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早期认知干预和康复护理对脑卒中伴有认知功能障碍老年患者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筛选本院2016年6月-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80例脑卒中伴有认知功能障碍老年患者,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常规组与干预组,每组均为40例,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实施早期认知干预和康复护理,对比两种护理方法下患者的认知功能、心理状态以及生活质量。结果: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MMSE评分,干预组高于常规组,差异显著(P0.05);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SAS、SDS评分,干预组均低于常规组,差异显著(P0.05);干预组患者护理后的SF-36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常规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早期认知干预和康复护理对脑卒中伴有认知功能障碍老年患者的认知功能、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均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值得推行。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轻度认知功能与中医体质类型是否存在相关性.方法:对符合纳入标准的轻度认知功能障碍者采用中医体质量表、中医证候资料进行调查,建立数据库进行分析.结果: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是老年性痴呆的最主要的危险因素,气虚质、阳虚质、瘀血质、痰湿质是MCI患者的主要体质类型.结论:轻度认知功能障碍与中医体质类型存在相关性,从体质类型上研究MCI进行有效的干预是逆转AD病情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经颅重复针刺干预与常规针刺干预分别联合情志护理在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继发轻度认知障碍(MCI)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9年4月于我院收治的86例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继发MCI患者为受试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针刺干预联合情志护理,研究组患者实施经颅重复针刺干预联合情志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认知功能[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BI)]、心理状况[消极情绪调节期待量表中文版(NMRE-C)]差异。结果干预3个月后,两组患者MoCA、BI、NMRE-C得分均较干预前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同期对照组(P均0.05)。结论:经颅重复针刺联合情志护理对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继发MCI患者认知功能改善效果更好,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提升更高、心理状况恢复程度更大。  相似文献   

4.
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持续加剧、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和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认可普及,长期负性情绪积累肝失疏泄已被证实是脑老化相关疾病如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 MCI)和痴呆等的危险因素,但其相关机制尚未完全阐述。课题组基于国内外研究现状,通过系列实验(试验)研究后提出“长期负性情绪积累肝失疏泄加速脑老化进程”的科学假说,并依次从单一负性情绪积累(愤怒情志)研究拓展到多情交织共同致病的长期负性情绪积累,从动物实验研究拓展到正常人群再到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患者和MCI患者,从未用药病例对照研究拓展到疏肝法用药干预肝失疏泄型MCI患者,逐层深入分别探索了单一负性情绪积累(愤怒情志)对认知老化进程的影响、多情交织作用的复合负性情绪积累(复合情绪)对认知老化进程的影响、疏肝解郁方药对认知老化进程的影响及机制研究,并充分借助神经心理学事件相关电位技术(Event-related potentials, ERPs)、功能磁共振技术(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fMRI)、眼动技术等获取肝失疏泄加速脑老化进程的实证依据,以期为MCI的中医临床干预提供新思路,为中医脑老化学说增添新内涵。  相似文献   

5.
老年轻度认知损害及痴呆的护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年轻度认知损害(MCI)及老年痴呆(AD)是认知功能障碍的不同发展阶段,是一种慢性大脑退行性疾病,严重危害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根据对11个城乡的普查材料,60岁以上老年人痴呆的患病率为324/10万,女性多于男性,文盲多于非文盲,体力劳动者多于脑力劳动者,若据此估算,我国AD患者应不低于300万人,老年轻度认知损害的患者更要远远大于这个数字。这一疾病给社会及家庭带来沉重负担,因此早发现、早干预至关重要,现代医学认为护理工作对这类疾病的预后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中的作用。方法对96例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进行的汉密尔顿焦虑及抑郁量表的评估,进行1个月的心理护理后再次进行相应量表的评估。结果通过高质量的心理护理,大多数患者的焦虑及抑郁有所缓解,其中焦虑组在治疗前后有显著性改善(P0.05)。结论心理护理在伴有焦虑及抑郁的MCI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值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  相似文献   

