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观察冠心病患者递增运行中代谢改变,并测定无氧阈最大耗氧量等指标。结果:一定强度运动时血乳酸保持不变,超过无氧阈后才开始增加,乳酸阈与通气阈一致。无氧阈为52%的最大耗氧量和74%最大心率,提示以无氧阈作为运动处方对冠心病患者进行康复治疗是合适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乙酰谷酰胺抗疲劳作用。方法对小鼠灌胃乙酰谷酰胺200ms/(kg·d),以负重游泳为运动模型,测定力竭游泳时间、血红蛋白(HB)、定量负荷后血乳酸和血尿素氮(BUN)及缺氧耐受时间。结果乙酰谷酰胺能够增加机体HB的含量,延长小鼠力竭游泳时间和耐缺氧时间,降低定量负荷后血乳酸和BUN水平。结论乙酰谷酰胺具有消除疲劳,提高运动能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重症手足口病患儿血乳酸、降钙素原及血糖水平变化对预后的判定价值。方法随机选取该院2013年3月‐2015年3月接诊的140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展开研究,按照患者病情状况分为65例重症患儿、75例轻度症状患儿和50例健康体检儿童。对所有研究对象的血乳酸、降钙素原及血糖水平进行检测并且分析重症组中死亡亚组与存活亚组上述3项指标的差异。结果轻度组患儿的血乳酸、降钙素原及血糖水平与对照组儿童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组患儿的血乳酸、降钙素原及血糖水平均明显高于轻度组患儿和对照组儿童(P0.05);重症组中死亡亚组患儿血乳酸、降钙素原及血糖水平均明显高于存活亚组患儿(P0.05)。结论重症手足口病患儿血乳酸、降钙素原及血糖水平会出现明显的升高,对患儿的预后判定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
卡维地洛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桂玲 《中原医刊》2004,31(19):42-43
目的:观察卡维地洛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入选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0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从小剂量给药分级递增直至最大耐受量,监测用药后心功能、心肌耗氧量及左室射血分数变化.结果:治疗组用药后患者心衰症状明显改善,总有效率90.6%,心肌耗氧量降低,左室射血分数明显提高。结论:卡维地洛是一种对慢性心力衰竭疗效肯定、副作用少的β受体阻滞剂。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体育专业与非体育专业大学生在不同运动状态下血乳酸(BLA)代谢的变化特征。方法:应用跑台提供运动负荷,分别对60名受试者进行了安静状态和极量负荷运动后血乳酸含量的测定。结果:在安静状态下,两组血乳酸水平无差异;在极量运动后,体育专业组血乳酸水平明显高于非体育专业组,t=0.02,P〈0.05。结论:通过运动训练可提高机体的血乳酸代谢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贞芪扶正颗粒抗疲劳作用。方法对小鼠灌胃贞芪扶正颗粒21d,以负重游泳为运动模型,测定力竭游泳时间、血红蛋白(HB)、定量负荷后血乳酸和血尿素氮(BUN)及缺氧耐受时间。结果贞芪扶正颗粒能够增加机体血红蛋白的含量,延长小鼠力竭游泳时间和耐缺氧时间,降低定量负荷后HB和BUN水平。结论贞芪扶正颗粒具有消除疲劳,提高运动能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梁英福  全健  黄芳  赵文飘  梁春燕 《广西医学》2021,43(23):2882-2885
目的 探讨α 地中海贫血(地贫)产妇产后贫血程度对泌乳及乳汁成分的影响.方法 选取无临床症状型的轻度α地贫产妇100名(轻度贫血组)、中度α地贫产妇62名(中度贫血组)、非地贫产妇160名(非地贫组),比较3组产妇泌乳始动时间、产后24 h、48 h、72 h泌乳素水平及产后3 d、42 d、90 d的乳汁成分,以及纯母乳喂养率.结果 非地贫组、轻度贫血组、中度贫血组产妇泌乳始动时间依次延长(均P<0.05);产后24 h、48 h、72 h,非地贫组、轻度贫血组、中度贫血组的泌乳素水平依次降低(均P<0.05);3组产妇乳汁中的脂肪、蛋白质、乳糖、能量、矿物质、水等成分及密度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且非地贫组、轻度贫血组、中度贫血组的脂肪、蛋白质、乳糖含量依次降低(P<0.05);产后3 d、3个月、6个月非地贫组产妇纯母乳喂养率均高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 无临床症状型 α 地贫产妇的泌乳始动时间延长,泌乳素水平及乳汁各成分含量降低,且中度贫血产妇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肌肽复合物和新剂型碳酸氢钠的补充对人体无氧运动能力和乳酸代谢的影响。方法将驻京某部队27名男性士兵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肌肽复合物组、碳酸氢钠组),每组9人。所有受试者均完成一次基础测试(不服用任何样品)和一周后的实验测试。