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的天然药物及其单体化合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天然药物及其单体化合物的现代药理学评价,是现代中药研究和使中药走向世界的关键。本文基于当前动脉粥样硬化基础研究的相关进展,综述了具有抗动脉继样硬化作用于的天然药物及其单体化合物的现代药理学研究概况。  相似文献   

2.
新书信息     
《江西中医药》2012,(2):5-5
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中药天然产物大全》已由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该书是迄今为止国内外反映中药天然产物研究最全面系统、最具权威性并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大型出版工程。其创新性地以天然产物为纽带,将中药学与化学、药理学、毒理学等现代学科进行有机联结,对中药中的化合物及其生物活性作出展示与评价,集中反映了近100年来中药现代研究的成就。全书12卷,“天然产物”篇收载了19个大类856个小类的29042个化合物,下设化合物码、条目名、CAS登录号、结构、分子式、分子量、类型、理化性质、来源中药、药理作用、毒性等项;“中药”篇收载了8824种中药的各项内容,包括所含天然产物。该书对于解决中药或复方的药效学物质基础等关键问题提供了路径,并为开展中医药创新研究及现代化学药物研究提供了基础性平台,对中药现代化研究和新药研发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新书信息     
《江西中医药》2012,(7):80-80
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中药天然产物大全》已由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该书是迄今为止国内外反映中药天然产物研究最全面系统、最具权威性并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大型出版工程。其创新性地以天然产物为纽带,将中药学与化学、药理学、毒理学等现代学科进行有机联结,对中药中的化合物及其生物活性作出展示与评价,集中反映了进100年来中药现代研究的成就。  相似文献   

4.
天然黄酮类化合物抗肿瘤作用靶点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天然黄酮类化合物是很多常用抗癌方剂中药物的重要有效成分。随着中草药抗癌作用研究的深入,以及抗肿瘤药物研发目标从细胞毒药物逐渐转向针对肿瘤细胞特异性信号靶点药物,天然黄酮类化合物因其低毒高效的抗肿瘤活性成为研究热点。文章综述了近年来发现的天然黄酮类化合物在肿瘤细胞生长增殖,血管生成与侵袭转移,细胞凋亡,DNA与染色体调节和多药耐药性产生等过程的主要作用靶点,这将有助于从天然黄酮类单体中寻找抗癌先导化合物,为多靶点新型抗肿瘤药物的筛选、结构改造及多聚药理学研究提供参考依据。另外,借鉴当代分子生物学的最新成果和技术手段,揭示中草药抗肿瘤作用的分子机制和组方依据也是推动中医药现代化的创新思路。文章最后对天然黄酮类化合物抗肿瘤研究的未来方向提出一些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5.
《中国天然药物》2007,5(4):311-311
《中国天然药物》是由中国药科大学与中国药学会共同主办的国家级药学学术期刊,2003年5月创刊。本刊以报道来自天然产物的活性化合物的发现与改造,以及其药效与药理作用机制为重点,是具有我国独特优势的中药、草药、海洋药物、生化药物、微生物药物、民族药物、民间药物进行国内外学术交流的重要窗口。本刊主要报道天然药物创新性研究成果,辟有思路与方法、综述、论文、简报、技术交流、快报、药事法规等栏目;登载中药学、天然药物化学、药剂学、药物分析学、药理学、毒理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及其相关学科的研究原著,刊物体…  相似文献   

6.
网络药理学突破了"一药一靶"的限制,在系统生物学层面上探索药物对人体的作用机制,尤其在以中药为代表的复杂体系的药理研究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近年来,网络药理学研究在中药新活性化合物、中药药理学、中药毒理学、中药配伍规律等研究领域中均得到了广泛应用,深化了中药的研究层次。对网络药理学的基本流程及研究流程中各环节常用的数据库进行梳理,包括中药化合物信息数据库、化合物靶点和疾病靶点预测数据库、基因富集分析数据库等,以期为网络药理学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中国中药杂志》2012,(2):180-180
《中药天然产物大全》是一部系统收录从中药中分离得到的化合物及其生物活性研究的大型著作,对中药中的化合物及其生物活性作出了迄今为止最全面、最系统和最权威的展示与评价,集中反映了近100年来中药现代研究的成就。  相似文献   

8.
《中药天然产物大全》是一部系统收录从中药中分离得到的化合物及其生物活性研究的大型著作,对中药中的化合物及其生物活性作出了迄今为止最全面、最系统和最权威的展示与评价,集中反映了近100年来中药现代研究的成就。全书12卷,"天然产物"篇收载了19个大类856个小类的29 042个化合物,下设化  相似文献   

