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气道受累的复发性多软骨炎(relapsing polyehondritis,RP)的临床特点。方法对5例气道受累的复发性多软骨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相关检查进行分析,并结合文献复习。结果气道受累的RP临床表现为胸闷、气促、呼吸困难,咳嗽、咳痰、声嘶等。胸部CT检查早期可见气管、支气管壁弥漫性增厚伴管腔狭窄;疾病后期出现管腔重度狭窄,部分患者可有气道壁的钙化,气道吸气、呼气相明显动态狭窄。肺功能测定表现为不同程度的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气管镜检查发现气管-支气管软骨破坏而出现气道软骨环消失,管壁软化,呼气时部分气道陷闭。5例患者接受了糖皮质激素等治疗,其中2例患者症状明显改善,1例患者症状稍有改善,2例患者症状无改善。2例无改善患者中1例在给予气道金属支架置入后气道阻塞明显改善,1例拒绝金属支架置入等治疗。随访2-29个月后有3例存活,2例分别随访1个月,5个月后死亡。结论气道受累的RP是一种罕见疾病,诊断需结合临床表现、胸部CT和气管镜检查;皮质激素等治疗部分患者症状可显著改善,气管切开、气管支架置入、机械通气能缓解患者呼吸困难。气道受累的RP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复发性多软骨炎累及气道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报道2例累及气道的复发性多软骨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诊断和治疗经验,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2例患者均为老年男性,临床表现为咳嗽、气促、发热等,在基层医院均被误诊。肺功能示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吸气相胸部CT扫描可显示受累气道的形态异常:大气道管壁弥漫性增厚伴管腔狭窄,大气道软骨区的钙化;以气管前、侧壁软骨部增厚为主,后壁的膜部多不受累。呼气相胸部CT扫描可显示气管支气管的功能异常,管壁软化塌陷。2例患者经单用糖皮质激素或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后病情改善。结论复发性多软骨炎致气道狭窄患者容易误诊,胸部CT能很好地显示气道壁的变化,对本病的诊断有重要价值。糖皮质激素或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能改善患者病情。  相似文献   

3.
骨化性气管支气管病二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骨化性气管支气管病(TO)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报告2例TO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分析。结果TO在成年人多发,男性发病率略高,临床症状无特异性。纤维支气管镜是诊断TO的金标准,镜下可见大气道前壁和侧壁多发增生性结节突向管腔,后壁(膜部)通常不受累。胸部CT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很高,在TO的诊断中起重要作用。组织病理活检可见支气管黏膜下软骨和骨组织的存在。目前尚无针对TO的特异性治疗方法,仅少数导致气道重度狭窄的患者需接受手术治疗。结论TO是一种良性疾病,预后较好,肺部CT、纤维支气管镜有特征性改变,可以确诊。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复发性多软骨炎致气道狭窄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报道2例累及气道的复发性多软骨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诊断和治疗经验,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结果2例患者均为老年男性,临床表现均有咳嗽、呼吸困难、耳廓萎缩和鼻梁塌陷,在基层医院均被误诊;肺功能示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胸部CT示气管主支气管管壁增厚、管腔变窄,可弯曲支气管镜检查示气管支气管软骨消失、管腔狭窄、呼气相部分气道陷闭,病理检查为慢性炎症;2例患者均予以糖皮质激素和气道金属支架置入治疗后病情改善。结论复发性多软骨炎致气道狭窄患者容易误诊,胸部CT和可弯曲支气管镜能明确诊断,糖皮质激素联合气道内支架置入等治疗能改善患者病情。  相似文献   

5.
