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 探讨癌蛋白(C-erbB-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情况及与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128例乳腺浸润性导管Ca的C-erbB-2和VEGF的阳性表达进行检测分析.结果 128例中有83例(64.84%)C-erbB-2过表达,82例(64.06%)VEGF过表达,C-erbB-2和VEGF同时阳性表达者65例(50.8%).两者阳性率均随组织分级升高而上升.但各级间未见明显差异(P>0.05).在转移组中,81.5%(44/54)的病例C-erbB-2过表达,70.4%(38/54)VEGF过表达.两者的过表达与转移呈正相关关系(C-erbB-2 P<0.005.VEGF P<0.005).C-erbg-2和VEGF阳性配对分析表明,两者间阳性表达互为正相关(P<0.005,r=0.366).结论 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C-erbB-2和VEGF的过表达提示转移增加,可作为乳腺癌的预后指标.  相似文献   

2.
王旺  波拉提  马楠 《海南医学》2014,25(1):12-14
目的探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c.erbB一2的表达及其与腋窝淋巴结、超声征象等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新疆自治区人民医院173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石蜡标本,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乳腺原发灶及腋淋巴结转移灶中c.erbB一2的表达,分析其与超声表现、腋窝淋巴结转移状况的关系。同时取78例非癌乳腺组织作为对照。结果c.erbB一2的表达率为32.95%,较非癌乳腺组织的c.erbB一2表达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c-erbB一2的表达情况在腋窝是否存在淋巴结转移中不同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erbB一2表达率的增高在有微钙化、后方声衰减征象中均有不同程度的体现,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的c.erbB一2蛋白表达水平呈显著增高趋势,c—erbB一2蛋白表达与腋窝淋巴结转移正相关;微钙化、后方声衰减征象与c.erbB一2的过表达存在一定程度的关联。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 pS2基因、ER、PR、c erbB 2与多药耐药基因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与主要临床指标的关系。 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方法检测pS2基因、ER、PR、c erbB 2和多药耐药基因MDR 1、GST π在 6 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结果  6 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pS2 5 5 %、ER 6 0 %、PR 5 1.6 7%、c erbB 2 4 0 %、MDR 175 %、GST π 5 3.3%。结论 乳腺癌多药耐药性的产生可能与 pS2、ER、PR的异常表达及c erbB 2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探讨Twist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liVision Plus法检测68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及20例乳腺纤维腺瘤组织中Twist和MMP-2的表达,并结合临床病理特点进行分析.结果 Twist、MMP-2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6%、74%,明显高于乳腺纤维腺瘤中的表达率15%和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wist、MMP-2蛋白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阳性表达率为55.88%、73.53%,明显高于其在乳腺纤维腺瘤中阳性表达率15%、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0.380和10.055,P<0.01).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Twist与MMP-2的阳性表达呈正相关(r=0.272,P<0.05).结论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Twist和MMP-2呈高表达,且两者呈正相关,联合检测Twist和MMP-2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阳性表达,有助于判断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淋巴结转移潜能.  相似文献   

5.
乳癌组织中MMP-2、TIMP-2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MMP-2和TIMP-2与乳癌浸润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分析乳腺导管内原位癌(24例)及乳腺浸润性导管癌(58例)组织中MMP-2和TIMP-2的表达情况.结果:乳腺导管内原位癌及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MMP-2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4.17%(13/24)、44.82%(26/58),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导管内原位癌TIMP-2的阳性率为91.67%(22/24),高于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的51.72%(30/58)(P<0.05).结论:乳癌组织中TIMP-2的表达状况与乳癌的浸润和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乳腺上皮中BRCA1和BRCA2的表达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BRCA1、BRCA2在33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和31例乳腺良性病变组的表达情况,并联合ER、PR、CerBb-2的表达,分析它们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的年龄、肿块大小、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等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①BRCA1的阳性表达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的年龄、分化程度、是否绝经均有显著相关性(P<0 05),与淋巴结转移和肿瘤大小无显著相关性(P>0 05).BRCA2的阳性表达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的年龄、淋巴结转移、肿块大小、是否绝经均有显著相关性(P<0 05),与分化程度无显著相关性(P>0 05).②BRCA1、BRCA2的表达与CerBb-2的表达均呈显著的负相关(r=-0 355,-0 517,P<0 05).结论:BRCA1和BRCA2的突变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主要通过转录途径作用于CerBb-2,BRCA1和BRCA联合CerBb-2可作为评价乳腺癌生物学特性和预后的潜在指标.  相似文献   

7.
