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评价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以及左室造影反映室间隔缺损(VSD)合并膜部瘤情况的准确性,提高VSD介入封堵的成功率.[方法]行VSD介入封堵的38例VSD合并膜部瘤患者术前经胸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及左室造影检查,分别观察VSD的位置、大小、膜部瘤形态以及观察VSD与主动脉瓣环、三尖瓣的距离;并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左室造影对室缺合并膜部瘤的检出率为100%,彩超的检出率为94.8%,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1);彩超对各分型的检出率以及测量左室面缺损大小与左室造影结果无显著差异,但对VSD残端与主动脉瓣距离测值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后封堵器腰部大小与术前测值相关性良好.[结论]彩超对先天性心脏病VSD合并膜部瘤的观察与左室造影相关性良好,可为临床介入封堵治疗提供较准确的依据,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CDFI)与左室造影对室间隔缺损(VSD)并膜部瘤介入封堵术前的应用价值。方法:用CDFI与左室造影二种方法,对VSD并膜部瘤介入封堵术前27例患者进行检查,分别观察VSD并膜部瘤的位置、大小、膜部瘤的形态及距主动脉瓣环、三尖瓣环的距离,术前二种方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CDFI对VSD并膜部瘤检出率92.6%、左室造影检出率100%,二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CDFI与左室造影二种方法对VSD口的大小测量基本一致,无显著性差异。但对VSD并膜部瘤,其VSD上缘距主动脉瓣环的距离测值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CDFI对人体无损伤,重复性好,对VSD并膜部瘤介入封堵术前可提供较淮确的依据,与左室造影相关性良好,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膜部室间隔缺损(VSD)封堵未成功相关因素,以期提高介入治疗膜部VSD的成功率.方法 对比分析20例封堵未成功膜部(VSI)经胸超声心动图(TTE)、左心室造影(LVAG)及外科手术的相关资料.结果 TTE、LVAG及手术见VSD均位于膜部.5例残余分流、4例封堵器移位脱入右室及1例术后溶血患者VSD大小的TTE及LVAG测值均小于手术所见;4例主动脉瓣反流及2例心律失常患者TTE及LVAG测值与手术所见基本一致;3例封堵不完全患者TTE示2例为右室面多孔,LVAG与手术均为右室面多孔;导丝无法通过VSD 1例,TTE示单孔,LVAG示多孔,手术为筛孔.结论 TTE检测VSD时应多切面多角度扫查,严格把握介入治疗的适应证,以提高膜部VSD封堵治疗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4.
经胸超声心动图在室间隔缺损并膜部瘤封堵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胸超声心动图在室间隔缺损(VSD)伴室间隔膜部瘤封堵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35例VSD伴膜部瘤患者,术前明确VSD大小,数目,膜部瘤基底部直径、瘤体长度,以及VSD上缘和膜部瘤基底部上缘距主动脉瓣(AV)距离,术中经胸超声心动图(TTE)监护引导,术后追踪随访.封堵器采用Amplatzer膜部室缺封堵器、国产自膨胀性膜部封堵器及PDA蘑菇伞封堵器.结果左室造影与经胸超声心动图测量VSD大小,数目,膜部瘤直径等大致相符(P>0.05),VSD上缘及膜部瘤基底部上缘距主动脉瓣距离2种方法检测有差异(P≤0.05).35例患者中33例即刻封堵成功,其余2例未封堵成功者与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应用无直接关系.结论经胸超声心动图在VSD并膜部瘤封堵术前病例筛选、术中监护引导、术后随访有着其他检查不可替代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超声心动图与心血管造影在室缺封堵术中的互补价值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及心血管造影在室间隔缺损(VSD)封堵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VSD封堵术成功患者221例,其中单纯膜部或膜周型209例,嵴内型9例,肌型3例。超声心动图及心血管造影于封堵术前确定VSD类型、大小,缺损残端距瓣膜距离、彩色分流宽度。术后测定封堵器腰大小。结果(1)VSD大小不同切面超声测定VSD大小及彩宽可有差别,心血管造影可测量膜部型VSD大小,对嵴内VSD显示欠佳;(2)VSD残端与瓣膜间距离超声所测VSD残端距主动脉瓣距离与心血管造影测值比较,五腔心切面(5CV)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3)VSD大小与封堵器型号大小及封堵器腰关系超声不同切面VSD大小、彩宽及心血管造影测值与封堵器型号大小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大血管短轴切面(AOS)、5CV及心血管造影各测值与封堵器腰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X-线透视及心血管造影不能取代超声心动图在封堵介入治疗中的作用;同时,超声心动图尚不能完全替代X-线透视及心血管造影的作用,两者在封堵介入治疗中的作用是相互弥补。  相似文献   

6.
