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 通过观察环形减压后椎管的形态学变化,探讨椎管塑形的方式及完成塑形的时间.方法 2003年1月至2006年6月,采用椎管环形减压、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76例,其中53例获得随访.骨折部位:T11 1例,T12 15例,L1 18例,L2 15例,L3 3例,L4 1例.脊髓损伤程度按ASIA标准评定:A级27例,B级7例,C级6例,D级2例,E级11例.术前及不同随访时间行X线和CT检查,测量伤椎平面的椎管最小矢状径及伤椎相邻的上下椎管矢状径平均值.计算伤椎椎管狭窄率,同时测量塑形后的伤椎椎管矢状径并与理论值进行配对t检验,比较塑形后椎管欠状径的恢复程度. 结果 53例患者术后获平均24.2个月(12~60个月)随访.15例脊髓不完全损伤患者,ASIA分级分别提高1~3级,27例脊髓完全损伤患者中,8例部分神经根功能有所恢复,术后CT复查显示伤段椎管减压充分、脊髓受压完伞解除.术后12个月椎管形态均表现不同程度的再塑形现象.术后24个月同一层面CT示再塑形的椎管管径与伤椎正常椎管矢状径理论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胸腰椎爆裂骨折环形减压后不规则的椎管出现了明显的再塑形现象,冉塑形过程发生于伤后12个月左右,且这一过程不受神经系统损伤程度的影响,即骨折平面和伤后ASIA分级不影响椎管的再塑形过程.塑形后的椎管接近正常形态,椎管矢状径在正常范围内.  相似文献   

2.
颈椎矢状骨折为颈椎骨折的特殊类型,有关文献报道不多。复习1987~1996年间我院颈椎骨折病人CT片,发现矢状骨折7例,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7例皆为男性。年龄23~56岁,平均38岁。伤因:高处坠落3例;车祸2例;塌方压伤2例。受伤时颈椎处于中立位,暴力为垂直纵向暴力。伤后均表现为四肢瘫痪;大小便失禁(Frankle功能分级平均B级)。颈椎矢状骨折节段分布:C_52例;C_62例;C_5C_63例共10个脊椎。X线示受累椎体高度轻度变低,但一般不超过原椎体高度1/4。CT检查单纯椎体矢状骨折2例2个脊椎,其椎管矢径>10mm。椎体伴椎板骨折7例8个脊椎,除2个伤椎椎管矢径>13mm外,其余均<10mm。椎体矢状骨折伴后方椎板骨折,椎管矢径<10mm者予以椎板减压内固定植骨融合。 1.2 结果 出院后随访2~5年,平均3.4年,功能恢复Frankle分级平均至C级。 2 讨论 2.1 颈椎矢状骨折的分型 颈椎矢状骨折目前尚无明确的分类。我们根据CT片伤椎椎体骨折程度、椎管骨环完整性及其矢状径变化作如下分型,对临床治疗有一定指导意义。Ⅰ型骨折:单纯椎体矢状骨折,后方椎板完整,因椎管骨环单处骨折,故其骨环完整性尚好,骨折较稳定。另外Ⅰ型骨折椎管变形轻微,椎管矢径>10mm。Ⅱ型骨折:椎体骨折伴椎板骨折。由于椎管骨环上两处  相似文献   

3.
对颈椎椎管狭窄、后纵韧带钙化和外伤息者共18例施行双开式颈椎椎管成形术,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结果 性别:男性17例,女性1例。年龄25~66岁,平均49岁。职业:农民12例,工人5例,干部1例。病种:颈椎椎管狭窄7例,后纵韧带钙化2例,外伤9例。病程2个月至13年,平均2.7年。X线平片测量:颈椎椎管前后径9.5~14.5mm,平均13.5mm(国人15.5mm)。椎管与椎体前后径之比0.41~0.67,平均0.55~0.58。 (正常>0.7)。脊髓造影6例,部分梗阻2例,完全梗阻4例。CT检查3例,均为椎管狭窄。MRI1例,为椎管狭窄。椎管扩大范围矢状径4~6mm,平均5.4mm。随访3个…  相似文献   

4.
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椎管形态改变与脊髓损伤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探讨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椎管形态改变与脊髓损伤的关系。方法 对 5 6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病人进行CT、X线检查 ,测量椎管矢状径、横径、椎管面积和Cobb角 ,计算椎管狭窄率、椎管侵占率及矢状径与横径之比 ,并对病人的神经功能状况进行评估。结果 脊髓损伤组与无脊髓损伤组的椎管狭窄率、椎管侵占率、Cobb角、矢状径与横径之比的差异无显著性(P >0 0 5 ) ;31例脊髓损伤病人低运动评分组 (<2 5分 )与高运动评分组 (≥ 2 5分 )的椎管狭窄率、椎管侵占率和Cobb角的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椎管狭窄率、椎管侵占率与ASIA损伤分级和运动评分呈负相关 (rs=- 0 4 6~ - 0 5 2 ,P≤0 0 1) ,Cobb角与ASIA损伤分级呈负相关 (rs=- 0 36 ,P <0 0 5 )。结论 椎管静态侵占和后凸畸形对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脊髓损伤结果有影响。  相似文献   

