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开展,为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药卫生需求,医院根据自身特点,运用精细化管理理念,持续改进门诊医疗服务水平;并将服务理念贯穿于就诊细节,提供个性化服务和优化就诊流程,从而缩短患者等候时间,改善其就医体验.本研究中,笔者通过精细化管理理念推进智慧化门诊的建设,逐步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推动公立医院从粗放型管理转变为强调医疗质量和运营效率的精细化管理,引领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方法 以循证医学理念为核心,以病种精细化管理为抓手,以医疗大数据为基础,通过文献研究、专家咨询、层次分析、模型构建、标杆分析等方法对医疗质量管理的指标体系、评价方式、运行机制进行研究。结果 构建了一种基于“病种-专科-医院”的区域分层医疗质量评价方法,开发了一套基于实时数据的标杆分析法,用于区域医疗质量的评价和持续改进,并通过信息化平台向全市市级医院展示。结论 依托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医联工程临床大数据平台,开展从病种、专科到医院的上海市级医院医疗质量评价及促进的实证研究,为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随着医疗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迫切需要建立一套高效、实用的专科护理质量管理平台软件,以便为医院管理者提供更为及时、准确、全面的数据分析服务,有效地保障医疗安全.文章就开展分析专科护理质量管理面临的问题,通过利用信息化手段来构建新一代的专科护理质量管理平台.并采用专科护理数据采集、数据管理系统、查询统计系统、辅助决策、人...  相似文献   

4.
目的:优化医院医保管理流程,规范医生的医疗行为和患者的就医行为,从而减少医保拒付费用,保障医保基金的合理使用。方法:统计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近2年门诊医保拒付数据,并进行描述性分析,加强医保拒付防控管理后,再对比门诊医保拒付数据的变化。结果:实施管控措施后,医保拒付减少,达到预期效果,城镇职工和居民医保的门诊次均费用、药占比也合理下降。结论:医保拒付涉及医院管理、医疗和患者等多方面原因,医院医保管理部门应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优化管理流程,精细化管理环节,动态跟进政策变化,不但能降低门诊医保拒付费用,还可以改善其他门诊医保控费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基于联机分析处理(OLAP)技术的医院临床数据中心和信息集成平台的建设,构建应用服务于决策人员的医院运营分析管理系统,优化临床医疗服务质量。方法:采用微软SQL Server数据集成服务(Microsoft SSIS)和微软SQL Server数据分析服务(Microsoft SSAS),以联机事务处理(OLATP)过程设计符合医院专科特色的医院运营数据模型,建设基于OLAP技术的医院运营数据分析管理系统。结果:医院运营管理系统实现了从医院、科室和个人的多维度的联动数据分析,真正意义上实现了数据的结构清晰,来源追溯明确,能够细化地追踪分析从关键绩效指标(KPI)到每一个患者信息,以及每一个收费结算项目的细化追踪及分析,并可追溯解决从各项目终末指标值的趋势分析到发现的数据源头问题的追溯得以解决。结论:通过医院运营管理系统为医院决策层提供了可靠的管理指标数据支撑,有效优化临床医疗服务水平,提高对患者的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医疗支付改革要求医院通过精细化管理实现提质、控费、增效。专病运营管理是实现医院管理精细化的重要途径。方法:通过对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医疗数据的分析,明确急性心肌梗死病种运营情况,提出针对性改善专病运营的管控策略。结果:经过制定药品使用规则、建立耗材点评制度、优化临床路径管理和打破内外科治疗壁垒等方式后,实现了病种扭亏为盈,药耗费用双降,患者负担减轻的良好效果,病种运营管理水平显著提升。结论:专病运营管理有助于减少亏损、推进医疗行为规范和提升资源利用效率。文章构建了一种可复制推广的专病运营管理途径,有助提升医院精细化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7.
大数据作为信息资本和数据资源对医疗改革、医院决策、管理模式和医疗流程等产生巨大影响,如何挖掘利用医疗数据、优化管理模式、提高医院运行效率是大数据时代医院管理者值得思考的问题。目前国内大多数医院在数据管理方面仍处于探索阶段。我院近年来综合科室发展迅猛,为适应医院发展,将数据分析管理理念运用到质量管理中,逐步探索以数据为导向的医疗质量管理模式,通过最初的人工数据分析到目前逐步与OA系统、电子病历系统对接,利用信息化手段深入挖掘医院潜力,确保动态全过程质量管理,实现医院高效率发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并实施公立三甲医院设置临床科室专科运营助理,促进医院精细化管理。方法:从组织设置、职责分工、工作机制、人员选拔、能力培养、考核评价等方面着手,通过部门重组,明确专科运营助理岗位职责,全方位提升运营助理综合素质。结果:通过在临床科室设置专科运营助理,培养专业运营管理团队,评估医疗资源、优化项目流程,实现了医院管理水平和运营效率的提升。结论:专科运营助理的设置,有效推进了公立医院精细化、专业化管理。  相似文献   

