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2篇
  免费   66篇
  国内免费   43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32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181篇
内科学   62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91篇
特种医学   51篇
外科学   69篇
综合类   295篇
预防医学   119篇
眼科学   16篇
药学   164篇
中国医学   154篇
肿瘤学   5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66篇
  2013年   52篇
  2012年   86篇
  2011年   80篇
  2010年   90篇
  2009年   84篇
  2008年   61篇
  2007年   71篇
  2006年   60篇
  2005年   72篇
  2004年   55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目的研究破血逐瘀药物治疗脑出血超急性期患者凝血指标的变化及对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的发病6 h以内住院脑出血患者63例,随机双盲分为药物组31例和安慰剂组32例,另选择同期健康查体老年健康人31例作为健康组。所有脑出血患者均给予脱水降颅压、控制高血压、防治并发症等常规对症治疗,药物组患者同时给予破血逐瘀中药颗粒剂口服或鼻饲,安慰剂组患者同时给予安慰剂口服或鼻饲,均连续10 d。检测药物组和安慰剂组入院时、入院24 h、入院72 h凝血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活化凝血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国际标准化比值(INR)、D-二聚体(DD)],并与健康组比较; CT检测药物组和安慰剂组入院时、入院72 h、入院10~14 d血肿体积,比较药物组和安慰剂组入院时和治疗后3个月NHISS评分,统计治疗后3个月患者改良Rankin量表预后分级情况,并分析预后与凝血指标的关系。结果药物组和安慰剂组各时间点INR与健康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 0. 05),入院24 h和72 h的PT、APTT、FIB、D-D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组(P均0. 05),但2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 0. 05);药物组和安慰剂组各时间点血肿体积及治疗后3个月NHISS评分、预后良好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 0. 05),但预后良好组FIB和D-D水平明显低于预后不良组(P均0. 05)。结论脑出血超急性期服用破血逐瘀药物可能是安全的,早期检测各凝血功能指标可能有助于判断短期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清网膜素-1与心力衰竭发生、发展的关系,评估其对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价值。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1年8月在解放军202医院心血管内科就诊的心力衰竭93例作为心力衰竭组,选取同期正常体检人员50例作为对照组。测定两组血清网膜素-1和氨基末端 B 型利钠肽原(NT-proBNP)的水平,并对心力衰竭组进行12个月的随访,观察不同心功能分级血清网膜素-1和 NT-proBNP 的水平以及二者的相关性。结果心力衰竭组血清网膜素-1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且随心功能分级递增呈下降趋势(P <0.01)。心力衰竭患者血清网膜素-1水平与 NT-proBNP 水平无显著相关(r =0.115,P >0.05)。低血清网膜素-1水平的心力衰竭患者终点事件发生率显著高于高血清网膜素-1水平患者(P <0.01)。结论血清网膜素-1水平能够客观评价心功能状态,且低血清网膜素-1水平心力衰竭患者临床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3.
4.
目的调查市场占有率高的21个品牌共30台空气净化器的最大档和睡眠档颗粒物洁净空气量,探讨国标GB/T 18801-2015《空气净化器》中规定使用0.3μm以上的粒径颗粒物测试洁净空气量的实际意义。方法依据国标GB/T18801-2015《空气净化器》检测方法,使用30 m~3净化器测试舱对30台空气净化器的颗粒物洁净空气量进行测试。结果 30台空气净化器中有27台测得洁净空气量与其标称值接近(≥90%),合格率90%。不合格空气净化器的洁净空气量占各自最大档标称值的54.8%~72.1%。30台空气净化器的最小档或睡眠档颗粒物CADR值在39.8~172.8 m~3/h之间。增加0.1~0.3μm粒径的颗粒物后,测得的净化器洁净空气量减小10%。结论市售空气净化器最大档颗粒物洁净空气量大部分与出厂所标数值相符。其最小档或睡眠档所测洁净空气量远低于各自最大档标称值,建议夜间在紧闭卧室门窗的情况下使用。根据雾霾特点,建议国标修订时扩大颗粒物粒径测定范围。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多普勒超声诊断滤泡型甲状腺癌(FC)的影像特征,进行正确诊断,并对其与滤泡型甲状腺腺瘤(FA)进行鉴别诊断。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8年12月我院行多普勒超声检查的滤泡型甲状腺肿瘤患者180例为研究对象,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为FC 60例(纳入FC组)、FA 120例(纳入FA组),分析两组超声影像图像特点,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评估多普勒超声诊断FC的效能。结果 FC组结节不规则形、边界不清晰、晕环厚度不均匀或不完整、低回声、回声不均匀、无钙化、实性为主比例高于FA组(P0.05);多普勒超声诊断FC的灵敏度、准确度、特异度分别为76.56%、85.00%、88.79%。结论多普勒超声诊断滤泡型甲状腺肿瘤时,具有其典型图像特征,FC与FA有助于进行鉴别价值。  相似文献   
6.