《陕西医学杂志》2019,(9):1226-1230
目的:研究转录因子Snail及上皮钙黏素E-cadherin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探讨二者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各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并分析二者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5例患者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与癌旁组织中Snail及E-cadherin的表达情况。结果:E-cadherin在实验组中的阳性表达率为58.18%,在对照组中阳性表达率为98.18%,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E-cadherin的表达与患者年龄、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学分级、HER-2相关。Snail在实验组中的阳性表达率为87.27%,在对照组中阳性表达率为12.73%,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nail的表达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学分级、ER、HER-2相关。由癌旁组织到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E-cadherin的阳性表达呈递减,而Snail的阳性表达呈递增,且E-cadherin和Snail的表达呈负相关(r=-0.341,P<0.01)。结论:E-cadherin及Snail是患者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发生、进展以及转移的重要生物学标志,与肿瘤的发生及肿瘤的浸润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乳腺导管浸润癌组织中促肝细胞再生磷酸酶(PRL-3)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6例乳腺正常组织、15例轻中度和20例重度不典型增生组织中PRL-3的表达及其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痛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PRL-3蛋白在乳腺正常组织、乳腺导管轻中度不典型增生、重度不典型增生和乳腺导管浸润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0、46.7%、80.0%和95.0%,4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PRL-3蛋白与淋巴结转移和组织学分级有关(χ2=6.494,P=0.011和0.008).结论:PRL-3蛋白可能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发生发展及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联合检测ER、PR、抑癌基因p53和癌基因C-erbB-2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情况,来探讨与浸润性导管癌淋巴结转移及预后之间的联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分别检测242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ER、PR、C-erbB-2和p53的表达。结果242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ER、PR、C-erbB-2和p53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9.42%,63.22%,46.28%,34.30%。ER、PR基因表达与有无淋巴结转移及病理组织学分级有关;C-erbB-2、p53阳性表达率与有无淋巴结转移及病理组织学分级有关(p<0.05),C-erbB-2、p53共同阳性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有关。结论联合检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ER、PR、C-erbB-2和p53基因表达对预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淋巴结转移及判断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联合检测ER、PR、抑癌基因p53和癌基因C-erbB-2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情况,来探讨与浸润性导管癌淋巴结转移及预后之间的联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分别检测242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ER、PR、C-erbB-2和p53的表达。结果242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ER、PR、C-erbB-2和p53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9.42%,63.22%,46.28%,34.30%。ER、PR基因表达与有无淋巴结转移及病理组织学分级有关;C-erbB-2、p53阳性表达率与有无淋巴结转移及病理组织学分级有关(p<0.05),C-erbB-2、p53共同阳性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有关。结论联合检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ER、PR、C-erbB-2和p53基因表达对预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淋巴结转移及判断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pD_2和pA_2的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采用大鼠肛尾肌分别介绍测定苯肾上腺素pD_2和其拮抗剂哌唑嗪pA_2的方法。同时讨论了pD_2和pA_2的意义和推导过程。  相似文献   

12.
