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34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15篇
预防医学   17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血栓症是指血栓栓塞性疾病,是由血栓形成和血栓栓塞两种病理过程所引的疾病。在生理情况下,人体血栓形成与抗血栓形成的机制处于动态平衡,而病理情况下,动态平衡倾向于血栓形成而发生血栓栓塞性疾病,严重威胁生命健康。目前对成人血栓症,在多方面都已经进行了比较深入系统的研究。然而在儿童期,  相似文献   
2.
3.
曾超美 《健康世界》2014,(7):101-102
5岁的小丽正在上幼儿园中班,一向身体健康。一天中午,小丽的妈妈接到幼儿园老师打来的电话,说小丽上午体温有点高,体检时发现嗓子后面有小疱疹,让她带孩子去医院检查是否得了手足口病。小丽的妈妈一刻也不敢耽误,带着小丽来到了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儿科就诊。接诊她们的医生经过仔细检查后发现.小丽只有口腔的后部有小疱疹,其他地方没有。于是她告诉小丽妈妈,小丽得的是疱疹性咽峡炎。小丽的妈妈第一次听说这种疾病,心中很是疑惑:什么是疱疹性咽峡炎?它和手足口病有何区别,该如何治疗呢?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症(NT)的病因及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 a来本院就治的87例NT新生儿,对比不同胎龄NT的发病率,并分析病因,同时将87例NT患儿分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组及非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组,收集各组患儿发病时间、严重程度、血小板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等,应用SPSS 10.0软件进行分析,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χ2检验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87例NT患儿中,足月儿41例,早产儿46例,早产儿发病率较足月儿明显增高(16.3% vs 7.3%,P<0.01).与非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组(41例,47.1%)比较,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组(46例,52.9%)的发病时间早、程度重,血小板恢复正常时间及住院时间均较长.针对病因给予抗感染、丙种球蛋白、地塞米松等治疗后,79例血小板恢复正常(90.8%),5例血小板计数升高后自动出院(5.8%),3例放弃治疗(3.4%).其中5例患儿母亲经追踪检查,确诊免疫系统疾病.结论 近年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逐渐增多,其发病早、程度重、恢复慢,但早诊断早治疗可取得良好疗效;在NT临床诊疗过程中应注意追查患儿及母亲的异常免疫因素.  相似文献   
5.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maternal and neonatal outcomes of pregnancies with primary immune thrombocytopenia (ITP) and also to identify risk factors that predicts neonatal-thrombocytopenia (NT). Methods?This retrospective study was performed in a single academic center from October 2015 to December 2020. Pregnant women with ITP and their babies were included. Medical records of 111 neonates born from 105 mothers were analyzed. Results?A total of 41 (36.9%) of neonates were thrombocytopenic (<150×109/L) and in 21 (51.2%) platelet count was below 50×109/L, but none of them presented with severe bleeding. The lowest platelet count before and during pregnancy in NT group was lower than control group. However,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maternal platelet count at the time of delivery and ITP history. Previous delivery history of NT had high predictive value for the possible occurrence of NT in this pregnancy (OR=8.070, 95% CI: 1.686~38.633). Conclusion?Neonates born to mothers with ITP have an increased tendency to develop thrombocytopenia, but the incidence of poor neonatal outcomes is extremely low. The occurrence of NT may be associated with the lowest platelet count before and during pregnancy in ITP pregnant women. The presence of an older sibling with neonatal thrombocytopenia may be a risk factor for neonatal thrombocytopenia in subsequent pregnancies.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先天性风疹感染(CRI)的临床特征和预后。方法对2008年9月至2010年9月本科收治的新生儿CRI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及预后。结果 25例CRI患儿中小于胎龄儿17例,心脏异常4例,眼部异常3例,24 h内出现黄疸4例。24例出生后血液风疹病毒特异性IgM抗体阳性;1例孕34周胎儿脐血风疹病毒IgM及IgG抗体均阳性,生后IgM抗体转阴,IgG抗体阳性;所有孕母孕早期血液风疹病毒特异性IgM抗体均阴性。1例失访,其余24例预后良好,现8个月至2.5岁,神经系统发育均正常,1例男婴体格发育较差。结论 CRI患儿易出现体格发育受限,并伴有不同程度的器官畸形及组织受损,故母孕期应监测风疹病毒抗体,新生儿如有相关临床表现,应尽早检测风疹病毒抗体,及时诊治。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内源性一氧化碳/血红素氧合酶(CO/HO)体系在慢性低氧环境中的变化规律,探讨CO/HO体系在缺氧性肺动脉高压形成中的作用。方法 将第1批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低氧1d组、低氧3d组、低氧7d组、低氧14d组;第2批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低氧组、低氧+锌原卟啉(ZnPP)均。均以右心导管法测定肺动脉压力;称量并计算右心室与左心室加室间隔的比例;应用双波长分光光度法间接测定大鼠血浆及肺组织匀浆中CO含量;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第一批大鼠肺内HO-1蛋白表达进行定位及半定量分析。结果 大鼠低氧7-14d开始形成稳定的肺动脉高压,伴右心室肥大;血浆及肺组织心浆中CO含量分别于低氧1d和低氧14d时两次明显增高(P<0.01);低氧1-3d肺泡及肺泡间质巨噬细胞和炎性细胞(F=8.72,P<0.001);低氧+ZnPP组大鼠肺动脉平均压明显高于对照组及低氧组,血浆及肺组织匀浆中CO含量明显 于氏氧组(P均<0.01)。结论 内源性CO/HO体系在慢性低氧刺激下明显增高,且呈时间依赖性的双峰现象,其中第2次代偿性增高与肺动脉压力的变化密切相关,HO-1抑制剂的干预研究进一步表明,内源性CO/HO体系对缺氧性肺动脉高压形成具有积极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8.
微剂量肝素皮下注射治疗新生儿DIC的临床探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DIC)是由多种致病因素引起的凝血机能障碍的病理过程,是危重新生儿较常见的并发症,也是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肝素是治疗DIC的重要药物,为了探讨肝素在新生儿DIC治疗中的合理应用,以  相似文献   
9.
本实验旨在研究尾加压素Ⅱ(uⅡ)在慢性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及肺血管结构重构形成中的变化。应用免疫组化技术对慢性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大鼠不同节段肺内动脉uⅡ蛋白表达进行定位及半定量分析。结果显示:低氧1周和2周组大鼠肺动脉平均压(mPAP)、右心室肥厚指标R/(L+S)、肺动脉相对中膜面积(RMA)和相对中膜厚度(RMT)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低氧2周组大鼠各节段肺内动脉内皮细胞中uⅡ表达较对照组分别下降27.75%、32.50%、39.63%(P均<0.01)。相关分析显示:与呼吸性细支气管伴行的肺动脉内皮细胞uⅡ表达与mPAP呈显著负相关;各节段肺动脉内皮细胞uⅡ表达分别与各级肺动脉RMA、RMT呈明显负相关(P均<0.05)。研究表明: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及肺血管结构重构形成过程中,肺内动脉内皮细胞uⅡ表达呈现明显下调;推测uⅡ在慢性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形成机制中具有重要的病理生理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盐酸去甲万古霉素在新生儿葡萄球菌败血症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超美  解建勋 《北京医学》1998,20(5):271-273
63例患葡萄球菌败血症的足月新生儿在常规抗感染治疗疗效不佳时,接受国产盐酸去甲万古霉素治疗,首量15mg/kg,静脉滴注,综之10mg/kg维持治疗。结果;其血药浓度可达到20-40μg/ml的有效水平,治愈率达90.%。用药不超过2周未见严重耳,肾毒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