本报告1例复发性多软骨炎。病变累及鼻、气管、支气管、内耳,而以气管、支气管损害最广泛。纤支镜下见气管、主支气管,普遍变细,软骨环完全消失。CT三维重建技术显示:从气管到叶支气管不规则狭窄,软骨破坏,大部分消失,部分钙化。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儿童良性中央气道狭窄病因构成. 方法 回顾性收集2007-01~2009-12北京儿童医院良性中央气道狭窄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一般临床资料、CT气道三维重建及增强CT等影像资料及支气管镜下气道狭窄特点. 结果 共收集133例良性中央气道狭窄患儿的临床资料,男84例,女49例,其中婴幼儿占116例(87.2%,116/133).其病因构成主要依次为先天性心血管畸形(58.7%,78/133)、原发性肺结核伴或不伴有支气管结核(15.0%,20/133)、先天性肺发育不良(4.5%,6/133)等. 结论 儿童良性中央气道狭窄病因构成以先天性心血管畸形最为常见,先天性气管支气管狭窄的主要原因为血管环畸形,后天因素中以原发性肺结核所致狭窄最为常见.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后所致气道狭窄较为少见.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仿真内窥镜成像技术对气道狭窄患者辅助气道球囊扩张术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螺旋CT对33例气道狭窄患者进行气管支气管三维重建,对适合气道球囊扩张的患者进行气道球囊扩张手术,比较CT三维重建成像和纤支镜所见图像符合程度,术后再次对气道狭窄患者行CT三维重建,比较术前术后气道直径变化情况。结果 3例经CT发现右中叶支气管狭窄患者未予以手术,其余30例患者经术后证实纤支镜检查所见与CT气管支气管三维重建图像基本相似,符合率达100%。术后即时随访复查CT气管支气管三维重建提示通过高压球囊扩张术后,狭窄段气管直径由扩张前的(2.7±1.3)mm增加到(6.9±1.6)mm。结论多层螺旋CT仿真内窥镜成像技术在气道良性狭窄患者行纤支镜下球囊扩张术中以及术后随访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386例良性中央气道狭窄的病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良性中央气道狭窄患者的病因构成。方法:回顾性总结1999年至2006年长海医院386例良性中央气道狭窄患者临床资料及支气管镜下腔内表现,并作统计分析。结果:良性中央气道狭窄的病因构成主要为气管支气管结核248例(64.25%);长期气管插管及气管造口术后58例(15.03%);气管支气管创伤14例(3.63%);吸入性烧伤12例(3.11%);气管支气管吻合术后狭窄4例(1.04%)。结论:在我国气管支气管结核性狭窄居各种良性中央气道狭窄病因的首位,长期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术后亦是常见原因,气管支气管吻合术后为较少见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累及气道的复发性多软骨炎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998年-2010年20例累及气道的复发性多软骨炎临床资料.结果 20例气道受累,占45.45%(20/44),其中男性10例,女性10例,年龄20-72岁,平均42.25岁.临床主要表现咳嗽、咳痰、胸闷、气短及声嘶等,严重时可出现呼吸困难.胸部CT主要表现为气道壁局限性或弥漫性增厚伴管腔狭窄,部分患者出现软骨钙化,严重者可出现气道塌陷、管腔明显狭窄、肺部感染和肺不张.支气管镜可见气道黏膜充血、水肿、增厚及软骨环模糊,严重者出现软骨环消失、气道塌陷和管腔显著狭窄.治疗包括糖皮质激素、抗炎、免疫抑制剂等,治疗后除2例因严重感染和呼吸衰竭死亡外,余18例病情均得到控制.结论 累及气道的复发性多软骨炎临床表现多样,极易误诊,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胸部CT和支气管镜及肺功能检查,早期应用糖皮质激素等药物综合治疗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和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胸部CT气道重建和增强扫描在气管支气管狭窄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患儿(其中11例存在气管支气管狭窄)的胸部CT平扫、气道重建和增强扫描诊断分析结果,比较其对气管支气管狭窄诊断的敏感性。结果CT气道重建对气管支气管狭窄的检出率(34.38%)高于CT平扫(12.50%);且CT平扫在显示气管支气管的微小狭窄、气道与临近纵隔的关系方面存在一定的限制,而气道重建可清晰显示气管、支气管狭窄的部位、形态、内部特征及程度;增强扫描可清晰显示气道周围的血管与淋巴结、纵隔、心脏的病变,进一步明确气管支气管狭窄及其原因。结论胸部CT气道重建对气管、支气管狭窄具有特征性征象,是较准确的无创性诊断方法;增强扫描可进一步明确气管支气管狭窄的原因,两者联合应用对气管支气管狭窄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1.