5.
胸腰椎骨折伴脊髓神经根损伤压迫的各种现行手术方式均不能简便安全地使伤椎后上方移位骨折块很好复位,而脊髓神经根进一步受物理及化学损害并阻碍康复的主要因素即该骨折块的压迫。笔者等利用自行制作“L”型打击器经后路行椎管内打击复位+Dick钉或Steffee钢板内固定20例,效果颇为满意。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20例,男15例,女5例。年龄最小17岁,最大44岁,坠落伤15例,车祸伤4例,重物撞击伤1例。术前均摄胸腰椎正侧位片及CT检查,术后均复查x线片,9例复查CT。伤后手术时间最短2天,最长140天。手术前后对椎管矢状径采用5分法评测及Frankel分级,并行对比。随访6个月~4年,平均2.8年。  相似文献   

6.
脊髓型颈椎病前路减压的危险因素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1976~ 1998年我院行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治疗脊髓型颈椎病 32 6例 ,其中 9例在术中出现脊髓损伤症状加重。我们回顾性分析其相关因素及对策。1.临床资料 :本组 9例 ,全部为男性 ,年龄 5 0~ 6 2岁 ,平均 5 6岁。全部患者具有颈脊髓损伤的临床表现。呈慢性起病 ,但全部患者入院前 1个月无明显诱因进行性椎体束症状加重 ,出现明显的上下肢和括约肌功能障碍 ,入院后按颈椎病脊髓功能评分法评分为Ⅱ~Ⅲ级[1] ,感觉障碍平面在C5平面以下。X线显示颈椎退行性改变 ,测量椎管与椎体矢状径比率为 <0 72、>0 6 8。MRI检查发现压迫主要来自前方 ,…  相似文献   

7.
低位颈椎骨折脱位与颈椎矢状径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选取128例低位颈椎骨折脱位的患者,分成4组:完全瘫痪,不完全瘫痪,根性损;作,无脊髓神经损伤。测量初次X线片骨折脱位处椎管最小矢状径及相邻的未伤节段椎管矢状径,Pavlov值。结果:损伤节段管最小短状径:除C组与D组外,其余各组间相差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应用Reclvse内固定、经椎弓根植骨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疗效,探讨其适应证.[方法]2002年6月~2008年12月,对142例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行Reclvse内固定、经椎弓根植骨手术治疗.术前伤椎前缘平均高度49%、脊柱后凸角(Cobb角)平均28°、伤椎椎管正中矢状径平均68%.术后次日X线片、CT扫描,测量伤椎体高度、Cobb角和椎管矢状径.术后每隔2~3个月随访观察内固定物、骨折愈合、神经功能恢复等情况.术后12个月CT检查统计骨折骨性愈合率,取内固定术后3个月X线片统计伤椎体高度,术后18个月按Frankel标准统计神经功能.[结果]术后伤椎前缘平均高度恢复到98%、平均Cobb角4.6°、伤椎椎管正中矢状径恢复到平均92.5%,手术前后有显著性差异(P<0.05).随访期间有椎弓根螺钉折断3例、松动4例、断棒l例、螺丝帽松脱2例.术后12个月骨性愈合率93%,取出内固定后无伤椎体高度丢失,除了9例,神经功能有1~3级恢复.[结论]Reclvse内固定、经椎弓根植骨术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术式之一.此术式创伤小、并发症少、操作简单、经济而疗效可靠,适用于无明显骨质疏松、伤椎椎管正中矢状径≥50%的新鲜胸腰椎爆裂骨折.  相似文献   

