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对流行地区O157∶H7进行病原学分析.方法 PCR方法对O157∶H7菌株毒力基因谱检测比较,同时用PFGE和RAPD方法对O157∶H7菌株的同源性分析比较.结果流行地区分离的O157∶H7菌株,100%携带Hly、eaeA基因,95.35%携带SLT2基因,11.63%携带SLT1基因.PFGE图谱表明流行地区分离的O157∶H7菌株与日本分离的O157∶H7菌株有明显差异,为不相关菌株;与国内标准菌株882364为近似型(相似,但不相同).流行地区病人分离菌株与外环境家畜家禽类便及昆虫肠道分离菌株的PFGE图谱完全相同.结论携带O157∶H7菌株的家畜家禽可能是导致疫情发生的传染源.PFGE用于O157∶H7病原学分析,对流行病学研究有重要意义,但不适宜基层.RAPD方法用于O157∶H7病原学分析,技术简便、省时.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2007年浙江省衢州地区产志贺毒素大肠埃希菌O157:H7在动物中的分布情况及其耐药性、PFGE分型及毒力基因携带状况。方法:按全国O157:H7监测方案于5~10月份肠道传染病高发季节,在衢州地区采集各种动物粪便/肛拭,用免疫磁珠富集后进行O157:H7分离培养、鉴定,可疑菌株以PCR法检测O、H抗原及志贺样毒素(SLT1和SLT2)、粘附抹平因子(eaeA)及溶血素(hly)4种毒力基因。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ulse field gel electrophoresis,PFGE)方法进行同源性分析,同时选择14种抗生素进行药敏试验,分析分离所得菌株的耐药状况。结果:共监测动物粪便标本300份,分离得产志贺毒素大肠埃希菌O157:H7菌株16株,分离率为5.33%。16株O157:H7菌株,毒力基因Hly、eaeA、SLT2均阳性,SLT1均阴性。脉冲场凝胶电泳分型显示,16株O157:H7菌株可分2个PFGE基因型,型间差异较小。耐药性分析显示这些菌株对红霉素、利福平的耐药率最高,达100.0%,对其他受试抗生素均敏感。结论:该地区动物中产志贺毒素大肠埃希菌O157:H7带菌率较高,所分离菌株主要携带SLT2基因,因此推测该地区存在发生产志贺毒素大肠埃希菌O157:H7感染暴发或流行的潜在危险,需增加对动物源性O157:H7的监测力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我国部分地区产生志贺毒素的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EHEC)O157:H7菌株的分布,流行以及分型情况。方法 用脉冲电场凝胶电泳(PFGE)方法进行分型,辅以药物敏感性试验对51株产生志贺毒素的EHECO157:H7菌株进行研究。结果 根据细菌染色体DNA的XbaI酶切图谱,可将从江苏省徐州市等地分离的51株产生志贺毒素的EHECO157:H7菌株分成8个PFGE型别(PFGE1-PFGE8),宁夏菌株为PFGE1型和2型,徐州菌株有6个PFGE型,1986-1988年的分离菌株属于PFGE7型,1999、2000年病人分离株的优势型别分别是PFGE5型与3型,1999年爆发性流行期间从患者分离的5株菌属于PFGE5型,从家畜家禽的粪便,食品,蔬菜等标本分离的19株菌,可以分为PFGE3-6等4个型别,其中,PFGE5型占优势(10株菌)。结论 爆发性流行的发生与携带病原菌的家畜家禽粪便污染的食品,蔬菜等有关,从我国部分地区分离的EHECO157:H7菌株的PFGE型别有地区性差异。  相似文献   

4.