超声心动图在膜周部室缺封堵术中应用价值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Echo)在膜周部室间隔缺损(VSD)封堵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3例VSD.术前Echo明确VSD大小及距主动脉瓣距离(VSD-AV),术中Echo引导监护,术后Echo随访.结果 X线造影与Echo测量VSD大小相符(P>0.05);VSD-AV在无膜部膨出瘤者两种方法检测相符(P>0.05),在有膜部膨出瘤者有差异(P≤0.05).总计19例即刻封堵成功,其中1例术后出现主动脉瓣和三尖瓣轻-中度返流外科手术取出封堵器并修补VSD,余18例短中期随访未见并发症.23例VSD中5例未完成封堵者具体原因与Echo应用无直接关系.结论 Echo在VSD封堵术前病例选择、术中引导和监护、术后随访等方面均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经胸超声心动图(TTE)在膜周部室间隔缺损(VSD)封堵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经导管实施膜周部VSD封堵术的患者21例,年龄5~32岁。TTE用于封堵术前患者的筛选,术中封堵器放置的引导和监测以及术后的随访。结果21例膜周部VSD患者均在TTE引导和监测下成功地完成缺损封堵。术前TTE检查测量缺损直径5~12 mm,平均(6.69±2.21)mm,左心室造影测量缺损直径4~12mm,平均(6.38±2.60)mm,TTE测值与造影测值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TTE随访多次未见并发症。结论TTE是一种安全、可靠、有效的检查手段,在膜周部VSD介入封堵术前病例的筛选、术中引导和监测、术后随访中有着其他影像检查无法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TTE)对室间隔膜部瘤的检出比例及不同形态的膜部瘤对于经导管堵闭膜周部室间隔缺损术技术成功率的影响。 方法 选择我院行经导管膜周部室间隔缺损(VSD)封堵术的患者162例,TTE结合左心室造影,评价TTE对室间隔膜部瘤的检出比例及分型在介入治疗中的作用。 结果 术前TTE显示162例膜周部VSD患者中有127例有膜部瘤形成,与左心室造影显示126例存在膜部瘤相比,检出比例无显著性差异(P〉0.05)。根据TTE表现将室间隔膜部瘤分为漏斗型(Ⅰ)、隧道型(Ⅱ)、瘤型(ⅢA、ⅢB)和蕈伞型(ⅣA、ⅣB)4种类型。Ⅰ、Ⅱ、ⅢA和ⅣA型膜部瘤的VSD堵闭成功率为100%;ⅢB和ⅣB型的堵闭成功率分别为77.8%和81.9%。 结论TTE有利于术前VSD患者室间隔膜部瘤的检出,I、Ⅱ、ⅢA、ⅣA型膜部瘤的VSD堵闭成功率最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体表超声(TTE)导引介入治疗室间隔缺损(VSD)的临床意义.方法 57例膜部 VSD,18例合并膜部室间隔膨出瘤;5例肌部VSD,其中1例为多发性,1例为心肌梗死所致室间隔穿孔,1例合并膜部室缺.缺损直径2~16 mm.在TTE引导下,采用4~18 mm封堵伞进行经导管介入封堵.结果 TTE明确诊断62例VSD,准确率100%.61 例VSD介入治疗成功,成功率98.4%.术后51例左向右分流束消失,10例残余少量左向右分流,其中6例合并主动脉瓣轻度关闭不全,4例合并轻度二、三尖瓣关闭不全.结论 TTE导引在VSD封堵术中确定适应证,预防并发症必不可少.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经胸超声心动图(TTE)在房间隔缺损(ASD)封堵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TTE术前检查继发ASD患者49例,确定ASD大小、形态及缺损周边残存房间隔的长度,观测有无分流及瓣膜异常.