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4 毫秒
1.
目的:针对中医治疗糖尿病的临床难题--降糖疗效不佳,在全面分析肥胖2型糖尿病病因病机的基础上,提出开郁清热法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本研究旨在观察开郁清热法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的降糖疗效.方法:采用自身对照、开放研究,对248例肥胖2型糖尿患者进行降糖疗效观察,观察周期为12周,观察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结果:观察组降糖有效率为75.1%.并将248例患者按血糖水平分为3个等级,治疗前后自身对照均有显著性差异,且在入选观察范围内,降低空腹血糖最大限度范围为(5.43±2.34)mmol/L,餐后2h血糖下降最大限度范围为(6.65±2.88)mmol/L.治疗期间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开郁清热法降糖疗效显著,组方用药符合肥胖2型糖尿病证治规律,肥胖2型糖尿病血糖不同水平患者均可应用.  相似文献   

2.
宋琼霞  王棋红 《新中医》2015,47(11):244-246
目的:观察老年糖尿病患者给予参麦降糖颗粒配合中医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8例老年糖尿病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49例。观察组患者给予中成药参麦降糖颗粒配合中医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血糖水平、遵医行为评分、身体恢复情况、低血糖事件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给予参麦降糖颗粒配合中医护理干预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P2h B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均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各项遵医行为评分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褥疮恢复时间和糖尿病足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低血糖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以上各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给予参麦降糖颗粒配合中医护理干预,可以降低血糖水平,提高治疗依从性、加快身体恢复,并且安全可靠,使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3.
陈超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14(13):1681-1681,1683
目的研究参芪降糖胶囊对糖耐量减退患者血脂、血糖水平的干预作用。方法将观察对象78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口服参芪降糖胶囊,2组患者均有严格运动及饮食限制,观察12个月。结果治疗组空腹血糖及餐后血糖、血脂水平显著降低,而对照组无明显改变。结论参芪降糖胶囊能显著降低血糖及血脂水平,能预防糖耐量异常患者向糖尿病转化。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降糖1号干预前后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瘦素水平的变化.方法 将40例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均予西医常规治疗控制血糖,治疗组加用中药自拟方降糖1号;应用放射免疫法检测治疗前及治疗8周后的血清瘦素水平,同时检测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结果 两组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明显下降,而治疗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治疗组血清瘦素水平明显降低,而对照组未见明显变化.结论 中药干预可通过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瘦素的水平而改善胰岛素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三清降糖方对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IR)患者在降糖、改善IR状态等方面的疗效。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伴IR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的同时结合降糖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三清降糖方,1剂/d,6周为1个疗程。观察记录2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空腹血胰岛素等指标,并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结果:治疗组能有效降低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空腹胰岛素水平,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三清降糖方联合西药可显著降低血糖水平,改善IR状态。  相似文献   

6.
王方方 《光明中医》2022,37(1):131-133
目的 探究中医平衡针降糖穴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 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共72例,时间为2018年1月—2020年12月,观察组(中医平衡针降糖穴护理干预方式)及对照组(传统护理方式)均为36例.比较分析临床上患者的血糖水平变化情况、临床护理满意度、临床症状、生活质量等.结果 观察组的2 h PG、F...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干预在糖尿病患者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对收治的150例糖尿病患者分为2组,观察组为住院病人,遵医嘱降糖并结合中医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为门诊病人仅遵医嘱降糖药物治疗。对比治疗前后两组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值的平均值。结果两组患者血糖存在明显差异。结论:护理人员利用各种时机耐心、细致地进行中医干预指导和健康教育,对患者保持乐观心态,缓解疾病带来的压力,掌握正确的治疗、饮食和运动方法,控制血糖达到或接近正常水平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参芪宁消汤治疗糖尿病患者的疗效。方法:将4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予以常规西药降糖治疗,治疗组在西药常规降糖的基础上,加用参芪宁消汤。治疗3个月后,观察2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中医症候积分的变化情况。结果:2组在降糖、降低糖化血红蛋白方面均有较好疗效,治疗组在改善糖尿病患者中医症候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可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结论:参芪宁消汤可有效改善糖尿病患者临床症状,有较好的辅助降糖作用。  相似文献   

