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经下肢与上肢静脉PICC置管的效果及对新生儿疼痛程度、配合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100例新生儿,以数字随机表法将其分为A组(n=50,经下肢静脉PICC置管)与B组(n=50,经上肢静脉PICC置管)。比较两组的置管效果。结果A组操作时间、出血量、留置时间均优于B组(P<0.05)。A组的一次穿刺成功率高于B组,导管异位率、送管困难率低于B组(P<0.05)。A组穿刺时、穿刺后5 min的疼痛程度明显轻于B组(P<0.05)。A组的配合度高于B组(P<0.05)。A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B组(P<0.05)。结论对新生儿而言,经下肢静脉PICC置管较上肢静脉PICC置管效果更好,利于减轻患儿疼痛程度,减少置管后并发症的发生,提升患儿配合度及一次穿刺成功率,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2.
王艳辉  蔡盈  李婉丽 《全科护理》2016,(35):3764-3766
[目的]观察延续护理及家属同步教育在儿童白血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4例儿童白血病PICC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62例,对照组患儿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延续护理及家属同步教育,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置管并发症、置管风险事件、依从性及患儿家属对PICC导管维护满意度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儿置管依从性、家属对PICC维护认知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静脉炎、血流感染、穿刺部位血肿、血栓形成、导管滑脱、导管破损、导管堵塞等并发症及不良护理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家属在教育信息支持、导管维护操作、沟通/情感支持及总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延续护理及家属同步教育能有效提高白血病PICC患儿置管依从性及家属对导管维护的认识,减少患儿置管并发症及意外事件,提高家属对PICC维护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对小儿外科营养支持行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患儿中的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225例PICC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n=113)及对照组(n=112),对照组置管期间应用常规性护理,观察组置管期间应用集束化护理,对比分析2组患儿护理期间意外风险事件发生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PICC置管依从性、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穿刺成功率、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PICC导管滑脱率、导管堵塞、护理纠纷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导管堵塞、导管断裂、血栓、静脉炎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导管留置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肢体肿胀缓解时间、疼痛缓解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能有效降低小儿外科营养PICC导管置管安全性,降低PICC置管风险,提高患儿置管依从性,能有效预防并发症发生,有利于提高患儿置管成功率。  相似文献   

4.
童丹 《国际护理学杂志》2016,(20):2868-2870
目的:探究不同的PICC置管部位对婴幼儿置管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住院的130例婴幼儿患者,根据置管部位的不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儿经下肢静脉置入PICC,对照组患儿经上肢静脉置入PICC。比较PICC置管后两组患儿的并发症、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操作耗时、出血量及置管时间的差异。结果实验组患儿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与操作耗时均优于对照组患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出血量以及置管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经下肢静脉置入PICC,能够显著提高穿刺成功率,降低操作耗时,对置入PICC后的并发症影响较小,可优先选择下肢静脉进行PICC置管。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互动健康教育模式在儿童白血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catheter,PICC)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10月在南京市儿童医院行P I CC的儿童白血病患者8 4例,按照随机数余数分组方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互动健康教育模式)及对照组(传统健康教育),各42例。比较两组患者健康知识掌握情况、置管效果、依从性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拔管后,研究组健康知识达标人数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组首次穿刺成功率、24 h穿刺点未出血、置管依从性主动、置管前肘部血管保护及置管时体位配合主动的人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互动健康教育模式在儿童白血病PICC中应用效果良好,能够有效促进患儿家属对健康知识的掌握,提升患儿置管依从性及置管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环节质量管理对乳腺癌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成功率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该院2013年11月至2014年11月收治的行PICC置管的乳腺癌患者作为观察组(47例),另选该院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行PICC置管的乳腺癌患者作为对照组(47例)。分别给予常规置管护理和环节质量管理。观察并比较两组的置管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患者的满意情况。结果观察组的一次置管成功率和患者满意率分别为85.1%(40/47)和95.7%(45/47),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1%(32/47)和83.0%(39/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0.6%(5/4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5.5%(12/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行PICC置管的乳腺癌患者实施环节质量管理可以有效提高置管成功率,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顾瓅 《当代护士》2018,(7):91-93