结果 41例患者封堵成功,ASD大小平均为(16.5±6.3)mm,封堵器大小平均为(18.5±8.3)mm,TTE测量大小与封堵器大小相关良好(P<0.001),8例患者封堵失败.结论 TTE通过剑下双房矢状切面、大血管短轴切面及心尖四腔切面观察ASD及其周边结构,即可确保封堵术的成功.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采用彩色超声心动图评价非对称型封堵器在室间隔缺损(VSD)封堵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彩色超声心动图对58例拟行经导管VSD封堵术的患者,术前取胸骨旁五腔心切面、左心室长轴切面、主动脉短轴切面和心尖四腔心切面行超声扫查,确定VSD部位及周围毗邻关系,并测量VSD边缘距主动脉瓣瓣环的最小距离,测量VSD下缘距三尖瓣隔瓣距离;术后采用彩色超声心动图观察封堵器在心腔内的形状及封堵效果,并随访3~12个月。结果 58例VSD患者选择使用非对称型封堵器,封堵术均获成功,其中嵴下型18例(缺损边缘距主动脉瓣最小距离为0.5mm)、膜部13例、肌部3例、嵴内型3例、隔瓣后型21例(缺损边缘距三尖瓣最小距离为1.5mm)。术后超声显示非对称型封堵器图像清晰,封堵器在心脏内呈现超声图像与体外形态相一致。其中3例囊袋形VSD在放置对称型封堵器后因残余分流多而改用非对称型封堵器,效果良好。术后即刻观察9例存在室间隔少量残余分流,24h后完全消失。57例三尖瓣、主动脉瓣均未出现因封堵引起的明显反流,1例术后出现主动脉瓣反流,瞬时反流量约0.5ml,随访3个月,反流无明显增多。结论 根据VSD部位及形态选择非对称型封堵器能进一步扩大封堵术应用范围及提高其安全性;彩色超声心动图在筛选病例、观察疗效及远期随访中起重要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12.
膜部室间隔缺损形态、大小与封堵器的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膜部型室间隔缺损(VSD)各种形态的超声心动图特征,缺损形态、大小与封堵器选择的关系.方法 VSD封堵成功的209例膜部型VSD患者.超声心动图术前测量VSD大小、观察缺损口形态及判断缺损右室侧粘连情况.结果 209例VSD中有184例缺损口呈局限性向右室侧突出,形成不同形态,其中不规则形66例,漏斗形56例,瘤形38例,管形24例.不同形态的VSD大小不同,以管形较小,不规则形较大,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184例中有140例呈多孔,平均最大孔径(3.6±1.1)mm.结论超声心动图在术前准确的测量VSD的大小,观察缺损口形态、缺损右室侧分流口多少及周缘粘连的牢固性等,以筛选VSD封堵术的适应证及合适封堵器大小,保证VSD封堵术的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在室间隔缺损(VSD)经导管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及评价Amplatzer装置的治疗效果。方法28例VSD患者应用经胸超声心动图(TTE)检查确定VSD部位,测量缺损口长径及其边缘至主动脉瓣和三尖瓣的距离。术中依据超声测值选择封堵器型号,观察封堵器位置及有无残余分流和瓣膜反流,其中1例应用心腔内超声心动图(ICE)监测。术前和术后分别测量左心室舒张期末内径(LVDd)、每搏指数(SVI)和心脏指数(CI)。结果TTE检查确定1例为肌部缺损,另27例为膜周部缺损。VSD与主动脉瓣和三尖瓣的距离均>3mm。缺损口直径为4~13mm,平均(6.81±2.65)mm,封堵器型号为4~16mm,平均(8.71±3.58)mm。28例全部封堵成功,24例无残余分流,4例伴膜部瘤者有少量残余分流,无瓣膜反流。术前和术后LVDd、SVI及CI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超声心动图在VSD介入治疗的术前诊断、术中监测和术后疗效评价中均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室间隔缺损 (VSD)封堵术的选择标准和超声的方法学。