9.
目的 加强医院临床重点专科的精细化管理,对当前的发展状况做出评价,为今后临床重点专科的发展方向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DRGs系统收集某地市大型三级甲等医院2020年省级临床重点专科的DRGs相关数据,进行现况调查分析,以对该医院临床重点专科内部各个病区的绩效作出合理评价.结果 在医疗服务能力方面,神经外科三病区总权重最低...  相似文献   

10.
目的:借助信息系统科学的管理平台,对门诊管理进行科学信息化重组,提升门诊就诊效率和医疗服务质量。方法:通过信息化实现专家限号、预约挂号、电子签到、评价器的应用以及银联自助挂号。结果:患者对医院的满意度、医生和管理人员对系统的接收度及好评度都有很大提高,医院服务理念与服务水平更上一个新台阶。结论:综合利用信息技术对门诊就诊流程进行优化重组,能有效提高门诊医疗服务的运行效率和医院的市场竞争力,改善患者的就医环境。  相似文献   

11.
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为各级公立医院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某三甲医院在医院功能定位落实过程中,总结了现阶段医院发展面临的诸多问题,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1)精细化管理程度不足;(2)学科发展方向不明晰;(3)医疗运行效率提升遇到瓶颈;(4)支付方式改革给医院带来了新挑战。针对以上问题,医院于2022年5月启动了精细化管理实践。以外科科室为试点,通过信息系统建设为精细化管理提升奠定基础,通过管理流程优化提高医疗运行效率,通过亚专科和学科联盟建设提高学科整体竞争力,通过调整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发挥绩效激励作用。以上措施有效提升了医院整体的医疗服务能力及效率,为医院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助力。  相似文献   

12.
医疗服务供求变化的基本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面对医疗服务的供需变化应采取的基本对策:推行区域卫生规划,实现卫生资源优化配置;实现医疗管理体制整体化,医疗系统管理行业化,坚持医院分级管理和医院评审,调整和健全医疗服务体系;推进医疗保险制度的实施,促使卫生资源的合理调整:利用经济手段疏导需求,引导资源的配置流向;强化资源立法。  相似文献   

13.
随着医改的深入,公立医院必须积极探索医院精细化管理和现代医院管理制度。通过设置横向枢纽式运营质量管理部门,建立专科运营助理制度,推行专业化医疗与职业化管理的有机结合,构建精细化运营质量管理模式,建立了从损益出发的信息化数据监测与评价体系、医院精细化运营管理推进反馈体系、医院精细化管理效果评价体系,提升了医院运营质量管理的精细化与科学化水平。该模式以数据为基石,实现了管理的精细化、标准化、信息化,是对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积极探索  相似文献   