目的探讨极低出生体重儿静脉输液通路的建立和管理方法。方法选择2015年9月~2016年12月在本院NICU住院治疗的110例极低出生体重儿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入院时予以脐静脉置管后续PICC置管(60例);对照组入院时予以外周静脉置管后续PICC置管(50例)。观察两组患儿首次置管成功率、平均置管总穿刺次数、PICC一次性置管成功率、置管并发症及恢复出生体重时间。结果观察组首次置管成功率、PICC一次性置管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置管总次数、恢复出生体重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生腹胀、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等并发症的例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极低出生体重儿入院时脐静脉置管后续PICC置管能快速有效建立静脉通道,减少置管总穿刺次数,有利于恢复患儿出生体重。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乳腺癌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期间患者导管维护依从性及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的影响因素及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9年5月我院乳腺癌PICC置管患者549例,统计导管维护依从率和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采用Logistic方法分析导管维护依从性及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的影响因素,并分析导管维护依从性与导管并发症的相关性。结果导管维护低水平依从性162例,占29.51%,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64例,占11.66%。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文化水平、经济状况、家庭支持度、医疗支付方式、心理状态是导管维护依从性的影响单因素(P0.05)。年龄、文化水平、糖尿病、家庭支持度、贴膜类型、瓣膜类型、固定方式、导管维护依从性是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文化水平、经济状况、家庭支持度、心理状态是影响乳腺癌PICC置管期间导管维护依从性的风险因素(P0.05),糖尿病、贴膜类型、瓣膜类型、固定方式、导管维护依从性是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的风险因素(P0.05)。导管维护依从性与导管移位、局部感染、堵管和接触性皮炎发生呈负相关(P0.05)。结论乳腺癌PICC置管期间患者导管维护依从性及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影响因素多样,其中导管维护依从性是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的风险因素之一,且二者存在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不同路径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在早产儿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便利抽样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5年5月,3所三级甲等医院新生儿科住院且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的306例早产儿的临床资料。根据其穿刺路径的不同,将其分为上肢静脉组(n=236)、下肢静脉组(n=48)、头部静脉组(n=22),比较三组患儿导管留置时间、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导管异位发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上肢静脉组、下肢静脉组和头部静脉组患儿PICC留置时间分别为(19.82土10.86)、(20.57士12.58)和(17.95±10.64)d,一次穿刺成功率分别为71.6%、72.9%、72.7%,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上肢静脉组、下肢静脉组和头部静脉组患儿PICC置管导管异位发生率分别为3.4%、16.7%、1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6.772,P0.05)。在静脉炎、导管堵塞、导管断裂、导管置管部位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上,三组患儿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在药物外渗、导管脱出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上,三组患儿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三种置管路径各有优点,在为早产儿行PICC操作时,应常规使用经上肢静脉置管路径,在经上肢静脉、下肢静脉置管路径均受阻时,再考虑经头部静脉置管路径。  相似文献   

10.
许容芳  陆勤美  黄胜  袁丽  马平平 《护理研究》2015,(11):1382-1383
[目的]探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术(PICC)要素质量改进对置管并发症、置管成功率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2013年5月—2013年10月PICC门诊置管病人120例为要素质量控制前,2013年11月—2014年2月PICC门诊置管病人120例为要素质量控制后,比较PICC置管中要素质量控制前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置管成功率及满意度情况。[结果]控制要素质量后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下降,置管成功率及病人满意度上升。[结论]PICC置管要素质量控制可降低置管并发症发生率,提高置管成功率及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电话随访对出院患者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ter,PICC)的影响。方法将2010年1~12月本院收治的289例PICC患者设为对照组,出院时给予常规置管健康指导;将2011年1~12月本院收治的PICC置管患者305例设为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电话随访。比较两组患者置管期间按时维护导管、导管并发症、意外拔管及满意度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按时维护导管、导管并发症、意外拔管及满意度各项指标比较,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电话随访有助于提高出院患者对PICC维护依从性,有效控制PICC置管期间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分层级管理培训对中心静脉置管(CVC)和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技术质量等各方面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临床注册护士369名,通过实施分层级管理模式开展CVC和PICC技术培训,记录实施培训前后被培训者的理论知识及技能考核结果、患者总体满意度、置管一次成功率以及并发症情况对培训前后各项随访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实施分层级管理培训后CVC和PICC理论知识、技能考核得分,患者总体满意度及置管成功率显著高于培训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护士分层级管理培训后,不但有效地建立了一个分层级管理经验交流的平台,而且使CVC和PICC置管术能够更好地应用在临床,提高了置管的效率,减少了并发症,保证了置管效果,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同时提高了护士工作的主动性及专业水平,达到了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肿瘤患儿经头皮静脉行中心静脉置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的可行性。方法 2009年2月至2011年10月选择在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儿科被确诊并需住院化疗的肿瘤患儿66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肘静脉组(n=36)和头皮静脉组(n=30)。比较两组患儿穿刺时和留置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穿刺完成时间和导管留置时间。结果经头皮静脉和肘静脉留置PICC的两组患儿中,66例患儿均置管成功。