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我科在2008年至2009年对同期五年制36名学生临床实习与七年制32名临床实习学生进行不同层次不同方法对比式的带教。其结果如下:七年制学生的成绩明显高于五年制学生,尤其以技能考核和综合评价明显。此项教学改革为制定适合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教学方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临床医学专业临床技能考核结果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临床技能考核的意义.方法 采用多站式考核方法,对我院2003级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临床技能进行了考核,并分析了考核结果和意义.结果 2003级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临床技能考核总成绩为(83.7±7.5)分,七年制学生的考核成绩高于五年制学生(F=5.14,q=3.22~6.02,P<0.05、0.01).七年制学生第一站和第二站考核成绩均高于五年制(F=5.22、5.24,q=3.10~6.52,P<0.05、0.01),五年制4班学生第二站考核成绩高于2班(q=4.07,P<0.05).但在考核中还存在着基本技能不扎实、临床操作不熟练和不规范、病史采集和病例分析不够严谨和不全面、运用辅助检查的能力较差等问题.结论 临床技能考核对转变临床技能教学观念、提高临床教学质量具有明显的促进和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讨临床技能竞赛对实习学生妇产科学临床技能学习的影响,以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实习的中山大学2006级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2005级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自愿参加临床技能竞赛的26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问卷调查,并将其妇产科学技能操作考核的成绩与未参加技能竞赛的26名学生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临床技能竞赛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学生妇产科学临床技能操作的准确性,提高实习学生妇产科学技能操作水平,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临床医学八年制实习阶段医学生进行临床技能培训,探讨临床医学八年制医学生实习阶段临床技能培训的必要性和有效性.方法:对南方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2007级临床医学八年制进入实习阶段的医学生,根据“三基”要求,开设临床技能培训课程,分析到课率与临床技能考核成绩的相互关系.结果:通过对到课率的统计分析,发现到课率>80%的学生的各项操作成绩明显高于到课率≤80%的学生(P<0.05),培训对于辅助检查判读的成绩没有明显影响(P>0.05).结论:临床医学八年制医学生在实习阶段开展临床技能培训可有效提高临床技能操作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的妇产科实习临床技能考试成绩,评估妇产科临床教学质量。方法:选择2001级、2002级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的妇产科实习临床技能考试试卷,共134份,对考试成绩及其失分项进行分析。结果:妇产科临床技能考试成绩为87.69±7.24。病史采集、诊断和回答问题方面失分较多;病史采集、查体、辅助检查、诊断和回答问题是造成学生成绩低于85分的主要原因。结论:八年制临床医学生临床技能掌握较好,但是痛史采集、诊断和回答问题方面尚有不足,以后的教学工作中应加强这方面的训练。  相似文献   

6.
为了提高实习质量,强化临床技能,保障医疗安全,我们首次进行了“对临床医学生开展实习前规范化临床技能培训”的初步研究.对43名08级临床医学五年制学生和48名07级临床医学八年制学生在实习前进行了10项临床技能操作培训.培训学生对常用的临床操作技能有了进一步的感性认识,认为对自己今后的实习将有较大帮助.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内科学实习学生病理体征的识别能力,为改进临床技能教学提供依据,我们对我院2001级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的71名学生和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的67名学生的内科学实习出科考试中体征识别部分的成绩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学生的心脏杂音听诊准确率为66.7%,肺部体征听诊准确率为69.6%,复合体征识别的正确率明显低于单体征识别的正确率,七年制学生的心肺听诊正确率高于五年制学生。可见,学生的临床技能考核成绩不够理想,必须加强临床技能方面的教学。  相似文献   