大肠埃希菌O157血清型分离株的脉冲场凝胶电泳分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杭州地区分离的产志贺毒素和不产志贺毒素大肠埃希菌O157菌株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对杭州地区于1997~2005年间自散发腹泻患者和动物中分离的10株大肠埃希菌O157血清型菌株,PCR检测毒力基因stx1、stx2、eae和ehxA,eae阳性者进行eae基因分型;按标准化的脉冲场凝胶电泳法(pulsefieldgelelectrophoresis,PFGE)进行分子分型,并与国内其他省份分离的产志贺毒素大肠埃希菌(Shigatoxin_producingEscherichiacoli,STEC)O157∶H7菌株进行比较。结果杭州分离菌株HZ1_11携带毒力基因stx2、γ型eae和ehxA,为浙江省检获的首株STECO157∶H7;3株杭州O157∶NM分离菌株(2_1、26_1和SR05株)仅携带β型eae基因;其他6株杭州O157∶H?分离菌株中,均未检出毒力基因。PFGE揭示,在杭州人源O157菌株中,STECO157∶H7HZ1_11株与近年江苏和安徽分离STECO157∶H7菌株密切近缘,且其图谱与江苏菌株几乎完全相同;3株eae阳性的O157∶NM分离菌株聚类成与STECO157∶H7菌株较远的一簇,杭州1株stx阴性的O157∶H?(1_68株)则处于另一独立的一簇。5株杭州O157∶H?动物分离菌株与其他人源菌株图谱差异极大。结论浙江省首株STECO157∶H7可能是源自近年在江苏流行的STECO157∶H7菌株。β型eae阳性的大肠埃希菌O157∶NM菌株可能具有引起散发腹泻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应用多重引物PCR技术检测O157∶H7毒力基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对江苏省6个不同地区不同宿主动物中分离的O157∶H7菌株进行毒力基因的检测分析.方法 应用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的多重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以志贺样毒素(SLT2和SLT1)基因、"粘附抹平"因子eaeA基因和溶血素(hly)基因为靶基因进行检测.结果 江苏省分离的O157∶H7菌株毒力基因携带率为56.5%,不同地区的分离株携带率有所不同,个别地区高达90%以上,有的地区则未检测到带毒力基因的菌株,这一结果与不同地区发病率的高低有平行的关系.疾病高发地区,菌株毒力基因携带率达85.7%(36/42),低发或散发地区为52.6%(10/19),非流行地区为8.3%(2/24).不同的宿主动物分离株其毒力基因携带阳性率从高到低依次为羊>牛>猪>鸡.仅有的一份兔粪便标本分离株也检出毒力基因.菌株毒力基因图谱以SLT2+eaeA+hly为主,占79.2%,其次为SLT2+SLT1+eaeA+hly和SLT2+hly,分别占16.6%和4.2%;有毒力基因的菌株均有hly和SLT2,绝大多数菌株有eaeA基因,携带SLT1的菌株则较少,这与国外一些报道有所不同.结论 O157∶H7 毒力基因图谱是一个重要的分子流行病学标志,应用多重引物PCR方法检测O157∶H7 毒力基因,简便、快速、特异、敏感,对流行病学调查分析、制定预防和控制对策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从四川省分离的大肠杆菌O157:H7菌株流行病学特征。方法用多重PCR测定67株大肠杆菌O157:H7的sit、eaeA、hly毒力基因;对不同来源的大肠杆菌O157:H7进行质粒和PFGE分型;测定67株大肠杆菌O157:H7的耐药性和对消毒剂的抗力。结果62.7%的株菌(42/67)携带有毒力基因,毒力图谱类型主要为slt1+slt2+eaeA+hly。67株菌共有6种质粒谱型和7种PFGE谱型。64.2%(43/67)的菌株分别对7种不同的抗生素耐药,其中有23、35、34株菌分别对氨苄青霉素、四环素和SMZ耐药。不同来源的大肠杆菌O157:H7抗性谱不同,80.6%(54/67)的菌株对酒精和季铵盐产生了抗性,所有菌株对洗必泰敏感。结论四川省不同来源的大肠杆菌O157:H7带毒率相似,但毒力基因谱型不完全相同。细菌有较高的耐药性。菌株对常用消毒剂有很高的抗性,在消毒灭菌时需要用较大剂量的消毒剂才能将其杀灭。不同来源的大肠杆菌O157:H7耐药性、质粒和PFGE谱型有一定的相似性,提示菌株可能在人、动物、食品以及外环境之间相互传播并存在流行的可能。  相似文献   

7.
