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毒蕈中毒致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毒蕈中毒致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37例毒蕈中毒致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7例患者中,35例治愈出院,2例死亡,治愈率为94.6%。结论:彻底清除胃内、肠道内毒物,早期采用血液透析,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积极有效的对症处理是抢救毒蕈中毒致急性肾功能衰竭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王新娟 《基层医学论坛》2011,15(36):1142-1143
毒蕈又称为毒蘑菇,人们常因不能正确辨别其是否有毒而误食中毒。毒蕈中毒可引起肝、肾、脑等多器官功能损害,随着器官损害数目的增多,病死率亦随之升高,合并多脏器功能损害患者病死率达50%-90%不等。2007年—2010年我们采用血浆置换联合血液灌流、血液滤过序贯血液净化治疗方法治疗毒蕈中毒患者12例,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毒蕈俗称毒蘑菇,种类较多,部分外观与食用蕈很相似,常因误食而引起中毒.2010年8月,我院收治1批10例急性毒蕈中毒患者,经过紧急救治,均康复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毒蕈俗称毒蘑菇,其主要有毒成分为毒蕈碱、类阿托品样毒素、溶血毒素、肝毒素以及神经毒素,世界上约有毒蕈200余种。这些有毒物质不仅能引起胃肠反应,还能损伤内脏,有的还会破坏红细胞,引起一系列中毒症状,甚至危及生命。现将我科收治的2例急性中毒性肝炎型毒蕈中毒患者的抢救及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4例白毒伞毒蕈中毒患者进行血浆置换治疗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4例白毒伞毒蕈中毒行血浆置换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一般资料,治疗经过,分析死亡原因,并总结相应护理措施.结果:4例患者分别在误食后两例7d,一例6d,一例12d死亡,死亡原因均为血浆置换治疗时间过晚导致的以严重肝损伤为主的多脏器功能衰竭.结论:白毒伞毒蕈中毒死亡率极高,血浆置换治疗过晚常会导致多脏器功能衰竭,治疗及护理抢救应及时,血浆置换前后对患者的临床护理应严格按照规程进行,对患者病情变化、脏器功能改变、并发症等密切监护,以待提高教治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6.
万琦珍  万琦俐 《中外医疗》2011,30(6):179-179
目的总结10例集体毒蕈中毒患者的急救与护理。方法在救治集体毒蕈中毒患者时,急救工作的组织管理,彻底清除毒物,迅速建立静脉通道,严密的病情观察及心理护理是抢救集体中毒事件的关键。结果 10例患者中治愈9例,死亡1例。  相似文献   

7.
住院精神病患者猝死的病例在临床上较少见。本文对该病例抢救成功的个案护理进行探讨,总结护理体会:即加强病情观察,做好急救护理,提高心肺复苏技能,以期指导临床。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以急性肾功能衰竭为主要表现的毒蕈中毒治疗体会,以引起临床重视。方法:对8例以急性肾功能衰竭为主要表现的毒蕈中毒患者进行血液透析及综合治疗。结果:以急性肾功能衰竭为主要表现的毒蕈中毒、肾损害严重,临床治疗难度大,及时的血液透析加综合治疗,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毒蕈中毒急诊救治的护理组织与管理经验。方法 6批52例毒蕈中毒患者入院时立即启动抢救应急预案,医护人员各司其职,确保治疗、护理、急救药品和器材的供给、消毒隔离工作等等顺利进行。结果 52例患者全部救治成功,治愈率为100%。结论制定抢救应急预案进行日常演练,患者入院时迅速分诊、分流,集中救治,合理调配人力资源等,再加上严密的护理组织管理是成功解救批量毒蕈中毒患者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毒蕈中毒是山区基层较常见的急诊病例 ,其种类繁多 ,毒素构成比较复杂 ,进食后可出现不同的中毒症候群 ,调查表明肝损害型毒蕈引起中毒死亡人数占全部毒蕈中毒死亡人数的 6 0 %以上 ,而该类蕈中毒常无特异性[1] 。如何早期鉴别出肝损害型毒蕈中毒并采取积极治疗措施 ,对减少病死率有重要意义。本院儿科 1999~ 2 0 0 2年收治了 9例儿童进食后采野蕈中毒病例 ,均有不同程度的肝损害 ,现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共 9例 ,男 6例 ,女 3例 ,年龄在 6~ 10岁之间 ,平均年龄 7.3岁 ;所有病例在食用毒蕈后 6~ 12h(平均 …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毒蕈中毒的救治和护理方法,提高该病的护理水平.方法 对我院2011年6月~8月收治13例毒蕈中毒患者分析护理效果.结果 10例痊愈,3例死亡.结论 毒蕈中毒现无特效解毒剂,为患者提供科学的急救及预见性护理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2.
张少玲 《吉林医学》2012,33(28):6223-6223
目的:探讨四肢开放性骨折手术的护理措施及体会。方法:分析29例四肢开放性骨折病例,对其术前、术中、术后护理进行总结和分析,观察护理效果,总结护理经验。结果:29例患者,28例均治愈出院,其中有1例因其他合并伤而死亡。随访无并发症的发生。结论:加强四肢开放性骨折手术护理,是防止并发症、保证手术成功关键。  相似文献   