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TXA2和PGI2失衡及PLA2活性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DM)患者血栓素A2(TXA2)和前列环素(PGI2)失衡及PLA2活性变化。方法:以放免法测定血栓素B2和6-酮-前列腺素含量,以改良Zieve法测定血浆PLA2活性,同时观察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甘油三酯(TG)等的变化。结果:①2型DM患者存在TXA2和PGI2合成异常,且Ⅱ组(有微血管病变组)较I组(无微血管病变组)更为严重;②2型DM患者组血浆PLA2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但I组与Ⅱ组之间无显著差异;③2型DM患者组TXB2与FBG、TG显著正相关,6-K-PGF1a与FINS显著负相关,TXB2与6-K-PGF1a均与血浆PLA2无显著相关性。结论:①TXA2和PGI2失衡在2型糖尿病及微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②血浆分泌型PLA2活性变化与2型糖尿病密切相关,但在糖尿病患者TXA2和PGI2失衡及微血管病变中可能不起直接作用;③糖脂代谢紊乱以及高胰岛素血症在TXA2和PGI2失衡及DM微血管病变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CDX2与MUC2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胃癌组织及正常胃粘膜中CDX2与MUC2的表达。结果在正常胃粘膜组织中CDX2和MUC2均无阳性表达。CDX2与MUC2在胃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1.92%和55.77%。CDX2在肠型胃癌中阳性表达率为65.62%(21/32),在弥漫型胃癌中阳性表达率为30.0%(6/20),两型胃癌中CDX2阳性表达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MUC2在肠型胃癌中阳性表达率为68.75%(22/32),在弥漫型胃癌中阳性表达率为35.0%(7/20),两型胃癌中MUC2阳性表达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CDX2和MUC2的表达与胃癌分化程度有关(P〈0.05),与有无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CDX2的表达和肿瘤浸润的深度有关(P〈0.01),MUC2表达与肿瘤浸润的深度也有关(P〈0.05)。结论CDX2与MUC2在胃癌尤其是肠型胃癌中高表达,提示CDX2和MUC2与肠型胃癌的发生更密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剂-2(TIMP-2)在人脑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胶质瘤的侵袭发展、分级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61例脑胶质瘤标本进行了MMP-2、TIMP-2表达情况的检测。结果 MMP-2在Ⅰ~Ⅱ级组和Ⅲ~Ⅳ级组表达率分别为43.7%和75.9%.TIMP-2在这两组中的表达率分别为28.1%和6.9%,胶质瘤Ⅰ~Ⅱ级组和Ⅲ~Ⅳ级组之间两指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MMP-2与TIMP-2的表达呈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 MMP-2及TIMP-2对胶质瘤恶性程度的评估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小儿FetCO2与PaCO2相关关系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旭波  刘海蓉 《北京医学》2002,24(5):334-335
目的探讨小儿呼气末二氧化碳浓度(FetCO2)与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的关系以及不同年龄组间是否存在差异.方法用德国Siemens 930型二氧化碳分析仪和丹麦BME-33型血气分析仪,同步测量119例全麻患儿的FetCO2和PaCO2.按照年龄将病人分成甲组(0~1岁)、乙组(1~4岁)和丙组(4~9岁),分别比较其相关关系.结果全年龄组119例FetCO2与PaCO2呈正相关,r=0.6142(P<0.05).甲组(30例)二者虽呈正相关,但不够显著,r=0.4629(P>0.05);乙组(48例)和丙组(41例)二者呈显著正相关,r分别为0.7436和0.7968(P均<0.01).结论 FetCO2与PaCO2有较好的相关关系;患儿年龄可影响FetCO2的准确性,在使用中需结合临床,综合判断通气是否适当.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2(TIMP-2)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并探讨其在食管鳞癌进展过程中的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研究50例食管鳞癌组织和20例食管正常粘膜中MMP-2、TIMP-2的表达情况,分析其表达结果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大小、肿瘤组织分化程度、浸润程度、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间的关系。结果:MMP-2、TIMP-2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明显高于食管正常粘膜中的表达,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MMP-2、TIMP-2在食管鳞癌的表达与浸润深度、有无淋巴结转移、TNM分期有关(P〈0.05),与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大小、肿瘤分化程度无关(P〉0.05)。MMP-2和TIMP-2相关系数r=0.5l;P〈0.01,表明他们之间有明显相关性。