7.
通过查找国内外相关文献,阐述中医学对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的认识、MCI证候分布规律、MCI证候和认知功能、生物标志物的关系,认为轻度认知功能障碍中医证候分型逐渐趋于一致,总体上可归纳为痰浊蒙窍证、肾精亏虚证、气血两虚证,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认知水平、生物标志物与证候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但研究结论尚未统一,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中老年高血压伴轻度认知损害(MCI)患者的中医证候特点及其神经心理学特征,为中医早期干预,防治血管性痴呆提供辨证依据。方法选择有轻度MCI的中老年高血压患者200例,在应用Folstein简易智能状态检查表(MMSE)和临床记忆量表对患者进行认知评估后,参照《血管性痴呆辨证量表》拟订MCI的辨证草案,对患者进行辨证,并对证候进行定量积分。结果MCI患者的最常见证候是肾精亏虚证,其次是痰浊阻窍证、瘀血阻络证、肝阳上亢证、热毒内盛证。结论中老年高血压患者最常见的证候与认知功能损害之间具有密切关系,从这些因素入手,对中老年高血压患者防治MCI及血管性痴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简称MCI)指有记忆障碍和(或)轻度的其他认知功能障碍,但个体的社会职业或日常生活功能未受影响,亦不能由已知的医学或神经精神疾病解释,是介于正常老化与轻度痴呆之间的一种临床状态。有研究表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向阿尔茨海默病(AD)的转化率明显高于正常人群,支持MCI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痴呆的临床前或早期阶段的观点,因此,及早重视对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认识对延缓老年痴呆的发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中医健康管理对中风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评价其有效性。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9月玉溪市中医医院脑病科收治的中风患者215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无认知障碍组(n=68),轻度认知障碍组(n=75)和轻度痴呆组(n=72),进行分层管理。无干预组进行普通健康教育,干预组开展中医健康管理,运用MMSE、MoCA量表对干预前后中风患者的认知水平进行客观评估。结果:中医健康管理干预2周后在改善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组MMSE评分,轻度痴呆组MoCA评分方面优于无干预组。中医健康管理干预6个月后在改善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组MMSE、MoCA评分方面优于无干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中风后认知障碍患者进行中医健康管理,能减缓认知功能下降的趋势、提高其生存率、改善生命质量,具有良好的临床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轻度认知功能损害(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是介于正常老化与阿尔茨海默病之间的一种临床状态[1],是指有记忆障碍和(或)轻度的其他认知功能障碍。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病率较高,且有逐年升高的趋势[2]。MCI严重影响着脑卒中患者的康复和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延续性中医护理对轻度认知功能损害(MCI)患者的作用。方法收集2017年1月—2018年1月诊治的MCI患者1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延续性中医护理干预,连续6个月。采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估患者生活质量,采用简易智力状况检查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检测认知功能。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MMSE各项评分明显升高(P 0. 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组患者护理前ADL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 0. 05),护理后2组评分都明显升高(P 0. 01),且观察组患者护理后AD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1)。结论对MCI患者实施延续性中医护理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的认知功能以及日常生活能力,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宫颈癌化疗患者护理干预对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7年9月本院接收的宫颈癌化疗患者76例,按照护理方法的差异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予以综合护理干预。对比观察两组宫颈癌患者的情绪评分、生存质量评分。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干预后的焦虑、抑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各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干预后的躯体功能、认知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总体生存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进行化疗的宫颈癌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可促进其不良心理状态的改善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是正常老化过程与老年性痴呆之间的一种过渡阶段,其向阿尔茨海默病(AD)转化的风险很高,是公认的高危人群。对MCI患者进行早期识别与干预可延缓病程进展,目前MCI已成为痴呆研究的焦点。本文拟对近期有关MCI的定义、诊断标准及流程、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Stroop效应分析老年轻度认知障碍患者的认知执行功能,探索简单易操作的早期筛查方法,预防痴呆发生。方法:随机选取精神科门诊的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组患者30例和对照组46例,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和Stroop色词测验进行轻度认知障碍患者的发病特征和认知执行功能的评定与分析。结果:MCI组在总分、视空间执行功能、注意力、记忆力、抽象思维均低于对照组(P0.05);Stroop完成时间At、Bt、Ct均高于对照组(P0.05),正确数An、Bn、Cn均低于对照组(P0.05);MCI患者Stroop与MoCA存在相关性,At与注意、抽象思维,Bt与总分、视空间、注意、记忆、定向力,Bn与总分、记忆、命名,Cn与注意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老年轻度认知障碍患者的认知执行功能存在缺损,可以通过快速的早期筛查技术方法进行筛查,以便采取相关干预手段,预防痴呆,减轻患者、家庭、社会负担。  相似文献   

16.
老年人轻度认知功能损害(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是介于正常老化与轻度痴呆之间的一种临床状态,特指存在轻度记忆障碍或认知损害但没有达到痴呆的老年人,个体的社会职业和日常生活功能未受影响,其病亦不能由已知的医学或神经精神疾病解释[1]。患有MCI的老年人是老年期痴呆患病的高风险人群,其向痴呆的转化率明显高于普通人群。由于中晚期痴呆治疗效果欠佳,因而对MCI进行深入研究,在中医理论指导下,探索MCI有效的治疗方法,对防治老年痴呆具有较大的临床意义和社会意义,兹将中医药干预老年人MCI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7.
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是指有一定的认知障碍,但达不到老年性痴呆的诊断标准的一种临床状态。这类患者是转化为痴呆的高危人群,对其进行早期干预可以改善其认知功能,从而延缓甚至阻断其向老年性痴呆的发展。近年来,我们采用自拟天竺醒脑汤并脑电生理治疗仪治疗轻度认知功能障碍50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是处于正常衰老和痴呆之间的一种过渡状态,其过程具有可逆性,早期治疗有助于改善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文章基于血浊理论对MCI的治疗进行了探讨,阐述了肾精亏虚、血浊扰神是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病机关键,血浊生痰化瘀成毒是其基本病理变化,提出运用补肾化浊、化痰逐瘀解毒的方法来治疗轻度认知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9.
正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是脑卒中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大约64%的脑卒中患者可能发生不同程度的认知障碍,部分患者可发展为痴呆[1]。早诊断、早治疗有助于改善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预防痴呆的发生和发展,尤其是MCI,可以通过干预治疗能够得到完全改善[2]。笔者临床采用自拟补肾益聪方治疗脑卒中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60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和探讨引起老年心肌梗死患者睡眠障碍的因素及护理干预措施对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使用根据文献设计并经过校对的“睡眠质量调查自评调查问卷”,对92例住院老年心肌梗死患者的睡眠状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65例老年心肌梗死患者存在不同类型睡眠障碍,采取护理干预后对患者进行再次问卷调查,对护理干预前后患者的睡眠状况进行比较,发现患者睡眠质量改善明显.结论:老年性心肌梗死患者睡眠障碍发生率高,具有具体而全面的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睡眠质量,有利于疾病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