正大容量单侧肺灌洗术治疗煤工尘肺病可延迟病变进展,改善患者肺功能,提高生活质量。2010—2016年我院对36例煤工尘肺患者采用静脉复合麻醉下行大容量单侧肺灌洗术,在围术期的麻醉安全性上取得一定的经验。1资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2010—2016年我院住院的36例煤工尘肺患者,均为男性,年龄45~65岁,身高165~174 cm,体重58~80 kg,依据《尘肺病诊断标准》(GBZ 70—2009、2012、2015)诊断为煤  相似文献   
7.
[摘要]目的:分析婴儿B族链球菌(GBS)脑膜炎的临床特点、药敏试验、抗生素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2月至2016年1月深圳市儿童医院收治的24例GBS脑膜炎患儿资料。结果:男17例,女7例,早发感染2例(8.3%),晚发感染22例(91.7%)。急性期血白细胞升高13例(54.2%),C反应蛋白升高17例(70.8%),降钙素原升高14例(87.5%,14/16)。B族链球菌对红霉素、克林霉素、四环素耐药率为41.7%、66.7%及95.8%,对青霉素、万古霉素、利奈唑胺100%敏感。抗生素治疗:美罗培南17例(70.8%),头孢菌素类或青霉素类抗生素7例(29.2%),联合使用利奈唑胺13例(54.2%)、联合使用万古霉素5例(20.8%)。24例好转,5例发生并发症。结论:GBS菌株对青霉素、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敏感性高,对红霉素、克林霉素、四环素耐药率高。抗生素药敏结果与临床疗效不相符,预后欠佳。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祛湿疗肝汤联合西医常规治疗脾虚湿阻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5例脾虚湿阻型NAFLD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65例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7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祛湿疗肝汤治疗。2组均4周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统计临床疗效,并观察2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9%,对照组总有效率78.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后倦怠乏力、脘腹痞闷、腹胀及纳差症状积分均明显下降(P0.05);对照组治疗后倦怠乏力、脘腹痞闷、腹胀症状积分下降(P0.05),纳差积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倦怠乏力、脘腹痞闷、腹胀积分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结论祛湿疗肝汤联合西医常规治疗脾虚湿阻型NAFLD疗效确切,并能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面神经电生理监测下切除大型及巨大听神经瘤技术。方法回顾分析22例大型及巨大听神经瘤临床资料,在面神经电生理监测下行显微手术切除,术后随访面神经功能。结果肿瘤全切除15例,次全切除7例。面神经自发肌电图在面神经受牵拉、挤压、生理盐水冲洗等操作过程中产生显著放电,刺激肌电图对寻找和辨认面神经具有重要作用。面神经位于肿瘤腹下方7例,腹上方2例,腹侧中部13例。所有病例面神经均解剖保留。术后随访6~42个月,面神经功能(House-Brackmann分级),H-B分级Ⅰ级11例,Ⅱ级5例,Ⅲ级2例,Ⅳ级4例。结论面神经电生理监测辅助显微手术对术中解剖与功能保留面神经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脑磁图(MEG)术前定位初级运动皮质(M1)的准确性。方法选取顺序入院的中央区胶质瘤26例,术前均运用MEG定位皮质运动区,与MRI导航影像融合,在神经导航下定位MEG激活区。术中对MEG成功定位的病例行直接皮质电刺激(DCES),比较两种技术的吻合度。结果因病人不能配合,MEG定位失败2例,余24例均定位成功,每例激活区1~5个。DCES成功监测24例,所有选择的DCES靶点共41个,阳性靶点24个,1个/例。以所有的41个靶点分析,MEG定位M1区与DCES定位的吻合率为58.5%;而以第1组病灶侧M1区和第2组病灶侧中央区的MEG激活区中27个靶点分析,两者吻合率为88.9%;仅以第1组M1区的MEG激活区中17个靶点分析,两者吻合率为100%。结论 MEG可以灵敏而可靠地定位M1区,可用于中央区胶质瘤病人术前手术规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