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9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6篇
皮肤病学   1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34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2篇
中国医学   6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我国每年由于食品污染造成成千上万人的中毒,各类中毒事件层出不穷,特别是近几年来鼠药中毒事件在我省及我国各地广泛发生成为近几年来中毒人数最高.死亡人数最多.占各类食物中毒的首位,成为危害人群健康安全的重要食源性疾患。2003年12月2日,六枝特区毛口乡发生一起急性食物中毒事件.由贵州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及贵州省公共卫生监督所组成的联合调查组,于当日连夜赶赴六枝特区,对中毒事件进行调查处理。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张莉  周亚娟  朱姝  田继贵  李军  郭华 《中国学校卫生》2022,43(12):1893-1896
  目的  对2011—2021年贵州省0~6岁儿童的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监测结果进行描述和统计分析,为儿童的食源性疾病预防控制提供支撑依据。  方法  对监测系统中2011—2021年0~6岁儿童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数据进行流行病学特征分析,以发病率为因变量,以致病因素、居住地等因素为自变量,进行因素分析。  结果  2011—2021年0~6岁儿童的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共报告618起,占报告总体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21.29%。发病1 169人,住院833人,死亡18人,病死率为1.54%;上报事件集中发生在夏秋季节,5月为报告高峰,共报告159起;报告事件数最多的地区为遵义、铜仁,分别报告169,98起;主要是农村家庭误食误用引起食源性疾病;毒蘑菇及其毒素、有毒植物及其毒素和不明原因是主要致病因素;发病率在不同年份、居住地、致病因素等因素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3 444.44,577.82,1 935.15,P值均<0.05)。  结论  0~6岁儿童的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在贵州省总体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中占比较大,病死率较高。要加强对儿童食源性疾病的防控,且农村家庭是重点防控宣教对象。  相似文献   
3.
目的 为了解亚稀褶红菇对大鼠的半数致死量(LD50),进行毒性分级。方法 采用急性毒性试验经典方法寇氏法,设亚稀褶红菇175、248、350、495、700 mg/kgBW共 5个剂量组和阴性对照组(等体积生理盐水),每组大鼠12只,雌雄各半,腹腔注射,连续观察14 d大鼠的毒性反应和死亡情况。并对试验大鼠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 根据试验结果,经计算,亚稀褶红菇对SD大鼠腹腔注射LD50为406 mg/kgBW,95%可信限为348~473 mg/kgBW。病理学检查显示大鼠心脏、肝脏、肾脏均有损害,随剂量增加损害程度加重。结论 按照大鼠急性毒性(LD50)剂量分级亚稀褶红菇为中等毒性,相当于人的致死量为5 g/人。  相似文献   
4.
为更好地服务临床一线和病人,提高医院服务质量,降低劳动力成本,我院在院领导的积极推动下于2003年10月对分散在各病区的工勤人员进行了减员增效改革,成立了支助保洁中心。中心运行一年来收效明显,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显著提高,劳动力成本也明显下降,并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临床支持系统。这种管理模式有利于医院基础服务到位,有利于整体护理深入开展。现将实施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对2013年贵州省某村庄一起疑似蜂蛹中毒事件的调查及思考,发现调查中存在的不足,为今后调查处置和预防类似事件的发生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采用现场流行病学、食品卫生学调查以及实验室检测和成年蜂的形态学鉴定等方法进行综合分析。 结果 该事件中8人食用青椒炒蜂蛹后相继出现相似的临床表现:头昏、恶心、呕吐、抽搐,严重时出现神志不清、口吐白沫、全身剧烈抽搐,中毒程度与蜂蛹摄食量有关,其中4人死亡,罹患率100%,病死率50%;实验室检测6份剩余样品中未检出毒鼠强和氟乙酰胺,小鼠急性毒性试验中小鼠未出现中毒或死亡;成年蜂经专家初步鉴定为细黄胡蜂,初步判定此次事件为一起疑似食用蜂蛹中毒事件。 结论 在调查处置疑似蜂蛹中毒事件中实验室毒物分析排查需科学充分;应考虑蜂巢周边有毒植物的生长情况;花粉毒性成分和蜂蛹毒素成分的检测将成为实验室工作研究方向;提高村民的食品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是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2011-2013贵州省食物中毒发生的情况分析,掌握其食物中毒发生的规律特点,提出针对性的控制策略与措施。方法通过食源性疾病暴发报告系统收集2011-2013年贵州省食物中毒类事件报告资料,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1-2013年全省共报告食物中毒事件215起,中毒人数2 340人,死亡77人;中毒多发季节在第二、三季度,中毒场所以家庭为主,中毒原因以细菌性、真菌性(毒蕈为主)、化学性食物中毒为主。原因不明食物中毒63起,与事件报告的及时性、样品采集、检测的时效和能力有关。结论应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宣传教育、管理,提高卫生行政和疾控部门、医疗机构等相关部门对食物中毒处置工作的能力,开展更具针对性的预防控制措施,降低贵州省食物中毒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正>食品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食品安全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是民生的基础和重要保障。近年来发生了许多食品安全事件,如三聚氰胺事件、苏丹红事件、大头娃娃事件、邻苯二甲酸酯污染饮料事件、新西兰奶粉肉毒杆菌污染事件等,这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同时也得到政府高度重视。2009年颁布的《食品安全法》,确立了以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评估为基础的科学管理制  相似文献   
8.
9.
目的 了解遵义市毒蕈中毒事件的流行病学、空间分布情况特点,为基层做好毒蕈中毒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对遵义市食源性疾病监测系统报告的毒蕈中毒事件进行描述性分析及空间分布绘图。结果 十年间遵义市共报告毒蕈中毒事件525起,累计报告中毒病例1 758例,死亡29例。毒蕈中毒事件发生有季节波动性,主要发生在6—10月份,占总数的89.90%。家庭是毒蕈中毒事件的主要发生场所,占总数的96%。自采是毒蕈中毒事件中毒蕈的主要来源。结论 毒蕈中毒事件是引起食物中毒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借助地理信息系统(GIS),将环境因素和毒蕈类型分布相结合,初步探索毒蕈分布地图。  相似文献   
10.
周亚娟 《现代养生》2014,(2):181-181
目的:探讨产前护理干预对妊高症患者焦虑心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60例妊高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的患者实施妊高症常规护理,实验组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的特定产前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对两组患者进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和生活质量(QOL)评分,两组患者的HAMA评分均有所降低,但是实验组患者HAMA评分的下降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QOL评分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有针对性的特定产前护理能够显著减轻妊高症患者的焦虑症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