9.
<正>由中国药理学会中药与天然药物药理专业委员会与天津中医药大学联合举办的"第十二届全国中药与天然药物药理学术交流会"将于2019年10月11-13日在天津市召开。本次会议将展示我国中药、天然药物和传统药物的基础药理学和临床药理学的最新研究进展,研讨热点问题,旨在促进交流与合作,  相似文献   

10.
黄酮类化合物灯盏花乙素(scutellarin,SCU)为我国传统中药灯盏花的主要活性成分,其副作用小,安全性高,在临床中广泛应用于中风后遗症,冠心病,心绞痛,以及防治其它类型的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现代 药理学研究表明,SCU等黄酮类化合物具有多靶点的药理作用特点,但其靶点相关分子作用机制并不清楚。近 年来基于生物信息技术发展起来的网络药理学,适用于研究多靶点药物作用机制,可以预测药物作用靶点,构 建药物-靶点-疾病的相互作用网络,为后续的实验研究提供线索和新思路。本文对近年来采用网络药理学方 法,研究探讨黄酮类化合物以及SCU网络药理学机制的研究进行综述,为SCU及其他黄酮类化合物后续的分子 机制研究提供思路和参考。  相似文献   

11.
Paeonol is an active compound isolated from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has been shown to have anti-atherosclerosis, anti-inflammatory, antioxidant effects. The present investigation was undertaken to determine the suppression effects of paeonol on oxidized low-density lipoprotein (ox-LDL) induced endothelial cell line HUVEC apoptosis and to uncover some of the underlying mechanisms of these effects.  相似文献   

12.
李涛  李媛  陈钰  柯昂昂  李易楠  苏光悦  赵余庆 《中草药》2021,52(17):5339-5349
人参Panax ginseng是一种具有多种生理功能的传统药食两用植物,是临床上应用最多的中草药之一,有"百草之王"之称,其复方制剂如人参补肺汤、参麦注射液等被广泛应用于临床。研究表明人参及其复方制剂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抗心肌缺血、抗肿瘤、抗肝纤维化等作用。在新冠肺炎爆发后,人参及其复方制剂被大量应用于肺损伤保护的临床及实验研究中,发现其对各种肺部疾病具有较好疗效。人参的主要活性成分是其诸多功效的物质基础,从人参皂苷等多种功效成分对人参及其复方制剂治疗肺病的作用及机制方面进行综述,为人参及其复方制剂在临床上发挥更加广泛的治疗作用及其抗肺病作用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中药对内皮祖细胞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主要就中药对内皮祖细胞的影响研究进行文献整理和分析。研究表明,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是血管内皮细胞(endothelial cells,ECs)的前体细胞,可参与血管新生和内皮损伤后的修复,在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中医药治疗心血管疾病有着悠久的历史,能够同时作用于疾病发生的不同环节,多途径、多环节、多靶点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疾病的进程。一些中药能有效调节EPCs的功能,如影响其动员、分化、归巢、黏附等。全文从临床观察、动物实验、细胞培养等3个方面综述了中药对内皮祖细胞的有效影响,同时探讨了中药对内皮祖细胞的作用机制及目前研究存在问题,以期为心血管领域的中药应用和新药研发提供参考。中药调节EPCs的数量和功能在心血管疾病和肿瘤的防治中具有重要作用。中药结合材料学、生物医学等学科,有可能为最终打破重大疾病防治的瓶颈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4.
丹参酮ⅡA对心血管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介绍近几年丹参酮ⅡA对心血管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查阅和归纳总结近几年相关文献.结果:丹参酮ⅡA具有抗血小板聚焦作用,对心、肝,脑细胞具有保护作用;具有抗急性缺氧,保护心肌,防治冠心病作用;具有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对血管内皮细胞具有保护作用;具有抗心律失常作用;减轻心肌肥厚,保护心肌等多种心血管保护作用.结论:丹参酮ⅡA是中药丹参中一种非常有效的脂溶性成分,其药理作用显著,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构建稳定表达人寡肽转运体1(hPepT1)的马丁-达比犬肾细胞模型(MDCK-hPepT1),并将其应用于中药单体中人寡肽转运体1抑制剂的筛选。方法 构建重组质粒pcDNA3.1(+)-hPepT1,将其转染马丁-达比犬肾系细胞,经G418筛选后以有限稀释法挑选单克隆细胞。以人寡肽转运体1荧光底物β-Ala-Lys(AMCA)和经典底物Glysar对单克隆细胞转运活性进行验证;通过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验证人寡肽转运体1在转录水平的表达。以中药单体对Glysar摄取的影响实现人寡肽转运体1抑制剂的筛选。结果 获得的两株单克隆细胞(D19、A11)对β-Ala-Lys(AMCA)摄取均显著高于转染空载体的马丁-达比犬肾系细胞,对Glysar的摄取分别为转染空载体细胞的24、11倍;D19、A11中hPepT1的mRNA水平亦显著高于转染空载体的细胞;已知的人寡肽转运体1抑制剂(底物)显著减少单克隆细胞D19和A11对Glysar的摄取;部分中药单体对Glysar摄取产生不同程度的抑制。结论 本实验成功构建了稳定高表达人寡肽转运体1的马丁-达比犬肾系细胞模型,并应用该模型筛选出对人寡肽转运体1具有潜在抑制作用的中药单体。  相似文献   