结论:食管鳞癌组织中MMP-2、TIMP-2的高表达在食管鳞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同时MMP-2、TIMP-2与食管鳞癌浸润生长及远处播散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房颤评分系统CHADS2(欧洲)评分及其衍生评分对冠心病及其严重程度的预测价值。方法纳入2013年1月1日-2013年12月1日就诊于本院心血管内科怀疑冠心病并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连续病例429例,根据其造影结果分为对照组(n=51)及冠心病组(n=378)。根据患者的临床资料计算其CHADS2、CHA2DS2-VASc和CHA2DS2-VASc-HSF评分,根据其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计算Gensini积分评价其病变严重程度,并对3种评分的冠心病预测能力进行评价。结果 CHADS2、CHA2DS2-VASc和CHA2DS2-VASc-HSF评分与病变支数(r=0.317,P<0.01;r=0.332,P<0.01;r=0.330,P<0.01)及Gensini积分均有一定相关性(r=0.240,P<0.01;r=0.274,P<0.01;r=0.295,P<0.01)。截断点分析显示, CHA2DS2-VASc-HSF评分≥3对冠心病的预测价值最高,其灵敏度、特异度、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60、0.804、0.832(95%CI:0.766~0.898)。结论 CHADS2及其衍生评分对冠心病有一定的预测价值,尤其是CHA2DS2-VASc-HSF评分≥3对冠心病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血管生成素-2(Ang-2)及其受体内皮细胞特异性酪氨酸激酶受体(Tie-2)在宫颈癌组织中发生、发展和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RT-PCR及Westernblot分别检测Ang-2及Tie-2在60例正常宫颈及宫颈癌组织中的组织定位、基因差异表达及蛋白差异表达;采用Spearman法分析Ang-2及Tie-2的表达相关性。结果宫颈癌组织中Ang-2及Tie-2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宫颈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ng-2及Tie-2在淋巴结发生转移或临床分期Ⅲ~Ⅳ级的患者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未发生淋巴结转移或临床分期Ⅰ~Ⅱ级的患者(均P<0.05)。宫颈癌组织中Ang-2及Tie-2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宫颈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Tie-2与Ang-2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0.8479,P<0.01)。结论Ang-2及Tie-2的表达水平与宫颈癌临床分期和有无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且Ang-2、Tie-2mRNA及蛋白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宫颈组织,Ang-2及Tie-2可能在宫颈癌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1实验资料ELISA法IL-2、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oluble interleukin-2 receptor,sIL-2R),IL-6,IL-10和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oluble 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sICAM-1)检测试剂盒均购自法国Dia Clone公司和美国Biosource公司,PHA为广州医药公司产品,生物素-链霉亲和素(biotin-streptavidin,BSA)法膜白细胞介素-2受体(membrane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乳腺癌pS2蛋白及c-erbB-2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评估其作为乳腺癌预后判断和内分泌治疗指标的价值.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512例乳腺癌组织中pS2及c-erbB-2表达,分析pS2及c-erbB-2蛋白阳性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病理类型、ER、PR的关系.结果 512例病例中,pS2阳性表达率为40.62%,c-erbB-2强阳性(+++)表达率为9.77%.无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患者的pS2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有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患者(χ2=69.896,P<0.01);浸润性小叶癌患者的pS2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浸润性导管癌患者(χ2=136.265,P<0.01).浸润性导管癌患者的c-erbB-2蛋白强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浸润性小叶癌患者(χ2=8.926,P<0.01);PR阳性患者中c-erbB-2蛋白强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PR阴性患者(χ2=4.791,P<0.05).ER阳性患者中c-erbB-2蛋白强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ER阴性患者(χ2=10.157,P<0.01).结论 在乳腺癌中c-erbB-2和pS2的表达水平与乳腺癌病理类型、是否有淋巴结转移、ER、PR水平密切相关,可以作为乳腺癌的预后判断和术后选择针对性辅助治疗方法的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