9.
1995年10月~2002年12月,应用颈椎后路椎管扩大术治疗多节段颈脊髓压迫症19例,效果良好。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11例,女8例,年龄18~67岁,平均52岁。病程7d~10年,平均11个月。术前均行CTM或MRI检查证实为两个以上节段损伤,其中多节段椎管狭窄合并脊髓型颈椎病6例,颈椎后纵韧带骨化2例,颈部外伤致多节段脊髓损伤9例,外伤性颈脊髓中央管综合征2例。19例椎管矢状径均在9mm以下,最小矢状径3mm。其中完全性瘫痪4例,不完全性瘫痪11例,无瘫痪症状4例;Hoff mann征( )8例,Babinski征( )4例,膝腱反射亢进7例,踝阵挛阳性3例。颈部外…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成人无骨折脱位型颈椎过伸伤患者MRI椎前高信号、椎管矢状径与神经功能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9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无骨折脱位型颈椎过伸伤患者病例资料100例,根据MRI T2序列有无椎前高信号分为椎前高信号组和无椎前高信号组,其中椎前高信号组39例,男31例,女8例,年龄21~83岁,平均(58.10±14.78)岁;无椎前高信号组61例,男49例,女12例,年龄32~77岁,平均(55.05±10.36)岁。通过MRI正中矢状面测量下颈椎各椎间盘层面椎管矢状径,并记录年龄、性别、受伤原因及椎管狭窄节段数;采用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merican Spinal Injury Association,ASIA)神经功能分级及运动评分对神经功能进行评价。 结果:ASIA运动评分椎前高信号组为52.56±31.97,无椎前高信号组为67.70±22.8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椎前高信号组患者的髓内高信号发生率明显高于无椎前高信号组(P=0.006);两组患者ASIA运动评分与损伤节段椎间盘层面椎管矢状径存在正相关(P=0.003),且椎管狭窄节段越多,ASIA分级越差。结论:成人无骨折脱位颈椎过伸伤MRI椎前高信号、椎管矢状径均与伤后神经功能相关,而存在多节段椎管狭窄的患者更易遭受严重的颈髓损伤。  相似文献   

11.
经后路椎弓根内固定椎体成形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预防术后形成“空心椎”、蛋壳椎引起的椎体塌陷、后凸畸形以及顽固性腰背痛和继发性神经损伤。方法收治T11~L4胸腰椎暴裂性骨折患者15例,年龄24~78岁。短节段椎弓根复位固定复位后经伤椎通过椎弓根灌注HA/PMMA骨水泥4~8ml。随访9~14月,均没有发生脊髓损伤加重。术前有不完全损伤的13例,术后Frankel分级神经功能恢复1级或以上12例。伤椎前缘术前平均高度16.1cm,术后随访27.3cm。伤椎椎管内矢状径术前平均7.1mm.随访矢状径18.1mm。矢状位恢复佳,矢状面指数(SI),术前20度,术后5度。后路椎弓根内固定伤椎椎体内灌注生物活性骨水泥,即刻恢复伤椎强度和刚度,减少了后路内固定的应力,防止后凸畸形,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颈椎管狭窄者在颈椎屈伸位下椎管狭窄程度的变化。方法:30例颈椎管狭窄,男13例,女17例;年龄28~66岁,平均39岁。颈椎椎管矢状径10mm以下即绝对狭窄者12例,颈椎椎管矢状径10~12mm即相对狭窄者18例.均行中立、前屈、后伸位MR扫描,获取MR图像后评价颈椎管的狭窄程度和颈髓受压情况的变化,结果:颈椎管狭窄者在后伸位上出现颈椎管狭窄加重19例,较前屈位8例明显多(P〈0.05)。结论:对于颈椎管狭窄的影像学诊断,屈伸位颈椎MR扫描可较好地补充常规中立位MR检查,而且后伸位MR较中立位和前屈位更具敏感性  相似文献   

13.
椎弓根螺钉系统是目前手术治疗胸腰段脊椎骨折最实用的后路内固定方法 ,近 10年来已在国内广泛开展。我们自 1999年 4月以来应用Silhouette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 16例。临床资料 本组男 12例 ,女 4例 ,年龄 2 5~ 5 9岁 ,平均 42岁。骨折部位 :T112例 ,T12 6例 ,L15例 ,L2 2例 ,L31例。受伤原因 :高处坠落伤 9例 ,车祸伤 5例 ,压砸伤 2例。CT示骨块突入椎管内最大距离为 6 5~ 15 5mm ,平均9 5mm ;椎管矢状径小于 10mm者 10例。术前脊髓神经功能按ASIA分级 :A级 3例 ,B级 5例 ,C级 6例 ,D级和E级各 …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颈椎管狭窄合并低能量颈髓损伤的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颈椎管狭窄合并低能量颈髓损伤病例的临床资料。通过MRI矢状位T1、T2图像记录椎管狭窄的长度、所有狭窄节段的纤维矢状径、狭窄的原因、脊髓损伤的位置、最窄节段的位置,同时记录患者的年龄和性别。根据脊髓损伤处椎管纤维矢状径、最窄节段椎管纤维矢状径与所有狭窄节段的椎管纤维矢状径分三组,作LSD-t检验,对三组变量进行两两分析。结果 34例中,脊髓损伤位置与最窄节段的位置分布相吻合。损伤节段的椎管纤维矢状径与最窄节段椎管纤维矢状径均值均小于所有狭窄节段的椎管纤维矢状径均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能量颈髓损伤的位置分布与颈椎管狭窄的最窄节段位置关系密切,低能量颈髓损伤的发生与颈椎管纤维矢状径相关。  相似文献   