福建省O157:H7大肠杆菌毒力及特征基因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对福建省分离的80株E.coli O157:H7菌株进行毒力及特征基因的检测分析。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以志贺毒素基因(stx),粘附抹平因子基因(eaeA),溶血素基因(hlyA),O157抗原编码基因(rfbO157)和H7抗原编码基因(fliCH7)为靶基因进行检测。结果 福建省分离的O157:H7菌株毒力基因携带率为6.25%(5/80)。菌株毒力基因图谱为stx eaeA hlyA和eaeA hlyA。rfb O157基因阳性与O157血清型符合率为100%。结论 福建省分离的O157:H7菌株毒力基因携带率(6.25%)低于江苏省疾病高发地区(85.7%,P<0.05)。  相似文献   

8.
安徽省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宿主动物监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安徽省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在宿主动物中的分布及其毒力基因携带状况,为控制O157:H7感染提供依据。方法用免疫磁珠分离法(IMS)对安徽省3个监测点的宿主动物粪便标本进行0157:H7的分离培养,并用多重引物PCR方法(MPCR)检测分离菌株的毒力基因。结果采集宿主动物粪便标本5 560份,检出O157:H737株,阳性率为0.7%,其中牛的阳性率最高,为1.1%。106株O157:H7菌株经过毒力基因测定,65.1%的菌株携带SLT、hly基因。O157:H7感染性腹泻的发病与家禽家畜的带菌正相关(R=0.87,P=0.01)。结论安徽省宿主动物中能检出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且菌株携带毒力基因。提示要加强对宿主动物进行O157:H7的流行病学调查和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自浙江省杭州市腹泻婴儿中分离的1株大肠埃希菌O157:H7(HZI-11株)的分子生物学特性。方法:应用ATB1525细菌半动化生化鉴定系统鉴定菌种。应用0157特异性抗血清玻片凝集试验、H7特异性抗血清试管凝集试验、以及PCR检测O抗原特异性rfbE基因和H7特异性fliC基因,进行菌株血清型的鉴定。应用多重Real-time PCR和常规PCR检测stx1、stx2、hly和eae毒力基因。对菌株进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型,并与国内代表菌株进行比较。ATB1525药敏检测仪和纸片法检测菌株的抗药性。结果:细菌生化鉴定为大肠埃希菌,山梨醇阴性。血清型为O157:H7。毒力基因stx2、hly和eae均阳性,stx1阴性。PFGE谱带同江苏分离O157:H7菌株几乎完全相同,带型的相似度为97%。结论:该菌株为浙江省首株产志贺毒素大肠埃希菌(STEC)O157:H7。与国内近年在江苏等地流行的STEC O157:H7菌株密切相关。STEC O157:H7已开始对浙江地区的人民健康构成了威胁。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江苏省2000和2001年分离的经血清玻片凝集试验初筛为大肠埃希菌O157:H7(E.coliO157:H7)的菌株进行O157O抗原及H7抗原特异性基因检测,了解2000年监测点宿主动物分离O157菌株毒力基因携带率及毒力基因图谱。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O157特异基因,H7特异基因,多重引物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VT1,VT2,eaeA,hly等毒力基因并进行分析。结果:134株血清玻片凝集试验初筛为E.coliO157:H7的菌株经特异基因检测确定为E.coliO157的占72.4%(97/134),E.coliO157:H7的仅为29.1%(39/134);非O157菌株占26.9%(36/134),有44.3%(58/134)的O157菌株鞭毛抗原不是H7。