13.
孙静 《吉林医学》2012,33(24):5355
目的:总结在护理心律失常病例(发病前出现急性心肌梗死症状)的过程中采用循证护理的体会。方法:对60例心律失常病例进行护理时采取随机分组对照护理,一般组抽取30例,采用一般护理措施,循证组为剩余的30例,采用循证护理,分析病情、抑制致病因素、调节心理、鼓励康复锻炼。对比病例的心功能改善情况和复发率。结果:循证组心功能明显比一般组高,复发率比一般组低,指标差异性有效(P<0.05)。结论:在护理心律失常病例的过程中采用循证护理可减小病症复发可能性。  相似文献   

14.
仇玉蓉 《吉林医学》2013,(29):6143-6144
目的:观察妇科腹腔镜手术中西医护理的效果。方法:成功开展75例妇科腹腔镜手术,总结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护理经验和体会。结果:全组病例无一例死亡,镜下手术成功,所有病例术后均顺利康复,患者满意度97%。结论:专业的妇科腹腔镜中西医结合护理,可明显提高手术效果,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利于患者的康复,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腰椎骨折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方法:对158例腰椎骨折患者术前、术中、术后进行护理。结果:本组病例在治疗过程中,均获得良好或最大限度功能恢复。结论:周密的护理计划、科学的护理措施,对于减少并发症、降低致残程度、最大限度恢复功能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黄美凤 《吉林医学》2012,33(17):3778-3779
目的:归纳重度子痫前期的护理要点,总结护理经验,预防子痫的发生,提高护理水平和质量。方法:护理30例重度子痫前期的患者,并对其护理体会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没有子痫病例发生,30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均好转或痊愈出院。结论:对重度子痫前期患者重点监测,通过细致的观察和护理,控制血压,重视患者的心理护理及保持环境的安静舒适是减少子痫发生以保证母婴安全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遵义市毒蕈中毒事件的流行病学、空间分布情况特点,为基层做好毒蕈中毒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对遵义市食源性疾病监测系统报告的毒蕈中毒事件进行描述性分析及空间分布绘图。结果 十年间遵义市共报告毒蕈中毒事件525起,累计报告中毒病例1 758例,死亡29例。毒蕈中毒事件发生有季节波动性,主要发生在6—10月份,占总数的89.90%。家庭是毒蕈中毒事件的主要发生场所,占总数的96%。自采是毒蕈中毒事件中毒蕈的主要来源。结论 毒蕈中毒事件是引起食物中毒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借助地理信息系统(GIS),将环境因素和毒蕈类型分布相结合,初步探索毒蕈分布地图。  相似文献   

18.
李建芳 《吉林医学》2012,33(15):3318-3319
目的:通过15例糖尿病足病例的回顾,总结护理体会。方法:通过分析回顾临床资料,得出糖尿病足的护理要做到饮食控制、足部护理、指导锻炼、心理护理以及健康宣教相结合。结果:15例糖尿病足经过精心治疗和护理,均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结论:有效控制感染创面,加强对糖尿病足患者各方面的正确护理,是治愈糖尿病足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刘金娥  李颖  李静 《吉林医学》2012,(29):6474-6475
目的:总结婴幼儿重症支原体肺炎的护理经验和体会。方法:对42例婴幼儿重症支原体肺炎进行基础护理、呼吸道管理、静脉输液护理,并结合进行积极的健康教育。结果:42例患儿中无死亡病例,全部患儿均痊愈出院。结论:对婴幼儿重症支原体肺炎进行精心的护理,能够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0.
马莉 《吉林医学》2013,(20):4185-4186
目的:观察分析总结重症哮喘患者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收治的重症哮喘患者共79例。总结重症哮喘患者的护理要点,其中包括:治疗护理、病情监护和心理护理等。结果:79例患者中有56例患者治愈出院,其余的23例患者的临床症状均得到明显患者,没有出现死亡病例。结论:加强对重症哮喘患者的临床护理,配合临床的综合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