刘玮霞 《基层医学论坛》2007,11(23):1098-1099
目的观察复发性多软骨炎的胸部CT表现,探讨胸部CT扫描对复发性多软骨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了7例复发性多软骨炎的特征性胸部CT表现。结果胸部CT检查主要表现为气管、支气管管腔狭窄、管壁增厚或伴钙化,其中气管壁增厚4例;气管、主支气管狭窄2例;气管软骨变形伴钙化1例。结论胸部CT检查能够准确、快速地评价复发性多软骨炎患者呼吸道的情况,对于复发性多软骨炎的诊断及病情评估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一例骨化性气管支气管病误诊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胸部CT示气管及支气管壁增厚、管腔不规则变窄,并见点条状钙化.支气管镜检查提示气管及左右主支气管内弥漫分布大小不等的白色结节,质硬,突向管腔,管腔部分狭窄,大部分融合,呈溶洞样改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良性气道狭窄病因分析及治疗方式。方法收集2006年1月至2010年5月期间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经胸部CT、纤维支气管镜或手术、病原学、病理学确诊为良性气道狭窄的住院患者100例。对患者的病史特点、胸部影像学检查、纤支镜镜下表现、手术所见、病原微生物、病理结果及治疗方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良性气道狭窄患者中,支气管结核60例(60%),气管切开术后15例(15%),创伤后6例(6%),气管插管后3例(3%),支气管吻合术后3例(3%),甲状腺肿3例(3%),复发性多软骨炎2例(2%),良性肿瘤4例(4%),其他原因4例(4%)。结论良性气道狭窄的病因常见原因是结核性,起病较隐匿,临床医生应注意排查肺结核患者有无气道狭窄。纤支镜下的介入治疗为治疗良性气道狭窄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复发性多软骨炎(RP)呼吸道受累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呼吸道受累RP患者临床表现、肺功能测定、胸部CT、支气管镜检查的特点.结果 30例呼吸道受累患者的症状有咳嗽、咳痰、声嘶、呼吸困难、胸痛、咯血和发热等.16例行肺功能测定,其中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9例,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5例;流速容量环显示呼气峰流速下降,呼气相平台形成.28例行胸部CT检查,气道狭窄23例、气管壁增厚18例.22例行支气管镜检查,正气道狭窄18例、左(右)主支气管狭窄14(13)例、软骨环消失10例、气道塌陷6例,气道内结节样新生物2例.结论 呼吸道受累是RP病情严重的临床表现,肺功能测定是一项能早期发现RP呼吸道受累的高敏感性的检查,胸部CT和支气管镜检查对评价RP患者的气道受累情况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提高对复发性多软骨炎累及呼吸道的认识。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4月至2013年7月收治的以呼吸道受累为首发表现的15例复发性多软骨炎患者。结果 15例患者多有咳嗽、发热、胸闷气促、声音嘶哑、听力下降或耳聋、耳廓塌陷、鼻梁塌陷、眼结膜充血、关节痛等临床症状。气道CT或CT三维重建可见气管、支气管管壁广泛增厚,不规则增厚,管腔明显狭窄,咽喉部软组织水肿。13例行气管镜检查,可见气管、支气管腔狭窄,黏膜肿胀,部分段支气管管腔闭塞,支气管软骨环消失。7例行肺功能检查,6例为重度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1例为轻度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主要给予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对有气道塌陷和重度狭窄的患者辅助手术及介入治疗。随访12例,6例治疗后症状缓解;6例病情反复后再入院,其中2例死于呼吸衰竭。结论复发性多软骨炎累及呼吸道临床表现多样,气道CT或CT三维重建、气管镜、肺功能检查有助于诊断。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胸部CT高分辨扫描及气管、支气管多维重建技术的应用,尤其是可弯曲支气管镜检查的广泛开展,支气管结核的发现率有明显增长趋势。重症支气管结核可造成所属气道狭窄,导致通气功能不良和肺不张等并发症,因此,如何早期诊断和有效治疗支气管结核为临床医生所关注。