16.
血管内皮功能障碍与动脉粥样硬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6,他引:0  
对血管内皮功能障碍与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的关系、治疗方法及中药通过调节血管内皮功能障碍治疗As的研究进行文献整理和分析.以血管舒缩、内皮功能障碍、As等为主题词进行文献检索,总结血管内皮功能障碍与As的关系及近10年来国内外治疗血管内皮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总结了动脉粥样硬化与血管内皮功能障碍之间的关系,调节血管内皮功能障碍从而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方法大致有保护内皮的天然物质替代疗法、内皮种植及基因治疗、补充外源性一氧化氮(NO)、拮抗内皮素(ET)等;并总结了中药单味药、中药复方通过调节血管内皮功能治疗As的研究进展.结果表明:血管内皮细胞分泌的血管舒缩物质如NO/ET与As关系的深入研究治疗是防治As发生和发展的重要研究方向.中药在保护内皮功能、调节内皮活性物质分泌方面具有显著作用,但发挥调节血管功能障碍药效的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研究缺乏深度,进一步探讨中药抗As的作用机制,发挥中药复方多靶点调节的优势,开发基于调节血管功能障碍的抗As的中药,在中医药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研究领域具有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17.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stroke and other ischemic events continue to be the most common causes of mortality and morbidity in the world, and their incidence is rapidly increasing in the developing nations. These cardiovascular disorders clinically manifest as acute atherothrombotic events. Application of oral antiplatelet drugs is a milestone in the therapy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However, the limited efficacy of these drugs in the setting of arterial thrombosis, their unfavorable side effects, cost-to-benefit issues and the drug resistance phenomenon substantiate the need for the development of new and more efficacious antithrombotic drugs.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progress in the study of the Chinese medicine pharmacology, many Chinese herbs and formulas, as well as active constituents have been reported to possess not only effects on platelet aggregation and activation but also beneficial roles in vascular functions. Compared with currently used antithrombotic agents, herb remedies exert antithrombotic effects in a multi-pathway and multi-target manner. This paper will cover the progress in research on the ameliorating effects of herbal remedies on thrombosis, with focusing on their protection of 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 and inhibition of platelet activation.  相似文献   

18.
张青  周俪姗  董慧 《中国中药杂志》2017,42(23):4529-4536
NADPH氧化酶异常激活生成过量活性氧介导的氧化损伤是多种疾病的病理机制,中药可通过抑制NADPH氧化酶而发挥抗氧化作用,减轻组织、血管、神经等损伤,对于动脉粥样硬化、缺血再灌注、高血压、高血糖等病理状态均有治疗意义。该文对具有NADPH氧化酶抑制作用的中药单体、复方与成药进行综述,以阐释、总结其可能的治疗意义与抑制作用的靶点机制。  相似文献   

19.
高性能战斗机高空缺氧、高加速度、温度过冷过热、信息负荷过高等飞行状态,通过氧化应激、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血管紧张素浓度变化、血流动力和血管应力变化等因素,导致内皮细胞的损伤,从而诱发飞行人员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发生。现行治疗药物,或因影响飞行而被禁用,或仅能消除症状不能彻底治愈,大多不能用于治疗飞行人员"三高"症状。解决飞行人员"三高"最好能修复或避免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中医药在抗血管内皮细胞(VEC)损伤方面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如川芎嗪、红花、黄芪、槲皮素等。考虑到高性能战斗机飞行状态所导致飞行人员血管内皮损伤中有些是不可逆转的(如氧自由基的过氧化反应引起细胞膜脂质过氧化、蛋白质和核酸变性,导致不可逆损伤),能够保护血管内皮细胞的中药则更受推崇,如葛根素、水蛭素、三七总皂苷、全蝎、绞股蓝、茶色素、大黄、麦冬、生地黄、丹参等。中药具有修复及保护双向调控作用,如灯盏花素可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及促进损伤血管内皮细胞修复,可作为保护飞行人员血管内皮细胞损伤首选方案。目前中医药用于预防和修正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还仅限于一般人员,有的则仅限于动物实验阶段,并没有针对军事飞行人员量身定制,这是中医药在解决高性能战斗机飞行人员血管内皮细胞损伤问题中应进一步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