2000年宿主动物分离菌株,经特异基因检测为非O157的不携带毒力基因(0/18);为E.coliO157:H?的菌株,毒力基因携带率为10.7%(3/28);确定为E.coliO157:H7的菌株,毒力基因携带率高达93.1%(27/29)。且毒力基因型以VT2 eaeA hly为主。结论:特异性基因检测鉴定E.coliO157:H7,可大大减少血清玻片凝集试验的误判,结合毒力基因检测,可分析E.coliO157:H7菌株毒力基因型的变化,对制定切实有效的防制对策控制E.coliO157:H7流行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江苏省1999年大肠埃希菌O157:H7宿主动物带菌情况调查   总被引:47,自引:0,他引:4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了解江苏省不同地区大肠埃希菌O157:H7宿主动物带菌情况及其毒力基因阳性率。方法 在不同流行强度的地区分别设立监测点,采集猪、鸡,羊,牛等家畜家禽粪便标本,用免疫磁珠法进行病原菌分离培养,并用多重引物聚合酶链反应进行毒力基因分析。结果 6个监测点共采集猪、鸡、羊、牛等家禽粪便标本1767份,共检出大肠埃希菌O157:H7170株,总带菌率为9.62%。其中,以牛、羊带菌率较高,分别为19.05%和12.01%。对85株菌进行SLT1、SLT2、eaeA和hly4种毒力基因的检测,56.47%的菌株毒力基因阳性,且以同时带有SLT2、eaeA和hly3种毒力基因最为常见,占带毒菌株的79.17%。结论 宿 主动物带菌率与当地疾病流行强度有关,即有确诊病人的地区宿主动物带菌率及菌株毒力基因阳性率最高,其次为仅有零星病例的地区,而无相关病例的地区最低,提示加强宿主动物大朦胧怕埃希菌O157:H7监测,对疫情的分析和疫情预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河南省2000~2002年分离的351株与产志贺毒素大肠菌(STEC)感染有关的菌株,了解不同来源标本各种毒素基因携带模式。方法 应用多重PCR技术,检测所有菌株志贺毒素(stx1和stx2、hlyA、eaeA、rfbO111和rfbO157基因。结果 351株待检菌株分为枸橼酸杆菌、O157:H7大肠杆菌、rfbO157基因阳性不携带志贺毒素基因的大肠杆菌和rfbO157基因阴性携带志贺毒素基因的大肠杆菌4种不同类型。4种类型菌株具有6种rebO157、stx2、stx1基因模式。携带志贺毒素基因的菌株主要源自波尔山羊、普通本地羊和病人,其它家畜家禽中有不同程度感染STEC。结论 河南省存在STEC的感染.主要以O157:H7大肠杆菌为主,但也存在其它非O157的STEC。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东阳市家畜、家禽中O157:H7的携带状况,并进一步了解分离到的1株STEC O157:H7的分子生物学特性。方法:随机采集全市各乡镇的家畜、家禽粪便及其生鲜肉样品,进行大肠埃希菌O157:H7的检测,应用O157和H7特异性抗血清凝集试验进行菌株血清型的鉴定;选用ATB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和VITEK 2-COMPACT进行常规生化及药敏试验;使用PCR检测O、H抗原编码基因和SLTl、SLT2、hly、eaeA 4种毒力基因。结果:在109份样品中,分离出1株经细菌生化鉴定为大肠埃希菌O157,血清型为O157:H7的菌株;使用PCR检测到O157:H7的O、H抗原编码基因和毒力基因SLT2、hly、eaeA,但未检测到毒力基因SLTl。结论:从东阳市的一头农村耕牛粪便中分离到1株STEC O157:H7,提示疾控中心要加强主动监测,及时发现可能发生的疫情,通过有效干预,防范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所致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我国部分地区产生志贺毒素的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 (EHEC)O15 7∶H7菌株的分布、流行以及分型情况。方法 用脉冲电场凝胶电泳 (PFGE)方法进行分型 ,辅以药物敏感性试验对 5 1株产生志贺毒素的EHECO15 7∶H7菌株进行研究。