15.
脊柱损伤分类从Denis和McAfee两柱理论发展三柱结构学说。以此为基础的分类,虽被广泛采用,但其并未充分反映骨折的类型及椎管内的情况,尤其准确评价损伤程度还不完善,为了更好指导临床治疗,我们对125例病人进行回顾分析,提出六型评分法。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75例,女50例。年龄14~86岁,平均376岁。伤因:高处坠落36例,硬物砸伤27例,交通事故11例,跌拌伤36例,其它15例。节段:T1111例,T1238例,L159例,L229例。保守治疗71例,椎板减压植骨31例,内固定23例。均行X线和CT检查。12 分型依据及评分方法121 根据脊椎…  相似文献   

16.
自1994年1月~1999年4月,共手术治疗陈旧性环枢椎半脱位患者15例,其中13例疗效满意,2例瘫痪加重,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5例中男9例,女6例,年龄13~46岁,平均287岁。病程半年至20年,平均38年。10例曾有局部外伤史,包括摔伤、重物击伤等,5例无明显外伤及咽部感染史。15行X线摄片、CT及MRI扫描,6例术前行椎管造影术(2例术后行椎管造影术)。X线征象包括:①齿状突与侧块距离两侧相差3mm以上;②X线侧位片示环枢椎半脱位;③CT示齿状突后移且与侧块距离不等;④MRI提示颈脊髓前方受压。其中1例为齿状突发育不全;⑤椎管…  相似文献   

17.
无脊髓损伤的颈椎骨折脱位临床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无脊髓损伤的骨折脱位是颈椎损伤一种特殊类型。本文报告28例,其中4例新鲜骨折脱位,24例为陈旧性损伤。屈曲性损伤27例,垂直压缩外力致伤1例。作者对X线片的非损伤和损伤节段椎管矢状径作了测量,结果表明,二者椎管矢状径均在15mm以上,无显著差异(P>0.05)。作者认为无脊髓损伤原因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屈曲性颈椎骨折脱位合并椎弓骨折及分离移位,后部韧带结构撕裂并分离使间隙扩大等,只导致椎管有限的变形,而矢状径并不缩小。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选取128例低位颈椎骨折脱位的患者,分成4组:完全瘫痪,不完全瘫痪,根性损伤,无脊髓神经损伤。测量初次X线片骨折脱位处椎管最小矢状径及相邻的未损伤节段椎管矢状径、Pavlov值。结果:损伤节段椎管最小矢状径;除C组与D组外,其余各组间相差十分显著。未损伤节段椎管矢状径、Pavlov值:A、B组与C、D组间分别有显著、十分显著差异。本文通过定量研究表明:脊髓的损伤程度与骨折脱位部位椎管最小矢状管径有关;永久性脊髓伤的患者在损伤发生前就已存在颈椎管狭窄;颈椎骨折脱位时颈椎管较宽者比较窄者更可能幸免于脊髓神经损伤。  相似文献   

19.
作者自 1997年 1月~ 1999年 1月采用潜行椎板侧移回植治疗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3 0例 ,取得了满意的效果。1 临床资料本组 3 0例 ,男 2 2例 ,女 8例 ;年龄 2 5~ 4 5岁 ,平均 3 5岁 ;病程最短 3个月 ,最长为 1年半 ;L4,5突出 2 5例 ,L5S1突出 5例。 3 0例病人中均有过明确的腰部外伤史。 3 0例中腰骶部胀痛并间歇跛行者 2 2例 ,下肢明显放射痛或酸痛、乏力、麻木、感觉减退 8例 ,其中 6例马尾神经受损明显 ,行走困难。影像学 :所有病例均行X线腰椎正侧位摄片 ,2 8例X线片示椎间隙明显前窄后宽 ,2例显示椎间隙等宽。 3 0例病人行椎管…  相似文献   

20.
胸腰椎骨折是脊柱损伤最常见的部位 ,爆裂性胸腰椎骨折占其发病率 15 % ,造成椎管狭窄 ,超过一半以上的病例合并脊髓神经的损伤[1] 。本文回顾性的分析 5 9例胸腰段爆裂性骨折的影像学和临床资料 ,探讨手术时间对重建胸腰段椎管矢状径的影响 ,以指导临床选择最佳手术治疗时间。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自 1992年 1月至 1999年 12月我院共收治脊柱骨折 438例 ,选取符合下列标准 5 9例病人为研究对象。(1)有完整的初诊病史、术前X线CT摄片常规检查。 (2 )脊柱骨折类型按Densis分型属于爆裂性骨折 ,损伤平面胸12腰1~ 2 ,排除脱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