方法 :室缺患者 90例 ,其中膜部 (膜周 ) 86例 ,嵴内及肌型各 2例。采用非标准左室长轴、大血管短轴及五腔心切面 ,术前测量 VSD的大小、离主动脉瓣、三尖瓣的距离以及彩色分流的宽度 ,术中指导释放封堵器。结果 :左室长轴、大血管短轴及五腔心切面二维超声测量室缺大小分别为 :(5 .2± 2 .3) mm、 (7.0± 2 .9) mm、 (7.0± 3.2 ) mm;彩色多普勒在上述切面测量的室缺分流宽度分别为 :(5 .3± 2 .0 ) mm、 (7.1± 3.4 ) mm和 (6 .3± 2 .7) mm,相同切面二维与彩色测值无显著性差异。二维超声心动图测量室间隔缺损距主动脉瓣为 :左室长轴 (2 .3± 0 .7) mm,五腔心切面 (3.0± 1.0 ) mm;大血管短轴切面所测室缺与三尖瓣的距离为 (3.3± 1.3) mm (1.5~ 7mm)。左室造影测室缺为 (7.4± 2 .9) mm ,与二维和彩色超声最大测量值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经胸超声心动图可用于选择室缺封堵术适应征、指导封堵器的释放及术中评价封堵疗效。封堵术选择标准为 :1.左室面室缺大小 2 .5~ 15 mm;右室侧为多孔时 ,右室侧最大缺损口应≥2 mm;2 .距主动脉瓣距离≥ 1mm,并无主动脉瓣脱垂 ;3.距三尖瓣距离≥ 1.5 mm,无明显的三尖瓣发育异常及中度以上的三尖瓣返流  相似文献   

15.
术前超声分型在膜部瘤型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经胸彩色超声心动图在膜部瘤型室间隔缺损(VSD)介入治疗术前超声分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40例患者行经导管膜部瘤型VSD封堵术,经胸彩色超声心动图行术前筛选分型、术中监测及术后复查。术前超声检查将膜部瘤型VSD的解剖特点分为4种类型:1型为囊袋型,2型为漏斗型,3型为菜花型,4型为管状型。结果40例膜部瘤VSD中,囊袋型20例、漏斗型10例、菜花型4例及管状型6例,全部成功封堵,术中造影证实术前超声测量膜部瘤VSD部位、形态、大小(包括右室面缺损外口大小数目、左室面缺损内口、膜部瘤深度、宽度)与实际一致,封堵成功,5d后经胸超声检查未见残余分流。结论经胸彩色超声心动图在膜部瘤VSD分型封堵术前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国产封堵器经导管介入治疗室间隔缺损伴膜部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4例室间隔缺损伴膜部瘤惠者行国产封堵器介入治疗,术中左心室造影,测量室间隔缺损直径在2.5~12mm,选择腰部直径为4~14 mm国产封堵器进行封堵,10分钟后进行左心室造影,观察即刻效果.并且于术前、术后3日、1个月、6个月行经胸超声心动描记术检查,观察左心房内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射血分数、每搏量、短轴缩短率、肺动脉压的变化.结果:44例中42例成功置入封堵器,其中35例采用国产室间隔缺损封堵器,7例采用国产动脉导管未闭封堵器,介入治疗成功率95%(42/44).另外2例因膜部瘤太大、多出口、距离主动脉瓣近不能完全封堵,转行外科手术治疗.术后10分钟左心室造影,41例完全封堵无分流;1例有残留少量分流,1个月后复查经胸超声心动描记术示残留分流消失.获随访患者所有封堵器位置及形态良好,未影响主动脉瓣及三尖瓣功能.术后3日、1个月及6个月左心房内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每搏量、肺动脉压较术前明显下降(P<0.05).结论:应用国产封堵器治疗室间隔缺损伴膜部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介入治疗方法,动脉导管未闲封堵器在一定条件下可用于封堵室间隔缺损伴膜部瘤.  相似文献   

17.