8.
目的 阐述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八年制、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培养成效,分析医学人才培养新模式。方法:汇总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2008级临床医学八年制学生96名、2011级临床医学五年制学生200名的毕业阶段考核成绩,包括毕业理论考核成绩及毕业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SCE)成绩。另外,对2008级八年制学生和2011级五年制学生毕业前进行教学满意度调查。结果用SPSS17.0统计软件,采用两组独立样本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两组学生毕业理论考核平均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3.80±1.36 vs 61.37±6.95, P=0.175)。八年制及格率更高(63.5% vs 54.0%, P=0.039);八年制与五年制OSCE考核成绩平均分分别为76.11±2.13 vs73.21±2.12前者优于后者(P=0.03)。共回收满意度调查表186份(八年制85份,五年制101份),从时间分配、教学方式及教师态度三方面进行分析,一半以上八年制学生对基础理论教学和自学能力教学满意,而五年制学生只对基础理论教学三方面满意度超过50%。结论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八年制医学教育与五年制医学教育培养成效显著。今后仍要继续改进和完善培养机制,从而培养优秀医学人才。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临床专业学生对医患沟通技能掌握情况,评估医患沟通教学效果,提出改进设想。方法 以南京医科大学2009级临床专业学生549名为研究对象,于实习结束后组织客观结构化临床技能考试(objective structured clinical examination,OSCE),其中包括医患沟通技能毕业考核。分析不同学制医学生的医患沟通技能及相关成绩。数据用SPSS 11.0进行统计处理,采用t检验及Pearson分布。结果 549人医患沟通技能平均成绩为(82.72±4.23)分,其中五年制329人均分(81.88±4.23),七年制220人均分(83.96±3.91),七年制临床专业学生医患沟通平均成绩比五年制要好(P<0.001)。五年制和七年制学生OSCE考核总成绩与医患沟通成绩均呈正相关(五年制:相关系数0.520,P=0.000;七年制:相关系数 0.416,P=0.000)。结论 医患沟通教学效果总体较好,经过改进必然对临床专业学生医患沟通技能的提高有更积极的意义。医患沟通考核成绩不仅体现沟通能力培养成效,实质是综合能力培养成效的表现。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八年制医学生临床能力的基本情况和特点,为监控教学质量、推进教学改革提供指导依据.方法 对北京大学医学部2004级- 2008级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954名学生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SCE)成绩进行分析.结果 学生OSCE平均成绩为84.4分,问诊能力得分最高,辅助检查能力得分相对较低.不同年级、不同班级、不同性别的学生OSCE平均成绩及各项临床能力得分不同.结论 学生普遍较好地掌握了本科毕业生所应具备的基本临床能力,但辅助检查能力需要进一步提高,不同临床学院的教学工作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和优势互补。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临床八年制和五年制学生创新能力相同与不同之处,分析其创新能力的培养现状。方法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对2004级、2005级临床八年制及五年制的学生展开创新能力、对创新能力的认识、创新能力的实践等相关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处理。结果八年制及五年制学生普遍意识到创新是医学生必不可少的素质,但五年制学生对创新能力的有意识培养表现得明显不足,八年制学生有更好的创新氛围。结论八年制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科研素质高于五年制学生,且创新能力培养具有明显的优势。教育模式改革对八年制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起到了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迷你临床能力测评方法评价八年制医学生临床轮转教学效果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迷你临床能力测评方法,评价参加临床轮转的12名八年制医学生的临床能力,比较临床轮转第一年和第二年的医学生的评分结果.结果 临床轮转第二年的八年制医学生的面谈技巧、身体检查、专业素质、临床判断、谘商技巧、组织效能、整体表现的平均得分均高于第一年临床轮转的学生,但专业素养两组得分均较低.结论 迷你临床能力测评方法可以量化评估医学生的临床能力,有助于八年制医学生临床轮转教学效果的评价.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以病例为基础的学习教学方法对八年制医学生临床思维训练的效果.方法 在儿科学见习教学中,将54名八年制医学生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在临床思维训练中,对照组27名学生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实验组27名学生采用以病例为基础学习教学方法.教学结束后进行临床思维考核,统计分析两组学生成绩,并调查实验组学生对以病例为基础的学习教学方法的认可程度.结果 实验组学生的总成绩、病例特点总结、诊断与鉴别诊断、逻辑表达项目的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学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但诊疗计划及理论知识项目的得分两组学生差别很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大多数实验组学生对以病例为基础学习教学方法予以肯定.结论 在八年制医学生儿科学见习教学中,采用以病例为基础学习教学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4.
浅析八年制医学生临床见习教学中的人文素质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八年制医学教育是我国医学教育的新起点,临床见习是医学生由理论学习向临床实践的重要转折。笔者结合八年制医学生自身特点及培养目标,通过构建合理的医患沟通能力培训体系以及在临床见习具体教学环节中融入人文素质教育,使学生在接受专业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接受人文精神的培养,对于全面提高八年制医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高潜质、高素质的医学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文章为保证临床医学八年制内科学教学目标实现,建立适应八年制医学生的内科学考核评估体系,以此检验八年制医学生的三基水平、临床技能、创新思维和社会实践能力,为培养一代高综合素质的医学生而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6.
八年制医学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较高的临床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的高素质医学人才。血液科针对八年制医学教育的优缺点,制定了规范的科研训练模式,着重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探索求知精神和对科研工作的兴趣。经过科研训练,学生们的学习更主动、更积极,查阅文献、实践操作、论文写作等各方面能力都有明显提高,与导师、研究生、其他医务人员的交流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均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在内科见习期间八年制医科博士生的焦虑与抑郁状况。方法:以五年制学生为对照,用HAMA与HAMD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八年制学生HAMA平均总分稍高于五年制,HAMD平均总分明显低于五年制,轻中度抑郁、躯体性焦虑、自杀念头、工作与兴趣、疑病、自知力、人格或现实解体、偏执症状、能力减退感、自卑感明显低于五年制。结论:八年制医科博士生存在较高抑郁与焦虑状态,总体状况较五年制学生好。  相似文献   

18.
丁茹  高文武  李莉 《西北医学教育》2010,18(6):1271-1274
标准化病人(standardized patient,SP)的应用是目前医学教育临床考核领域的发展趋势,而八年制医学生的培养方式和培养目标使该学制的临床技能考核更加具有挑战性。在八年制医学生心内科临床技能考试中应用SP考核与床旁考核双重方式是一次探索性的尝试,研究表明两种考核方式均有各自特点,两种方式的结合相得益彰,能够更加全面、真实的评价考生的临床理论和技能的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19.
第三军医大学通过准确定位培养目标、合理安排教学、实施导师组多对一带教、开展丰富的科研创新项目、建立科研文献阅读制度、开设科研创新课程、设立创新教育学分等措施,提升了临床医学八年制学生在发现问题、研究计划、论文写作方面的科研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