9.
任昶  耿福太  张蓉洲 《中医杂志》2012,53(14):1213-1216
目的 初步评价中医辨证治疗口服降糖西药控制不佳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口服降糖药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138例,根据患者意愿及基线资料分为中医组、胰岛素组、联合组各46例,分别给予中医辨证治疗、胰岛素治疗、中医辨证+胰岛素治疗,治疗8周后检测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hP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lc)水平,观察低血糖发生次数、治疗前后血脂指标及中医证候积分的变化,并进一步比较各组常见症状治疗前后出现的频数.结果 胰岛素组和联合组FPG、2hPG、HbAlc的降幅明显大于中医组(P<0.05);中医组和联合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中医证候积分及常见症状出现频次明显低于胰岛素组(P<0.05);联合组能明显降低日平均胰岛素剂量和低血糖事件的发生率,与胰岛素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辨证治疗能明显改善口服降糖西药控制不佳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脂水平,在调节患者的症状方面具有积极作用,联合胰岛素治疗能在有效降糖的同时预防低血糖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张红 《北京中医药》2011,30(3):216-217
目的 观察加味桂枝龙骨牡蛎汤治疗阴阳失调、血脉瘀阻型糖尿病汗证临床疗效.方法 26例糖尿病汗证患者在降糖基础治疗的同时口服中药加味桂枝龙骨牡蛎汤,疗程为8周,观察治疗前后主要中医症状评分,临床汗出症状缓解程度,以及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中医症状评分、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临床汗...  相似文献   

11.
参芪降糖胶囊结合西药治疗糖尿病临床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参芪降糖胶囊对2型糖尿病临床症状改善的作用。方法:将62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在常规降糖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参芪降糖胶囊治疗;对照组仅予以常规降糖药物治疗。两组疗程均为8周。结果:两组均能降低空腹血糖水平,但参芪降糖胶囊结合西药治疗较对照组血糖下降更明显,同时口干、乏力等症状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参芪降糖胶囊结合西药降糖药物治疗对改善糖尿病血糖及临床症状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2.
甘露降糖饮治疗 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甘露降糖饮对 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 2型糖尿病中医辨证属气阴两虚、脉络瘀阻者 9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均予西医常规处理,治疗组加服甘露降糖饮.结果治疗组总疗效、血糖控制情况及中医症候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甘露降糖饮配合降糖西药治疗 2型糖尿病中医辨证属气阴两虚、脉络瘀阻者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中草药降糖木联合西药干预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病程2年以上的6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28例,对照组常规口服黄脲类和双胍类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的基础上给予中草药降糖木干预治疗,连续观察治疗6个月.结果:2组治疗后观察比较,治疗组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PG)、血尿素氮(BUN)、血肌酐(Cr)、尿蛋白(PRO)较对照组明显下降.结论:中草药降糖木具有明显的降低糖尿病及其肾病患者血糖、尿糖的作用,并可有效的降低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尿蛋白、血肌酐、血尿素氮,保护早期DN的肾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李启军 《光明中医》2014,29(11):2322-2323
目的探讨消渴降糖方治疗2型糖尿病属阴虚热盛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降糖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消渴降糖方,共治疗6周,观察两组的血糖、中医证候疗效。结果治疗组血糖及中医证候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消渴降糖方结合常规西药治疗2型糖尿病属阴虚热盛证,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搭桥围术期血糖的动态变化规律及中西医治疗措施。方法:检测患者术前、术后当天、术后第1天、术后第2天、术后第3天、术后第5天和术后第7天空腹血糖水平,用降糖药、胰岛素及中医益气健脾、养阴活血法控制高血糖。结果:冠脉搭桥术后患者血糖水平升高,合并糖尿病的患者经中西医治疗后,血糖可基本控制在正常范围。非糖尿病患者1周内可自行恢复正常。结论:冠脉搭桥术后空腹血糖明显升高,特别是合并糖尿病的患者更显著。合并糖尿病的冠脉搭桥患者术后经降糖药物及胰岛素可控制,中医的益气健脾、养阴活血法有助于术后糖尿病症状的减轻。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降糖基础方联合西医常规治疗对高龄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及餐后2 h血糖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高龄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2组,分别给予常规西医治疗和降糖基础方联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记录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空腹及餐后2 h血糖水平变化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不同的治疗之后,2组的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水平均出现下降,且观察组的下降幅度较之对照组更加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治疗高龄2型糖尿病患者,利用降糖基础方联合西医常规治疗的方法,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空腹及餐后2 h血糖水平。  相似文献   

