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2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51篇
内科学   7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5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脑卒中患者家庭康复教育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绝大多数脑卒中患者离开医疗机构后,都遗留有不同程度的肢体运动功能障碍,使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明显下降,给患者、家庭以及社会造成了很大的负担。有鉴于此,我们举办了为期3个月的社区家庭康复教育活动,旨在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收效良好。  相似文献   
2.
两种不同方法治疗肩周炎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肩关节周围炎简称肩周炎,是指肩关节的关节囊及肩关节周围软组织发生范围较广的慢性无菌性炎症,常引起关节软组织广泛粘连,限制了肩关节的活动,其临床特点以疼痛、关节活动功能受限为主要表现。目前大多采用推拿、医疗体操及理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超声测量肩峰-大结节间距评估偏瘫后肩关节半脱位的信度和效度。方法:选择30例偏瘫后肩关节半脱位患者。两位检查者使用超声重复测量受试患者两侧肩关节肩峰外侧缘到肱骨头大结节上缘的最短距离(记为肩峰-大结节间距)。使用组内相关系数(ICC)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分别评价超声测量的信度和判别效度,使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评价X线法与超声法测量结果的相关性。结果:超声测量的重测信度和检查者间信度均为极佳,患侧肩部的重测信度和检查者间信度分别为0.982和0.954;健侧肩部的重测信度和检查者间信度分别为0.967和0.940。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患、健侧肩部超声测量结果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F=107.40,P0.01)。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X线法与超声法测量结果具有高度相关性(r=0.84,P0.01)。结论:超声测量肩峰-大结节间距评估偏瘫后肩关节半脱位具有极佳的信度和良好的判别效度,可应用于偏瘫后肩关节半脱位的评估。  相似文献   
4.
腰椎节段不稳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腰椎节段不稳定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57例L4~5节段不稳患者作为疾病组,22例L4~5节段手术患者作为术后对照组,19例健康检查者作为正常对照组。所有患者均拍摄正、侧位和过屈、过伸位X线片,CT扫描测量关节突形态,36例腰椎节段不稳患者行MRI检查,评价椎间盘退变情况。结果:前屈移位不稳患者关节突关节角方向偏向矢状,旋转不稳患者的椎间盘退变程度较轻,关节突全切患者存在前移不稳。结论:关节突矢状方向排列和椎间盘退变与前移不稳有关,可能是腰椎滑脱的原因,而韧带损害与旋转不稳有关。  相似文献   
5.
关节突关节形态与退变性腰椎滑脱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探讨关节突关节形态与退变性腰椎滑脱的方法。方法 首先对41例60岁以下(平均年龄55岁)有L4-5退变性滑脱的患者和32例(平均年龄53岁)正常人进行对照检查。用CT轴向扫描关节突关节,测量L3-4,L4-5,L5-S1关节突关节的角度,关节横向,关节面的深度和观察关节面形态。第二部分研究分别测量40例40岁以下和40例60岁以肯要痛患者的关节突关节角度,观察其关节。结果 退变笥滑脱患者与对照组相比,L4-5节段关节角度方向明显偏向矢状面,关节角度不对称和关节面深度比也有显著差异。第二部分2组下腰痛患者的关节突关节角度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60岁以下的退变性腰椎滑脱患者存在着关节突关节形态异常,L4-5节段关节或矢状排列和/或同时伴有关节角不对称是腰椎早期滑脱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摘要 目的:观察趣味性智能居家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的影响。 方法:90例脑卒中后上肢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N=45)和训练组(N=例)。对照组进行12周常规居家康复,训练组进行12周趣味性智能居家康复训练。所有患者于训练前(t0)、训练4周后(t1)、12周训练结束后(t2)、训练结束后3月(t3)分别进行简式Fugl-Meyer量表上肢部分(FMA-UE)、Wolf上肢运动功能评价量表(WMFT)和改良Barthel指数(MBI)三项评估。 结果:除t1时对照组的WMFT评分较训练前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外,t1、t2、t3时,2组组内比较FMA-UE评分,WMFT评分和MBI评分较训练前均有明显差异(P<0.05);在t1、t2、t3时,2组之间3项评分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在t3时,2组FMA-UE评分及对照组MBI评分较t2下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训练组训练前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和FMA-UE、WMFT训练前后差值有显著相关性(P<0.05),MoCA得分越高,FMA-UE和WMFT差值变化越大。 结论:趣味性智能居家康复训练可在居家环境下改善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认知能力越好,疗效越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减重下力线矫正训练(WBAT)对矫正脑瘫患儿骨盆前倾的疗效。 方法 选取站立位骨盆前倾的脑瘫患儿27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WBAT组、站立训练组和肌力训练组,每组患儿9例。3组均给予常规康复治疗,WBAT组在此基础上增加自行设计的WBAT训练,肌力训练组增加骨盆稳定及下肢抗重力肌群抗阻训练,站立训练组增加站立板辅助站立训练,以上3种治疗均每次20 min,每周5次,连续治疗4周。于治疗前和治疗后(治疗4周后)分别对3组患儿的骨盆倾斜角(ASIS-PSIS)、躯干倾斜角(A-P)及1 min步行距离进行评估。 结果 治疗后,WBAT组的ASIS-PSIS和A-P分别为(18.61±3.13)°和(23.31±3.81)°,站立组的A-P为(24.48±4.33)°,分别与组内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WBAT组治疗后的ASIS-PSIS与肌力训练组和站立训练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WBAT训练组的1 min步行距离为(26.81±12.61)m,肌力训练组的1 min步行距离为(21.07±8.45)m,分别与组内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WBAT组治疗后的1 min步行距离与肌力训练组和站立训练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WBAT训练可显著改善骨盆前倾脑瘫患儿的ASIS-PSIS、A-P以及1 min步行距离,且其疗效优于传统的肌力训练和站立训练。  相似文献   
8.
<正> 一些学者推测运动损伤的发生和康复与心理社会变量之间存在相关,但很少有通过实验观察来检验。作为改善受伤运动员恢复率的心理学工具如系统脱敏和心理学治疗已获得初步成功,Wiss等人(1979)在选择性膝关节手术后,使用明尼苏达多相特征表(MMPI)评分是一个成功的先导。那些在MMPI评分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估关节突关节不对称与腰椎间盘突出的关系。方法:96例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用CT测量关节突关节形态,与没有椎间盘突出的自身临近节段对照,比较两者之间的相关性。同时观察腰椎间盘突出位置与关节突关节方向的关系。结果:椎间盘突出在L4/5节段是56个(58.33%),在L5/S1节段是40个(41.66%)。59例突向左侧(61.46%),37例突出右侧(38.54%)。L4/5椎间盘突出节段存在关节不对称的为8/56,对照节段存在关节不对称的为2/40(P>0.05),L5/S1椎间盘突出节段存在关节不对称的为12/40,对照节段为4/56(P>0.05)。关节突关节不对称与腰椎间盘突出总体存在相关性(P<0.01)。关节突关节不对称与腰椎间盘突出在L5/S1节段存在相关(P<0.05),而在L4/5节段无相关(P>0.05)。腰椎间盘突出在哪一侧与关节突关节角度形态无关(P>0.05)。结论:关节突关节不对称与腰椎间盘突出存在相关,但突出的位置与关节角度无关。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