2012年开始我院应用气管镜下冷冻治疗气管、支气管内膜结核32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总结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侵犯气管支气管的复发性多软骨炎(relapsing polychondritis,RP)的临床特征、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88年6月至2004年6月收治的6例侵犯气管支气管的RP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累及喉3例,均累及气管、支气管.胸部CT检查示气管、支气管狭窄,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示气管、支气管软骨环消失,气道狭窄.治疗采用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控制炎症反应,4例呼吸道梗阻者行气管切开,3例行金属气管支架置入术.目前6例均存活.结论:呼吸道受累是RP病情严重的临床表现,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可控制症状,必要时气管切开、气管支架置入、呼吸机辅助通气,可解除急性呼吸道梗阻,以取得进一步药物治疗的机会.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以呼吸道为首发症状的复发性多软骨炎的临床、影像、支气管镜下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以呼吸道症状为首发表现的复发性多软骨炎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首发呼吸道症状有声嘶、咳嗽、咳痰、憋气、喘息、胸闷、呼吸困难、打鼾、胸痛等,CT检查有气管、支气管狭窄、气管软骨变形、肋骨破坏等,喉镜、支气管镜表现有不同程度的声带水肿、声门下环状软骨塌陷、声带麻痹、喉腔狭窄和主气道、左右支气管及其分支弥漫或局限狭窄、充血水肿、软骨结构消失,激素或联用免疫抑制剂效果尚可。结论应该提高对复发性多软骨炎累及气道的认识,对于症状不典型的喘鸣、呼吸困难、咳嗽等应及时行胸部CT、支气管镜等检查,及时发现、早期治疗能改善患者的长期预后。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气管支气管淀粉样变MSCT征象,提高对该病CT表现的认识,减少误诊。方法报道4例经支气管纤维镜病理确诊为气管支气管淀粉样变的临床及CT图片,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4例病例男女比例为2:2,年龄49-65岁,中位年龄51岁,胸片主要显示气管支气管管腔狭窄,CT横断位及多平面重建工作站重建后可见特征性表现,气管支气管淀粉样变显示病变主要以管壁增厚钙化为主,病变范围长,呈连续性及围管性增厚,管壁钙化以支气管明显,钙化呈块状或长条状,管腔明显狭窄;继发肺部阻塞性炎症3例。结论气管支气管淀粉样变临床比较少见,但在CT图像上有一定的特征表现,抓住其CT特征,可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20.
冠状位CT扫描在小儿气道疾病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直接冠状位cT扫描在小儿气道疾病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7例肺部及气道疾病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所有病例均行胸片(48例加做透视)、横断位及冠状位CT扫描,并经纤支镜检证实结果.结果:胸片(胸透)及横断位CT表现主要为阻塞性肺气肿、阻塞性肺炎或肺不张.冠状位扫描CT显示:气道异物68(7812%)例,其中阳性异物64例,4例显示阴性;气管支气管3例(3.4%),其中2例见右上叶支气管直接开口于气管,1例尖后段支气管共同开口于气管;气管支气管狭窄7例(8.0%),其中1例气管左右径变窄,4例左侧主支气管变窄,另2例食道异物致气管受压变窄;气管狭窄并气管支气管2例(2.3%),其中1例气管左右径变小,并隆突上方见支气管憩室,另1例气管右侧分出气管性支气管后.以远的气管狭窄后还见到隆突分叉;其它:支气管炎(脓性分泌物)4例(4.6%);支气管肉芽肿2例(2.3%);支气管内膜结核1例(1.2%)等,冠状位CT扫描示病变均呈软组织密度影.结论:横断位结合直接冠状位CT扫描可明确小儿部分肺部及气道疾病病因及为鉴别诊断提供依据,并指导纤支镜镜检部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