17.
张蕾  王雷雷  黎明东  王媛媛 《新中医》2019,51(4):166-168
目的:观察参芪降糖颗粒辅助治疗气阴两虚型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气阴两虚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和格列美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参芪降糖颗粒辅助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血糖指标、血脂指标及中医证候积分的变化,对比2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2组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P2hBG)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 0.05);观察组3项血糖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2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均较治疗前降低(P 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均较治疗前提高(P 0.05);观察组TC、TG和LDL-C含量低于对照组(P 0.05),HDL-C含量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 0.05);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 0.05)。总有效率对照组75.00%,观察组90.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参芪降糖颗粒辅助治疗气阴两虚型2型糖尿病,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糖脂代谢和中医证候,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沙格列汀联合参芪降糖颗粒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以及对低血糖发生率、FPG、2hPG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9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单独采用沙格列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参芪降糖颗粒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FPG (空腹血糖)、2hPG (餐后2 h血糖)、Hb Al C (糖化血红蛋)水平变化情况、炎性因子水平变化情况与低血糖发生情况。结果:与治疗前对比,两组治疗后hs-CRP、IL-6、TNF-α、2hPG、FPG、Hb Alc水平均有所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低血糖发生率为0%,对照组为2. 1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沙格列汀联合参芪降糖颗粒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显著,能有效降低患者血糖水平,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沙格列汀联合参芪降糖颗粒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以及对低血糖发生率、FPG、2hPG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9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单独采用沙格列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参芪降糖颗粒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FPG (空腹血糖)、2hPG (餐后2 h血糖)、Hb Al C (糖化血红蛋)水平变化情况、炎性因子水平变化情况与低血糖发生情况。结果:与治疗前对比,两组治疗后hs-CRP、IL-6、TNF-α、2hPG、FPG、Hb Alc水平均有所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低血糖发生率为0%,对照组为2. 1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沙格列汀联合参芪降糖颗粒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显著,能有效降低患者血糖水平,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胡旭珍 《陕西中医》2010,31(7):922-924
目的:研究中药降糖复方对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大鼠血糖、胰岛素、血脂水平的影响,并观察其对临床2型糖尿病的疗效,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高脂高糖饲料喂养法复制IR大鼠模型,同时给予不同剂量的中药降糖复方干预,饲养期间每周称体重1次,10周后取血测血糖、胰岛素及血脂。选择病史在5年以内的2型糖尿病患者,给予中药降糖复方治疗6个月,比较治疗前后以上指标的变化。结果:中药降糖复方1.5g生药/mL、0.75g生药/mL能提高IR大鼠的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血脂水平(P<0.05,P<0.01);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和餐后血糖(P<0.01),明显降低TC、TG和LDL-C,升高HDL-C水平(P<0.01)。结论:中药降糖复方可通过降低血脂水平改善IR大鼠的高胰岛素状态,并能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和脂质代谢紊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