),35例全胃肠外营养组(TPN组)。结果:EN组治疗后14d患者血清CD4/CD8比值及IgG水平比TPN组有明显升高(P〈0.05);EN组治疗后7、14d时TNF-α与治疗前比较明显下降(P〈0.05),且与TPN组比较明显减少(P〈0.05);EN组治疗后血清前白蛋白水平比治疗前明显增高(P〈0.05),且与TPN组比较亦有显著提高(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对SAP治疗是安全有效的,能提高血清前白蛋白水平水平,改善SAP营养状况,增强肠道黏膜屏障,抑制炎症因子释放,增强患者的免疫功能,改善SAP的预后。  相似文献   

17.
早期肠内营养在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中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研究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给予肠内营养的临床疗效。【方法】37例重症急性胰腺炎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全胃肠外营养(TPN)组18例及肠内营养(EN)组19例,两组患者在临床资料方面具有可比性(P〉0.05),比较并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WB,HB,ALB入院后第3周均较入院前1天水平下降,TPN组比EN组下降显著(P〈0.05)。EN组比TPN组入院前后APACHEⅡ评分有差异(P〈0.05)。全部患者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EN可以改善SAP病人的营养状况,是治疗SAP理想的营养支持方式。SAP患者应首先考虑选用EN作为常规治疗,而不支持TPN。  相似文献   

18.
目的应用胃镜引导,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上胃肠插管,解决重症胰腺炎(SAP)的肠内营养(EN)问题。方法(1)将橡胶胃管间断缠上棉线带后经鼻置管人胃,胃镜下用活检钳夹住线带子入空场。(2)经鼻道插入鼻空肠管后,胃镜下用活检钳送管人空肠。(3)胃镜入十二指肠降段,经活检道插导丝入空肠,拔出胃镜沿导丝插鼻空肠管人空肠后,拔出导丝将管子近端经鼻引出。结果12例SAP患者全部插入成功,解决了患者EN的难题。结论胃镜引导的插管术为SAP患者解决了早期肠内营养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安全、简便、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经鼻肠内营养支持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中的应用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经鼻空肠管行肠内营养支持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的效果与护理。方法将40例SAP病人随机分组进行对比分析,其中治疗组为肠内营养支持21例,对照组为肠外营养支持19例。给予营养支持的同时注重相关护理。结果治疗组住院日短,住院费用、并发症发生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SAP的营养支持与护理中经鼻空肠管行肠内营养优势显著,其并发症少,风险小,护理难度低,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20.
肠内营养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讨论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肠内营养的必要性。方法:在本科实施的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25例,其中15例为经术中空肠留置造口管给予肠内营养(EN)的患者,10例为经中心静脉输注营养(TPN)的患者。结果:EN组患者出院时体重减轻率为3.88%,TPN组为7.41%。结论:EN是一种较合理安全的营养支持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