经胸超声指导Amplatzer封堵器介入治疗先心病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经胸超声(TTE)指导Amplatzer封堵器介入治疗房间隔缺损(ASD),室间隔缺损(VSD)及动脉导管未闭(PDA)的应用价值。方法术前应用TTE筛选封堵术适应症33例先心病,其中23例ASD、6例VSD、4例PDA。术中用TTE监测指导释放封堵器,即刻观察疗效。术后进行定期随访。结果21例ASD、5例VSD、4例PDA封堵成功,2例ASD及1例VSD封堵失败,总成功率为90.91%(30/33)。21例ASD 病例中,14例选用TTE测量缺损最大径与球囊测量最大伸展径比较,TTE测量缺损最大径与球囊测量最大伸展径比较有明显相关性(r=0.563,P<0.05)。7例选用TTE测量缺损最大径基础上加3-4 mm作为封堵器大小的选择。筛选6例膜周部VSD,5例封堵成功,1例封堵失败。VSD例数虽少,但发现VSD形态变化多,VSD右室面形态各一。筛选4例PDA封堵成功。30例成功封堵术封堵即刻无残余分流为93.33%(28/30),6.67%有低速少量分流(2/30)。术后一周复查心脏均有一定缩小,6个月复查心脏恢复至正常范围。结论TTE可用来筛选ASD、VSD、PDA封堵术病例,术中检测指导Amplatzer封堵器定位和释放,观察即刻疗效,治疗可靠;术后进行疗效评价有较大价值。  相似文献   

18.
超声心动图在室间隔缺损膜部瘤封堵术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在室间隔缺损(VSD)膜部瘤封堵术中监测的方法和价值。方法47例VSD膜部瘤患者经胸超声心动图监测下行经心导管封堵术。结果超声监测下,41例VSD膜部瘤封堵成功(4例术后有轻微残余分流);6例封堵失败(3例主动脉瓣脱垂,2例右室面缺口小,1例三尖瓣隔瓣部分与瘤粘连)。结论超声心动图能够正确估测VSD膜部瘤的大小和位置,利于术前病例选择、术中监测封堵器放置和并发症发生。超声心动图在VSD膜部瘤封堵术中的监测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旨在评价超声心动图在行偏心性 Amplatzer室间隔封堵器经导管修补室间隔膜部缺损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行经导管偏心性 Amplatzer室间隔封堵术的患者 47例 ,年龄 3~ 3 7岁。超声心动图用于封堵治疗前患者的筛选 ,封堵术中封堵器放置的引导和监测以及术后的随访。结果  47例 VSD患者均在超声心动图引导和监测下成功地完成缺损封堵。术前超声检查测量室间隔膜部缺损直径 3~ 10mm,平均 (5.2 3± 0 .67) mm,左心室造影测量室间隔膜部缺损直径 3~ 11mm,平均 (5.45± 1.0 2 ) mm,超声测值与造影测值间无显著性差异 (P>0 .0 5) ;VSD距主动脉瓣环的残缘长度 ,超声测值小于造影测值约 3 mm。结论 超声心动图是一种安全、可靠、有效的检查手段 ,在膜部室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治疗的术前病人筛选、术中的引导、监测以及术后随访中有着其他影像检查无法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评价应用国产及进口封堵器治疗膜周部室间隔缺损(VSD)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共19例膜周部VSD患者,采用国产或进口室间隔缺损封堵器进行VSD封堵术17例,术后即刻行左心室造影、升主动脉造影及经胸超声心动图(TTE)检查封堵疗效,术后24h和1、3、6个月行心电图、TTE、X线复查,观察疗效。结果 17例患者均成功置入室间隔封堵器,其中选用国产封堵器14例、进口Amplatzer封堵器3例。17例患者术后即刻造影及TTE检查显示完全封堵、无残余分流,完全封堵率100%。术后24h及1、3、6个月随访时,患者临床不适症状缓解,TTE显示封堵器位置稳定,室间隔水平无分流,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应用封堵器对膜周部VSD进行介入治疗,疗效确切,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