结果 根据细菌染色体DNA的XbaI酶切图谱 ,可将从江苏省徐州市等地分离的 5 1株产生志贺毒素的EHECO15 7∶H7菌株分成 8个PFGE型别 (PFGE1~PFGE8) ,宁夏菌株为PFGE1型和 2型 ,徐州菌株有 6个PFGE型。 1986~ 1988年的分离菌株属于PFGE7型 ,1999、2 0 0 0年病人分离株的优势型别分别是PFGE5型与 3型。 1999年爆发性流行期间从患者分离的 5株菌属于PFGE 5型 ,从家畜家禽的粪便、食品、蔬菜等标本分离的 19株菌 ,可以分为PFGE3~ 6等 4个型别 ,其中 ,PFGE5型占优势 (10株菌 )。结论 爆发性流行的发生与携带病原菌的家畜家禽粪便污染的食品、蔬菜等有关 ,从我国部分地区分离的EHECO15 7∶H7菌株的PFGE型别有地区性差异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从四川省分离的大肠杆菌O157∶H7菌株流行病学特征。方法用多重PCR测定67株大肠杆菌O157∶H7的slt、eaeA、hly毒力基因;对不同来源的大肠杆菌O157∶H7进行质粒和PFGE分型;测定67株大肠杆菌O157∶H7的耐药性和对消毒剂的抗力。结果62.7%的株菌(42/67)携带有毒力基因,毒力图谱类型主要为slt1+slt2+eaeA+hly。67株菌共有6种质粒谱型和7种PFGE谱型。64.2%(43/67)的菌株分别对7种不同的抗生素耐药,其中有23、35、34株菌分别对氨苄青霉素、四环素和SMZ耐药。不同来源的大肠杆菌O157∶H7抗性谱不同,80.6%(54/67)的菌株对酒精和季铵盐产生了抗性,所有菌株对洗必泰敏感。结论四川省不同来源的大肠杆菌O157∶H7带毒率相似,但毒力基因谱型不完全相同。细菌有较高的耐药性。菌株对常用消毒剂有很高的抗性,在消毒灭菌时需要用较大剂量的消毒剂才能将其杀灭。不同来源的大肠杆菌O157∶H7耐药性、质粒和PFGE谱型有一定的相似性,提示菌株可能在人、动物、食品以及外环境之间相互传播并存在流行的可能。  相似文献   

16.
河南省新发传染病EHEC O157:H7监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河南省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感染性腹泻的发病情况、宿主带菌状况、食品污染程度及志贺毒素(stx)基因型,为制订有效的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采集河南省监测点腹泻病人、家畜、家禽粪便,水和肉食品等标本分离EHEC菌株,应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检测分析菌株rfbO157、rfbO111、hlyA、eaeA、stx2和stx1等毒力基因和突变基因。[结果](1)从腹泻病人、家畜、家禽、食品、水、蜣螂和苍蝇中均分离出EHEC菌株共275株,总分离率7.88%;其中O157︰H7菌株为232株(84.36%),携带stx2基因EHECO157︰H7菌株88株(37.93%);非O157︰H7菌株43株(15.64%)。(2)宿主动物中羊带菌率最高(6.96%),是河南省EHEC最主要宿主动物;多重PCR检测出8种不同毒力基因组合型,主要为rfbO157 、hlyA 、eaeA 、stx2 组合。stx2变种毒素GK探针检测出3种毒素变种杂交带型,其中stx2原毒素 stx2vha型占7.4%,stx2vha型的占72.2%,未知新杂交带型占20.4%。(3)EHECO157︰H7菌株可分为9个PFGE型,自羊、牛、鸡和蜣螂和腹泻病患者中分离的携带stx2vha菌株同属一个PFGE型。(4)144株不携带志贺毒素的O157菌株中发现O157︰H38、O157︰H42和O157︰Hund(未确定型)新菌株。[结论]河南省家禽、家畜中普遍携带EHECO157︰H7大肠杆菌,羊是最主要的宿主动物;EHECO157︰H7为我省优势菌型,其毒素基因型为stx2-eaeA-hlyA并以stx2vha亚型为主。EHEC在外环境中污染严重并可在人与人、动物与人之间传播,家畜、家禽携带stx2 EHECO157︰H7率的高低与EHEC人群感染发病呈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7.