但经肘静脉患儿的导管异位发生率为11.1%,经头皮静脉置入PICC的患儿无导管异位发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在置入PICC的一次性成功率、送导管困难和拔除导丝困难、导管留置期间并发症发生率及穿刺完成时间和导管留置时间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头皮静脉留置PICC可提高置管的成功率,且安全、方便,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应用于低出生体重儿作为中长期静脉通道不同部位穿刺时间、留置时间、完成治疗情况、护理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处理.方法 对2007年1月至2008年10月在NICU中所有置入PICC的低出生体重儿进行前瞻性研究,详细记录研究期间NICU应用PICC导管的低出生体重儿临床资料,并对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研究期间有20例低出生体重儿置入PICC导管20根,以提供静脉营养、抗感染治疗、血管活性药物.急救是放置PICC导管的常见原因,经腋静脉置管导管平均放置(14.00±1.50)d,经肘部静脉(肘正中静脉或贵要静脉)置管导管平均放置(24.00±8.19)d,不同静脉置管并发症的发生率有显著差异.结论 PICC导管为低出生体重儿提供了可靠安全的中长期静脉通道,降低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避免了反复外周静脉穿刺给患儿造成的不良刺激,贵要静脉置管系首选静脉.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同质化护理在社区医院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接受PICC置管化疗患者142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实施同质化护理时间分为实施前(2017年7-12月)64例、实施后(2018年7-12月)78例。实施前由各社区医院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后采用同质化护理模式,比较PICC专科护士核心能力、患者置管自我管理能力、置管相关并发症、患者满意度等指标。结果实施同质化护理后,社区医院专科护士PICC理论知识水平、维护操作技能、相关能力自评、相关能力他评评分高于实施前;患者日常导管观察、维护依从性、导管管理信心、信息获取、带管日常生活、PICC管理总分高于实施前;PICC置管相关并发症7.69%低于实施前21.88%;患者满意度94.87%高于实施前84.3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同质化护理有助于增强社区医院PICC专科护士核心能力水平,促进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养成,减少置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刘树静 《全科护理》2020,18(22):2847-2850
[目的]探讨基于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的护理模式对降低早产儿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期间并发症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96例PICC早产儿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将患儿分为对照组48例(2017年1月—2017年12月)及观察组48例(2018年1月—2018年12月),对照组行PICC常规性护理,观察组采用基于FMEA模式对PICC早产儿实施护理。比较两组患儿失效模式危急值(RPN)评分、PICC并发症发生率及患儿家属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患儿干预后状况评估、用物准备不完善、消毒不规范、置管困难、固定不妥善、置管后日常照护等方面RPN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血流感染、静脉炎、导管堵塞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患儿家属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FMEA护理模式能有效发现早产儿PICC置管期间相关风险因素,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从而降低早产儿PICC置管并发症,提高家属满意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品管圈管理干预对预防胸外科经外周中心静脉穿刺置管(PICC)患者置管期间并发症的。方法选择我院胸外科2016年7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行PICC置管的患者25例,实施品管圈管理干预;选取2015年7月至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患者25例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及满意度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少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胸外科PICC置管期间配合品管圈管理干预,可以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可在临床上进一步实践和普及。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经外周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维护技术实施规范化管理的效果。方法将2010年4月至2011年4月(实施规范化管理前)住院的PICC置管患者86例设为对照组,将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实施规范化管理后)住院的PICC置管患者102例设为观察组。观察组组建PICC置管维护小组,对PICC置管维护实施规范化管理。观察两组患者PICC一次置管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非计划性拔管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PICC一次置管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及非计划拔管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PICC置管维护技术实施规范化管理,能有效提高PICC置管技术水平,减少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确保患者置管及留置期间安全,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3M液体敷料联合75%酒精消毒对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患儿过敏情况及置管时间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9月—2016年11月收诊的45例PICC置管患儿设为对照组,每次更换敷料时采用75%酒精消毒联合地塞米松原液喷涂;将2016年12月—2018年2月收诊的45例PICC置管患儿设为研究组,每次更换敷料时采用75%酒精消毒联合3M液体敷料喷涂。比较2组患儿在置管后2周内敷贴处皮肤过敏情况、置管后2周各项相关指标。结果研究组敷贴处皮肤过敏率低于对照组,伤口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渗血、静脉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3M液体敷料联合75%酒精消毒能降低PICC置管小儿敷贴处皮肤过敏率,延长置管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儿童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留置时间的影响因素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影响儿童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留置时间的因素。方法分析2002年3月至2003年5月27例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儿童的留置时间与静脉炎、感染、堵管、脱管等并发症发生的关系。结果静脉炎是导致PICC留置时间不足1月的最主要原因,而1个月以后影响PICC留置的主要因素为堵管、感染。结论控制并发症可延长儿童PICC管留置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