结果(1)肌肽复合物组、碳酸氢钠组平均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肌肽复合物组、碳酸氢钠组运动后10 min的血乳酸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3)运动后1 h、2 h的尿pH值,碳酸氢钠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充肌肽复合物和碳酸氢钠可提高1 min最大无氧运动能力、运动后10 min的血乳酸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红毛五加总苷抗缺氧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采用多种耐缺氧实验方法使小鼠密闭缺氧及注射空气、KCN、NaNO2致缺氧,测定小鼠的存活时间、肾上腺内维生素C的含量、血乳酸水平及整体耗氧量.结果 200~800 mg/kg红毛五加总苷使常压、低压密闭缺氧小鼠及注射空气、KCN、NaNO2致缺氧小鼠存活时间明显延长;缺氧小鼠肾上腺内维生素C含量、血乳酸水平及整体耗氧量显著降低.结论 红毛五加总苷具有明显的抗缺氧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促进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合成和分泌,以及降低血乳酸水平和整体耗氧量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伴贫血的发生率、严重程度和治疗前后RA伴贫血患者血红蛋白(Hb)的变化。方法:将经过8周治疗的42例RA患者进行临床分析,并将42例RA患者分成RA轻度贫血组、RA中度贫血组和RA非贫血组,把三组患者在治疗前后Hb的数据进行处理分析。结果:42例RA患者贫血的发生率为25例(59.5%),严重程度分为中度贫血和轻度贫血,中度贫血患者为7例(16.7%),轻度贫血患者为18例(42.9%),未发现重度贫血。RA轻度贫血组的Hb上升6.2g/L,RA中度贫血组的Hb上升17.1g/L,RA非贫血组的Hb上升1.6g/L。结论:贫血是RA患者常见的关节外表现之一,发生率高。严重程度分为中轻度,对RA伴贫血患者进行正规抗风湿治疗后,Hb明显上升。  相似文献   

11.
张锐 《吉林医学》2010,31(22):3682-3684
目的:分析尿毒症患者血清铁、总铁结合力、转铁蛋白及促红细胞生成素的水平,探讨尿毒症患者贫血的原因。方法:收集123例尿毒症患者血清和全血,分析血清铁、总铁结合力、转铁蛋白、红细胞及血红蛋白。根据血红蛋白含量将尿症患者分成不贫血组、轻度贫血组、中度贫血组和重度贫血组,比较四组患者间的血清铁、总铁结合力、转铁蛋白的差异,并对15例门诊就诊的尿毒症患者的促红细胞生成素进行分析。结果:不贫血组、轻度贫血组、中度贫血组和重度贫血组的血清铁(μmol/L)分别为:14.72±8.33、10.67±4.68、12.77±7.86、14.26±8.33。四组不同贫血组的总铁结合力(μmol/L)分别为:57.2±11.23、50.97±13.00、50.83±7.41、49.02±10.32。四组不同贫血组的转铁蛋白(g/L)分别为:3.38±1.04、3.47±1.06、3.75±1.09、3.83±1.42。四组不同贫血组间血清铁、总铁结合力、转铁蛋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5例尿毒症患者促红细胞生成素水平为(3.2±2.7)mIU/mL,低于正常参考范围。结论:尿毒症患者贫血的发生与体内铁代谢无关,其贫血的主要原因在于促红细胞生成素缺乏。  相似文献   

12.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贫血的临床特点与预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薛虹  王东琦  李红兵  牛印会  张占霞 《西部医学》2009,21(12):2120-2122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贫血的临床特点,并探讨其早期防治的意义。方法对162例AMI患者,据入院时血红蛋白(Hb)水平分为贫血组56例(轻度32例,中度18例,重度6例),非贫血组106例,比较两组的相关临床特点及预后指标。结果AMI合并贫血组的患者既往心绞痛史、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的比例及肌酸磷激酶-同工酶(CK—MB)峰值显著高于非贫血组(P〈0.05),Hb水平、射血分数(LVEF)显著低于非贫血组(P〈0.01)。AMI合并贫血组的患者发生快速心律失常、killipⅡ以上泵衰竭、梗死后心绞痛的比例及住院病死率均显著高于非贫血组(P〈0.05)。贫血组住院期间重要临床事件亚组分析:killipⅡ以上泵衰竭、梗死后心绞痛、住院病死率随贫血程度增加而升高(P〈0.05)。结论AMI合并贫血的高危患者多,急性期重要临床事件发生率高,早期积极预防及纠正贫血可能对改善预后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贫血是极早产儿面临的常见问题之一,输血是最主要、最有效的治疗手段。然而,目前尚缺乏最佳的极早产儿输血指征。通过对脑及肠道组织氧饱和度和血压的监测,探讨贫血及输血对极早产儿组织氧供应及血压的影响,为极早产儿贫血合理输血治疗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取28~31+6周极早产儿55 例,分为4 组:正常对照组、轻度贫血组、中度贫血组和重度贫血组。用近红外脑氧饱和度监测仪和多功能心电监护仪监测脑和肠道的氧饱和度和患儿的血压。