14.
目的:以公立医院康复医学科为例,探讨精细化管理在DIP支付中的应用。方法:2021年1月起通过实行病种结构调整,强化科室运行与成本管理,提高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水平,加强科室医疗绩效管理等,对科室进行多维度精细化管理。结果:经过科室精细化管理,病种结构得到优化,医疗服务量增长,质量提升,运行效率有所提高,优化科室绩效分配方案后,工作量绩效上涨明显,医务人员工作积极性提高,科室成本管控有效。结论:基于DIP推进专科精细化运营管理,可以提高科室运行效率,提升医疗质量,保证医院获得合理收益,找到公立医院经济运行的平衡机制。  相似文献   

15.
电话预约服务在“双向转诊”合作中的应用及前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杜聪  龙锦萍 《现代医院》2008,8(11):96-98
目的通过建立"总机-门诊及检查预约—床位调配—转诊预约服务"一体化的电话预约服务,完善医院的预约服务模块,简化病人就诊流程,改善医院非医疗技术服务流程,从而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方法大胆学习和借鉴国内外热线中心的成功经验,在改善现有电话预约系统的基础上,与双向转诊合作资源平台进行链接,优化医院优质客户的就诊医疗服务。结果基于电话网络的医院预约服务及数据信息共享的实现,医院优质客户医疗服务平台的提供,医院服务监控机制,尤其是随访工作的"客户满意度调查"的电话沟通平台与数据统计的支持。  相似文献   

16.
目的:统计分析医院医疗设备使用率,促进资产管理部门掌握科室设备使用情况,优化全院资产管理的配置及使用合理性、创建资源共享管理机制、为设备购置立项论证提供科学的决策性依据。方法:结合医院现有综合运营管理系统和医院信息系统,设计增加了设备使用效率调查模块。根据最终调查结果和设备收费项目信息数据,导出并匹配融合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获取设备使用率。结果:医疗设备使用率数据的获取,为医院医疗设备立项购置论证、使用等管理环节提供了数据支撑,为管理中的决策实施提供有效的结论依据。结论:经实践,该模块的开发应用有助于医院管理部门进行医疗设备的使用情况监测,通过监测数据分析,了解各科室设备使用情况。能显著提升医院对于医疗设备管理的精细化程度,促进医疗设备资源利用率提升。  相似文献   

17.
我院10年门诊人次构成变化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杨莉 《中国医院统计》2007,14(4):356-357
目的了解人们对医疗卫生服务需求的变化,为医院的管理和决策提供依据。方法利用医院工作报表所提供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结果普通门诊占绝对优势,专家及专科呈上升趋势。结论应在着眼做好普通门诊工作的基础上加强专科和专家门诊的工作。  相似文献   

18.
问肃生任院长以来,始终坚持公益性第一的理念,通过采取改善就医环境、实施精细化管理、治理过度医疗等策略,为提高医院综合服务能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新疆某院2013—2017年的临床专业科室服务能力进行分析,同时根据某院不同专业科室间的实际情况,提出针对医院精细化管理的具体措施。方法使用北京版的疾病相关诊断分组方法(BJ-DRGs),结合2017年新疆重点专科评审过程中所确定的评价内容和计算方式,从DRGs的综合得分情况对不同专科间或同一专科不同时期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某院医疗服务的产出总体呈现逐年递增趋势,内科专业对医疗资源利用总量是外科专业的1.97倍,对医院的总体贡献度大于外科专业。结论医疗质量是医院服务能力构成的核心要素,评价结果与实际相符,具有一定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医疗资源整合方法对妇产门诊日间手术中心运营效率的提升作用。方法 以某三甲医院妇产门诊日间手术中心为例,通过调整空间布局、业务范围,整合人力、设备等医疗资源,搭建信息化系统、完善绩效方案等措施,实现门诊日间手术中心精细化管理。结果 2021年7月妇产门诊日间手术中心投入使用后,患者就诊流程得到优化,满意度提升,日间手术中心运营效率提升。结论 妇产门诊日间手术中心应用精细化管理方法,整合医疗资源、优化流程后,中心运营效率显著提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