中国部分地区大肠埃希菌O157的分子分型及变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出血性大肠埃希菌(EHEC)O157的分子流行特征和遗传变异关系并完善EHECO157:H7感染性腹泻监测制度。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分析毒力基因的分布情况;用脉冲场凝胶电泳技术对1988-2005年部分地区分离到的249株EHECO157:H7(其中产志贺毒素的245株,不产志贺毒素的4株)和51株O157非H7进行分子流行病学分析。结果stx2基因在我国的EHECO157:H7菌株中有着很高的分布率,部分菌株携带stx2基因变种。300株O157共分为161种带型,其中51株O157非H7菌株共有42种带型,4株O157:H7非产毒株分别为4种带型,245株EHECO157:H7共有115种带型。结论EHECO157间的基因变异较大;产stx2原毒素的菌株和5衄2毒素发生变异的菌株带型相差较大。部分菌株之间存在着一定的交叉,说明虽然这两大类菌株有其特有的流行克隆系,但是它们的克隆系之间亲缘关系较近。  相似文献   

18.
PCR检测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快速、特异、灵敏的检测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的多重PCR方法,并比较第一PCR和多重PCR对检测灵敏度的影响。方法:选择O157:H7的O抗原、H鞭毛抗原及SLT1和SLT2毒素基因特异的4对引物,分别或共同进行PCR扩增,检测40株O157:H7和非O157:H7菌株,将细菌按10^1-10^6稀释后比较PCR的检测灵敏度。结果:所有O157:H7菌株均在497bp和625bp处出现O157抗原基因和H7抗原基因产物,其产毒株在484bp和(或)210bp处出现SLT2和(或)SLT1基因产物,非O157:H7菌株PCR结果均为阴性;单一PCR检测灵敏度为150CFU/PCR反应,多重PCR为>1500CFU/PCR反应。结论:在经过增菌后,多重PCR比传统细菌检测方法更特异、快速、灵敏和简便,为产毒和非产毒O157:H7的诊断提供了新的手段。  相似文献   

19.
安徽省1999~2003年O157:H7大肠杆菌实验监测及其意义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为了解我省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感染性腹泻的病人(宿主动物)带菌情况及其毒力基因携带情况,探索疾病发生的原因.方法对安徽省1999~2003年病人粪便进行O157:H7大肠杆菌的分离培养、动物宿主O157:H7大肠杆菌带菌状况调查及O157:H7大肠杆菌毒力基因的检测,并用免疫印迹法检测人群血清特异性O157:H7溶血素抗体.结果家禽家畜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带菌率为10.45%、2.50%、0.14%、0.72%和0.31%;从腹泻病人粪便中分离出O157:H7大肠杆菌、痢疾杆菌等,分离率分别为0.43%和4.75%;特异性O157:H7溶血素IgG抗体总阳性率为25.87%;志贺样毒素、溶血素毒力基因检测有53.2%的EHEC O157:H7菌株阳性.结论通过血清学、病原学、分子生物学实验监测,可以认为家禽家畜为O157:H7的动物宿主,分离的O157:H7大肠杆菌大部分携带毒力因子,染菌的家禽家畜是引起人群爆发流行的的重要传染源.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自浙江省杭州市腹泻婴儿中分离的1株大肠埃希菌O157:H7(HZ1-11株)的分子生物学特性.方法:应用ATB1525细菌半动化生化鉴定系统鉴定菌种.应用O157特异性抗血清玻片凝集试验、H7特异性抗血清试管凝集试验、以及PCR检测O抗原特异性rfbE基因和H7特异性fliC基因,进行菌株血清型的鉴定.应用多重Real-timePCR和常规PCR检测stx1、stx2、hly和eae毒力基因.对菌株进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型,并与国内代表菌株进行比较.ATB1525药敏检测仪和纸片法检测菌株的抗药性.结果:细菌生化鉴定为大肠埃希菌,山梨醇阴性.血清型为O157:H7.毒力基因stx2、hly和eae均阳性,stx1阴性.PFGE谱带同江苏分离O157:H7菌株几乎完全相同,带型的相似度为97%.结论:该菌株为浙江省首株产志贺毒素大肠埃希菌(STEC)O157:H7,与国内近年在江苏等地流行的STECO157:H7菌株密切相关.STEC O157:H7已开始对浙江地区的人民健康构成了威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