结果输血前贫血组与对照组比较,脑及肠道氧饱和度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不同贫血组之间比较,脑组织氧饱和度在中度与重度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而轻度与中、重度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肠道组织氧饱和度在轻度与中度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而轻、中度与重度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各组间血压(包括收缩压、舒张压和平均动脉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输血过程中,中度及重度组脑及肠道氧饱和度逐渐增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输血后,脑氧饱和度中度组与重度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肠道氧饱和度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输血过程中及输血后血压与输血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在输血过程中肠道氧饱和度比脑氧饱和度波动大,恢复快。输血后两者达到一个高值后趋于稳定。结论不同程度的贫血均可导致极早产儿脑组织及肠道组织供氧减少,随着贫血程度加重组织供氧明显减少,输血可以很快缓解组织缺氧的情况,且对血压无明显影响。值得注意的是在输血过程中肠道组织氧饱和度波动较大。  相似文献   

14.
王洁民 《中国热带医学》2012,12(9):1113-1115
目的 为了解妊娠期孕妇贫血的发生状况,以及分析孕妇贫血对新生儿低出生体重的影响关系,从而提出有效的干预措施.方法 对本院2010年1月~2011年1月1528例孕妇贫血状况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 孕妇贫血发生率为17.74(271/1 528),孕晚期贫血发生率50.18%(136/271)高于孕早期贫血发生率18.82%(51/271)和孕中期贫血发生率31.00%(84/2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非贫血组和贫血组在妊娠各阶段的血红蛋白含量的分别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贫血组孕早期和孕中期的红细胞计数低于非贫血组(P<0.01),而孕晚期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妊娠期贫血组的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明显高于非贫血组(P<0.05).结论 孕妇在妊娠期要定期检查血常规Hb含量,发现贫血即给予膳食营养指导和合理治疗,对降低孕妇合并症和低出生体重儿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巴基斯坦南部信德灾区中重度贫血患儿贫血状况,为有针对性实施改善该地区特殊人群生长发育和贫血状况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将来医疗救援队就诊的中、重度贫血患儿520例设为观察组,46例驻地学校健康体检儿童设为对照组,分别测体质量、取静脉血检测血红蛋白(HGB)、红细胞(RBC)计数、平均红细胞容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并进行对照比较。结果 520例中、重度贫血患儿体质量较同年龄别儿童体质量明显降低,RBC数量,两组无明显差异(P=0.092),MCV、MCH、MCHC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01),而RDW则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巴基斯坦灾区儿童营养与健康状况不容乐观,严重低体质量、营养不良并小细胞低色素贫血患儿普遍存在,应尽早采取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红蛋白(Hb)与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及心功能的关系。方法98例CHF患者参照美国纽约心脏协会分级法分为轻中度心力衰竭组48例和重度心力衰竭组50例;并依据Hb水平将CHF患者又分为贫血组30例和非贫血组68例,以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Hb水平、血清sICAM-1水平,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重度心力衰竭组贫血患病率(40.00%)高于轻中度心力衰竭组(20.83%),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心力衰竭组Hb水平明显低于轻中度心力衰竭组和对照组(P<0.05);轻中度心力衰竭组血清sICAM-1水平及LVEDD均高于对照组(P<0.05),但低于重度心力衰竭组(P<0.05);轻中度心力衰竭组LVEF与对照组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高于重度心力衰竭组(P<0.05)。贫血组血清sICAM-1水平和LVEDD值明显高于非贫血组(P<0.05),而LVEF值明显低于非贫血组(P<0.05)。一元线性相关与回归分析显示,心力衰竭患者Hb水平与LVEDD和sICAM-1呈负相关(P<0.05),Hb水平与LVEF呈正相关(P<0.05)。结论CHF患者常伴有贫血,贫血的程度与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及血清sICAM-1水平有关,sICAM-1的过度表达可能参与了CHF及贫血的发生和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网织红细胞低荧光强度网织红细胞(LFR)、中荧光强度网织红细胞(MFR)、高荧光强度网织红细胞(HFR)三分群参数在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珠贫)中的变化。方法用Sysmex XE-2100全自动血球计数仪检测α珠贫与β珠贫的网织红细胞三参数,进行珠贫与正常对照组比较,不同程度珠贫组间的比较。结果珠贫患者网织红细胞三分群与正常人比较,α珠贫与β珠贫比较,男女β珠贫非贫血组、轻度贫血组与中重度贫血组比较,女性β珠贫非贫血组与轻度贫血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珠贫患者三分群与贫血程度有关,LFR随珠贫患者贫血程度降低而降低,MFR、HFR随珠贫患者贫血程度降低而增高。故网织红细胞分群三参数应用于珠贫患者检查,观察其造血功能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妊娠期妇女贫血及相关微量营养物水平进行调查,分析妊娠期不同阶段贫血对新生儿体格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重庆市铜梁县299名孕妇作为调查对象,抽取空腹静脉血样,对血红蛋白及贫血相关微量营养物进行检测,并对妊娠结局及新生儿体格指标进行随访。结果299名孕妇中,维生素A缺乏、边缘性维生素A缺乏、铁缺乏和维生素B.,缺乏的发生率分别为11.O%(33/299)、43.8%(131/299)、5.7%(17/299)和0.3%(1/299);妊娠贫血的发生率为24.5%(62/253)。孕早期贫血组孕妇血浆维生素A和铁浓度显著低于非贫血组(P〈0.05);孕晚期贫血组新生儿出生体质量显著低于非贫血组(P〈0.05)。结论重庆市铜梁县妊娠贫血及妊娠期维生素A和铁缺乏的发生率较高,需加强孕期营养饮食指导,及时治疗,以保证母婴健康。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因先天性心脏病行体外循环治疗的低月龄、低体质量患儿其体内乳酸水平与血糖及氧合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在体外循环下行手术治疗的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病人129例,根据术后6 h乳酸水平,将患儿分为高乳酸组(n=43)和正常乳酸组(n=85)。比较2组患儿手术相关指标及体内葡萄糖、乳酸和氧合指标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患儿术后体内乳酸水平的因素,应用Pearson相关模型对术后6 h患儿体内乳酸水平与葡萄糖及氧合指标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高乳酸组患儿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葡萄糖及乳酸水平均高于正常乳酸组(P < 0.05~P < 0.01),2组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与静脉血氧饱和度(SvO2)差值(SaO2-SvO2)水平、酮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月龄较大是体外循环术后防止乳酸水平升高的保护因素(P < 0.05),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较长及体内高葡萄糖水平是体外循环术后乳酸水平升高的独立危险因素(P < 0.05~P < 0.01)。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患儿体内乳酸水平与葡萄糖呈明显正相关关系(P < 0.01),与SaO2-SvO2水平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低体质量婴儿体外循环术后6 h的乳酸水平与葡萄糖水平有关,与氧摄入无关。  相似文献   

20.
贫血患者治疗前后脑血流动力学变化特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不同程度的贫血患者脑血流动力学特点,分析经治疗后脑动脉血流速度的变化.方法 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1月在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血液内科门诊和住院收治的贫血患者68例,根据贫血严重程度,分为轻度贫血组(n=32)与中重度贫血组(n=36),选择同期门诊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测,比较各组对象脑血流速度的差异.并对两组贫血患者治疗前后脑血流速度改变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中重度贫血组较轻度贫血组和对照组各血管(LMCA、RMCA、BA、LVA和RVA)的平均血流速度增快(P<0.05),轻度贫血组和对照组各血管平均血流速度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重度贫血患者经治疗后各血管的平均血流速度较治疗前均明显减慢(P<0.05),而轻度贫血组患者治疗后与治疗前各血管平均血流速度无显著差异(P>0.05).中重度贫血组患者LMCA、BA、LVA和RVA治疗前后血流速度变化程度显著高于轻度贫血组(P<0.05),而RMCA与轻度贫血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中重度贫血可造成脑血流速可逆性增快,监测贫血患者的脑血流速度可能对治疗起到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